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發展理論視域下的精準扶貧戰略研究

2020-09-10 07:25劉菲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貧困地區精準農村

劉菲

摘要:扶貧是我國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就一直不懈努力著的工作,在這一發展階段我國的扶貧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長期以來貧困情況不明、扶貧政策針對性不強、扶貧力度不夠等問題依舊較為突出。共享發展理念致力于實現人的解放,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共享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優越性體現。當前要依托共享發展理念,立足中國扶貧的實際情況對新時代精準扶貧工作進行解讀,結合當前存在的扶貧難題,對癥下藥,實現各個環節的“精準”,切實做到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和精準考核,讓人民群眾平等地享有社會勞動資源,共享勞動成果。

關鍵詞:共享發展;精準扶貧

一、概念闡述

(一)共享發展理論的意蘊

共享一詞由“共”和“享”兩部分組成,所謂“共享”就是要分享,讓人們共同享有或者享用。通過恩格斯的闡述,我們可以看到其蘊含的豐富共享思想。恩格斯認為的共享是人類所創造的社會物質財富能夠滿足自身的基本生存需求后,消除了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來滿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的階級對立后,人們可以共享社會物質財富,有更多的時間、精力來做自己喜歡的事,發展自己的能力。馬恩雖然沒有明確的提出“共享”這一概念,但是在其《共產黨宣言》《哥達綱領批判》等著作中都有涉及與共享相關的思想。共享發展理念是中國共產黨將馬恩共享思想中國化的產物。

(二)精準扶貧戰略的含義

精準扶貧是相對于粗放扶貧而提出的,所謂精準扶貧簡要概括就是地方要優化整合扶貧資源,實行精準扶貧,確保扶貧到村到戶到人。精準扶貧的目標有多個層次,小到每一個貧困個體,大到整個社會。貧困不僅僅局限于經濟貧困,精神貧困也同樣存在,實現精準扶貧要物質和精神兩手抓。換句話說就是精準扶貧要“對癥下藥,藥到病除”。實行精準扶貧要短中長目標相結合,細化短期目標,迎合中期目標,最終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長期目標。

二、當前我國實現精準扶貧的主要制約因素

(一)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貧困化程度不一

十九大之后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當前我國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尤為突出,受到地理環境和歷史條件的影響,經濟發展不平衡表現在城鄉發展差距、地區經濟發展差距以及地區間產業結構失衡等。目前,我國的城鄉發展嚴重不協調,突出表現在城鄉經濟差距持續擴大、城鄉公共產品供給高度失衡和城鄉制度創新嚴重失調等。偏遠山區的農村是扶貧的重點關注對象,由于農村社會經濟情況比較復雜導致農村的扶貧開發難度增大,而且各個地區都有著自身的發展情況,致貧的原因、貧困的程度各有不同,很難從整體上對貧困地區進行統一的指導。

(二)貧困地區基礎條件差,缺乏生產要素

農村基礎設施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但是目前貧困地區農村的基礎設施薄弱,硬件設施落后,承載力差。由于現有基礎設施的落后,缺乏相應的生產要素,在實際的農業生產和發展過程中發揮不了其應有的作用,嚴重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資源優勢難以轉化為農業經濟優勢。再加上偏遠農村的地理環境的局限性,農民的受文化教育水平低,除了種地,幾乎沒有其他創收的渠道,而且發展集體經濟的意識薄弱。由于不能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不能結合地域優勢開發特色產品,即便是存在特色資源,也會因為沒有專業人士的管理和指導,而不能充分開發它們的經濟效益。

(三)貧困認定標準單一,缺乏系統性認知

在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中最重要的就是精準確定扶貧的對象,但是就目前的形勢來看,這一工作的開展很難真正做到公平、公正。由于行政主體的自身的困境、識別程序和方式的不規范、貧困人口參與認定的不足以及貧困者的收入估算復雜等現象,導致部分農村在制定和執行貧困戶認定的過程中,標準差異明顯,很難做到公平和公正。在認定致貧原因時,往往存在著“一刀切”的現象,對致貧原因缺少精準識別,沒有做到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和貧困類型施策。貧困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所以,僅將收入作為認定貧困個體的單一標準,會導致致貧原因挖掘不夠深入,不利于扶貧工作精準的開展。

三、共享發展理論下的精準扶貧創新路徑

實現共享發展是打好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共享治理,是新時代黨和國家實行共享發展、實踐共享正義、實現鄉村振興的戰略路徑,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治理方略進入新境界。

(一)精準識別,精準幫扶

精準扶貧貴在“精準”二字,它不僅要求數量上的精準,也要求質量上的保證。精準識別不是僅僅以收入水平來作為評判貧困與否的標準,針對多樣化的致貧原因,要因時因地分析,結合各地區的貧困原因對癥下藥,避免“一刀切”的現象,多方面綜合考慮貧困認定標準,從精準扶貧的第一個環節就做到又精又準,為精準幫扶、精準管理、精準考核打好基礎。接下來第二個環節就要根據識別出來的貧困村、貧困戶進行精準的幫扶,精準分析各戶的致貧原因,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的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的狀況,運用科學的有效的程序對扶貧對象采取針對性的扶貧政策,實現“一對一”的幫扶政策,主要著眼于貧困居民,誰貧困就扶持誰。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通過易地搬遷安置一批,通過生態保護脫貧一批,通過教育扶貧脫貧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二)政府主導,全民參與

精準脫貧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政府在社會治理中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精準扶貧是在政府主導的扶貧攻堅工作的前提下,拓展以多元主體參與、秉承綜合治理、強調去窮根和促長效為主要內容的“協同作戰”的方略。政府在扶貧過程中必須要作為扶貧的行動主體,這是責任擔當的具體體現。但是政府在此過程中又必須是有限政府的角色方能有效,主要原因是基層鄉鎮政府工作人員的數量、能力和資源均有限,所以必須落實先富帶動后富的發展理念,發揮社會力量的主觀能動性,讓社會團體、公益性組織以及社會服務機構參與到扶貧開發中來,構建大社會的扶貧格局,以較大的力度給予貧困個體救助與幫扶,從而形成強大的扶貧合力和凝聚力。

(三)扶志與扶智相結合

貧困地區的脫貧固然需要政府提供政策和人才的支持,但是貧困地區群眾的脫貧積極意識也很重要。要擺脫過去的“等、要、靠”思想,樹立脫貧的主動性。在馬恩的共享發展理念中指出只有通過勞動才能共享社會物質財富的勞動成果。進行勞動是實現共享的前提條件。實現精準扶貧,首先要進行扶志,樹立要想擺脫貧困就必須根除自己懶惰的思想的意識,拿出靠自己主動脫貧的志氣,實現物質脫貧與精神脫貧的雙重脫貧,避免再次返貧的發生。要樹立貧困地區貧困者的信心,調動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立志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脫貧。扶智要著眼于解決貧困地區教育的問題,以便在精準扶貧過程中,讓脫貧更有效果,更具有持久性。通過實現教育資源共享,來為貧困者脫貧致富提供智力支持。

參考文獻:

[1]聶偉,龔紫鈺.十八大以來精準扶貧研究進展與未來展望,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

[2]中央編譯局.共產主義原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3]王木森、唐鳴.馬克思主義共享理論視角下的鄉村振興戰略:邏輯與進路,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

[4]陳歡.共享理念視域下精準扶貧研究,2018.

猜你喜歡
貧困地區精準農村
比亞迪集團扶貧
三部門發文鼓勵政府 采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
精準扶貧美了鄉村
貧困地區農戶的多維貧困測量
貧困地區農戶的多維貧困測量
精準扶貧 齊奔小康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新農村 新一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