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疫情時代大學生問題探討

2020-09-10 09:26王彥紅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大學生

王彥紅

摘要:大學生就業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重要問題,創新方式方法、增強學生“云就業”能力、紓解校企供需矛盾是代表們提出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建議。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空進入常態化,人們開始把目光投向后疫情時代畢業生的就業問題。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觀念;供需矛盾

2020年春,南京大學、中央財經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均發布了求助信,疫情之下為畢業生求助,向各個用人單位請求幫忙,幫助解決畢業生就業問題。2020年,我國高校畢業生874萬人,比去年增加40萬人,人數再創歷史新高。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受到了沖擊,世界性的經濟發展下行危機已不可避免,就業問題瞬間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遭遇的難題,就業形勢復雜嚴峻。目前,在國家總體指導籌劃下,已有部分應屆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但仍有較大數量的畢業生尚未就業。

一、疫情下畢業生的就業困境

(一)企業經營困難,就業崗位減少

伴隨著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許多企業經營困難,勞動力流動少,企業倒閉、員工被下崗、薪資縮減、薪資漲幅取消等事件不時出現,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受影響更為嚴重,就業市場遭受沖擊,就業崗位衰減嚴重。Boss直聘發布的《2020應屆生春招趨勢報告》顯示,企業對應屆生的招聘需求規模同比下降22%,多個行業需求縮減。

(二)出國留學暫緩,就業人數增加

中國為海外留學生最多的國家,2019年,出國留學人數已達71萬。近期,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機構QS(Quacquarelli Symonds)發布了關于《新冠疫情是如何影響未來國際留學生》的白皮書,這份報告包含了更廣范圍的留學生群體(包括本科、碩士、博士)。在這份最新的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留學生表示受影響程度最高,占到66%。目前,國內疫情的好轉,國外的疫情卻愈演愈烈,安全因素成為阻礙出國留學的重大因素。部分原定出國留學的畢業生只能暫時放棄留學事宜,轉向國內就業市場,國內就業人數增加。

(三)現場招聘活動受疫情影響,招聘渠道受阻

2020年春季,人力資源市場各類現場招聘活動以及現場校園招聘活動全部暫停,各高校2020春季校園招聘取消,大部分只能通過電話和視頻的形式進行面試,畢業生失去了一次與用人單位當面溝通、現場擇業的重要機會。另一方面,由于春季開學的不斷延遲,學生無法按期返校,補考、重修、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等環節無法按照正常進度進行,導致較多學生沒有正常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失去找工作的重要籌碼。

二后疫情背景下大學生就業機遇

(一)新興行業的發展促進就業

2003年非典疫情,使得電子商務崛起,還間接帶動了第三方支付、現代物流等行業的壯大。而此次的疫情,諸如網購蔬菜、在線問診、買藥送貨上門、在線上課、遠程辦公等,已開始成為疫情期間的生活日常。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與滲透,新領域逐步影響著人們信息獲取以及消費方式。短視頻、AI、商用5G、自媒體、網絡直播等新興行業快速發展,成為應屆生創業的選擇。

(二)政策“組合拳”促進畢業生就業

面對復雜嚴峻的就業形勢,國家為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打出政策“組合拳”,相關部門出臺了近40項政策,擴崗位、搭平臺、拓渠道,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鼓勵創新創業帶動就業等一系列政策舉措促進高校畢業生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敖衲?,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大學生征兵、科研助理、基層項目、社區治理等方面都面向2020屆高校畢業生開拓了更多政策性崗位?!苯刂?月1日,政策性崗位已吸納280多萬畢業生就業,比去年同期增加70多萬。這對于想尋找一份“鐵飯碗”的同學來說是一份機遇。

三、后疫情背景下大學生就業困難的應對之策

(一)認清自己,培養持續學習能力

找一份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找工作要對自身有一定的認知,有一份明確的規劃和長短期目標,從思維、行為、技能等方面著手,才能找到一份合適、滿意又長久的工作。每一個行業只要經營的夠久,都有可能成為這個行業 “專家”。這就需要畢業生分析自己,明確自己想要什么,目前有什么,如何做到凸顯優勢,提升競爭力。同時,還要保持學習。學習是保持進步的唯一特性。學習也能更好的完成自己制定的長短期計劃,可以更好的達到預定目標,就算離職再找,也會更具有優勢。

(二) 繼續深造or準備各種招聘考試,獲得一份“鐵飯碗”

對于2020應屆畢業生沒有參加考研的同學而言,如果沒有找到工作,繼續提高自己的學歷,規避當下就業難的現狀,改善自己的就業競爭能力也是不錯的選擇。

準備各種招聘考試,獲得一份“鐵飯碗”。為了解決“后疫情時代”的就業困難問題,著力穩企業、拓崗位,吸納畢業生就業,國務院多項措施并舉:發科研助理崗位,充實基層教師和醫護人員隊伍等。對于想要獲得一份穩定工作的同學來說應該抓住此次機遇,實現就業夢想。

(三)轉變就業觀念,走出就業誤區

首先要轉變就業觀念。對于一個沒有社會經驗的畢業生來說,如果不知道自己相干什么,不妨先就業,再擇業。先就業可以緩解畢業生流離失所的經濟和身心壓力,同時又可以找到更好更適合自己工作的辦法。

同時要走出就業誤區。有的畢業生就想去一線大城市,二三線城市不考慮;還有的同學想去大公司,看不上小公司。其實不管是什么樣的公司,什么樣的單位,在什么地方,只要能夠獲得物質和精神上的收益,體現人生價值,去哪里都是一樣的。而且,據不完全統計統計,疫情之下一線城市就業不容樂觀,二三線城市就業形式相對較好。

在后疫情時代特定的背景下,城鄉社區就業創業是一種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選擇。首先,后疫情時代中國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的提升亟須新生力量加盟。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21世紀以來中國社會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是一次全面的考驗。通過對社區抗擊疫情體系構建及其存在問題的分析,我們可以更加透徹地理解現代社會治理運行的體制機制及存在的諸多障礙因素,補基層社會治理之短板。應屆高校畢業生是提升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補短板的新生力量。而且社區創業成本小,門檻低,是青年人創業最適宜的空間,有助于補大學生社會閱歷不足之短板。

(四)認清就業形勢,“?!敝姓摇皺C”

據相關資料統計,2020年第一季度就業市場景氣指數較高的職業有技工、操作工、烹飪/料理/食品研發、教育/培訓、銷售業務和社區/居民和家政服務等。銷售類崗位就業容易、管理類崗位競爭激烈,疫情之下,管理類崗位對畢業生的要求更高。這就要求同學們要放平心態,從基層做起。

特殊時期,畢業生應該認清就業形式,“危險”中尋找“機遇。目前,AI、商用5G等戰略新興行業應屆生崗位需求量大;自媒體、網絡直播等行業快速發展。畢業生可以根據自身優勢,抓住新興行業的發展機遇進行創業,國家政策對畢業生強化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大力推動“雙創”,帶動新業態發展和靈活就業,采用市場化辦法,鼓勵畢業生圍繞社區各類服務需求創業就業。

參考文獻:

[1]胡端.我國當代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研究綜述.中國大學生就業,2020(20):46-52.

[2]申傳磊,李緯,何國英.疫情之下經管類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以云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為例,中國大學生就業. 2020(12):43-48.

[3]岳昌君.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調查報告[M].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20

猜你喜歡
大學生
微信使用對大學生親子關系的影響
淺議大學生國家認同的培養路徑
淺析大學生校園兼職
暑期近萬名大學生兼職送外賣
第29屆世界大學生 冬季運動會精彩掠影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個村級大學生創業園
第十二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揭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