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吾爾族織繡紋樣的應用與傳播

2020-09-10 07:25尼亞孜艾力·阿布力克木李晉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維吾爾族文化傳承

尼亞孜艾力·阿布力克木 李晉

摘要:本文以新疆維吾爾族織繡紋樣為研究對象,通過對維吾爾族刺繡紋樣的研究,分析維吾爾族刺繡紋樣的類型,進而探討新疆維吾爾紋樣在生活中的應用及其文化傳播價值。在新疆少數民族的圖案中維吾爾族保持著自己的民族文化和風俗,維吾爾族人有象征性的刺繡圖案,從色彩到特點都表現出獨特的民族文化特征。維吾爾族織繡紋樣對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離不開產品和在實踐過程中的運用,實現不斷的發展和創新,使新疆維吾爾族傳統刺繡圖案裝飾形式能夠更好的實現融合和升華,創造更大的民族創意價值文化產品。

關鍵詞:維吾爾族; 織繡紋樣; 文化傳承

一、新疆維吾爾族織繡紋樣

(一)維吾爾族織繡紋樣概述

紋樣,又名花紋、裝飾圖案,織繡藝術中的紋樣不是獨立存在的,紋樣能夠在織繡上展現出獨特的價值與美感。部分織繡紋樣象征了大自然的生物、部分織繡紋樣則體現了人們的主觀臆想。同時,部分紋樣則代表了維吾爾族的宗教信仰。從紋樣分類的角度來看,紋樣是由具有象征意義的紋樣、具有宗教特性的紋樣、具有文字屬性的紋樣、具有美好希冀的紋樣組成。[1]

初期的織繡紋樣不僅是為了美觀,更是為了提高織繡的應用價值和象征意義,即民族標志,織物設計從最初到后來的流行傳播過程,是一個通過認知轉換的客觀過程,也是一個通過群體約定的概念過程。它是一個從最初的抽象模式到具體模式,再到抽象共存和具體的發展過程。無論是寫實還是抽象,靜態還是非靜態,織繡圖形都可以和人進行物質和精神層次的交流,這也是新疆維吾爾族生活特性和民族思想文化特征的綜合體現。

目前,新疆維吾爾族刺繡圖案多為幾何圖案和植物圖案的基礎上,用紅、黑、白、中黃等顏色裝飾圖案,使其構成美觀規整、強烈合理的裝飾特征。這種富麗堂皇的裝飾,來自克孜勒蘇族柯爾克孜自治州維吾爾族聚居區喀什噶爾、和田、阿克蘇地區,具有代表性,可以體現維吾爾族織繡圖案的具體特點。同時,織繡藝術的發展也促進了維吾爾族織繡藝術的發展。

(二)維吾爾族織繡紋樣主要類型

織繡藝術維吾爾族織繡紋樣中幾何紋樣包含很多不同的種類,例如抽象化的幾何紋、抽象化的動物紋樣、植物紋樣乃至其他的組合紋樣。日常生活中的幾何紋樣是起步最早也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很多在新疆地區被發現的陶器上都有各種各樣的幾何紋樣。這些幾何紋樣以三角形為核心,包括正三角、倒三角、大三角、重疊三角、三角旋渦、三角網紋等等。在后續出土的陶器中,幾何紋樣的變化更加的豐富多彩。在早期社會中,幾何紋樣正式人們思想的集中體現。田自秉對于紋樣的了解頗為深入,他在其著作中提到:“紋樣的誕生源自人類的原始思維,人類的原始思維是極具感性色彩的、抽象化的表現形式。同時,紋樣既能夠主要體現人類集體文明的特征”。幾何紋對于新疆的原始文化發展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幾何紋樣以抽象化的形式出現并且綜合了人類對自然世界的綜合感知。幾何紋樣是人類原始思維下的抽象化表達形式。幾何紋樣兼具特征鮮明、符號特征強烈和表現力強等特性,通過幾何紋樣能夠反映出客觀事物經過抽象化處理之后的符號結果。在維吾爾族的審美文化中,圖案的審美效果十分明顯。維吾爾族人民不僅喜歡幾何紋樣,同時還把幾何紋樣刻畫在大量的織繡藝術作品之上、陶器上和飾品上。除此之外,很多日常生活用品上也能夠清晰的找到幾何紋樣的身影。常見的幾何紋樣有山、水、云、月、火、雷電、雪、河流等等,同時也包括很多的植物和動物。例如,羚羊、雄鹿、蝴蝶等,同時生湖中的日常用品也會以幾何紋樣的形式展現出來,比如錢幣、水波紋、橫條、鋸齒等等。

在維吾爾族幾何花卉紋樣中,最為常見是偶數四瓣花、六瓣花、八瓣花的變體紋樣,這種紋樣在維吾爾族織繡中較為常見,尤其是在地毯中與男性的襯衣裝飾中使用的最多。當維吾爾民族的審美與植物紋路相互結合之后就誕生了獨特的植物織繡藝術。經常出現在織繡藝術中的植物主要有國花牡丹、象征愛情的玫瑰花、梅蘭竹菊、芍藥、月季、蓮花等等。同時,出于對農業生產的崇敬,許多的農作物也出現在維吾爾民族的織繡之上,例如小麥、哈密瓜、水蜜桃、大棗等等。

動物紋樣在維吾爾族織繡中使用不多,一般多為幾何變體形式呈現,但是較為寫實的動物紋樣在東疆地區的維吾爾族刺繡中卻較為常見。

二、維吾爾族織繡紋樣在服裝服飾中的應用

艾德萊斯是維吾爾族的傳統手工藝,是新疆特有的一種織錦。在中央提出“一帶一路”的戰略背景下,艾德萊斯正在走向大眾化。它的傳承是南疆經濟發展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艾特萊斯它以其獨特的編織方法和藝術特色,在藝術界和絲綢工藝界獨樹一幟。

艾特萊斯的主要材料是蠶絲,維吾爾族用這種絲綢織成的材料,用于制作各種男女服裝。根據艾特萊斯絲綢圖案中經常出現的圖案,我們可以將其分為幾類:孔雀紋艾特萊斯、布刀紋艾特萊斯、星星紋艾特萊斯、開立坤紋艾特萊斯等。絲綢的背景是紅色、黃色、黑色、粉色、綠色,藍色等。圖案有植物圖案、幾何圖案、相位圖案等。從心理學角度看,這些紅色是“熱情、積極”和“外向”的表達。在心理學上,黃色是“光”,“光”是“正義、幸福、幽默等的純粹象征”,具有上述圖案的絲織品內涵深刻,體現了維吾爾族人的生活態度,融合了維吾爾族人的深厚情操和風俗習慣。例如,從自然、植物形態中提取的樣本反映了維吾爾族關注自然的心理傾向,他們學會了動植物與自然密切相關的權利。兩心合一的格局,體現了維吾爾族的情懷、愛的熏陶和團結的渴望。

維吾爾族人的花帽中也常用到織繡紋樣,維吾爾花帽不僅用料上細心,而且做工精細。制作小花帽的維吾爾族有自己的一套“絕技”,花樣和紋樣也與不同地區的環境有關,不同地區的紋樣有各自的地方特色。

喀什市的花帽圖案很多,尤其是男性?!鞍偷つ尽眻D案以黑底白紋為主,色彩對比強烈,風格典雅,由一系列突出立體感的裝飾圖案組成,但黑白色深深印在人們的腦海中;和田、庫車等地的膠囊則采用優質天鵝絨面料,有不同顏色的天鵝絨圖案。圖案濃密而糾結,形成獨特的味道。有的花帽有串珠、金銀片等巧妙地運用圖案再結合本身有的因素,還有的花帽頂部紋飾凸起,彩線編織細膩,彩球串綴閃亮奪目,是新娘的喜愛之物。吐魯番地區的花帽則以色彩艷麗著稱,那大紅的花紋配上翠綠的花紋,宛如朵朵絢麗的奇葩。伊犁地區的花帽,不僅突出線紋的流動感,特色具有素雅、大方的特點。在服飾紋樣中主要使用的顏色色調有紅色、藍色、白色、綠色和黃色,維吾爾族人對于以上五種顏色的感情是頗深的,并且在裝飾藝術中偏愛這幾種顏色。這些紋樣表現出極其明快和諧的藝術效果。

三、維吾爾族織繡紋樣對民族文化傳播的作用與影響

(一)傳承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信

對民族文化的傳承離不開生活的啟迪,讓青少年在傳統文化的學習中培養出文化的修養,感受到精神的滿足。其次,便是把青少年帶領到傳統生活里去,學習文化最好的方式是體驗。中國各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小部分,面對傳統文化的時候我們是自信且驕傲的。我們重溫那些代代相傳的織繡紋樣,不是因為它們即將消逝,也不是因為我們懷舊而古板,而是因為它們象征著一個民族獨特的精神追求、人文精神與智慧力量,生生不息的滋養。

(二)傳遞精神文化力量,增強文化內涵

中國悠久的織繡文明史、數千年流傳于華夏大地,造就了豐富多樣、風格各異、織繡工藝經過世代相傳,根植在人們的生活中,日積月累成為中華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

我們要發揮維吾爾族織繡紋樣特色,努力促進當代織繡與傳統、科技、創新的互補結合,引導當代織繡文化產業走向善用新工藝,不失傳統精華、開拓本土資源、提供文化價值的光明之路。

設計是國家或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民族性成為我們藝術設計的原則和趨勢,民族文化特色愈明顯,設計愈有影響力,愈能提升民族的國際地位和國際競爭力。[2]

(三)在民族文化創意產品中創造經濟價值

民族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文化能夠激起民眾的共鳴,所以將民族文化應用到文創產品中,以突出的民族文化優勢帶動文創產品的進步,為文創產品特色化發展提供幫助,并且實現對民族文化的傳承??椑C紋樣在生活服裝服飾中的應用產品的豐富與創新,是維吾爾族文化創意產品,那這個產品要創造自己的經濟價值,就需在原有傳統服裝服飾的品種及設計方面都要有所創新,與當下年輕人的審美和需求相結合,開發更多維吾爾族花帽圖案樣式,還有佩戴首飾等多元化發展。

維吾爾族織繡紋樣有著本民特色和文化創意,它也是維吾爾族民族風格不可或缺的元素。少數民族圖案作為一種傳統的設計,就應得到應有的拓展、創新和支持。創意在織繡紋樣設計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將新疆維吾爾族刺繡圖案理想地融入現代文化創意產品設計中,創造出各種具有中國少數民族重要意義的設計,是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向。

四、社會發展中織繡紋樣的傳承與保護

(一)傳承方式

維吾爾族的傳統織繡藝術傳承方式有如下的特點:第一、家庭是織繡藝術傳承的主要環境,當母親進行織繡時女兒就可以觀摩和效仿,進而從母親處學習到織繡藝術的精髓。第二、女性傳承者居多,新疆維吾爾族也經歷過男耕女織的發展階段,所以女性大多的時間都在家中織衣服。同時,女性愛美的天性在織繡藝術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她們將大自然中美的事物以織繡的方式展現出來。第三、年輕化。維吾爾族的小女孩得到織繡藝術傳承的時間都是較早的,通常在十歲左右就要跟著母親學習織繡藝術,同時當她們到達15歲左右的年紀織繡技術已經非常的嫻熟。

隨著時代的發展維吾爾族人民認識到自己有傳承民族藝術的使命,目前在技藝的傳承中不僅是女性她們會找就近的織繡培訓班或者私家繡花廠學習織繡。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織繡紋樣通過互聯網在線教學等也可以進行普及和推廣,與傳統的拜師傅學習的方式相比這種新型的教授方式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輕人和愛好者進行學習,其中也有一些男性通過新的技術手段來學習電腦織繡技藝。

(二)保護與發展方式

新疆的絲織品和紡織品在新中國成立之后迎來了發展機遇,由于新疆產的絲織品和紡織品具有做工精美、質地優良的特性,所以得到了社會大眾的認可。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之后織繡藝術的傳統手工業迎來了歷史性的振興機遇。很多維吾爾族的婦女重新學起了織繡。與此同時,在織繡藝術的發展與傳承當中,我國的織繡藝術也得到了世界文化的認可。2008年的6月維吾爾族的刺繡正式成為世界非遺中的一員。政府和相關部門鼓勵和支持當地婦女重新振作起來,一個民族的文化創意傳統被政府重視與保護,以刺繡為致富之道,讓她們更有信心地將自己的刺繡產品推向市場。

新的技術和設計理念不僅影響著傳統文化和民族工業,而且為民族工業的發展提供了許多新的機遇。許多維吾爾族的藝術家都意識到了這一點。一方面,他們加強了對傳統刺繡技術的開發和學習,比如舉辦培訓班,讓更多的人掌握傳統刺繡技術,參與民族織繡。另一方面,他們還積極轉變國內外新的觀念和思維方式,學習新技術,掌握新技能,引進新設備,此外還與商業品牌公司合作,可以通過公司的設計人員改進和設計更加豐富的刺繡圖案,使產品既富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時代特征。但我們也要看到,雖然機械刺繡的使用速度快、效果好,而且價格低于手工刺繡產品的價格,但由于維吾爾族的手工刺繡,一些手工技藝具有豐富的創造力,是機器無法替代的。如果精致的多層次美學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將給民族文化的發展和傳承帶來巨大的損失。因此,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應在保護的基礎上以及創新和變革,保有維吾爾族織繡鮮明的特征,在新技術的推動下獲得新的發展和創新。

參考文獻:

[1] 田自秉 吳淑生 田青.中國紋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2] 張舒予 視覺文化與媒介素養[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0

猜你喜歡
維吾爾族文化傳承
新疆烏魯木齊維吾爾族中小學生漢字書寫情況調查
淺析新疆維吾爾族舞蹈表演
談微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幾點啟示
試論如何在古代漢語教學中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關于傳統戲劇文化傳承的思考
維吾爾民間美術對南疆高校美術教育的影響分析
淺談大學校園設計中的文化傳承意義
文化傳承視野下的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究
外媒:中國土耳其都要求泰國遣返偷渡者
維吾爾族老人長壽三要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