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初中起點的中職學生管理的幾點思考

2020-09-10 07:22張麗華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學生管理中職學校

摘要:本文根據作者實際班主任經驗,結合中職在校學生的特點,從學生管理的角度出發,提出幾點思考。

關鍵詞:中職學校;學生管理;三觀教育

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產業工人以及技術工人的供需失衡,已經嚴重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從最近幾年初升高的升學政策中,嚴苛的分流機制也顯現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

然中職教育的低門檻入學機制,也決定了就讀中職院校的學生在文化成績、個人習慣、性格品性等方面良莠不齊。相比高中學校擇優錄取而言,中職學生的管理難度更大。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的本質離不開“樹人”。樹人、育人,遠不止依靠講堂的四十分鐘,更多在于生活點滴的潤物細無聲。班主任在中職生日常管理中更需要發揮教育與引導的作用。結合過往的帶班經驗,總結與思考如下:

一、中職生現狀問題。

(一)學生生源整體素質欠佳。在初升高的選拔中,基本實行的是末位淘汰入讀中職學校,并非學生興趣所致主動選擇中職學校。這也導致,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厭學、自我放縱、拒絕接受紀律約束的現象比較常見,學生素質非常有待提高甚至重塑。

(二)學生中城鄉教育差別較大。因為城市與農村基礎教育發展并不平衡,再加上城市學生家長對孩子教育更加重視,城市學生在初中畢業后的選擇呈現更多多元化的選擇,而農村學生選擇相對比較單一。

(三)學生已有初步的三觀概念。中職學生此時十五六歲左右。此年齡階段的學生,已初步形成個人三觀。在其后的三觀教育中,簡單依靠課堂說教已很難達到理想效果,甚至對于過多的正面教育的嘮叨還有厭煩心理。

(四)學生有強烈自卑感。入讀中職學校的學生,多是無奈的選擇,再加上目前社會觀念尚未改觀,依然視職業教育為二流教育,職業教育依然受到家長冷眼鄙夷。[1]

(五)學生容易不滿學校管理、教學模式。職校生希望有寬松的學習環境,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而學校在沿用傳統教學管理模式的情況下,即便是做一些教學改革、管理創新,讓學習相對有趣,但是和學生的要求總會有差距。

二、中職生學生管理的幾點思考

(一)學生自卑怎么辦?

現行升學體制下,提升生源質量,并非某一個中職學校能夠做到。提升整個國家初中生的整體素質,需要前期的學校教育以及每一個家庭參與進來,方可見成效。而目前社會對職業教育的一些看法,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扭轉。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還有一個長足的發展階段。

然,學生的自卑感難題,如何破解?作為自卑來源之一的外部環境,我們一時無法完全改變。那么就只能改變內心,讓學生內心能接受這個現象。

教育學生能接受逆境,能在逆境之中有韌性,并能泰然處之。雖說亦是無奈之舉,但是也鍛煉學生具有一定的承受力,可以受益終生。人之一生,路途漫漫,如能教會學生面對苦難,應對苦難,有寬廣胸襟,容難平之事,心若大海,也是教育的意義所在。

(二)中職生即將成年,怎么才能走進學生的內心?

中職生由于學習、生活環境的變化,接踵而至的必然是心理狀態的變化,每個學生不可避免的要感受到由此所帶來的各種心理壓力和產生一些與思想問題密切相聯的心理問題。如果我們單純采用那種傳統的思想教育方法來解決這些心理問題,顯然是難以奏效的。[2]

雖然中職生已經是家長眼中的大孩子了,要住校,要生活完全自理了。但是如果保持適度的家校聯系,能主動走進學生內心,能更好的找出一些學生的問題根源。忽略原生家庭的影響來做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能都無法對癥下藥。且以下述案例分析:

學生甲,在校表現良好,能嚴格遵守學校規章制度,但學習上不努力,性格很溫和,和室友相處和睦,但極少與其他宿舍同學有來往。班主任一度認為:這個學生雖沉默寡言,但在校表現讓人很放心,有規則意識,除了學習方面需要督促之外其他基本不用操心。直到有一天和其他同學聊天了解到,表面溫和快樂的學生甲,其實一直有厭世情緒。通過談心、與家長交流,慢慢發現他的悲觀、厭世情緒來源于“家庭”。父母家庭關系不和睦,從小就給他的內心帶來傷害。初中畢業,他為了遠離父母,離開海南,來到廣東上學。但是父母之間多年來的吵架甚至家暴,一直如陰霾籠罩在他心里。班主任慢慢走進學生甲內心,才得知,很多次他都有輕生欲望。

此事給班主任觸動很大:如果不是走近他,班主任無法想象平時溫和少言的他,心中會有如此無可逾越的溝壑。作為承受家庭暴力的一方,學生不僅要忍受身體和情感上的痛苦,而且每天都生活在一種恐懼之中:因為暴力行為會不斷地發生,施暴虐待者就是他們的親人;他們無法躲避也無處可去。[3]他們即將成人,自尊心很強,可是卻無法維護自己做人的尊嚴;無法保障自己基本的人身權益。

了解學生家庭對學生的影響后,接下來的日子,班主任有時間就陪學生甲聊聊天,進行心理疏導。也找機會和學生家長溝通,告知家長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的嚴重性。在班主任和家長的一起努力下,三年的學校住校生活中,學生甲卸下心理負擔,實習前還告知老師“在校的生活,他很快樂!”

如李玫瑾教授所言,人在成年后的行為和心理,都是過去經歷中的一個表現、一種折射,與幼時的家庭養育方式密切相關,“眼里有什么心里就有什么”。[3]

三、中職學生的管理到底采用偏軍事化管理好還是采用類似高校的偏自我管理模式好?

中職生在十五、六歲階段,三觀并未完全定形。有想法,想法卻不成熟;有三觀,甚至并非正確的三觀。

這個情況下,中職學校的管理如若嚴苛,學生在高壓的政策下很容易隱藏強烈的逆反心理。這種逆反心理,就如平靜海面下的暗流涌動,需要細心才能發現,才能排查;如排查不及時,可能引發的是災難性后果。如果這類軍事化管理模式下,卻沒有一個能走進學生內心的班主任,一旦學生心理有隱疾,將會爆發式顯現,后果很嚴重。

如果采用類似高校的學生管理模式,又忽視了學生十五、六歲的年齡特征。缺乏外力約束和引導,學生在自我管理方面完全靠自律,想法太過“美好”,現實卻太過“骨感”。而中職學生中最缺乏的能力便是自我管理能力,所以這一模式難以適用這個階段的中職學生。

如李玫瑾教授談及的青少年教育[4]:在《士兵突擊》中,許三多能成長為一個優秀的士兵,我們可以發現電視劇中許三多進部隊,這個蘭曉龍編劇編的好在哪兒?他先遇到一個像母親一樣的排長,后遇到一個像父親一樣的團長,我常常想著順序如果顛倒了,就不會有許三多,就不會有一個優秀的士兵。

入讀職業學校也是這樣,進校以后先遇到一個寬容慈愛的班主任,先從情感上改變學生,讓學生把學校當做一個自己的特別親切的特別容納的環境,然后再用嚴格的校紀校規約束學生,讓學生有規則意識,嚴守紀律底線。

四、結束語

青少年成長經歷有幾個階段尤為重要,其中的一個危險階段就是14歲—18歲之間。而這個年齡階段正是所有中職學生在校的階段。做好這個階段的學生教育工作,既能引導學生走一生的陽光大道,又有益于社會穩定和諧。正如一句土耳其諺語:“上帝為每一只笨鳥都準備了一個矮樹枝”。尊重每一個來到世間的生命,幫助他們尋找屬于他們自由生存的那個樹枝。作為教育工作者,除了課堂之上要授人以漁,課堂之外更要授人以“道”,讓他們無論身處何境都能常懷溫暖、健康、樂觀心態,正面、積極面對生活。

參考文獻:

[1]蘇明星.中等職業學?!叭^”教育的理性思考[J]文教資料2006/11.

[2]宋啟清.中專生心理問題與思想政治工作[J]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993/04.

[3]李玫瑾.家庭暴力,絕非孤立的社會現象.人民公安2000/13.

[4]李玫瑾專訪:青春期孩子該如何管教?

作者簡介:

張麗華(1981-12-),女,漢族,湖南衡陽人,本科,路橋高級講師。

猜你喜歡
學生管理中職學校
中職學校文明禮儀教育的問題和對策研究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體進行學生管理的現狀及對策
試論如何提高中職學校職業指導質量
德育工作淺談
淺析“四進”制度對班級管理的意義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網絡化問題研究
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專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管理
利用微信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實踐研究
基于職業素養提升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