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述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策略

2020-09-10 07:22吳娜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文化教學教學策略英語

吳娜

摘要: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關系十分緊密。語言學習往往依托對社會文化的理解,只有不斷提升文化學習的意識,才能打造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優質課堂。本文基于文化教學觀念,結合具體教學案例,探討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文化屬性,以及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可行性策略。

關鍵詞:英語;文化教學;教學策略

為了貼合素質教育理念的發展,院校逐漸開始關注教育的文化性質,以多元文化為背景,鼓勵學生積極探索跨文化內容。尤其是英語學科,其跨文化性質十分顯著,院校應當在課程設置、意識培養以及授課方式的優化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究,發現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

1.培養跨文化意識

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十分緊密,了解文化之間的差異,實際上,不同文化背景下會生成不同的語言。對于雙語學習者而言,了解中英文化的相同與差異,有利于其深入理解語言現象,從而更好地把握英語表達,提升自我英語素養。教師可以主動在課程設置中引入跨文化意識培養的內容,借助語料、文本等提升學生的文化認知能力。

以文學名著導讀為例。文學原著中包含的文學常識、語言文化、哲學思考以及社會心理等內容,是其民族文化的縮影,能夠對語言學習者的觀念產生深深影響,幫助其提升技能,同時形成正確的語言文化觀。西方文學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便是戲劇,其歌唱性與文化內涵往往反映語言表達的習慣。戲劇起源于古希臘,通常以歌隊合唱的形式呈現,用于祭祀,其劇本往往取材自神話、英雄故事等,共情性較強?!抖淼移炙雇酢肥且徊拷浀渥髌?,引導學生閱讀學習此類文本,能夠幫助學生了解諸多英語表達中的典故,如斯芬克斯之謎、殺父娶母等。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該作品的劇本與音樂劇表演,邀請學生學習此類語言表達藝術。在深入了解戲劇內容、排練劇本的過程中,學生獲得口語表達機會,得以輸出文學作品的內容。如學生在扮演俄狄浦斯王和特雷西斯的過程中,體會其表達的押韻特質所帶來的音樂性。學生結合西方文學中特有的韻腳,并根據中文的押韻形式進行對比研究,從而得出中西方文學的不同之處,給英語表達學習奠定基礎。

學習文學作品能夠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跨文化意識,使其獲得了解他文化的途徑,有利于開發學生的語言才能,提高其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獲得的成就感,滿足其情感表達的需求,最終促使其更加熱愛英語學習,并能夠在學習中獲得樂趣。

2.營造文化學習氛圍

為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語言,為其營造沉浸式學習環境是有效的途徑。教師可以借助影視作品、語言學分析、節日活動等,在班內營造英語文化氛圍,使學生能夠接觸真實語境,并加提高其對英語的了解。比如,教師邀請外教參與課堂,為學生準備純英文課程,使學生在英文對話中了解口語的操作,提高其課堂互動的有效性。教師在課程設計中加入文化元素,有利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文化觀,引導其尊重文化,取長補短。

以節日相關活動的舉辦為例。西方文化中包含眾多節日,如萬圣節、圣誕節等,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節日,在班內舉辦相應活動。教師可以選擇萬圣節作為主題,并要求學生提前了解該節日,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課上分享。在活動中,教師引入不同的影視作品,給學生提供可視化的認知文本,引導其思考萬圣節可能使用的語言表達,如“trick or treat?”等。這些表達在課本中很少涉及,但卻是真實語境中可能涉及到的,學生需要有一定了解。同時,學生也可以進行模擬節日,以圣誕節為例,師生一起將教室布置為圣誕風格,并互贈禮物?;顒咏佑|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寫作記錄當日心情,從而鍛煉其英語表達能力和寫作技巧。

在英語課堂開展文化教學,借助節日等元素設置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并在接觸影視作品、節日習俗等過程中,不斷了解文化的碰撞,在此基礎上,學生對文化的思考得以延伸,其對英語的應用性和多元性的認知將加深。

3.“本土文化”與英語教學相結合

語言承載著社會文化的變革,反映著人們的思想變化。積極利用語言進行交流,不但需要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如培養其聽、說、讀、寫技能,還需要學生能夠在“本土文化”環境內進行一定的對比學習。新與舊的結合,陌生與熟悉的結合,更需要學生重新審視語言環境與語言表達。因此,教師需要提高民族性在語言學習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以幫助學生在傳統文化和異域文化之間構建新的語義框架。

以英語辯論賽為例。辯論是提高英語表達的重要方式,也是英語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應用頗廣的方式。舉辦英語辯論賽,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辨能力。教師應當選擇能夠反映學生水平的話題作為議題,同時,注意所選內容的“本土化”,保證英語表達是為了思想輸出而服務的。以英語典型方式進行自我觀點的表達,關注生活中的各種話題,并能夠有理有據地加以評價,則學生的英語語言使用便是合格的。如,學生發現同學們存在沉迷手機游戲等問題,并認為這是值得探討的話題,則可以設置“手機對學習的利弊分析”的議題,反映其對生活的觀察,同時能夠從身邊收集相應的論證,言之有物,轉變口語表達方式,從而保證英語應用的有效性。

正方:Mobile phones are necessary for students.

反方:Mobile phones are unnecessary for students.

在輸出觀點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從“手機在學生群體中的傳播”、“手機的利弊分析”以及“手機的未來發展”等話題入手,展開辯論。在觀看學生辯論過程中,教師可以記錄優質觀點,注重學生的英語能力的展示,并在結束后提供高效科學的點評。辯論能夠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同英語表達對邏輯和連接詞的要求不謀而合。在競賽過程中,學生樂于用英語表達所思所想,又能夠深刻認識到“他山之石”的作用,體味英語學習的樂趣,提升自我語言素養。

結束語:

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反映英語教學的文化性質,是當前英語教學的發展方向。在高職高專院校內,以文化策略開展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認知意識,促使其注意到語言差異,并能夠形成正確的語言文化觀,從而提高其語言能力,豐富其文學見解,最終為引導學生建立長久英語學習習慣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輝.文化導向型教學模式與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有效融合分析[J].英語廣場,2020(18):69-71.

[2]高悅.”本土文化”促進英語教學發展素質教育[J].遼寧高職學報,2020,22(10):54-58.

[3]孔淑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意識培養[J].中文信息,2019,(12):176.

[4]田愛云.談提高初中英語口語教學質量的策略[J].中國新通信,2020,22(03):166.

猜你喜歡
文化教學教學策略英語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
高中英語課堂中文化教學應關注的兩個問題
淺析大學英語文化教學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的大學英語文化教學探索與實踐
讀英語
酷酷英語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