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論析

2020-09-10 07:22張秀敏張志勇
學生學習報 2020年3期
關鍵詞:媒介素養互聯網

張秀敏 張志勇

【摘要】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與發展,公民的媒介素養成為熱點話題。本文以大學生群體為研究對象,對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等問題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生;媒介;素養

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傳播渠道與受眾選擇也在不斷更新?;ヂ摼W+背景下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問題,成為當下高校與媒介關注的焦點?!懊浇樗仞B”概念最早由英國文學批評家F.R.利維斯及其學生丹尼斯·湯普生提出,其內涵如今已經延伸為人們面對新媒體各種信息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創造和制作能力、思辨的反應能力,以及媒介信息為個人生活、社會發展所使用的能力。因此,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在當下顯示出特有的研究價值;就微觀而言,對培育優良校園文化、建設和諧校園極具現實意義;就宏觀而言,可為公民整體網絡素質的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助力。

1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變化與引導

1.1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渠道雙向拓寬

互聯網+作為互聯網思維進一步實踐的成果體現,其通過互聯網與各個傳統行業的關系締結,以二者之間的深度融合與優勢嫁接,正在帶動多行業領域內的發展形態演變,呈現著“1+1>2”的結果。在此背景下,傳統的教育行業借助互聯網+的東風,正在拓寬的傳播渠道中孕育著新的傳者與受者的關系。由此,傳統教育借由單一的“點對點”的傳播渠道制約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現狀被打破,全新的借由多元的“面對點,點成面”的傳播渠道正在與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相互影響,從而形成雙向的互動與互補,進而造就云端教育的新格局,創造了傳播渠道與教育成果結合互助的新峰值。

1.2互聯網+時代媒介素養培養成為教育的目標導向

《文化與環境:批判意識的培養》中首次倡導將媒介素養教育引入學校課堂。在歷經了保護主義、提升選擇和辨別力、批判性解讀和參與式社區行動等范式轉移之后,其對于提升公民素質,推動社會民主發展極具指導意義。在互聯網+的傳播背景下,以大學生為對象的教育中,越發需要注重對其媒介素養的培養。大學生作為青少年群體中意見領袖形象的存在,其經由媒介所傳播的輿論觀點,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青少年群體中的輿情走向。因此,基于當下的傳播與教育現狀,媒介素養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內容,正在加速聚合于大學生教育的目標導向。

1.3大學生網絡輿情表達尚需引導與“把關”

縱觀我國教育事業的迭代,大學生多數時候是處于“被規范者”的位置。因此,這也導致了多數時候大學生發出的聲音在層層傳達與反饋的組織機構內部被削弱與更改。他們的真實表達被有意的篩選與過濾,而這種篩選與過濾又摻雜有審視者個人主觀性的意見,由此,導致了大學生線下輿論通路的堵塞與短板暴露;在互聯網+的傳播背景下,大學生的意見傳達借助網絡與媒介,可以實現相較于線下的即時與真實;在量的積累下,大學生線上言論實現著向輿情發展的質變,成為了不可忽視的聲音。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網絡輿情亦急需引導,需要合適的“把關人”角色出現,保證輿情中的問題解決、矛盾化解,搭建起傳受關系暢通的反饋鏈條。

2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現存問題

2.1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被輕視

國內對媒介素養課題的研究始于20世紀末,但目前,總體上還處于起步階段。隨著媒介生態發展的日新月異,以及媒體社會影響的與日俱增,媒介素養及其教育問題已經日益引起多領域學者的關注,從而,也以少量實驗形式的相關課程開設及多樣態的知識傳播,嘗試進行線上+線下的效果檢驗。但是,就目前的實際狀況而言,還存在很多問題,尤其是高校教育中的輕視問題??v觀當下的高校課程設置,涉及到媒介素養教育的課程寥寥無幾。而這種輕視之下的結果,便是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整體水平的下滑,導致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存在領域空白,大學生對于媒介的利用顯露出素養水平上的參差不齊。

2.2大學生網絡輿論引導欠缺或滯后

當下,由于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被輕視,導致大學生網絡輿論魚龍混雜問題無法規避?,F在的高校對待大學生網絡輿論的初期表現,往往采取自上而下的俯視方式看待,難以平等審視,從而刻板地以頗為幼稚、無關痛癢、難有影響等想法,對待大學生出現的輿論矛頭。所以,當輿論發展為輿情后,無論是客觀地一針見血指出問題,還是有失偏頗地三人成虎混淆視聽,高校的處理難以第一時間予以精準地對癥下藥,而是以單一形式的就問題追根溯源、查缺補漏、就事論事,盡快完成對于該問題的善后工作,也難以標本兼治。透過對問題發現及處理方式的滯后表現,不難發現當下高校對于大學生網絡輿論的處理多具有片面性,未能以此為中心點生成輻射預防的制度體系。

2.3大學生素養教育與輿論引導間或對立

縱觀當下高校德育教育的整體情況,素質教育放大教育者的主導地位,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缺乏生動性與共鳴。由此,學生面對量化輸入的素質教育內容無感,出現認知上的內在否定,進而演化為言行上的相對立。大學生作為素質教育結果中的精英分子,一方面,他們被鼓勵并渴望實現自由的發展,另一方面,在諸多關鍵問題的輿論表達方面又受到多重制約與一定程度的漠視,所以,導致大學生的教育接受與實踐檢驗出現對立。面對高校對于媒介素養教育的一帶而過,對于大學生輿論的或過度輕視,或干涉封堵,大學生被壓抑的成份便以網絡途徑尋求關注,進而期待以引起發酵形式的出現。這時候他們對于網路途徑的規則遵守、轉化利用等情況出現界限模糊,媒介素養教育的成果效力可能在輿情引導方面失效。

3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創新路徑

3.1樹立與時俱進的媒介教育觀

網絡媒介區別于傳統媒介,其在運行與運用方面都具有獨特的屬性。大學生在對網絡的認識與接觸上,必須認識到其區別于傳統媒體的特征,認識到網絡媒介所帶來的的雙面作用,從而有的放矢地實現媒介利用下的個人提升。大學生雖然已經成年,但其作為未深入與社會磨合的群體之一,存在著一定的理想化與依賴性,因此,他們需要教育主體發揮科學合理的引導作用。對于高校而言,應在外部形勢與內部儲備結合的基礎上,實現教育觀的與時俱進、對媒介觀的重視。目前,我國大陸地區的媒介素養教育,雖然獲得了專家學者們的重視,但是仍然處于一個較低水平,與高度發達的媒介社會極其不符。因此,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急需創新與關注。

3.2培養大學生媒介信息辨析能力

基于事物變化的原理,我們要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關注到新舊事物的交替。所以,對于互聯網+背景下的新生時事,傳受雙方都應努力培養審時度勢的信息分析和評價能力。網絡基于全景化、立體化、沉浸式的信息傳遞方式,依托媒介衍生出加倍的吸睛魅力,受到了大基數受眾的青睞。同時,依托互聯網技術的媒介平臺信息傳播門檻正在逐漸降低,全民化傳播源的出現,使得信息傳播提速增量,但信息質量卻走向下行趨勢,分辨難度加大;在這種情況之下,對信息分析和評價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高校應努力提升大學生對于媒介時事的敏感度,培養其信息辨析能力,幫助他們去偽存真,對網絡輿情事件做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從而形成理論與實踐互補互促的良性循環。

4結語

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針對借助電視和網絡媒介的過載娛樂性提出“我們將毀于我們所熱愛的東西”的呼吁。見微知著,在發散性的視角下,這也為當下飛速發展的網絡技術與異常豐富的媒介環境敲響警鐘。因此,對于網絡素養教育的重視刻不容緩,否則基于網絡的輿情“狂歡”之后,留給我們的盡是一地雞毛。因此,本文以互聯網+為背景,以高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為研究內容,進行了研究探討,希望借此為培養和提升大學生媒介素養,建設高校良好的網絡輿情環境提供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丁建軍.淺談高校網絡輿情的特點、成因及其危機應對[J].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4):63-66.

[2]史偉,單中元.關于大學生網絡輿情的維度思考[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2,25(02):150-152.

[3]阿巴斯江·吐爾遜,米荷古麗·肉孜.“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媒介素養培育探析[J].新疆職業大學學報,2020,28(01):50-53+19.

[4]常凌翀.智媒時代大學生媒介素養現狀及提升路徑研究[J].新聞論壇,2020(03):85-88.

本文為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與網絡輿情引導研究》結項成果(課題批準號:GH170103)。

猜你喜歡
媒介素養互聯網
虛擬社會化與批判缺失:代際媒介觀演進與媒介素養研究
抓住本質重理解基于素養活應用
多思少箅彰顯素養
辨析與判斷:跨媒介閱讀的關鍵
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
一節踐行核心素養的數學拓展課
追本溯源提升素養
論媒介批評的層面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