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危重癥患者限制性輸血策略的臨床效果

2020-09-10 03:53黃明珠黃江兵韓日成黃麗霞林劍平
康頤 2020年5期
關鍵詞:危重癥患者臨床效果

黃明珠 黃江兵 韓日成 黃麗霞 林劍平

【摘要】目的:分析危重癥患者限制性輸血策略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自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32例行紅細胞輸血的危重癥患者,將其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6例。對照組給予開放輸血方案,觀察組給予限制性輸血策略,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平均輸注紅細胞(4.18±0.93)U明顯低于對照組(6.25±1.72)U,相對比,P<0.05(t=4.273);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有明顯差異,P<0.05,體現在觀察組發生率均較低。結論:行輸血治療的危重癥患者給予限制性數學測量,可使總輸血量減少,使其不良反應減少,還可有效節約血源。

【關鍵詞】危重癥患者;限制性輸血策略;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525(2020)05-0-01

危重癥患者出現貧血的機率較高,需給予輸血治療。過去采用開放性輸血方式,在血紅蛋白低于100g/L進行輸血,過早輸血多會出現不良反應,如影響血液循環,發生急性心力衰竭;輸血量大會引起高鉀血癥、枸櫞酸中毒;還會出現發熱、出血等;有研究顯示[1]采用限制輸血策略可有效改善上述現象,還可有效節約血源,現選擇我院自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32例行紅細胞輸血的危重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自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32例行紅細胞輸血的危重癥患者,將其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6例。對照組,男34例,女32例,年齡為19-82歲,平均年齡為(55.39±13.82)歲,APACHE II評分為5-32分,平均為(20.27±6.39)分,輸紅細胞前Hb值為(6.78±1.23)g/dL;觀察組,男35例,女31例,年齡為20-84歲,平均年齡為(56.27±12.89)歲,APACHE II評分為6-35歲,平均為(21.83±6.32)分,輸紅細胞前Hb值為(6.79±1.27)g/dL,這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等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開始輸注濃縮紅細胞的標準為Hb在100g/L以下時,輸注量為2-4U,輸注速度為1-3ml/(kg.h);觀察組,開始輸注濃縮紅細胞的標準為70g/L,輸注量、速度同對照組。

1.3觀察指標[2]

紅細胞輸注總量、輸血相關并發癥。

1.4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以%表示計數單位,以x2檢驗,以(x±s)表示計量資料,以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觀察組平均輸注紅細胞(4.18±0.93)U明顯低于對照組(6.25±1.72)U,相對比,P<0.05(t=4.273)。

2.2兩組患者轉歸情況

由表1知,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有明顯差異,P<0.05,體現在觀察組發生率均較低。

3 討論

對于危重癥患者而言,血紅蛋白值低于一定范圍需輸注濃縮紅細胞;血紅蛋白下降的原因有多種,如創傷性失血、手術失血、紅細胞生成不足、紅細胞破壞過度等。輸血治療可糾正紅細胞減少所致的急性缺氧癥,因其可供給具有帶氧能力的紅細胞,在臨床上多采用開放輸血策略。開放輸血策略,其目的是使血紅蛋白水平不低于100g/L,然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影響心肺循環,使心輸出量減少;機體輸注紅細胞后其體內的蛋白質會發生異?,F象,出現抗原抗體反應;另外,大量輸注庫存時間較長的紅細胞,會發生低氧血癥,因Hb載量功能下降,還會影響心肺功能[3]。

患者出現貧血時不能滿足組織需氧量,有研究顯示[4]:要滿足組織需氧量,Hb水平維持在70-90g/L即可。限制性輸血策略是指患者輸血指標是Hb水平在70g/L以下。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平均輸注紅細胞(4.18±0.93)U明顯低于對照組(6.25±1.72)U,相對比,P<0.05(t=4.273);尚麗娟發表文章稱[5],限制性輸血組平均輸注紅細胞(4.02±0.89)U名單低于開放性輸血組(6.72±1.63)U,相對比,P<0.05(t=5.403),本次研究結果與之相符;由此可知,需輸血治療的危重患者給予限制性輸血策略,其輸血總量相對較少。近年來我國血庫血源短缺,其獻血者以當代大學生為主[5],在寒暑假血源更為緊張,給予限制性輸血策略可節約血源。機體內輸血量減少,使會有效減少并發癥,使穩定血流動力學;本次研究中,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對比,有明顯差異,P<0.05;前者發熱、低血壓、低氧血癥、肺損傷發生率分別為16.67%、21.21%、7.58%、3.03%。

值得注意的是,在輸血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如異常及時處理;注意輸血速度,告知患者、家屬不可隨意調整滴速;有基礎疾病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者,要對輸血量進行控制,每次不可輸注過多,一旦出現不適,如胸悶等,可將滴速減慢,嚴重者暫停輸注。

綜上所述,危重癥患者限制性輸血策略有較好的療效,可減少輸血總量,降低并發癥,值得在臨床上使用。

參考文獻:

[1]黃婷,龔晨輝,葉水文,余玲,周芬,饒美英.危重癥患者限制性輸血策略的臨床效果分析[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9(10):1480-1482+1497.

[2]陳佳,余澤波.臨床輸血策略進展[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8,20(01):100-106.

[3]蔣遠萍,施婷,李文桃.自由輸血與限制性輸血策略對圍術期與危重癥患者病死率的Meta分析[J].重慶醫學,2018,47(01):71-75.

[4]李紅梅,王遠杰. ICU住院患者臨床輸血調查[J]. 臨床輸血與 檢驗,2016,18(6):528.

[5]尚麗娟.限制性輸血對ICU患者臨床轉歸的影響[J].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2016,29(1):126。

作者單位: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廣東湛江? 524000

猜你喜歡
危重癥患者臨床效果
老年危重癥患者心衰發病特征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ICU危重癥患者為防止腸內營養制劑錯位輸入靜脈的防范措施及護理
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觀察
腹內壓監測對開放危重癥患者胃腸內營養的影響
白眉蛇毒血凝酶與泮托拉唑聯合應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評價
觀察奧曲肽治療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臨床效果
蘭索拉唑聯合抗生素三聯療法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
替米沙坦不同給藥時間治療高血壓的療效分析研究
觀察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