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推進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思考

2020-09-06 13:46陳曉聰
視界觀·上半月 2020年9期
關鍵詞:農村基層群眾文化文化建設

陳曉聰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人們的文化活動已從過去的被動接受轉變為現在的主動參與。面對新形勢和群眾對文化活動的新需求,我們應進一步探索加強群眾文化活動的方式方法,組織開展好群眾文化活動,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诖?,文章就關于推進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展開論述。

關鍵詞:農村基層;群眾文化;文化建設

引言

在當前新農村經濟建設與發展過程中,群眾文化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近年來隨著國內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整體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黨和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關注,大大改善了當前農村的整體面貌。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逐漸富裕,精神文化需求也日漸凸顯,多種形式的群眾活動豐富了農村群眾文化的內容,同時這也是現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應有之義。

一、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建設的現實意義

(一)提升農村群眾文化活動是實現中國夢之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振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作為一個農村人口占大多數的國家,如果無法解決偏遠農村地區的文化落后問題,必然會影響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F階段,我們要對鄉村地區的文化建設進行“補課”,彌補這些地區在文化建設上的“賒賬”現象,才能真正地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化強國。

(二)提升農村群眾文化活動是全面脫貧之需

2020年是全面脫貧收官之年,作為一個擁有世界上貧困人口最多的大國,要實現全面脫貧,除去物質上的硬性指標外,群眾文化活動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因此,我們需要有計劃地促進城鄉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促使城市對農村地區的幫扶。扶持這些地區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為全面脫貧奠定必要的基礎。

(三)提升農村群眾文化活動是老百姓所盼

盼溫飽的時代已經過去,高品質生活才是人民的期盼。農村群眾文化活動需要有陣地、有舞臺、有成果。因此,強力推進農村群眾文化活動設施建設,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多方位多角度開展文化培訓,大力支持和繁榮農村文藝創作,才能豐富和滿足老百姓的文化生活。

二、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基礎設施有待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目前來看,雖然農村建設備受關注,但是基層的發展重心依然是鄉鎮經濟,廣大農村地區的群眾文化建設并未放在主要位置,很多地區表現出群眾文化在經濟發展的夾縫中生存。尤其是一些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比較落后的地區,廣大農村群眾的文化活動配套設施缺乏,各村僅僅建立文化廣場和配備簡單的體育器材等,文娛活動的設施很少,嚴重制約了群眾文化建設。據調查發現,部分農村地區缺乏基本的文娛活動場所,通常只是臨時組建或者湊湊場子,很多群眾想要參與,但卻由于缺乏相應設施而被迫放棄。

(二)群眾文化建設缺乏活力

現階段國內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以及各項娛樂活動開展過程中,表現出上面熱鬧,中間不冷不熱,下面只冷不熱等現象。比如,文化三下鄉以及送戲進農村工程,雖然列在計劃之內,但是很難落實到位,而且無法實現村村通,廣大農民群眾難以受益。以播放電影為例,即便文化站組織了電影村村放活動,但是很多鄉村基本上呈現出二無現象。即電影播放時無人看,或者僅老年人稀稀疏疏地坐在一旁似看非看,鄉村電影播放只是流于形式而已;“戲曲無音”現象也較為常見,尤其是現代網絡以及媒體技術的融入,使得廣大農村地區幾乎沒有喜聞樂見小戲以及漁鼓或者快板等文藝活動。以上問題和現象的出現,主要原因之一是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機械、陳舊,缺乏活動,無法有效調動群眾的積極主動性。

三、解決對策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群眾文化建設保駕護航

健全和完善的基礎設施是群眾文化建設的保障,文化基礎設施是農村群眾文化的載體以及支柱,對此應當加強重視和投入建設。比如,在農村文化建設以及各項文娛活動開展過程中,離不開農村文化中心,并且要采用免費形式來吸引廣大農民群眾積極參與;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心可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不僅可以是講座,而且也可以是知識競賽以及文娛演出等??偠灾?,農村文化活動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其內容也應當保持與時俱進,以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業余生活和提高他們的精神文化素養為目的。針對上文所述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薄弱等問題,建議地方政府定期組織人力、財力進行補充和完善,其中包括構建圖書室、電影影片播放場所以及現有設施的維護和管理,以確保建設成果能夠長期使用。

(二)緊貼農民群眾的生活

在鄉村文化建設過程中應當貼近群眾的實際生活,這樣才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多彩的場景,并且將其作為素材,為廣大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增色。在此過程中,應當以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作為標準,群眾認可并能夠積極參與其中,方可推動農村群眾文化的全面建設與發展。從實踐來看,雖然鄉鎮黨委在節假日組織開展了一些文化活動,但是因與群眾們的口味不相符而草草了事,組織人員為此費盡心力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針對該種現象,筆者認為群眾文化建設應當源于群眾并且還之群眾,從農村來到農村去,沒有群眾參與的文化活動缺乏生命力,無法長久。目前的首要任務就是促使廣大人民群眾能夠積極參與到文化活動之中,除需撥付資金以及給予政策支持外,還應當創新活動形式,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這樣才能提高群眾文化創新建設與發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結語

隨著我國鄉村振興戰略和脫貧攻堅戰略的不斷推進,加強新時期農村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符合現階段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開展農村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必須高標準嚴要求,廣大文化工作者也應積極探索,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吸收傳統文化的精髓,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村基層群眾文化道路。同時,政府要為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加強人才培養、突出形式創新,為基層群眾文化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從而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靳紅梅.強化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培養農村文化自信[J].中國地名,2019(06):43.

[2]劉振華.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存在的困境及路徑選擇分析[J].大眾文藝,2016(20):7.

猜你喜歡
農村基層群眾文化文化建設
農村基層腐敗犯罪情境預防機制構建探析
提高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質量
關于當前群眾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淺論基層群眾文化緊跟時代步伐
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觀及其現實意義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相關思考
《黨員文摘》:基層黨建工作者的良師益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