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5G時代出版業該作何抉擇?

2020-09-10 08:25呂燚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出版業圖書時代

呂燚

摘要:對于出版業而言,5G技術的市場化不僅僅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也將帶來挑戰。5G技術的推動作用,將從圖書內容、編輯加工、宣傳推廣等方面推動了出版業的發展,但同時也加劇了信息碎片化,用戶體驗高標準化。出版業應抓住5G技術帶來的發展機遇,不斷完善和優化管理模式,生產出更多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個性化、定制化的產品。

關鍵詞:5G時代;出版方向;用戶服務;資源共享

2019年2月24日,華為發布新一代5G手機,賺足眼球;前不久,全球首個5G火車站在上海虹橋啟動建設,計劃年內完成5G網絡深度覆蓋。2019年下半年,5G手機、5G平板電腦將投放市場。在用戶對5G概念充滿未知和期待之時,各行各業已經在其影響下悄然生變。5G時代相比于以往的移動通信時代,具有高速度、低時延、萬物互聯、泛在網等特點和優勢。作為內容生產源頭,出版業在5G技術下將發生怎樣的變化?身處這場技術3.0革命之中,或隔岸觀火審慎進入,或積極擁抱大膽參與,出版業該作何抉擇?

一、AR產品聚合內容資源,為構建5G商業模式“打地基”

5G帶來了萬物皆媒介的變革,使得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利用各種設備作為互聯網的接口,融入虛擬世界之中。第五代通信系統(5G)有三個主要特點——高速率、大容量和低時延。超高的速率支持高速的上傳下載,而低時延則會讓信號傳遞的時差越來越小。在這種情況下,人類的生活、工作和娛樂方式都會發生巨大改變:信息內容無處不在,借助互聯網移動終端的極速傳遞,大大提高了信息資源的共享水平。在5G時代的傳媒應用場景之下,AR、VR、超高清影視將是未來用戶獲取內容的主要途徑。

事實上,AR、VR、3D等技術已經在出版領域實現了探索性應用,比如不少出版社推出了與自家出版定位相一致的AR圖書產品,為構建5G時代下全新的融媒體開放性商業模式打好了“地基”。

如天津教育出版社于2016年就在同名動漫圖書《黃帝史詩之六部》等項目中使用了AR技術,讀者通過移動客戶端下載,打開手機掃一掃功能,掃描書中任意一張圖片,就能在手機頁面上看到對應的動畫片片段,享受視頻與文字的完美結合體驗。

濟南出版社在《魔法學院系列——AR神奇繪本》中融入3D動畫、單詞發音、互動游戲等多種功能,用手機終端設備掃一掃,即可將孩子的涂鴉繪畫作品變成躍然紙上的3D動畫。濟南社正在進行的山東嘉祥《武氏墓群石刻數字博物館》《濟南市工業遺產搶救工程影像志》等數字化工程,除了借助圖片、文字、音視頻、動漫等媒體手段外,還融合了3D實景還原數字技術,對已經散佚的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搶救。

在教育領域,AR技術與出版的結合也愈發緊密。海豚傳媒成立了AR項目組,實現出版內容與AR/VR技術、音頻、視頻的融合,以提供精準服務、增強讀者黏性為目的,開發融合出版內容與服務方案于一體的教育類APP。前不久,牛津大學出版社和夢想人國際簽署協議,后者將根據牛津大學出版社的教學設計和創新需求,為其提供具有延展性的AR出版工具——SnapLearn。牛津大學出版社將在其課程中引入3D模型等全新的內容體驗,學習者僅需掃描手中的書本,就可以讓頁面變得“活起來”,由此獲得全新的交互式數字媒體體驗。

可以看到,AR技術將紙質書、音視頻、超鏈接、4D媒體、社交媒體等形態聚合到同一閱讀工具和平臺上,為內容輸出單位塑造了全新的商業模式。

“歸根結底,AR是一項識圖技術”,5G時代的到來將使視頻的傳播速度更快、圖像更清晰;文字的信息傳播將大量被視頻取代,純文字的出版將會受到沖擊。隨著大數據的廣泛應用,信息隨心所欲,萬物觸手可及,出版方原有的獨家內容資源優勢也面臨著巨大挑戰,選題計劃將從原有的“讀者地位”,轉向大數據指導下的“個性化定制”,內容為王的傳統出版或將轉向服務為王、IP為王的新型出版業態。因此當下的出版人必然有危機意識、前瞻意識和優化升級意識。

二、掌握內容增量優勢,真正實現用戶服務

從近兩年知識付費浪潮席卷出版市場來看,出版人早已看到了傳統出版在互聯網時代所展現出的弊端,深知如果只是制造文字,不懂得內容和產品的運營推廣,不關注如何使流量變成效益,就很難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要求。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以“互聯網+”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業營業收入7990億元,增長34.6%。2019年,幾乎所有的手機廠商都會推出5G手機。有業內人士預測,5G網絡下的流量爭奪戰已經開始,包括影視公司在內的內容生產商都需要抓住受眾的需求,正如肖麗媛所說:“不管你接受或不接受,5G就在那里?!?/p>

原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字出版司副司長馮宏聲曾在題為《5G時代出版業發展前景思考》的演講中指出,5G的高速率會使新聞出版與廣播影視的結合更加緊密。他用4個“更加”來形容5G時代下的內容產業——內容的呈現方式更加多樣、內容將更加泛在化、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將更加廣泛、知識服務將更加多元化。

然而一直以來,作為內容最大源頭的出版社往往缺乏融合發展的緊迫性和自覺性。值得關注的是,5G技術鋪開帶來的內容泛在化將瓦解“內容為王”的提法,傳統出版一直以來積累的內容優勢不在后,到底什么才是最應該掌握在手中的資源?

年初北京圖書訂貨會高層論壇上,浙江出版聯合集團董事長、總裁鮑洪俊在“邁向萬物互聯5G時代的出版3.0模式”主題演講中表示,5G時代下,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轉型的核心是“內容與用戶”勾兌——隨時檢索、隨時呈現、隨時在場、隨時生產、隨時分享。在5G即將進入商用的“硬件背景”條件下,以萬物互聯的多屏幕、融媒體為特征,通過已經比較成熟的新媒體矩陣建設,創新出版產品,通過內容,實現和千千萬萬個用戶的勾鏈。

傳統出版的選題模式是以編輯為主導,在知識付費席卷出版市場的當下,這種主導已經逐漸被弱化,但市場仍然模糊,圖書內容沒有與市場實現更有效的“磨合”。5G時代,信息共享性增強,千禧世代成為閱讀主力,閱讀方式從線下轉向線上,付費方式從購買圖書變為愿意為數字資源付費,內容需求更加多元化?!拔磥?,如果出版內容不能以這部分用戶需求為導向,就說明你不具備出版的核心要素了?!毙愭碌倪@段話與鮑洪俊的“內容與用戶勾兌”的觀點不謀而合。

濟南出版社近年來在全媒體出版和教育服務體系建設中成績頗佳。據濟南社總工程師張承軍介紹,該社通過對紙質圖書進行數字多媒體立體化包裝,達到“一個內容,多個出口,一次產出,多次產入”的目的,實現內容資源的最大化增值。5G商用后,出版社將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圖書生產企業,而將轉型為以知識內容的生產、發行、推介為核心的文化服務企業。5G帶來的帶寬增速,勢必在移動端閱讀中多媒體形態內容出現大幅度需求。另外,在線閱讀和在線知識服務模式會大幅度提升?;诖?,版權保護也會因在線校驗手段的提速而出現可能。由此帶來的付費額度及總量將會翻番。

5G時代,出版單位應當從重視內容的“內容為王”思維向重視信息智能匹配的“信息服務為王”轉變,把讀者視為共同創新的伙伴,以讀者需求為導向,以提升讀者體驗為核心,從而實現定產定銷。萬物皆媒的時代,各種物品都可以被賦予內容,都可以被開發成為傳播渠道,信息內容的傳播將更加廣泛。信息傳播的垂直性也將深入發展,信息內容與渠道的匹配度會提高,內容分發將更加具有針對性,信息傳播更加精準化。

三、借助5G的物聯網支撐屬性,推進國際化標準全產業鏈應用

5G技術全面應用后,出版業最應該掌握的技能一方面是如何取得IP的內容增量優勢,另一方面則是借助5G的物聯網支撐屬性,在圖書出版的全流程領域實現將每冊圖書根據ISLI標準及CNONIX標準予以有效應用于生產、流通、營銷、運維的各個環節。

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為ISLI這個中國唯一的國際標準在出版領域的廣泛應用、正常實施和運轉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借助于賦碼和代碼管理系統平臺記錄、分析、應用圖書從生產到最終消費的全流程信息。

根據ISLI標準及CNONIX標準研發的賦碼平臺,出版商可以就基礎信息、圖書產品核心信息、圖書生產印務信息、流通領域分解信息及末端需求信息等生成關聯標識符及內容錄入、識別、數據檢索及統計分析系統展開研發。圍繞該系統,可進一步研發技術平臺軟件、生產加工管理軟件、可變數據標識符生產軟件及關聯硬件、物流、倉儲、營銷各分平臺管理軟件,實現數據的實時反饋、統計和分析。通過5G的物聯網強關聯支撐屬性,基于ISLI標準的內容授權機制將促進新聞出版業主體提高對信息內容資源的管理水平和對信息內容產品生產及運營過程中的掌控力。同時還將助力內容產業的轉型和升級,也將有力地疏通信息內容產業與信息技術產業以及相關產業之間的產業鏈通道,使產業格局與業態漸趨合理、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四、共享資源平臺,全新打造新型服務模式

5G技術的特點不僅僅是高速度,速度只是個表象,其背后是強大的運算能力。運算能力的提升必然是數據容量、智能水平、數據抓取能力、大數據分析能力等方面的提升。由于運算速度加快和信息捕捉精準,各大平臺都可以通過大數據挖掘技術輕松獲取個體的知識結構、興趣愛好和需求,以更加精準地向用戶提供文化服務。

目前,每個出版企業結合自身內容資源都或多或少制作了3D模型或VR內容,通過共享平臺,出版企業間可實現資源共享,避免重復建設。例如書中描述的同一地區信息,為了避免重復建設,出版社在策劃時可訪問平臺上的全景地圖查看。后期,出版企業可根據平臺的營收來進行利潤分成。除了方便讀者閱讀和查詢,這就是資源共享為出版企業整體運作和管理帶來的便利。

打造書店VR平臺也是全新的服務模式。全國書店的全景實時影像可隨時通過平臺傳遞給讀者,讀者可身臨其境般參加書店的讀書會等文化活動。同時,在此平臺上,無論走到哪里,讀者無需安裝任何軟件,只需要通過瀏覽器就能查看附近的書店信息,并看到書店的實時畫面。借助5G先進技術,出版行業通過整合資源,搭建平臺,為讀者的文化生活和文化消費提供了更好的服務和體驗。

隨著互聯網對出版行業的變革加速,相信在5G時代,出版企業將不再受制于技術壁壘,在大數據、物聯網和云服務技術支持下不斷完善和優化管理模式,生產出更多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個性化、定制化的融媒體開放型內容產品。而需要認清的是,無論技術如何更新,出版的根基和最大的優勢仍然是內容,依托于優秀的內容基礎,在文化產品、行業標準、管理模式上實現增值和優化,是出版業在現代新型技術環境之下需要堅守的“初心”。

參考文獻:

[1].馮宏聲.《5G時代出版業發展前景思考》.演講稿

[2].鮑洪俊.“邁向萬物互聯5G時代的出版3.0模式.演講稿

猜你喜歡
出版業圖書時代
班里有個圖書角
曙光初現了,出版業
值得孩子閱讀的100種圖書
e時代
e時代
淺談大數據在出版業的應用
e時代
新聞出版業“十三五”規劃調研座談會在長沙召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