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智能機械制造和加工模式的創新轉變

2020-09-10 09:26聶紅梅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轉變創新

摘要:自從改革開放以來,距今已有四十余年的時間,我們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尤其是制造業的繁榮,逐漸已經成為了我國基礎工業組成之一。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機械制造與加工模式已經完全不能符合現階段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為了能夠進一步的滿足工業發展的需求,智能制造應運而生。本文主要對智能機械制造和加工模式的創新轉變進行了分析,研究了智能制造對于制造行業所產生的影響,并提出了幾點有效的對策與方法,以做參考之用。

關鍵詞:智能機械制造;加工模式;創新;轉變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我國很多領域也迎來的自己發展契機,尤其是信息技術的到來,不但悄然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同時也成為了工業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在信息技術不斷的發展和帶動之下,我國制造業也慢慢的向著智能化轉型方向發展,讓自動化方法與信息深入感知等等功能全部成為現實,促進智能機械制造和加工模式轉型成功?;诖?,本文下面將的智能機械制造和加工模式的創新轉變問題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與研究。

一、智能制造對于制造行業所產生的影響分析

伴隨著數字化和智能化的高速發展,智能制造大幅度的提升了制造行業的工作效率和企業競爭力。在傳統的制造業當中,機械制造和加工模式主要依靠人工的方式才能夠完成,并且在運用傳統工業設備生產的過程當中,如果原材料或者設備出現任何問題,都不能以最快的時間將其解決;如果單純依靠人工的方式,在制造的過程當中又經常會出現準確率偏低等問題,不符合生產的實際需求,同時也會導致成本的增加,浪費許多的資源。

伴隨著我們國家所提出的節能減排理念,現階段我國的制造產業已經逐漸的認識到了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重要性,企業內部也逐漸的引進了智能化機械制造設備,在節約的基礎之上,還能確保產品的質量,例如:可以大幅度的提升產品的成品率、機械設備的利用率、同時借用了工業流程的革新功能,還能對在運行過程當中的設備狀態進行實時的監督與管理,不但確保了產品的質量與工作效率,還能有效的控制其管理成本。

二、智能機械制造和加工模式創新轉變的方法

現階段我國的制造行業已逐漸已經走進了智能化的時代,在具體的生產過程當中,企業仍應該權衡利弊,不要有“閉門造車”的工作思想與態度,要主動、積極的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機械制造加工技術與方法,以此來彌補我國工業發展當中的缺點與不足。

(一)國家政府的大力支持

為了能夠進一步的加快我國機械制造和加工模式的創新與轉變速度,國家政府應該加大引導的力度,多為其做一些政策的傾斜,因為工業轉型與升級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工作,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重任,更應該加強相關規劃綱要等文件的指導力度。另外,還要對智能制造在具體實踐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仔細的分析,對產業指導政策進行明確的規定與細分,以分層的方式逐步落實到機械制造產業當中去,作為企業的指導目標,幫助機械制造產業轉型成功。

(二)信息集成

新階段 我國的制造業正向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與前進,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的機械制造行業也在不斷的轉型升級當中,都遇到了信息集成等等問題,但是想要將這一問題進行妥善的解決,單純依靠企業單獨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全球標準化來提供基礎與保障。所以,各個國家在智能制造過渡的過程當中要積極、主動的在企業內部制定健全、完善的標準體系,為全球化智能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國家所制定的行業標準體系,對于其他國家在制定國家標準體系時也有借鑒的作用,同時也增強了我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競爭力,提高了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三)需要有實力的企業為帶頭人

因為我們國家與其他發達國家在機械制造產業建立方面發展較晚,所以二者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距離,現階段的零部件制造與核心技術等方面發展的還不是很完善。所以除了政府要做出政策傾斜與資金投入之外,還需要有實力的企業為帶頭人,憑借著企業技術等等方面的優勢與特點,加大其對于新技術研發的力度,并且實力企業還要加強與其他機構(各高校、科研機構等)的合作,這樣才能加快高科技產品研發的速度和質量。

(四)可持續發展戰略

我國的傳統經濟發展有著些許的缺點與不足,伴隨著我國自然資源的緊缺和環保問題的加劇,與我國的制造行業已經呈現出了制約的趨勢。制定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節能環保儼然已經成為了現階段機械制造行業發展的方向。因此,我國的機械制造行業應緊緊跟隨時代發展的步伐,加大自身企業轉型的力度與速度,促進自身企業向著綠色、環保型的方向所轉變,顯示出智能制造現代化的優勢與特點。

(五)創新轉變

我國的機械制造行業要不斷的進行革新與優化,并加大引進智能制造的力度,真正的將生產加工現代化實現,借用智能信息系統與技術,將產業鏈數據信息進行融合,之后再經過專業的分析,找出其中具有價值的信息,為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有力的支持,顯示出機械制造行業向著智能化發展的優勢與特點。

結束語:

綜上所述,雖然說現階段我國機械制造行業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距離,但是相信相關工作人員在平時的工作中一定會不斷的總結和學習,并且還會進行仔細的分析和綜合的討論,充分認識到智能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性與意義,加大對智能加工技術的引進力度,促進我國機械加工制造行業長期穩定、健康、有序的發展與運行。同時,還要科學、合理的對于信息技術進行運用,以此來彌補傳統機械加工當中的一些缺點和不足,加速企業轉型升級的速度,將我國的機械制造行業水平再次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馮靜娟. 我國機械制造的智能化發展[J]. 內燃機與配件,2018(24):152-154.

[2]劉鑫. 智能機械制造和加工模式的創新轉變分析[J]. 山東工業技術,2019(02):29.

[3]孔令文. 3D打印技術在機械自動化領域的應用[J]. 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2019(01):68-70.

[4]陳蓉. 智能機械制造和加工模式的創新轉變探討[J]. 江蘇科技信息,2019,36(13):52-54.

[5]李虎. 智能制造技術與系統可行性分析[J]. 設備管理與維修,2019(10):162-163.

作者簡介:

聶紅梅(1971—),民族:漢族,職稱:工程師,學歷:大專,研究方向:機械制造,單位:中國航發黎陽工裝工具分公司。

猜你喜歡
轉變創新
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管理模式轉變分析
淺析我國對外貿易的轉變及對策
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研究
試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研究
關于會計職能轉變若干問題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