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人才需求背景下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研究

2020-09-10 09:26呂冬生張家林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社會體育應用型人才人才培養

呂冬生 張家林

摘要:2016年九江學院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對實踐教學體系開始改革研究,發現主要存在的問題有:(1)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跟不上社會需求的變化,沒有與時俱進;(2)課程體系陳舊,專業特色和地方特色不明顯;(3)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不足。主要實施的改革措施有:(1)根據社會需求的變化,建立培養目標體系;(2)厘清課程脈絡、提高理論課占比、優化地方和專業特色課程;(3)優化實踐教學環節,增設校內實訓基地,深化校企合作。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社會體育;人才培養

前言

社會體育專業是為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全民健身活動蓬勃興起對高等體育專業人才需求而設置的新興體育專業。1998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社會體育專業被列為正式本科專業,2012年“社會體育”更名為“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是一個13億多人口的大國,體育是重要的社會事業,也是前景十分廣闊的朝陽產業?!痹凇按蠼】怠北尘跋?,“全民健身”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社會對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俱增。為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保障人才培養質量,2016年九江學院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對人才培養著手改革研究,人才培養方案幾經修訂,效果顯著。

一、主要問題

通過前期調研,結合《體育學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發現九江學院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主要存在的問題有:(1)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跟不上社會需求的變化,沒有與時俱進;(2)課程體系陳舊,專業特色和地方特色不明顯;(3)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不足。

二、改革措施

(一)培養目標與規格

目標和規格是人才培養的方向標,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兩者即有密切的內在聯系,又有其差異性,對兩者清晰的認識,并準確、科學、合理的定位才能讓整個培養方案的設計和實施站得穩、走得實。以《體育學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為藍本,最終確定九江學院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為地方培養健身運動指導、社會體育活動組織與策劃、體育產業經營與管理等領域的中高級社會體育工作者。

為深化人才培養質量,針對目標定位,制定了5個“畢業5年后預期培養目標”:(1)具有較好的科學、文化、藝術素養以及社會責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現代教育、健康理念,具有創新觀念、創業意識的應用型人才;(2)具有系統的社會體育理論知識、熟練的運動技能,具備中高級社會體育從業資格的運動健身領域專業工作者;(3)具有較強的溝通與協調能力,能勝任組織策劃地方性中小型大眾體育活動中高級社會體育管理者;(4)能夠獨立管理和運營中小型體育產業機構,具有較強的體育產業營銷、管理、運營等能力的中高級管理者;(5)具有多年從業經驗,熟悉體育產業市場,具備創業認知能力、專業職業能力、資源獲取與整合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有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體育產業經營者。

培養規格是對目標的具體化(即畢業要求),本研究從人文素養、專業素質、專業應用能力、社會綜合能力、科研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社會服務能力、終身學習能力等方面制定了10項畢業要求,并細化為34個指標點(見圖1),明確了培養方案實施的具體工作標準,也為學生為何學習、學習什么、如何學習等問題明晰了方向。

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具有密切的內在聯系,為了明確兩者之間的關系,本研究把五個培養目標和十個畢業要求建立對應關系矩陣(見圖2),為培養方案的落地實施指明了具體方向。

(二)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是人才培養方案的核心內容,是實現培養目標和規格的具體表現和重要條件。針對問題,主要做了四個方面的改革:厘清課程脈絡、提高理論課占比、優化地方和專業特色課程。

為了厘清課程體系脈絡,按分類進行邏輯關系疏理,在開課學期上充分考慮各門課程的延續性和承接性。專業理論課前期通過體育史、社會體育導論等綱領性課程使學生對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建立宏觀上的正確認知,后期通過健康教育學、體育概論、體育科研方法等課程對專業理論課進一步深化總結和應用;專業技術課通過常規技術類如田徑、武術、體操等普修課程奠定基礎,發現興趣與特長,進而選擇適合自身的專業主項提高課。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偏重于群眾體育、全民健身、社會體育服務,要區別于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等專業的競技體育、學校體育,對純技術水平要求并不高,為此,相對降低專業技術要求,提高理論課時占比。

根據校外專家提出的“地域性院校專業自身辦學 ‘特色’方面不夠突出”、“若能進一步優化整合相關課程體系設置,進一步明確辦學特色,則人才培養定位及質量定會大幅度提升”等意見,主要在專業拓展課(專業選修課)增設專業和地方特色課程,創新地建立了四大模塊體系:專業特色課、專業必選課、專業任選課以及專業方向課。在拓展課中增設大量特色課程,如結合地方山水旅游特色設置體育旅游、野外生存技能等課程,結合本地傳統體育文化特色設置舞龍舞獅、龍舟運動等課程,健身健美與器械維護、體育俱樂部經營與管理等課程體現專業特色,尤其是專業方向課(專業主項提高課),打破傳統的以田徑、球類為主的格局,增設健身健美、瑜伽、體育舞蹈、現代搏擊健身、戶外運動、高爾夫、棒球等課程,從整體上凸顯課程設置的專業和地方特色。

(三)實踐能力培養

實踐教學是學生把知識轉化為應用能力的關鍵環節,為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主要的做法有:(1)建立校內、校外實習實訓基地,至2020年,校內實訓基地增設了體質檢測中心和體能訓練中心(健身房),建設了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0個;(2)增加課內實踐環節,如健身理論與指導、體育市場營銷等課程中部分課時利用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進行實踐教學;(3)利用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資源落實和強化專業綜合能力實訓;(4)實習模式由“放羊式”自主實習→自主+推薦→統一實習,2019年首次取消自主實習,實行統一安排實習,規范管理,實習時間由8周增加至16周;(5)畢業論文要求結合個人學習和實習經歷,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三、結語

人才的培養要緊密地結合時代的發展所帶來社會需求的變化,要想培養出合格的應用型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人才,就必須緊跟時代步伐,適時做出調整。九江學院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培養方案幾經修訂,大力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在對2016-2020屆畢業生的調查中了解,學生的就業質量顯著提高,2020屆畢業生就業率超過了全省平均水平,省內就業率居各專業前列。后續課題組將繼續深化改革,如針對專業人才需求更深度的社會調查、有方向性地建立優質的師資團隊、進一步實踐教學環節、深化校企合作、優化課程設置、加強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精細化專業口徑等,真正解決“為何培養、培養什么、如何培養”,以實現九江學院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期望本研究能夠為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起到參考和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袁靖宇.高校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若干問題[J].中國高教研究,2019(02):6-9.

[2]趙德,石振國.基于期刊載文看我國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發展方向[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9,35(06):90-97.

[3]程暉,董璧.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畢業要求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10):111-112.

[4]郭洛群. 河南省高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的研究[D].哈爾濱體育學院,2018.

[5]段文義.我國普通高等師范院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困境與發展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40(12):84-89.

作者簡介:

呂冬生(1966—),男,九江學院體育學院教授;

張家林(1982—),男,九江學院體育學院副教授。

基金項目:2019年九江學院校級教學研究課題,課題編號XJJGYB-19-02

猜你喜歡
社會體育應用型人才人才培養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研究綜述
科學構建社會體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藝術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探索研究
淺析應用型人才培養下的物理教學改革
應用型人才培養背景下模塊化教學研究與實踐
基于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塊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