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女性主義視角下的《菊花》

2020-09-14 12:24張栩
青年文學家 2020年26期
關鍵詞:斯坦貝克生態女性主義約翰

摘? 要:作為曾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聞名世界的美國現實主義小說家約翰·斯坦貝克,是美國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完美地展現出了美國人民的淳厚仁善,并創造出了“斯坦貝克式的英雄”形象。約翰·斯坦貝克在其著名的短篇小說《菊花》中,以大自然中的菊花來隱喻女主人公伊莉莎,向讀者清晰地闡釋了伊莉莎夢想的破滅過程以及她內心的激烈變化。

關鍵詞:約翰·斯坦貝克;菊花;生態女性主義

作者簡介:張栩(1997-),女,漢族,河南省人,哈爾濱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美國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26-0-02

約翰·斯坦貝克(John Steinbeck,1902年2月27日-1968年12月20日)的作品大多是以美國人民的真實生活為題材的,展現出了美國人民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和內心向往。他在眾多作品中塑造了許多不同的女性形象,例如《人鼠之間》(Of Mice and Men)中男權社會的犧牲者柯利的妻子、《菊花》(The Chrysanthemums)中掙扎于男權社會的伊莉莎,以及《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中敢于反抗男權社會的喬德媽。其中,約翰·斯坦貝克于1938年創作的短篇小說《菊花》,享有“斯坦貝克藝術上最成功的小說”和“世界上最偉大的短篇小說之一”的美名。小說中的女主人公伊莉莎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家庭婦女,她的顯著愛好是菊花,并且十分擅長種植菊花,她種的菊花總是開得大而美麗,尤其是她的菊花比周圍人種植的都要大,這就體現出了伊莉莎與其他人的不同。她和自己的丈夫亨利一起生活在薩利納斯峽谷中,過著平淡無憂的生活,但是這種平淡的生活卻因補鍋匠男人的突然出現而打破。補鍋匠男人使她開始向往自由,渴望體會外面不一樣的生活,可是補鍋匠男人卻無情地將代表著伊莉莎夢想的菊花扔在了路邊,而伊莉莎的夢想也如同殘破的菊花般被無情毀滅。

一、生態女性主義

自然環境的日趨破壞以及自然資源的日趨短缺等問題使人類不得不改變自己對待自然的傳統觀念。生態女性主義是生態學與女性主義相結合而產生的,同時關懷著女性和自然。1974年,法國女性主義者德·埃奧博尼(Francoised' Eaubonne)在其著作《女性主義·毀滅》中首次提出“生態女性主義”這一術語。生態女性主義認為繁育的屬性是女性和大自然獨有的共同的屬性,且女性與自然之間的關聯是有著長遠而深刻的歷史與文化淵源的,因此女性比男性更易于融入自然之中,女性與自然之間存在著微妙的和諧關系,而自然也往往被賦予女性特征,它孕育萬物,被稱為大地母親等。并且女性主義批評家認為女性的社會地位與自然在人類社會中的地位具有某種文化意義上的同謀關系,因此生態女性主義是指向對女性和對自然壓迫之間的關系,希望女性可以代替自然母親發出反抗的聲音。生態女性主義反對人類霸權和父權制度,并批判二元論思想,主張改變人類主宰大自然的思想,并贊美女性的本質,希望人類可以重新審視人類自己與自然的關系,建立起一個人與人平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社會環境。

短篇小說《菊花》中,作者在開頭以大自然沉重、壓抑的環境氛圍,體現出女主人公伊莉莎生活的單調和閉塞,再結合當時社會環境帶給女性的緊密壓迫感,使得女性心中對自由的渴望之情被這壓抑的氛圍一點點吞噬掉,逐漸被社會同化。這樣的環境描寫更是為之后伊莉莎夢想的破碎以及內心的痛苦和掙扎做鋪墊。并且小說中的菊花是生態社會的一員,是大自然的產物,它貫穿了整篇小說,它的美麗是由伊莉莎精心栽培出來的,它的殘敗也是由于伊莉莎將其交給補鍋匠男人而導致的。因此,小說中的菊花可以說是代表著伊莉莎的,代表著她外在的美麗,她渴望自由的理想以及她痛苦掙扎的內心。

二、美麗的菊花與美麗的伊莉莎

作為普通家庭婦女的伊莉莎,與自己的丈夫一起生活在薩利納斯峽谷之中,因為生活環境狹小,身為女性的伊莉莎有很少去城里甚至城里以外的地方,因此她的生活雖然平淡無憂但不免有些枯燥。伊莉莎十分喜愛菊花,甚至可以說是偏愛菊花,而且她還十分擅長種植菊花,她在自己的花園中種植的菊花大而美麗,散發著其獨有的清香。她的丈夫亨利夸贊她所種植的黃色菊花有的有十英寸那么大,并且還希望要是伊莉莎能夠幫助他把果園里的蘋果也種植得這么好這么大就好了。補鍋匠男人夸贊她的菊花“看起來像是一朵彩色煙霧”。由此可見,伊莉莎將菊花種植地非常美麗,而且她的菊花開起來比周圍人種植的都要大。伊莉莎對菊花的喜愛不僅體現在她總是精心照顧自己的菊花,還體現在她的神態上。在她的丈夫亨利夸贊她的菊花長得好的時候,她顯得十分高興且洋洋得意。在補鍋匠男人無休止的希望伊莉莎能夠讓他修補一些東西好掙點錢時,伊莉莎的內心是拒絕而惱怒的,但是當這個補鍋匠男人提到她的菊花時,她臉上的惱怒和拒絕瞬間便緩和了,并且在她聽到補鍋匠男人要將她的菊花帶給另一位太太時,她更是變得異常興奮。

伊莉莎經常在花園里干活,她干農活時外表裝束呈現男性化特征且動作稍顯笨拙,雖然她穿著印花圖案的衣裙,但是她的衣裙卻被男性化的工作服而遮擋住,這表明她當時并不注重自己當時的外在形象,只是一心想種植好自己所喜愛的菊花。但伊莉莎在遇到補鍋匠男人以后,得知他是一位周游過很多地方的非常自由的男人時,內心對自由的渴望之情一瞬間被激發出來,她開始對峽谷以外的世界充滿了向往,渴望像這個男人一樣自由地生活,渴望走出自己狹小的天地去領略外界不一樣的人生。因此她送給男人一盆自己種植的菊花苗,希望這個男人能夠帶著這盆菊花走出去,就好像帶著她自己走出去了一樣。她的心境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原本并不注重外在形象的伊莉莎開始穿上自己的新內衣,穿上最精致的長襪,還穿上了那件象征著她美麗的裙子。不僅如此,她還仔細地梳理自己的頭發,描眉,涂口紅,把自己打扮得十分美麗。她希望自己身為一個女人,可以像自己所種植的美麗的菊花一樣得到別人的贊賞。果不其然,她的丈夫在看到這樣的她時愣住了,呆呆地看著她,情不自禁地夸贊她的美麗,夸贊她看起真棒,同時他覺得伊莉莎和以前不一樣了。這就表明伊莉莎心中渴望自由的火花被點燃,渴望走出去的夢想被喚醒,她希望拋開社會和生活帶給她的束縛,展現出女性獨特的美麗的一面,并開始向往自由的不一樣的生活,向往內心所憧憬的浪漫。

菊花在當時如此壓抑的自然環境氛圍中還能開的如此美麗,就像是灰蒙蒙的冬霧中唯一一個散發著不同光芒的發光體,可想而知,菊花象征著伊莉莎即便被社會環境所壓迫,但她的美麗依然未被摧毀,她內心的渴望依然未被吞噬的現象,更是代表著她與峽谷中其他人不一樣的心境。并且伊莉莎在花園中的辛苦勞作與菊花的旺盛和美麗展現出了一種和諧的生態美,體現出了生態女生主義所強調的女性與大自然之間的聯系。

三、殘敗的菊花與夢想的破碎

短篇小說《菊花》中,菊花代表著伊莉莎,從菊花開得美麗到被扔在路邊的經歷中暗含著著伊莉莎前后的變化,象征著伊莉莎內心追逐夢想的快樂到夢想破碎的痛苦的心里路程。

伊莉莎聽補鍋匠男人說過自己周游過很多地方的經歷后,內心十分向往,希望自己也能如此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愿到其他地方看看不一樣的風景,追尋屬于自己的生活。當伊莉莎聽補鍋匠男人說有位太太想要菊花,便高興地將一小捆菊花苗插在一個紅色花盆里送給那個補鍋匠男人,并將自己的理想寄托在這一小捆花苗上,希望補鍋匠男人能夠帶它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并將它帶給那個想要菊花的太太。在伊莉莎的心目中,菊花就代表著她自己,如果菊花能夠走出去看到外面的世界,那么就代表著她自己也走出去了,也看到了外面的不一樣的世界了。但是在伊莉莎與丈夫亨利一起前往城里吃飯的途中,她看到自己送給補鍋匠男人的菊花被孤零零地扔在了路邊,她內心的夢想瞬間便如這殘敗的菊花一般破碎不堪。伊莉莎起初只是看到了一個小黑點,當然,她知道那個小黑點是什么,她不想看,努力克制自己不去看那個小黑點,但是她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眼睛,忍不住去看,因為那個小黑點代表的不僅僅是殘敗的菊花,更是伊莉莎心中未完成的夢想。她的夢想隨著被扔在路邊的殘敗的菊花而破碎,她不想直面并且不愿意接受這一事實,但是不又不得不正視這一事實。伊莉莎不愿意看但又忍不住去看的這一行為動作,將她激烈掙扎的內心活動體現得淋漓盡致。伊莉莎滿心歡喜地將自己的期望寄托在那盆菊花之中,希望借補鍋匠男人的手走出自己的狹小天地,感受一下外界的生活,但是補鍋匠男人卻毫不留情地將代表著她內心渴望的菊花扔在路邊,這表明伊莉莎渴望自由卻終究得不到自由,渴望掙脫生活的束縛卻怎么也掙脫不開的痛苦與掙扎,她內心的痛苦在最后她像一位老太太一樣輕輕啜泣中得到了深刻的體現,同時她的丈夫亨利又說伊莉莎好像又變回了原來的樣子了,因為她心中的夢想已不復存在。殘敗的菊花與伊莉莎破碎的夢想交織在一起,象征著伊莉莎無法跨越的生活束縛和她那永遠得不到的自由。作者用殘敗的菊花來指代伊莉莎破碎的夢想,更是將自然與女性結合在了一起,體現出自然與女性相關聯的特性。

結語:

約翰·斯坦貝克的短篇小說《菊花》,內容雖短,但卻生動地描寫出了伊莉莎對自由的渴望與其夢想破滅的痛苦,詳細刻畫出了伊莉莎內心的掙扎。伊莉莎這一女性形象不僅代表著她自己,更是代表著當時美國社會的眾多女性。通過對小說《菊花》的分析研究,真實感受到了伊莉莎激烈的內心活動,她的掙扎與痛苦讓人不禁為之感到悲傷,不禁對她產生憐憫之心。美麗的菊花代表著美麗的伊莉莎,殘敗的菊花同樣也代表著伊莉莎破碎的夢想和痛苦掙扎的內心。菊花所象征的自然之美與伊莉莎所象征的女性之美相結合,殘敗的菊花與伊莉莎內心破碎的夢想也互相交織在一起,使得生態女性主義在小說中完美地展現出來,表明了自然與女性之間不可分割的聯系。

參考文獻:

[1]莫海萍.約翰·斯坦貝克小說中女性人物及其思想特征分析[J].海外英語,2016(24):174-175.

[2]韓榮.約翰·斯坦貝克《菊花》中的象征主義解析[J].語文建設,2015(29):46-47.

[3]易華.女性主義視角下對約翰·斯坦貝克《菊花》的解讀[J].語文建設,2015(20):27-28.

[4]許紅娥,鄭桃云.被棄之菊花 被摧之女性——重新解讀約翰·斯坦貝克《菊花》中的生態女權意識[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09):113-114+117.

[5]張麗.淡雅的芬芳 別樣的情懷——生態女性主義視角下“菊花”的象征意義解讀[J].安康學院學報,2013,25(05):108-110.

[6]莫海萍.從《菊花》主人公伊利莎看斯坦貝克的矛盾女性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6(01):41-42.

猜你喜歡
斯坦貝克生態女性主義約翰
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約翰·科林斯
萊辛作品中生態女性主義解讀
基于生態女性主義視角下的《紅字》解讀
《瘋狂動物城》的生態女性主義解析
生態女性主義視角下的《理智與情感》
近半個世紀來國內外斯坦貝克生態批評研究現狀述評
通往伊甸之路——斯坦貝克女性描寫所傳達的主題探析
新電源
讓孩子買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