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水平半規管壺腹嵴帽結石癥的治療

2020-09-10 08:25章珂丹張學艷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眩暈

章珂丹 張學艷

摘要: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最常見的眩暈性疾病之一,是引起外周性眩暈的主要病因。文章對水平半規管壺腹嵴帽結石癥治療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對其治療的方法和效果進行了總結和探討,從而更好地提高水平半規管壺腹嵴帽結石癥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眩暈;水平半規管;壺腹嵴帽結石癥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發病機制包括嵴帽結石癥和管結石癥學說,其中管結石癥患者可根據視頻眼震電圖儀記錄試驗或滾轉試驗誘發的眼震方向、強度及持續時間進行準確定位,并采用相應的手法復位治療均可達到滿意的療效。但水平半規管壺腹嵴帽結石癥屬于難治性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其治療方法尚未達成共識,療效不令人滿意。本研究對如何確定水平半規管壺腹嵴帽結石癥的定位診斷,并對其療效進行初步探討。

一、資料和方法

以我院門診2018年8月到2019年10月期間收治的40例眩暈患者為研究對象,經詢問病史及相關檢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眩暈,確診為水平半規管壺腹嵴帽結石癥者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齡22~80歲,中位年齡52歲。采用專門的紅外視頻眼震電圖記錄儀進行檢查。所有患者均采取避免眼震劇烈側(健側)臥位,頭抬高30°高枕睡眠,為避免不適可適當仰臥,待眩暈程度減輕后可起床活動,但要避免甩頭、晃頭動作,口服敏使朗1周后復診,確定療效。隨訪時間2~10個月。①痊愈:眩暈或位置性眼震完全消失;②有效:眩暈或位置性眼震減輕,但未消失;③無效:眩暈和位置性眼震無變化,加劇或轉為其他類型的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療效評價時間:1周(短期)和3個月(長期)。應用SPSS20.0統計軟件,對參數進行正態分布檢驗及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臨床表現

所有患者均表現為因體位改變而出現短暫眩暈發作,最常見的誘發體位為平躺翻身、躺下、平躺左右轉頭,持續時間≥1min。眩暈程度輕重不等,8例患者眩暈較為劇烈,患者因眩暈可發出尖叫或雙手抓住身邊物體以防跌倒,并出現惡心、嘔吐、心慌和出汗,患者因害怕眩暈發作而不敢平臥或翻身。其余患者眩暈能夠耐受,感翻身時視物旋轉,但無明顯惡心、嘔吐等,患者多避免翻身,起臥時動作緩慢。發病前有高血壓病史2例,頸椎病史1例,糖尿病史1例,梅尼埃病史1例。

(二)治療結果

所有患者均采取上述方法治療1周后復診,20例(100%)有效,其中16例(80%)痊愈,4例(20)眩暈及眼震較前明顯減輕,這部分患者繼續上述治療方法1周后復診,眩暈及眼震消失。告知所有患者2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及大幅度甩頭動作避免復發。4例患者在隨訪期間復發,復發時間為末次治療后20d及3、4和7個月,其中1例為梅尼埃病患者,首次發病及復發均為耳部疾病側,為水平半規管壺腹嵴帽結石癥;其余1例復發側與首次發作同側,但復發后均為水平半規管型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三、討論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指頭部運動到某一特定位置時所誘發出的短暫性眩暈,是一種具有自限性的、臨床最常見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可為原發性,也可為繼發性。該病的發病機制是橢圓囊中的耳石脫落到半規管或黏附到壺腹嵴并隨體位改變而引起的一系列臨床表現,分為管結石癥和嵴帽結石癥,可有3個半規管受累,其中受累最多的是后半規管,其次是水平半規管,上半規管的發病率最低。嵴帽結石癥較管結石癥少見,其中嵴帽結石癥又分為后半規管嵴帽結石癥、上半規管嵴帽結石癥和水平半規管壺腹嵴帽結石癥。其中后半規管嵴帽結石癥和上半規管嵴帽結石癥眼震方向和管結石癥眼震方向相同,但眼震持續時間≥1min。上述2種嵴帽結石癥經手法復位治療(治療方法同管結石癥)均可達到滿意效果。但水平半規管壺腹嵴帽結石癥屬于難治性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其定位診斷、治療方法及療效尚存在爭議。

首先,水平半規管壺腹嵴帽結石癥的準確定位是治療成功的首要環節。我們對水平半規管壺腹嵴帽結石癥的診斷不僅根據典型的臨床癥狀,還主要依據滾轉試驗中眼震的方向、強度、潛伏期和持續時間。本研究應用視頻眼震電圖技術,客觀記錄、分析水平半規管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的眼震特征,避免了主觀目測的誤差及固視抑制對眼震強度的影響。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分會在2006年制定的《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診斷依據與療效評估》方案中闡明滾轉試驗是確定水平半規管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最常用方法,水平半規管壺腹嵴帽結石癥的眼震特點為:水平半規管壺腹嵴帽結石癥在雙側變位檢查可誘發背地性水平眼震,眼震持續時間≥1min。水平背地性眼震型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可以水平半規管前臂管石癥和壺腹嵴帽2種形式存在。既往文獻報道水平半規管前臂管石癥的眼震特點為:水平背地性眼震,持續時間小于60s,此種眼震可以通過轉頭活動較易轉化為向地性眼震。本研究采用2個循環的滾轉試驗,并且眼震持續時間均在1min以上,可以排除水平半規管前臂管石癥的可能。本研究中水平半規管壺腹嵴帽結石癥的眼震方向和轉頭方向相反,向健側轉頭誘發的眼震較患側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眼震潛伏期、持續時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因此眼震強度適用于鑒別責任半規管的側別。水平半規管壺腹嵴帽結石癥滾轉試驗特征性眼震是耳石黏附于壺腹嵴改變了壺腹嵴自身的比重所致。眼震快向與轉頭方向相反的特征是水平半規管壺腹嵴帽結石癥的重要客觀指標,水平半規管壺腹嵴帽結石癥因耳石黏附增加了壺腹嵴比重,使兩側轉頭位引起的壺腹嵴偏斜持續時間長、誘發眼震持續時間較長。

總之,水平半規管壺腹嵴帽結石癥的眼震特點為滾轉試驗中雙側變位檢查可誘發背地性水平眼震,眼震持續時間≥1min,可作為水平半規管壺腹嵴帽結石癥的診斷指標;眼震強度適用于鑒別責任半規管的側別,從而對水平半規管壺腹嵴帽結石癥做出精確的定位診斷。采取避免眼震劇烈側(健側)臥位,高枕睡眠,白天避免甩頭動作,口服敏使朗1周,治療水平半規管壺腹嵴帽結石癥簡單有效,能減輕患者痛苦,臨床可普遍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林,區永康,鄭億慶,等.輕嵴帽患者的臨床特征分析[J].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7(06).

[2]冷輝,李喬,孫海波.水平半規管輕嵴帽病2例[J].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9(10).

[3]王素菊,姜鴻,高志強,等.輕嵴帽?。喊闊o效平面的持續變向位置性眼震[J].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7(03).

猜你喜歡
眩暈
耳鼻喉科門診100例頭暈患者病因分析
協定方眩暈停對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60歲以上老年眩暈臨床分析
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80例療效觀察
崔應麟教授臨證驗案三則
從痰辨治高血壓病經驗淺談
常規針刺加四關穴治療肝陽上亢型眩暈33例臨床觀察
突發性耳聾伴眩暈的臨床特征探討
迷失與眩暈
中醫澤瀉湯治療慢性腦供血不足眩暈的臨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