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幼兒園藝術活動中的應用

2020-09-10 08:26陳少玲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藝術活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幼兒園

陳少玲

摘要:幼兒教育是基礎性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步階段,幼兒園作為幼兒教育的主要場地,要擔起培養幼兒良好發展的重任,為孩子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基礎。幼兒園教育除了基礎知識教學外,還需要開展藝術活動,培養幼兒的藝術修養,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因此,在幼兒藝術活動教學中,教師可以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開高效率教學,提升孩子的藝術審美能力,繼承和發揚我國優質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幼兒園;藝術活動;研究

在當前幼兒園教育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滲透可以在極大程度上豐富著幼兒園藝術教育的內涵。如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滲透,在幼兒教學中還處于起步階段,需要幼兒園機構以及廣大幼兒教育者更深層次的挖掘,通過創新的方式,不斷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學內容的質量,激發孩子對其學習的興趣,使我國傳統優秀文化深入孩子們的心中,增強孩子們的自豪感,提升孩子們的藝術修養,促進孩子全面發展。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幼兒園藝術活動中應用的意義

(一)培養幼兒藝術審美能力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創新發展,素質教育的導向性作用不斷發揮,提高孩子的藝術審美能力即使幼兒園藝術教育的基礎任務,也同樣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大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都蘊藏著深厚的審美內涵,可以從表現技巧、色彩變化以及造型等方面展開研究。在幼兒藝術活動中,教師可以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審美內涵帶入教學研究中,與幼兒藝術作品充分契合,使孩子在創作中加入更多色彩鮮明、陽光、純真的藝術元素,幫助孩子有效聯想,潛移默化中提高藝術審美能力[1]。

(二)提高幼兒對藝術創作的學習興趣

幼兒園在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開藝術活動的過程中,不能“照搬全抄”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內容,只是展示其概念性特征,而是需要充分結合日常生活,根據孩子的認知特點展開藝術教學研究,用創新的方式,在幼兒認知范圍內,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加強孩子對優秀非物質文化的接受程度,使非遺文化在幼兒園藝術教育中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使其得到更好的傳承。

(三)提升幼兒的藝術核心素養

幼兒園教育是地基教育,為孩子們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幫助孩子初步了解非遺文化的藝術特點、主要形式和藝術風格,為孩子們未來深入了解非遺文化奠定基礎,從“娃娃”階段就啟蒙幼兒,提升其藝術素養,激發孩子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歸屬感,切實完成傳承非遺文化的任務,有效促進孩子們“藝術細胞”的形成,讓孩子在藝術活動中,更具表現力。

(四)增強幼兒的民族認同感

非遺文化中,有很強的民族特色和地區特色,不同的非遺文化遺產有較大的差異,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充分了解當地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提升孩子的民族認同感。幼兒時期的記憶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幼兒教育時期,幼兒園藝術教學就要運用非遺文化遺產,使民族認同感深深的印在孩子心里。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幼兒園藝術活動中探索應用的策略

(一)美術教育中融合非遺文化

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開教學過程中,孩子們不會瞬間就對非遺文化產生興趣,也不會馬上就有文化認同感,這些都需要潛移默化的滲透,在幼兒園藝術教育中逐漸滲透。首先,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可以將傳統美術文化融入到教學中,融入生活化元素,讓孩子在快樂的環境中獲取美術知識與技能,并對傳統美術進行傳承。借助傳統美術文化,使孩子們在幼兒時期就開始感知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出來的優質文化素養。我們教師要積極的態度幫助孩子,使他們對傳統美術文化形成良好認知,讓非遺文化傳承意識在孩子們小小的心靈中生根發芽,在教師的不斷澆灌下,有效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2]。

在具體美術藝術活動中,可以融入剪紙藝術、糖人藝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開學習,可以用剪紙藝術以及糖人藝術的動畫片介紹形式,用多媒體給孩子們播放,讓孩子對這些藝術形式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后,再進行手工創作。幼兒的教學方式不需要太拘泥,讓孩子們自由發揮,自己去發現、去探索傳統美術文化的奧秘,培養孩子的創新創造能力。

(二)音樂教育中融合非遺文化

在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中融合非遺文化,既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問題,又要顧及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促進人更好的發展,因此,幼兒園音樂教學的主體一定是孩子。在進行傳統音樂學習的時候,教師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特征和學習的興趣點,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實現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促進孩子全面發展的共同目標。非遺文化中,民族音樂的種類是非常多的,而且其教育意義濃厚,但并不是所有都適合幼兒去學習。因此,教師需要做好音樂內容的篩選工作,然后按照相關特點進行分類。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與孩子進行良好互通,在有效交流過程中,感知孩子們喜歡的音樂類型,結合非遺文化,為孩子們提供優質且適合的傳統民族音樂。例如,《月亮彎彎》、《潑水歌》等,都是孩子比較喜歡的傳統音樂,還可以融入戲曲教學,進行戲曲角色扮演,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三)在藝術游戲中滲透非遺文化

幼兒園教育中當然少不了游戲,可以說游戲是幼兒園教學形式的核心。因此,在幼兒園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滲透中,教師可以在游戲中逐漸滲透,寓教于樂,讓孩子們在游戲中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產生的積極情感,使孩子更加熱愛非遺文化,增強孩子們的中華文化歸屬感和自豪感[3]。例如,“二十四節氣” 我國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歌更是朗朗上口,教師根據二十四節氣歌,編排跳繩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過程中感受我國節氣變化的特點,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通過游戲,孩子的記憶點更深刻,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打下良好基礎。

(四)舞蹈教育中融合非遺文化

舞蹈教學也是幼兒園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幼兒園藝術活動要強化非遺文化在舞蹈藝術教學中的滲透。在幼兒園藝術教育中,舞蹈可以幫助孩子形成優美的形體,鍛煉幼兒肢體的協調性。融入非遺文化,使孩子形成優美形體的同時,還可以通過更優美的身體姿態,對我國非物質遺產文化進行傳承。在非遺文化滲透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舞蹈素養,運用互聯網資源多了解,多多練習,達到一定標準后,對孩子進行教學。例如,“孔雀舞”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舞種,有必要在幼兒園藝術活動中得以傳承與發揚。其舞動輕盈、姿態優美,可以高效率的提升孩子審美能力。教師在舞蹈教學中,幼兒園可以融入當地傳統的舞龍、舞獅元素,讓孩子受傳統文化元素的熏陶,可以分成兩人一組,手舉被子或者其他色彩鮮艷的事物,扭動身子,奔奔跑跑,像傳統舞獅子一樣在玩耍,只不過龍套是被子而不是醒獅。在幼兒階段就形成有效記憶,更好傳承舞獅文化,并在其基礎上創新發展。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幼兒園藝術活動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非遺文化在藝術教學中的融入,也是幼兒園教學的全新探索途徑。在多元化素質教育背景下,幼兒園作為啟蒙教育的重要場地,要承擔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重任,傳承從“娃娃抓起”,在藝術教學活動的不同方面展開滲透,讓孩子感受非遺文化蘊含的魅力,將來成為合格的傳承人。

參考文獻:

[1]陳智慧, 田文慧.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幼兒園藝術活動中的探索研究[J]. 讀與寫(上,下旬), 2018, 15(28):231-232.

[2]李娟. 幼兒園藝術教育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J]. 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9,(1):37-40.

[3]韓思杪, 畢圣男. 文化傳承視角下的滿族剪紙在幼兒藝術教育實踐中的應用研究[J]. 藝術教育, 2019,(6):185-186.

猜你喜歡
藝術活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學校藝術活動與挫折教育的融合研究
走班式藝術活動中促進幼兒自主性學習研究
淺談幼兒園音樂活動中創造力的培養
淺析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想念幼兒園
幼兒園私家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