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放射科輻射防護與安全管理

2020-09-10 09:55王新豐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放射科安全管理

王新豐

摘要:隨著現在醫療衛生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放射診療先進技術被應用于醫院臨床中,過度的照射和放射事故造成的醫療隱患已經成為了臨床備受關注的重點問題。放射科輻射雖然可用做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但是當輻射劑量超標時,對人體各項機能有著不同的損傷,特別是對人體的皮膚、神經和造血系統等。因此,現在的醫療單位在進行放射科照射時,既要考慮放射科醫護人員的安全問題,也要對輻射受檢者與其他科室中能夠接觸輻射人員進行考量,要加強放射科輻射的防護與安全管理工作。

關鍵詞:放射科 輻射防護 安全管理

前言

放射輻射檢查的主要作用是對人身體產生電離輻射,將其在人體內傳遞給不同細胞以及相關器官機能,可以重塑出體內的各種實際情況,這樣效應在醫學被稱為輻射生物效應。但是,如果使用的是大劑量的輻射在對人體進行照射時,人體的各種機能和功能做出應變,使得受檢者的健康出現嚴重后果。只有控制好輻射的劑量,才能有效地對人體產生最小的損害,并且這些都與人體組織的輻射敏感性相關,同時也需要放射科的醫護人員的專業的防護與安全管理意識。

一、 放射科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一)人身體方面

當人的身體受到放射科的電離輻射照射后,體內的部分細胞會有選擇性的凋亡,還有一些細胞會由于照射發生異變,這樣異變的細胞會被身體防御系統排出或者隔離,甚至會產生癌變的概率,然后在身體潛伏起來產生惡性病變。從接受放射科群體來看,人體出現癌變的概率很大程度是在輻射大劑量、高劑量的短時間照射的基礎上。但是現在的醫學領域中實際放射科照射是長時期內小劑量、低劑量率照射,是對人體有益處的。

(二)遺傳學方面

放射科輻射也會引起生殖細胞的損害,會產生基因突變、染色體畸變等損傷,這些損傷是可以遺傳的。并且經過醫學研究發現,放射輻射能夠產生誘導遺傳效應,并且遺傳學的危害有著相對極端的變化,一方面是產生顯性病變,這種情況中有的對患者影響極為嚴重,有可能會受到生命危險,主要發生在患者的第一、第二后代中;另一方面是產生隱性病變,對最初的幾代沒有影響,但是后期的遺傳損害會倍增。

(三)人體器官方面

當人體在正常情況下受到電離輻射照射時,會對身體中的一些細胞組織進行破壞,這些細胞組織又是維持人體正常新陳代謝的基礎,當細胞組織造成破壞時會讓人體中的部分器官功能有所損傷。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當放射科醫護人員在對病人進行檢測時,一定要控制個人劑量,將輻射對人體器官的傷害降到最低。如果醫護人們沒有控制照射劑量,當病人造照射過程中會使人體機能的損害逐漸增加,在醫學領域中將此稱之為確定性效應。由此可以看出,在放射照射過程中,照射劑量時十分重要的一項防護工作。

二、 放射科輻射防護與安全管理注意事項

(一)增強醫護人員安全意識

在醫療單位的放射科醫護人員是直接接觸和操作放射輻射的人,所以要加強這些醫護人員的職業培訓,提升他們的放射輻射的防護和安全意識。在放射科的醫護人員在防護和安全管理工作中扮演的職責是人工輻射的實施者、輻射的直接受害者以及輻射防護與安全的直接執行者,這就說明他們的防護與安全管理工作是至觀重要的。因此,醫療單位要加強放射科醫護人員的專業性和綜合業務水平各方面的培訓,為檢查的患者提供專業性的防護與安全措施都是必要性的,這樣才能保障受檢患者的健康。

(二)采用最先進的醫學設備

現階段,大部分醫療單位的放射科醫學設備比較傳統,設備的防護與安全性十分差,照射出來的影像質量也是不適合目前的社會需求。因此,國家監管部門要加強其監督工作,保證醫療單位的放射科使用的醫療設備各項指標必須符合國家標準,促使診斷設備獲得的準確的影像,使其照射量率保持在合理適當的最低標準。并且,對于醫療單位的放射科醫療設備要定期進行維護、保養以及調試,并及時進行輻射劑量的檢測以及檢測儀器的校準等各項工作,確保醫療設備的安全性,避免一切可能由放射科醫療設備因素導致的不必要的影響。

(三)做好放射輻射宣傳工作

各醫療單位想要加強放射科輻射的防護和安全管理工作,需加強對社會人們的放射輻射的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可以通過拍攝宣傳片、發放宣傳素材或者制作宣傳展板的影像,讓公眾認識到放射輻射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是存在一定的損害。特別是讓公眾明確輻射損害效應中的隨機性效應,既任何輻射劑量的照射都有可能導致輻射損害效應。因此,公眾不可存在任何疾病都要放射檢查的想法,只需要在診療時聽從醫囑,如果在接受放射檢查時一定是最低輻射劑量。

三、 放射科輻射安全管理工作的實施措施

(一)完善健康體驗體系

醫療單位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放射科管理制度,完善放射科健康體檢體系,要求即將和就職放射科室的醫護人員要求定期做健康體檢,以此來保證醫護人們能夠及時發現放射過敏、放射損害等問題。由此,放射科管理人員將科室人員的健康體檢作為一項明文規定來執行,強制要求放射科室人員都必須進行健康檢測,將科室人員的體檢報告都納入人員檔案中,體檢一定要本人進行,杜絕資格轉增等問題,以此來保證放射科室醫護人員的安全問題。

(二)改善科室環境問題

醫療單位放射科的建筑布局一經規劃建設,就很難就像大范圍的改動。因此,要想做好放射科輻射防護工作,就需要從醫療設備和科室環境入手。在科室醫療人員工作期間,盡可能避免長時間呆在放射機房內,在進行攝影操作時必須要使用鉛屏風進行隔離防護,降低輻射對醫護人員的危害。還有在裝置放射醫療設備時,要科學合理地規劃設備布局,相關人員對放射設備輻射程度進行全面評估,確保設備的安全性,當設備安裝完成后醫護人員壓迫合理地使用相關防護器具和材料。需要注意的是放射醫療設備在安裝時一定要規范安裝,整個過程中要考慮環保問題,完成后要進行環保評估檢測,對于電離輻射要多檢查,確保其一直保持在防護標準范圍內容。放射機房中一定要配備專業的鉛屏風、鉛防護服等多種防護設備,盡可能降低醫護人員的暴露程度和時間。

醫療單位在采購放射醫療設備時,一定要綜合性考慮設備的安全問題和輻射問題,選取適合規范的設備型號。設備安裝完成后要有專業人員對其定期檢查和維護工作,一旦在檢查過程之中發現輻射量超標問題,要及時反饋給相關管理人員。所以,醫療單位要制定完整的放射設備安全上報流程,當科室人員發現問題按照流程能夠及時上報并解決問題,將問題降到最低,從而保證設備能夠正常運轉,減少設備因素導致的輻射問題。

(三)增強個人劑量監督

醫療單位的放射科的個人劑量都是在一定標準內容,放射科醫護人員在工作當中一定要按照標準劑量進行檢測。醫療單位規定的個人劑量時不可私自司改的,即便是在工作過程中出現個人劑量超出限定值的情況,也需要首先根據輻射優化原則來考慮是否降低劑量,以此來保證檢測人員的安全。但是醫療單位規定的個人劑量指不問作為輻射防護措施中的唯一標準,只能當做控制劑量的最低標準來草能,要以輻射優化原則作為優先最終數學。以此為基礎,加強放射科醫護人員的專業度,使得個人劑量在可控的范圍內,增強個人劑量監督工作的開展。

結語

人們在接受放射檢查時,需要對放射輻射的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放射科對受檢者進行檢查時最好是非輻射方法診斷,能排片就不要拍CT,特別是一些孕婦、老人以及幼兒這些群體盡量不使用CT,如果非要使用必須做好防護和安全管理工作,科學合理的使用醫院現有的放射醫療設備。醫院的放射科醫護人員對輻射的各項操作流程要有規范性,這樣才能使得醫療放射輻射的價值真正的造福于人類。

參考文獻:

[1]潘珍禎,楊秀珍.放射科輻射防護與安全管理[J].中醫藥管理雜志,2020,28(01):154-155.

[2]劉勇.醫院放射科前期設計時應考慮的問題[J].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2017,18(09):57-60.

猜你喜歡
放射科安全管理
探討影像學技術在放射科的作用與現代影像質量研究
放射科大型影像設備的質量控制研究
數字X線(DR)攝影技術臨床研究
醫院影像學發展與放射科數字化改造
護理與影像技術一體化管理在放射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論加強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淺談現代汽車檢測技術與安全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