?

魯迅的舊學學歷

2020-09-02 09:09李新宇
讀者·校園版 2020年17期
關鍵詞:四書周家秀才

李新宇

眾所周知,作為杰出的文學家和思想家,魯迅的成就很輝煌,但他的學歷似乎并不體面:論舊學,他考過秀才卻名落孫山;論新學,他只有南京礦路學堂的一紙文憑;雖然在日本留學7年,但除弘文學院那所留日預備學校的之外,他再沒有獲得別的畢業證書。那么,是什么支撐他取得了非凡成就?又是什么使蔡元培、夏曾佑這樣的進士和翰林,以及胡適這樣的洋博士,都對他敬重有加?考察魯迅的求學過程,該疑問可以得到某些解答。魯迅的學歷可以分為“舊學”和“新學”兩部分,本文所考察的,是他的舊學學歷。

1887年春節過后,魯迅開始“上書房”?!吧蠒俊辈煌谏蠈W,書房也不同于學校。那時的孩子一般是從虛7歲開始“上書房”,“四書五經”讀過了,再學會做八股文和試帖詩,就可以參加縣試。通過縣試、府試和院試,如果中了秀才,就是“入學”了。魯迅沒有中過秀才,所以論舊學,他一輩子都沒有“入學”。不過,雖然魯迅連最低的舊學學位也沒拿到,但他的學歷遠遠超過一般人——包括一些舉人和進士。因為科舉制度規定,只要讀完“四書五經”,就有資格參加縣試;只要中了秀才,就有資格參加鄉試;只要成了舉人,就有資格參加會試;只要成為貢士,就有資格參加殿試……所以,一些進士事實上只讀過“四書”和“五經”。魯迅不僅讀過“四書五經”,而且“幾乎讀過十三經”。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魯迅所說的“讀過”,不是我們現在說“讀過”大多只是瀏覽過,而是“讀”和“過”這兩個字的本意,最后是“過了”還是“沒過”,要由先生檢查。說“讀過”,一般意味著已經記住、理解、能背誦。

考察魯迅的舊學學歷,可以發現周家的教育很特別:不隨大流,不追時尚,敢于標新立異,有自己的理念。清朝末年,一般人家的孩子開蒙先讀“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然后讀“四書”。周家卻與眾不同,魯迅的開蒙第一書是《鑒略》。之所以開蒙讀《鑒略》,是聽從了祖父的主張。對此,周作人和周建人都有回憶:“他有他的一套思想,和當時的人們很不一致。比如對于教育,他主張先讀《鑒略》,他認為首先應有一些基礎的歷史知識。他不贊成一般通行的先讀《百家姓》或《千字文》。他認為只要稍微多認一些字,即可看《西游記》,接著去讀《詩經》,等等?!?/p>

讀完《鑒略》之后,魯迅開始讀“四書”。但考察他的讀書進度,會發現他讀得特別慢。在一般人家的孩子已經讀完“四書”和“五經”,并且學會做八股文的時候,甚至在有的孩子已經考中秀才的時候,魯迅卻連“四書”都沒讀完,應考的功課做了不到十分之一!用今天流行的話來說,魯迅早已輸在了起跑線上!

然而,周家完全不在乎,似乎根本沒有把起跑線上的輸贏看在眼里。這是怎么回事?從家長為魯迅找的三位先生,從縱容孩子畫畫、描圖、讀小說,可以看到周家某些不同一般的教育理念。

猜你喜歡
四書周家秀才
杵坨
當代人如何讀“四書”
趣讀篇
周家生
周家生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1
陳澔對《禮記》的詮釋特色
葡萄牙
先秦儒家經典中關于“誠”的論述
《聊齋志異》與“四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