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傳統圖書出版的生存發展之路研究

2020-09-06 13:46楊宗良
視界觀·上半月 2020年9期
關鍵詞:生存新媒體時代研究

摘? ? 要:本文主要從傳統圖書的特征入手,對目前傳統圖書的現狀及出現的問題做了具體的分析和論述,重點介紹了新時代下新媒體與傳統圖書之間的關系,希望能夠找到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圖書出版的生存之道。傳統圖書不僅與新媒體具有較大差異,同時能夠與新媒體進行緊密結合與產業的延伸和發展。通過對于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圖書出版的現狀,發展前景進行研究,希望可以為傳統圖書在新時代背景下的長久發展提供借鑒意義,促進圖書行業的不斷進步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傳統圖書;生存;發展;研究

網絡信息技術正在不斷進步與發展,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可以說網絡就是二十一世紀以來最偉大的發明。而網絡的出現與蓬勃發展帶動了一個新興行業的發揮在那,那就是電子圖書。隨著網絡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信息變得越來越碎片化,圖書變得越來越無紙化,人們開始逐漸習慣于碎片化閱讀和電子化閱讀。這樣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紙質書籍的衰落,所以越來越多關心紙質出版物的人開始尋找紙質出版物的出路,而本文也正是基于這個目的,將如何為傳統圖書出版在新媒體時代下尋找到自己的立足點做出研究,希望促進紙質圖書行業的永續發展。

一、新媒體時代的特征

(一)數字化

新媒體時代是基于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起來的,所以在新媒體時代的身上不可避免的打上了互聯網技術的烙印?;ヂ摼W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新媒體時代呈現出數字化的發展趨勢,這種發展趨勢已經被人們所接受,其主要具有兩個特點,第一就是數字化產品的規模不斷擴大,網絡技術的發展為新媒體時代帶來了爆炸式的數據發展和進步,這樣就使得人們越來越傾向于數字化的產品閱讀。而第二個特點就是新媒體時代的數字信息傳遞速度極快,甚至說是以集合倍數增長。傳統的圖書傳遞速度過慢,時效性較低,但是新媒體時代的發展使得信息的時效性處于較高水平。

(二)互動化

新媒體時代的通信根據互聯互通的特點,這樣就在很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人際交往的特點和樣式,也改變了以往人際交往中的一些理論特點?;ヂ摼W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他可以作為一個開放性的共享平臺,人們可以在其中實現大量的互動和交流。這也就為新媒體時代提供了互動性的前提。作者可以利用互聯網發布作品,與讀者進行交流,同樣讀者也能針對作者的作品做出評論,然后與作者進行深層次的交流。這個過程是傳統圖書所不具有的,傳統圖書背景下互動過于困難,信息的失真性得不到保障。

二、新媒體時代傳統圖書出版的現狀

(一)影響力下降

在傳統圖書盛行的時期,由于文化傳播途徑有限,所以擴散時間很長,同時圖書的更新速度也很慢,所以紙質圖書作為主流媒體統治著文化的交流。但是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不需要再利用圖書來獲取知識,同時傳播途徑也逐漸多元化,知識更新和傳播的知識越來越快。人們想要獲取知識已經不需要再利用圖書,而且由于圖書的出版時間問題,知識更新的速度相對網絡來說就會很慢,這樣信息的時效性就不能得到良好的保證,所以傳統圖書在市場上的影響力就在不斷下降。

(二)缺乏對于青少年群體的吸引力

青少年肯定是更愿意使用互聯網的,他們才是新媒體時代的忠實擁護者。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必然的,因為他們對于信息具有極高的接受程度,這樣傳統的紙質圖書就失去很大一部分市場。另外就是因為新媒體時代的信息都呈現出碎片化的特點,青少年由于生活和工作的限制,所以沒有大量的時間來閱讀紙質圖書,因此圖書對于青少年的吸引力出現了很大程度的下降。還有就是傳統圖書的攜帶不夠方便,不能隨時隨地獲得需要的信息,這樣就會導致傳統圖書對于青年群體的吸引力不足。

(三)信息承載量過低

傳統圖書和新媒體相比的最大缺點不在于他的攜帶不方便,最大的缺點是傳統圖書承載的信息量太小了。傳統圖書受到排版和發行等眾多因素的限制,所以傳統圖書能承載的信息量就顯得很少,尤其是相當于新媒體來說,傳統圖書能承載的信息量少的可憐。還有就是圖書上的文字只能供讀者閱讀,這種單一的信息傳遞方式造成了信息傳遞量的再次損失。新媒體的出現很好的避免了這些問題,從圖文、視頻、音頻等多個方面提升讀者的接受了,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信息的損失。

三、新媒體與傳統圖書出版的聯系

(一)閱讀理念的轉變

當我們深入探究傳統圖書出版的衰落的時候,首先應該注意的就是閱讀理念的轉變,在傳統閱讀時代,人們的閱讀只能依賴于傳統的圖書,人們的閱讀活動也受到眾多因素的限制,尤其是閱讀載體的限制,在搭配環境和時間的要求,這樣閱讀體驗和閱讀效率都受到了考驗。但是在新媒體時代就不太一樣了,移動網絡終端解決了紙質閱讀中出現的所有問題,碎片化閱讀也可以在任何時間和地點展開,人們的閱讀理念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也是新媒體和傳統圖書之間出現的最大改變。

(二)選題方式的市場化

新媒體時代的變化是極多的,絕不僅僅是工具的變化,出現的最多的應該還是社會結構的改變。消費導向的改變使得傳統圖書所占有的優勢已經逐漸被顛覆,傳統的圖書已經不能緊跟閱讀者的思維改變。只有傳統圖書能夠找到更加貼合觀眾的選題,更加貼合受眾的閱讀方式,提升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切合性,這樣才能在社會中繼續生存。傳統圖書要通過互動功能傳遞自身的價值,然后使得閱讀的選題方式變得市場化。

(三)傳統圖書模式的改變

傳統圖書的重點更多的集中在作者的專業水平和出版流程上,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因為傳統圖書模式具有一定的信息稀缺性。但是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開始改變了這種模式。新媒體時代借助大數據挖掘技術不斷擴展圖書的發行程序。通過不斷定位潛在閱讀者的興趣和喜好,然后圍繞一系列戰略開展生產、運營、銷售等工作,這樣都是對于傳統模式的改變,需要我們的重視。

(四)傳統圖書出版營銷模式的改變

在新媒體時代下,從事媒體工作者的素質也發生了很大成上的改變,不僅開始關注自身的文化水平和寫作水平,也開始關注市場。這種情況下,新媒體時代的傳統圖書出版工作人員的負責內容出現了改變,還要負責對于消費者市場偏好的分析等等工作。這種改變的出現是將傳統圖書出版從出版社主動向市場主導轉變。

四、新媒體時代傳統圖書出版的生存發展之路

(一)尋找傳統圖書出版與新媒體之間的差異化

新媒體的出行并不會搶占全部的市場,想要實現傳統圖書的進步和發展,就要找到兩者之間的差異性。紙質圖書的優點在于其具有一定程度的專業性,例如在專業教育中的教科書或者教材都需要專業化的圖書,這一定就是傳統圖書能夠實現繼續發展的重要點所在,這樣就能與新媒體等其他渠道形成差異,促進發展。

(二)與新媒體渠道進行融合

我們可能很容易就能發現傳統圖書與新媒體之間的差異性,也能把握住傳統圖書在專業化方面的優勢,但是我們還應該關注的是,傳統圖書和新媒體是可以相互融合,傳統圖書的出版可以與新媒體形成融合,這樣可以在閱讀理念,選題,出版與銷售等多方面進行融合。傳統圖書和新媒體絕對不是敵對出現的,在很大程度將上都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兩種閱讀方式能夠形成補充,意義很大。還能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為二者日后的發展提供很好的途徑。

五、結論

綜上所述,看起來傳統圖書與新媒體時代已經格格不入,但是其實傳統圖書還是有他獨特的競爭性的,為了謀求后續的生產和發展,傳統圖書需要不斷進行行業改革,從而實現與新媒體時代的良好融合,最終實現二者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子瑩.新媒體時代傳統圖書出版的生存發展之路[J].科技傳播,2019,11(17):153-154.

[2]孟慶微.媒體融合背景下紙質出版物的營銷策略[J].前沿,2017,(12):70-74.

[3]韓玉紅.論新媒體時代我國圖書出版業的發展策略[D].河南:鄭州大學,2011.

作者簡介:楊宗良(1981-),男,山東聊城人,漢族,本科學歷,工程師,從事圖書出版工作。

猜你喜歡
生存新媒體時代研究
誰說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對周期函數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與應用
新媒體時代微寫作特征及對策研究
淺析當下國內類型電影的現狀及對策
在勞動中獲得
探析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共青團工作的網絡化轉型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現狀調查和對策研究
困境中的生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