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給排水管網的優化配置分析

2020-09-10 09:26張靜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優化配置管網給排水

張靜

摘要:從目前市政給排水管網的現狀來看,部分城市的給排水系統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不高,主要體現在給排水管網的設計未能與實地區位特點相結合、管網的設計規劃科學性不足等,為城市未來的發展帶來了安全隱患。因此,研究市政給排水管網的優化配置具有重要意義。下面筆者就對此展開探討。

關鍵詞:市政;給排水;管網;優化配置

一、城市市政給排水管網目前配置上存在的問題

(一)市政給排水管網規劃不合理

市政給排水管網的設計還存在諸如污水管道埋放深度不足、管道線路規劃不合理、施工項目位置不佳等問題,這些都應該在市政給排水管網設計中被考慮到。比如就現今部分城市的給排水管道的鋪設情況來看,有許多就存在著給排水管道的鋪設埋放深度不符合相關規范要求等情況。

(二)前期規劃沒有前瞻性,和后期的規劃不能自然銜接

前期規劃時,沒有預設到后期可能會出現的城市建設發展情況,給排水管網道的設置和后期的建筑發展不相匹配,導致前后期的給排水系統設置不能做到無縫銜接,給快速排水造成了極大困難。如果再重新進行統一規劃,會在一定時期內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便,同時也會給相關部門帶來經濟上的巨大損失。

(三)規劃人員犯了經驗主義,缺乏實地考察

經驗主義、經常會使人們在工作中脫離實際。有的地方的給排水系統作規劃、設計前,沒有對實地進行反復的考察,仔細的推演,認真的調研,對當地的不同季節的排水量、需施工地段的具體地況、需要匹配哪種材質及型號的管道都沒有做精細的核查,只是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

(四)施工過程中所使用的管材等施工材料質量不過關

一些施工單位為了私利,采購的管線管材等施工材料質量不達標,采用了上欺下瞞的方式違規使用。而這些材料往往是深埋在地下的,小的問題不容易被人發現,日積月累,就會出現爆管、堵塞、污染等現象。

二、市政給排水管網的優化配置

市政給排水管網工程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直接影響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質量,而給排水管網的施工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給排水管網設計水平的高低,給排水管網設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無論是設計人員水平的高低,還是設計方案的可行性都應該嚴格把控。

(一)優化老化管網

目前,城市的排水量越來越大,已經老化的管道,不能再讓其超負荷的進行工作,要立即進行更換。更換老化管道比新鋪管道更要費心費力,因為既要拆,又要裝。在更換前,一定要做好實地調研,對深埋在地下的管件的位置、性能、長度、直徑等有精確的認知,同時既要做好管材的更換,又要符合當前乃至今后若干年建筑的現狀和發展的趨勢,不能上演“剛埋就挖,挖了重裝,裝了又拆”的鬧劇。

(二)優化前期規劃指導思想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推動下,城市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所以,在城市給排水系統做前期規劃時,不能只看到眼前,要根據事物發展的規律,預測到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當地可能會出現的城市發展,然后做出具有前瞻性、科學性的具體規劃??梢越梃b國內外一些先進的科學經驗,并和結合本地實情統一起來。所做的規劃既能滿足目前當地的給排水情況的需求,又能滿足后期擴大建網的需求,二者要能做到完美的無縫銜接,既不費工費時,又不耽誤人們的出行。

(三)優化系統布局

傳統的系統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給排水系統的科學性、高效性。無論哪個城市,給排水系統的前期規劃必須和當地的實際建筑布局、土壤結構、每個季節的排水量相結合,而這將需要反復地實地勘察和仔細查看比較相關具體的歷史數據,光憑坐在辦公室里,聽幾個匯報,查幾個數據是遠遠做不到“因地制宜”的。進行實地勘察時,專業人員必須進行反復的測量,詳實記錄下相關的數據,然后進行反復比對,再請有關專家進行論證,最后再制定可行性的管線布局、材料運用等方面的整體規劃、設計。其制定出來后,還要請各方進行“會診”,反復進行推敲、完善、改進。不僅要考慮到前期有效施工,還要考慮到后期的維護管理。必要時,還可以網上征集民眾的意見,確保萬無一失后再決定最終方案。

(四)優化管材使用

目前市場上的管材名稱繁多,材質不同,不是專業領域的人很難有明確的分辨。目前,適合用到城市給排水系統中的管道類型就有:塑料管,金屬、塑復合管材,金屬管材,混凝土管材等。同一名稱的管道,又有不同的分類,比如混凝土管材又分為次應力鋼筋混凝土管、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預應力鋼管混凝土管;塑料管又細分為硬質聚氯乙烯管(UPVC)、高密度聚乙烯管(PE)、聚丙烯管(PP)、聚丙烯氰-苯乙烯管(ABS)、玻璃鋼管(GPR)等等,不再一一列舉。這些名目繁多的管材,價格不等,質量不同,有各自的優缺點,適用于不同的管道。如何選擇?要考慮到以下幾個因素:當地極端天氣情況下最大的排量是多少、當地土壤的酸堿度、施工區域對管道使用年限的要求、管道內壁的光滑程度、施工方對所需管道的價格預設等。以上幾個方面必須要綜合起來進行考慮,“因道選管”,“因質選管”“因需選管”,最終采用質量有保證,同時又經濟適用、方便當地安裝的管材。不能將某一種管材,適用于所有的管網建設。即使是同一個地區,管道鋪設的具體地段不同,所采用的管材也應有所區別。

(五)優化給排水系統功能

1.優化管網測量、監管系統

可以在管網內裝置數據檢測儀、水位感應儀、官網運行實地24h監控、異常情況報警系統,這些儀器設備所獲得的信息,通過網絡傳輸到后臺相應的數據庫,做好精確的記錄。后期通過后臺的大數據比對,提高排水官網運行情況的檢測效果。一旦有突發事件發生,給排水官網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異常,工作人員可在第一時間可以獲得準確信息,從而采取相應的應急機制,將危險系數降到最低。

2.優化應急機制

這一點在前期的規劃中都應該有所體現。在前期,應該針對本地的實際情況,應該對可能出現的危急情況做出種種預設,然后設定對應的應急機制,不能等到問題出現了,危害造成了,再去制定相應的措施。比如,在保證給排水官網正常運行的同時,適當的增加備用的取水口和備用水源,并且保證在必要時可以順利打開這些取水口,使民眾能夠正常用水。還有,如果一旦城市排水量在短時期內急劇增加,必須能在第一時間內正常開啟雨水、污水分流系統,增大管道的排水量。這些應急措施一般情況下使用不到,但相應的機制必須有,相關的工作人員必須具備在緊急情況出現時,能熟練操作的能力,防患于未然。

(六)加強給排水管網的管理

城市給排水要建立系統全面的質量管理體系,各級設計施工管理單位要逐級進行嚴格的質量把關,提升管理體系的廣度與深度;還可以與計算機相結合,科學處理污水,利用全方位檢測系統,對給排水管道進行動態檢測和診斷。明確各級工作人員的權責范圍,形成全方位立體的質量管控網格,規范優化各類質量管理體系,對給排水管網設計的每一個工作流程,都應有清晰明確的內部校檢標準和詳細的工藝規范。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科學合理地對老化管網、前期規劃指導思想、系統布局、管材使用、排水系統功能等配置的優化,可以進一步完善城市排水系統這個龐大、復雜的工程,從而增強它的功能,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王超明.城市給排水的規劃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對策探討經驗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9(4):100-101.

[2]陳田.提升市政給排水設計合理性的措施分析[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9(3):180-182.

[3]顧克寶.市政工程中排水管道的施工技術要點探討[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0,49(02):138-139.

猜你喜歡
優化配置管網給排水
市政道路給排水管網設計分析
東莞打響截污次支管網建設攻堅戰
淺談GIS在石油管網信息管理系統中的應用
論我國法院職權的優化配置
高校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的路徑研究
市政道路給排水管道工程設計與施工
合理配置QoS改善校園網絡環境
探究城市給排水施工中的常見問題與處理
頂管施工在市政道路給排水管道中的應用研究
石家莊裕西隔壓熱力站混水改造方案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