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在博物館工作中的應用

2020-09-06 13:46蘇一飛張怡晗
視界觀·上半月 2020年9期
關鍵詞:網絡直播博物館新媒體

蘇一飛 張怡晗

摘? ? 要:在如今網絡信息科技快速發展的環境下,新媒體技術在各個行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博物館作為面向社會的文化服務機構,將新媒體網絡直播技術應用其中,用多元化的信息傳播改變傳統模式,能給公眾帶來博物館參觀文化的全新體驗。文章通過分析網絡直播在博物館工作中的作用,以及現實工作中主要運用方式,并結合實際情況,總結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博物館;新媒體;網絡直播

一、網絡直播在博物館工作中的優勢

隨著信息的發展,新媒體網絡的普及,各行各業都開展網絡化建設服務,越來越多的觀眾不滿足于傳統的博物館參觀模式所帶來的不便捷性,一種現代化的信息交流手段應運而生,那就是網絡直播。博物館利用網絡直播形式進行展品的宣傳,與單一的線下傳統模式相比更具有優勢,不僅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還會進一步擴大博物館的輻射范圍,讓參觀者感受到參與性更強的展覽活動。

(一)互動性更強

利用網絡直播開展博物館的參觀活動,通俗的講,就是將傳統的只有進博物館才能參觀的形式轉移到了網絡上,通過網絡讓其變成在哪里都可以隨時進行參觀的網絡博物館,該交流手段以互聯網作為依托,來實現現場直播。由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充當主播的角色,以網絡直播的方式對展品文物進行講解,講解過程中觀眾可以通過彈幕實時在線互動,使觀眾不再只是信息的接收者,而是可以參與其中,與主播互動,增強了互動性和趣味性。主播要事先對展品文化做好功課,對觀眾提出的互動問題進行專業解答。

(二)內容生動推廣性強

將網絡直播應用到博物館工作中,可以使展出內容更加生動。傳統的博物館參觀形式,往往是大家各看各的,大部分人都只看到展品文物的表面,即便有導游的講解,觀眾也往往會受到周圍環境、周圍觀眾的影響,參觀體驗感大打折扣。而網絡直播充分利用網絡的快捷性、以及不受時間、不受地域限制的特點,將藏品文物和主播放在觀眾鏡頭前,利用網絡直播形式展現給廣大觀眾,對博物館本身也起到一種宣傳推廣作用。

(三)服務性更強

網絡直播結束后,博物館還可以將直播視頻進行剪輯整理,為更多觀眾提供重播和點播的方式,有效的延長了直播的時間和空間,實現直播內容的價值最大化。同時視頻資料還可以收錄在數字展廳的資源庫中,作為館藏資源的一部分,供今后更多的人查閱觀看。

二、網絡直播在博物館運用中的問題和對策

(一)直播畫面清晰度不高

畫面模糊是博物館網絡直播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多數博物館直播中都是用普通智能手機作為直播設備,其攝像頭清晰度遠遠不及專業的攝像設備,導致畫面質量較差,再加上展廳的光線不足、展柜玻璃反光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展品文物的細節無法準確呈現,直接影響到直播效果和觀眾體驗感。對此,博物館方面可以適當升級直播設備,運用像素較高的攝像設備來進行直播拍攝,使用一些補光設備來提高光線質量,盡量在直播中呈現最佳展出效果。

(二)直播網絡環境較差

雖然博物館與新媒體實現了逐漸融合,但是許多博物館的網絡環境較差,網速不足以支撐網絡直播設備流暢運行,而直播又必須在館內進行,一旦網絡數據傳輸出現問題,會使直播畫面卡頓,影響直播效果,觀眾也很容易失去耐心。對此,博物館應當使用專線網絡,建立優質獨立的網絡環境,保證直播畫面的流暢度。

(三)畫面穩定性較差

在博物館的網絡直播中,需要不斷的移動直播攝像設備對展品進行全方位的展示,在轉換鏡頭角度過程中,由于主要靠人員手臂進行調整,很難保持鏡頭長時間穩定,難免出現畫面晃動、抖動的情況,造成觀眾視覺體驗感不好,還容易給觀眾留下不專業的印象。對此,建議博物館購進攝像穩定輔助器一類的設備,解決調整角度攝像頭晃動的問題,拍出更專業的畫面效果。

(四)直播時間安排欠妥

有些博物館為了擺脫陳舊思想跟上時代潮流,急于求成,盲目的效仿其他單位,甚至只追求形式化,而跟風開展網絡直播活動,時間安排比較隨意,根本不在意直播人氣。目前很多博物館網絡直播時間都安排在工作日的工作時間,這個時間段的直播一定會對人氣造成極大的影響。雖然有些博物館將直播時間安排在周末的白天,但由于周末進館參觀的人數眾多,現場混亂嘈雜,對直播秩序造成嚴重影響。建議直播時間應該定在晚間的黃金時間段,既能增加人氣和互動,又能保證直播質量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擾,增加觀眾體驗感。

三、博物館網絡直播的發展趨勢

(一)實現網絡直播在博物館工作中的普及

目前新媒體在博物館工作的融合還在摸索階段,對網絡直播的運用才剛剛起步。對于直播的運用而言,全國的博物館基本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其面臨問題、發展空間、機遇都是平等的。而且網絡直播需要的設備和專業程度并不高,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掌握和實施,對硬件設施比較薄弱的小博物館來說,同樣能通過直播渠道擴大影響力、發揮效益,可見博物館網絡直播推廣空間巨大,在未來一定會被更多的博物館運用。

(二)促進博物館網絡直播形成常態

從目前的博物館開展直播觀眾的反響和效果來看,在未來博物館的網絡直播形式一定會趨于常態。通過已經開展的博物館直播,不難看出觀眾對該形式的追捧,很多網友都表示希望這樣類型的直播能持續下去。相信在未來,博物館網絡直播將成為博物館平常工作內容,為博物館網絡直播培養一批新媒體環境下的博物館工作者,為博物館直播常態化提供服務。

(三)博物館網絡直播形式將不斷創新

隨著博物館網絡直播的日益普及、趨于常態,日后必將推陳出新衍生出更多的形式和內容。在未來,博物館的直播內容一定不會僅局限于對展品文物的介紹和講解,很多博物館相關的衍生內容都將通過直播形式和觀眾見面,為了避免直播內容的千篇一律,各博物館在形式上就必須有所創新,做有自己風格特色的直播,給觀眾帶來新穎的視聽體驗。

綜上所述,雖然新媒體網絡直播在博物館工作中的運用還在推廣階段,但是隨著不斷的探索和各界的配合,目前已經頗有成效,出現很多優秀的案例值得我們借鑒。未來廣大博物館工作者們仍需積極學習新媒體知識,研究解決網絡直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斷的推陳出新,讓網絡直播在博物館工作中的運用更廣泛、更靈活、更有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悅.新媒體視野下的虛擬博物館研究[J].通訊世界,2016(24):155-161.

[2]邱新生.淺析博物館工作中新媒體的應用[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10):134-139.

猜你喜歡
網絡直播博物館新媒體
博物館
從新媒體藝術角度淺析網絡直播的娛樂創新
淺析網絡直播平臺的發展
網絡直播下身體在場的冷思考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露天博物館
博物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