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長三角地區吸引人才聚集的關鍵因素研究

2018-11-28 11:24楊君文熊靜林小希
人力資源管理 2018年10期
關鍵詞:長三角一體化知識經濟

楊君文 熊靜 林小希

摘要:長三角地區已經成為了我國最重要、最具有活力的經濟區,在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人才作為當今社會競爭的焦點,對一個區域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究者首先對人才聚集相關理論和國內外研究現狀進行了梳理和總結,同時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背景進行分析,形成了研究的理論基礎。通過對三家大型企業人力資源部的實地訪談和200份調查問卷的統計研究和分析,對長三角地區人才聚集效應進行縱向性和橫向性的比較評價,得出實證研究結論。以長三角地區站在哪些制高點——提高了人才吸引力——提高了產業績效(競爭力)為研究范式,縱向對比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長三角地區的發展狀況,橫向對比中國三大經濟圈的經濟結構,得出長三角地區吸引人才的關鍵因子,為長三角區域的人才工作和整體競爭力的提高,提供了數據參考和實踐素材。

關鍵詞:長三角一體化;人才聚集;區域經濟結構;知識經濟;社會競爭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東部優先發展的不平衡發展戰略的制定,區域間經濟發展差距不斷擴大,在戶籍制度管制不斷放松之后,人口開始大規模向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集聚,逐漸在東部形成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都市圈,其中,長江三角洲都市圈經濟實力最強、人口吸引力最大,2015年GDP高達137967.9億元,占全國GDP總量20.4%,常住人口15930萬人,占全國人口總量11.6%。這種人口大規模遷移集聚的現象對我國人口分布、產業結構調整、區域經濟發展和區域經濟戰略制定影響極大。

人口總是傾向于向能夠提供更好的生存條件和發展機會的地區集聚。因此,基于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國情,人口從經濟欠發達的中西部區域向經濟較發達的東部區域大規模集聚,成為經濟發展的必然現象和重要的現實問題。

本次調查擬通過對在長三角地區工作的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了解目前長三角地區對于從事不同工作的各類人才的吸引力情況,測評出人才在長三角地區工作的滿意度,并據此分析長三角地區人才吸引力的各方面的影響因素。通過比較分析和交叉分析,結合訪談內容得出長三角地區的人才吸引力方面的優劣勢,為長三角地區的人才管理和人才建設提供可靠的實踐素材。

以下是被訪談者對于長三角地區人才吸引力相關方面的看法。從訪談結果來看,長三角地區的人才吸引力優勢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1.經濟優勢;2.人文生活、文化建設優勢;3.地理優勢,包括交通狀況;4.教育資源。

上海匯眾顧老師首先對上海匯眾的發展歷程進行了介紹,上海匯眾已成立26年,目前國內已擁有20個子公司,另外在印度和美國法國等都設有子公司,人才的需求也正走向國際化。在企業招聘方面,顧老師指出當前行業的變化導致了人才招聘形勢的轉變——十年前學生找工作難,由企業自主招人才;十年后企業需求行業頂尖人才,人才尋求企業。當前企業的招聘的人才也不局限于國內,逐漸開拓到國際,海納百川,只要是對企業有價值、對業務開展有幫助的人才企業都會盡力爭取,企業也會采取一定的薪酬制和培訓課程來增強員工的能力,對人才進行激勵和保留。

香港麗翔公務航空的朱老師就中國三大經濟圈——京津冀、珠三角與長三角地區間展開對比,他表示京津冀地區中,僅有北京不斷發展,地區發展不平衡;珠三角三地存在香港發展停滯不前的問題;長三角地區則共同發展,以上海為龍頭帶動的核心作用和區域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依托交通運輸網絡培育形成多級多類發展軸線,促進五個都市圈同城化發展。同時,朱文琪老師補充說到長三角地區發展分工明確,大環境良好是吸引人才的關鍵,收入、醫療、政策、高校數量與交通等都是吸引人才的因素。

博世華域轉向機有限公司的侍老師告訴我們,由于專業需求,長三角地區是校招的主戰場,而在人才招聘的偏好方面,應聘者的畢業院校、工作經驗、英語能力、專業、戶籍、是否海歸都是考慮因素,但公司更看重人才的穩定性、個人發展動機與企業是否一致、個人價值觀與企業文化是否一致,強調人才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另外,侍老師指出現在長三角地區杭州的人才吸引力水平已經高于上海,主要是因為上海入戶難、人才幾近飽和、競爭壓力大、物價高、房價高等等問題,這些都制約了上海的人才吸引力,導致中低層次的人會越來越多地放棄來上海。

根據上述訪談結果和理論準備為基礎。項目組從影響長三角地區人才吸引力的多個角度和因素出發,分為三大類即個人因素,組織因素和社會因素,調查各個因子對于目前階段及近期內對于長三角地區人才吸引能力的作用效果和影響水平,來為后面給出長三角地區人才吸引力的評價和優劣勢分析,從政府角度給出意見做出實證分析方面的準備。

此次調查的個人因素包括性別、年齡、家鄉、專業背景、學習經歷、工作地點和工作性質等。組織因素包括行業所處的形勢、發展前景、職業發展的滿意度、收入水平、工作環境、人際關系和企業文化等。社會因素分為三個部分:經濟、文化和城市發展。其中的城市發展部分包括城市綜合性管理的內容:如政府的服務職能和政策支持,城市的交通和綠化環境,戶籍制度和各項社會公共實施管理及公共福利水平等。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線下發放25份,回收有效問卷25份,主要采取線上發放的形式,線上回收有效問卷173份,總計198份。

在理論綜述研究和準備工作進行完的基礎上,通過對長三角地區地區工作人員的 抽樣調查和數理統計分析,本文得出了長三角地區的人才吸引力強度方程為:人才吸引力強度=0.0773職業發展前景+0.0467內部人際關系+0.0540收入水平+0.0375城市交通環境+0.034政府政策支持。

在長三角地區人才吸引力的各類影響因素中,影響強度較大的有職業發展前景、內部人際關系、收入水平、城市交通環境和政府政策支持等。目前長三角地區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綜合環境方面總體發展較好,工作人員主觀滿意度較高,但仍存在不足之處,包括:區域經濟水平發展不均、城市生活成本較大、戶籍制度需要進一步改革、政府服務水平有待提高、城市生態環境指標和發達國家相比仍然較低、某些城市和區域整體交通網絡有待完善。

為提升長三角地區人才吸引能力,需根據影響因子的強度水平和長三角地區目前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調整經濟結構、爭取為優秀人才提供和保障良好的職業生涯持續性和發展前景,打破外來人才的流動阻礙;全面提升政府服務職能,優化人才信息共享平臺,制定法規政策、有效監督落實各項人才就業相關政策;樹立文明理念,打造生態城;科學規劃城市交通線路,進一步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把長三角地區打造成具有優勢人才吸引力的現代人才高地。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長三角地區具備比較強的人才吸引力水平,但仍有部分因素在制約著長三角地區吸引人才特別是高級人才方面的能力。調查顯示,多方面的因素影響著長三角地區人才吸引能力的水平。在個人因素方面,處于事業黃金時期的中間年齡分布段的工作人員對各方面的要求更高,長三角地區對于具有優秀學歷背景的高端人才并未表現出獨特的吸引優勢。在組織因素方面,內部人際關系和收入水平對于人才吸引力的評價影響比較大,呈明顯的正向相關關系。在社會環境因素方面,戶籍政策現在逐步趨于完善,因此影響比較小,目前產生影響比較大的是城市交通環境和政府政策支持。

作者簡介:楊君文(1997.11.27),女,上海市靜安人,上海市松江區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工商管理(航空經營管理)專業。

猜你喜歡
長三角一體化知識經濟
知識經濟背景下優化企業法務體系問題及改進對策
長三角一體化下蘇州市城市候機樓發展研究
重議城市邊界的空間屬性及其變遷
長三角一體化:省界毗鄰基層政區治理的發展路徑
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產業協同發展
評價新經濟時代知識經濟管理的發展趨勢
上海青浦:依托“長三角一體化”開展未成年人考察幫教
“長三角一體化”戰略下的盛澤思考
知識經濟對會計理論與實務的影響
創新網絡活動對大中型企業研發績效動態影響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