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豎笛教學中學生合作演奏能力的培養

2020-09-10 07:22初麗文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器樂教學合作能力

初麗文

摘要: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培養可以從器樂教學開始,通過器樂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從而更好地增強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和領悟力。本文通過在豎笛教學中對學生合作演奏能力的培養,探討了器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合作演奏能力的方式,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音樂水平的提高,促進音樂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關鍵詞:器樂教學;豎笛演奏;合作能力

豎笛的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樂感,充分發揮器樂教學的價值,從而更好地促進音樂課堂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在豎笛教學過程中,通常選用八孔豎笛,因其具備良好的便攜功能,同時音色優美、學習簡便,因此成為課堂音樂教學中的良好樂器。

一、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一)精心設計上好第一課

在開展豎笛課堂教學的第一課中,教師首先要向學生講解豎笛的結構和發聲原理,從而讓學生能夠對豎笛有本質上的了解。然后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一些關于豎笛的小游戲來激發學生對豎笛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設計“看、聽、做”的游戲環節,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將豎笛在手里把玩,從而使學生們能夠通過看來充分了解豎笛的外貌,通過聽來仔細聆聽豎笛的音質,通過自己嘗試吹豎笛或者聽老師吹豎笛來感受豎笛的音色特點,從而被豎笛柔美的顏色所吸引。最后,在充分對豎笛進行了解之后,教師要能夠進一步向學生們講解如何“做”,如何通過進一步掌握正確吹奏豎笛的姿勢,掌握吹奏要領來為今后的豎笛吹奏做好鋪墊。

(二)優化借鑒上好合唱課

在進行合唱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們的合唱特點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們進行合唱優化,加強學生們在合唱過程中的音準校準工作,從而建立起良好的教學規范。例如,在合唱花城出版社七年級上冊《愛我中華》時,可以先用豎笛來建立起聲部的均衡感,通過豎笛使學生們明白和聲的概念和意義,從而抓準合唱的要領。然后,根據合唱過程中不同聲部將學生分成幾組,給以不同的合唱分工。有的學生吹奏和聲,有的學生參與合唱,不同分工之間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愛我中華》的合唱,通過這種優化方式,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合唱的樂趣所在,從而加深對合唱的認知,自己演奏自己演唱,由淺入深進行合唱學習。

(三)合作演奏上好欣賞課

在合唱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豎笛學習來加強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提高學生的樂感。如在欣賞日本名歌《四季歌》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充分采用豎笛來對《四季歌》的旋律進行引奏,使學生能夠通過豎笛的引奏來加深對《四季歌》的思考,體會到日本民族音樂的特色,激發學生對各個民族音樂的熱愛。同時,豎笛教學的加入使音樂欣賞課能夠變得更加有趣,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方式欣賞音樂,從而使音樂欣賞課變得更加生機勃勃。

二、提高技巧,強化學生的合作能力

提高學生合作演奏能力的最關鍵部分還是提高學生的演奏技巧,這關乎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因此對學生音樂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一)把握要領,養成良好吹奏習慣

教師要培養學生擁有良好的聽力,擁有一對對音樂敏感的耳朵,從而能夠清楚地認識到音樂中的關鍵。學生要通過對豎笛的反復訓練來來改正演奏豎笛中的問題,養成正確的演奏習慣,從而更好地形成良好的演奏效果。通過不斷地練習視聽,學生能夠在演奏過程中形成正規的口風和堵孔措施,養成正確的呼吸習慣,從而充分發揮豎笛的音色,避免學生在吹奏豎笛的過程中過于緊張,而是應該用輕松的心情完成對不同音色的吹奏。在吹奏中低音的時候學生應該放緩自己的氣息,在吹奏高音的時候,學生應該加強自己的氣息。同時,在吹奏過程中,學生應該保持抬頭挺胸的姿勢,并且保證手指在正確的位置,避免由于吹奏的盲目而導致豎笛演奏局面的失控,從而慢慢地掌握豎笛吹奏的要領,能夠演奏出動人的音樂。

(二)精選樂曲,提高豎笛演奏水平

學生在最開始學習豎笛的時候,由于受到演奏技巧的限制,通常情況下需要先從最簡單的音學起。如果一開始就從常規的難度學起,學生很難擁有學習的信心。因此,教師可以從最簡單的三個音:sol,la,xi,進行編曲,然后在編曲的過程中根據學生對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不斷增加音,從而提高學生的演奏技巧。學生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擁有學習上的成就感和積極性,進而能夠有效地結合自身的基礎進行有針對性地學習,提高自己的音樂合奏意識,進而提高自己的演奏技能。例如:演奏《雪橇》這首歡快的音樂,在演奏的過程中鍛煉自己對呼吸方法的控制,從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演奏《渴望春天》,從而完成對斷音法的演奏控制……

(三)以唱帶奏,更好表現音樂情感

通常情況下,學生對于唱歌的狀態能夠更好地把握,因此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用唱歌的狀態來帶動演奏,從而更好地增加音樂的表現力,使音樂能夠擁有更好的情感表達。通過唱,學生能夠更好地抓住音樂中蘊含的情感,從而實現對音樂情感的表達。

例如,《春天的故事》在演唱過程中擁有動人的旋律,學生能夠從歌詞中想象到春天的美好,從而充分感受到歌曲所要表達的感情。因此,學生在吹奏的過程中要能夠充分把握歌曲中的情感,用唱歌中所表達出的感情來進行歌曲氣息的判斷,進而體會歌曲的內在變化,充分把握歌曲的力度變化,以及旋律連貫程度,進而加強對歌曲流暢度的把握。通過對歌曲“強、弱”等的把握,使歌曲的吹奏能夠充分表現出歌曲的抑揚頓挫和婉轉悠揚。

(四)分層教學,提高整體演奏水平

不同的學生演奏水平并不相同,因此音樂教師可以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對學生整體的演奏水平進行提高。對于那些演奏能力沒有那么強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擔任較為簡單的和聲演奏位置,對于那些技術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作為領奏,并且不斷變換演奏形式來達到良好的演奏效果,從而使每位學生都能夠在合奏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價值,能夠將自己在演奏過程中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從而實現演奏能力方面的共同提高。在開展演奏工作的過程中,學生要能夠充分實現共同進步,從而共同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三、鼓勵創造,拓展學生的合作能力

創造力對于音樂就是生命,沒有創造力的音樂就是一灘死水。因此,音樂教師要能夠通過為學生們提供創造的機會,來培養學生們的音樂創造力,培養學生們的音樂想象,以及做音樂的匠人精神。

要想學會創造,先要能夠模仿。學生通過模仿其他經典音樂,來使音樂的學習能夠一步步加深,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音樂創造能力的提高。音樂創造對于學生而言無疑是困難的,因此教師可以從最簡單的開始,讓學生們進行即興創作。教師在出題之后,先吹出一個節奏音符,然后又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從而共同加強師生之間的創作合作,使師生之間能夠形成一種其樂融融的創作狀態。學生通過對老師的模仿,能夠很好地領會到音樂創作的要領,從而從最簡單的出發,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音樂創造才能。

四、總結

合作演奏能力是學生進行音樂學習中的重要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激發自己的音樂靈感,同時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使音樂課堂能夠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學生在進行合作演奏能力培養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借助于豎笛等樂器,從而形成自己的音樂創作特色,為音樂學習插上理想的翅膀。通過豎笛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合作演奏能力,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萍. 豎笛教學中學生合作演奏能力的培養研究[J]. 北方音樂, 2017, 037(003):142.

[2]羅寧. 豎笛教學對小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研究[D]. 四川師范大學, 2014.

猜你喜歡
器樂教學合作能力
“以學生為中心”視角下的音樂院校器樂教學
少兒器樂教學法創新研究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情商培養的研究
培養幼兒在活動中的合作能力
襄陽市郊區農村大班幼兒合作能力發展現狀研究
以“養植”活動為契機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淺談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器樂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探究
在政治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吉林省中小學器樂教學現狀調查報告及再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