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三角一體化背景下紹興歷史文化街區的 轉型升級研究

2020-09-10 07:22楊舟楊艷蘋李光明
今古文創 2020年29期
關鍵詞:長三角一體化歷史文化街區紹興

楊舟 楊艷蘋 李光明

【摘要】 歷史文化街區研究是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是聯系往昔和現代的一段歷史,是協調“經典”和“時尚”的城市名片,是銜接市區和廣域的一塊磁石,其自身多樣、復雜,是具有多元價值的社會文化資源。因此,對長三角歷史文化街區進行系統分析研究,挖掘亮點及特色,這不僅是對紹興文化街區進一步轉型升級的有益探索,也將開拓紹興發展新思路,重塑高品位城市文化體系,優化高標準品牌建設,豐富紹興新時代治理觀。

【關鍵詞】 長三角一體化;紹興;歷史文化街區;轉型升級

【中圖分類號】F12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29-0082-02

基金項目:浙江省紹興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重點課題 《長三角一體化背景下紹興歷史文化街區的轉型升級研究》;項目編號: 135512。

歷史文化街區是城市發展和延續的靈魂。近年來,以蘇錫常等為代表的長三角地區,注重傳統文化和城市風貌保護,很好地保留了文化底蘊和特色。紹興作為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位于“越文化中心,名士之鄉和江南山水”和長三角“Z型黃金帶”,有著特別的地位。今天的紹興,既面臨著“左右逢源,大樹底下好乘涼”的重要機遇,又面臨著“左右夾擊,大樹底下不長草”的嚴峻挑戰。為此,以長三角一體化為契機,對紹興歷史文化街區轉型升級,正是“健康紹興”“美麗紹興”“人文紹興”“綠色紹興”理念的集中體現。

一、長三角歷史文化街區的轉型亮點與特色

(一)保護與繼承的有機更新

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與更新繼承是一個不斷深入完善發展的過程,近年來,長三角一帶的歷史文化街區,在參與保護與實踐更新的規劃管理機構、公共社區等部門多管齊下中,以還原城市肌理的方式,力求恢復歷史文化街區的良好風貌。在轉型與升級過程中,強調以人為中心,轉向“漸進式、持續性、復雜與精致”的變化。堅持小規模的“有機更新”為主要原則,避免了大規模的拆建與翻新,以逐步恢復傳統的歷史風貌為主要目標,在改造的過程中修舊如舊,將歷史街區的保護與治理作為一項常態化與持續性的工作,不斷深入挖掘歷史街區歷史內涵和文化價值,煥發出原生的光彩和自然的魅力。

(二)演繹與發展的真實延續

歷史文化街區在漫長的歷史積淀中逐步得以形成和留存的,有著不同時期的、不同樣貌的時代呈現。為此,歷史文化街區轉型與升級過程中,不應是凝固、靜止與凍結的保護,而應在演繹與發展過程中,確保文脈的完整與延續。長三角歷史文化街區在保護與轉型的過程中,注重保護原有社會結構和內在真實性。

以南京南捕廳(評事街)為例,近年來,南京市政府對所在地盡可能實施保護與更新,評事街區強化的歷史標志空間節點包括了古樹、古井與古戲臺等,街區平面布局不變,建筑風格與細節處理不變,與關聯的甘熙故居相適應和協調?!爸荚诨謴凸糯暇├铣悄系貐^的繁華景象,展現不同時代下的多層次的城市特色和建筑風貌,構造展示南京元素、江南文化第一展廳”,成為南京都市文旅的新亮點和名片。

(三)共生與秩序的多位融合

當今,文化街區的保護更新已超脫了單純的物質范疇,逐步轉入趨向于經濟發展、人文意蘊、環境質量等多個方面。因此,對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更新方面,是一個涉及多個方面的綜合性與復合性問題。當今,長三角文化街區越來越突出的實例顯示,街區的傳承、更新與發展,是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環境等各個因素相互交錯的過程。

以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為例,距今已有2500多年,是長三角蘇州古城中格局最為完好、規模最大和具有水鄉文化特點的歷史文化街區。街區有著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匯集了豐富的人文遺跡和景觀,擁有世界文化遺產和11處文化保護單位,所呈現出的“水陸結合,河街平行,街依水生”延續了古代南宋《平江圖》中的圖景;多處的橋梁、街道、民居、古井、牌坊、古樹、河道等保護完整且數目眾多,具有“一帶、兩入口、三園、四街、五館、六片區”的多層次結構,街區外的色澤、樣貌與材質,鱗次櫛比的民居排列,形成了立體的、連續的街景,成為視覺文化的中心,而又無所不在多層次的平衡美感之中。

二、紹興歷史文化街區發展狀況與問題

總的來看,紹興作為歷史文化名城,主要的歷史文化街區得到了比較好的發展與保護,但從宏觀到微觀,一些歷史文化街區在發展與轉型升級過程中,一些問題和狀況并不容忽視。在城市化的進程中,人文景觀受到了破壞,街區的樣貌發生了改變,古建筑面臨拆除和遷移不在少數,翻新后的街區建筑面臨同質化現象嚴重,缺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觀。

現如今,紹興街區面臨的問題則主要集中于物質性與功能性退化、老街區部分空心化,城內部分街區缺少應有的活力、部分重點建筑有待更新、完善和修繕。新城市與舊建筑之間過渡銜接不夠自然,建筑密度較高,與人口增長不協調,缺少開闊空間并沒有很好利用“零落空間”,老城區人文環境不盡人意,無序與個別區位的凌亂或不免產生一定負面影響,造成資源浪費等等。從1980年至2006年的27年間,在“舊城改造”與現代城市化建設(如商業大廈與城市文化廣場建設)過程中,紹興城區大片民宅臺門消失,平均每年消失2.63條“弄”。其消失的幅度與速度遠遠大于1893-1938年間的增長幅度與速度。

三、紹興歷史文化街區轉型升級策略研究

(一)涵養人文品質,增強文旅融合深度

歷史文化街區是紹興古城文化的核心價值表達。紹興這座古老而又現代的城市,依舊留有“舊時代”文化歷史街區的痕跡與風貌。自1892年以來出現的57種紹興城區街巷通名中,除“街”“巷”“弄”“路”等具有城區道路一般定義的街巷通名外,其余53種,都借助于方位、建筑或地理實體等相關通名詞,占所有街巷通名種類的90%,反映了紹興城區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如今,城市的品質不僅僅包括城市所滲透的建筑風格和樣式,也包括環境中孕育的人文氣息,風土人情、民俗文化、親和力與安全感等也是城市良好形象與格調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我們觸摸不到這些要素,但它們卻并非是不現實的屬性,是它們讓我們情緒高漲,也是它們啟發了我們的靈感。

為此,應充分挖掘歷史文化街區人文內涵,展示街區背后的歷史典故、史實意義和影響,協調風貌,修舊如故,對街區內的古橋、老街坊、老臺門等必須修繕保留并還原其本來面目;在文化旅游等方面緊密融合,提升其文化張力、擴散力與宣介的深度與廣度,具備吸引人流人氣的黏度與黏性。

(二)重塑街區品位,加大創新模式力度

在歷史文化街區的品位和定位上,從轉換歷史街區原初功能的上?!靶绿斓亍蹦J?,到修復和改造為主的杭州河坊街模式,以世界互聯網大會(WIC)為契機的烏鎮模式,體現了歷史街區的創新模式功能新定位與業態新升級,影響與表現力上呈現歷史文化街區的品質可持續、品格的可再現、品位的可重塑。

在歷史街區轉型與實踐過程中,可探索創新“活化”文化傳承的方式,加強創新模式建設;一是恢復街區的內部發展動力,以“一街一品”加強街區基層文化建設,以戲劇展演營造鮮活情境與氛圍,推進文化創意活動和服務品牌進社區,支持黃酒和震元堂等“老字號”進街區,對原著居民回遷居住的合理分流,公共配套設施的細節提升與提檔;鼓勵本土知名的文創大師和團隊進駐,引導文化創意產業,引導和鼓勵影視團隊入駐,促進街區文創產業雅俗共賞和生活品位共同提升。二是打造紹興街區主題文化走廊,立足于八大歷史街區豐富文化資源,開展項目設計,增加特色文化標簽,如名士文化街區、古橋文化街區、酒鄉文化街區、戲曲文化街區、濕地公園文化街區等,將自然景觀與人文環境有機融合為一體,講好紹興故事,傳播紹興聲音,打造紹興名片,提升紹興品位,處處展現紹興文化街區風采與魅力。

(三)構建特色品牌,激發人文魅力溫度

可構建紹興歷史文化街區“三合四名”品牌:和(和諧共贏文化)、河(河域文化)、合(合作發展、行知合一);名城、名人、名街、名景。定位于紹興是一個特色鮮明、最具魅力的國際化文化休閑城市,打造世界文旅的“景城一體化”,即“景是一座城,城是一個景,城旅一體化”。如紹興上虞區豐惠街區,素有八街四十弄之說,在一千多年的歷史中,承載著歷史與文化東西大街的記憶,保留了水鄉與古鎮的結構和風貌,形成了運河、梁祝、丹道、紅色文化品牌。

真正的轉型與升級并不是要重現舊時城市的原貌,而是要盡量保持現有美好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狀態,引導更好的未來發展指向。紹興歷史文化街區在轉型與升級過程中,應注重文化與經濟、人文等各個方面的創新融合和深入實踐,在舊貌中展新顏,在新顏中留“舊貌”;這既是對文化歷史街區的可持續發展,也是對千年名城的回望與審視。急功近利與過度開發,將與歷史街區保持原有的面貌、風格、形態、韻味的初衷和目標難以協調一致,甚至大相徑庭、背道而馳。因此,寧可短暫的守候,也要對原生歷史街區中生態環境、歷史價值、人文底蘊、文化傳承負責。

參考文獻:

[1]鳳凰空間 · 華南編輯部編.歷史文化街區改造[M].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47.

[2]韋峰,徐維濤,崔敏敏.歷史街區保護更新理論與實踐[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20:82.

[3]呂越,夏淋飛,應巧穎,白霜.綠色建筑環境的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綜合評價[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16,36(01):18-22.

[4]闕維民.世界遺產視野中的歷史街區 · 以紹興古城歷史街區為例[M].北京:中華書局,2010:71-72.

[5](英)弗蘭克 · 豪伊.旅游目的地的經營與管理[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76.

作者簡介:

楊舟,男,漢族,安徽六安人,講師,碩士,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

楊艷蘋,女,漢族,安徽六安人,二級教師,碩士,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國杰實驗學校,研究方向:數理分析與應用。

李光明,男,漢族,山東泰安人,講師,碩士,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辦公室主任,研究方向:青年傳統文化價值教育。

猜你喜歡
長三角一體化歷史文化街區紹興
清白泉
紹興大闖關
我的家鄉紹興
重議城市邊界的空間屬性及其變遷
上海青浦:依托“長三角一體化”開展未成年人考察幫教
“長三角一體化”戰略下的盛澤思考
關于長三角地區吸引人才聚集的關鍵因素研究
TheEffectsofSemanticsinEnglishLearning
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城市文脈延續的新思考
基于游客滿意度的城市歷史文化街區旅游開發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