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長恨歌》中的環境描寫

2020-09-14 12:24黃夢菊
青年文學家 2020年26期
關鍵詞:形態長恨歌特點

摘? 要:《長恨歌》的大篇幅的環境描寫在小說中不常見,它不僅是故事發展的背景,更是小說內容的一個主要部分。它對小說敘事和主題表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也有不足之處。

關鍵詞:《長恨歌》環境描寫;形態;特點

作者簡介:黃夢菊,女,漢族,陜西延安人,伊犁師范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26-00-02

王安憶的《長恨歌》通過講述一個女人的一生來反映老上海的風貌和變化的過程。在小說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筆墨來呈現上海的各個時期的典型風貌。不論是篇幅上,還是表現形式上,它都作為了一個和故事情節分量相當的存在。如果沒有小說中的環境描寫,這個故事就只是一個俗套無聊的愛情故事。但其他的故事放在這個背景中上海依然是上海,風貌不會因此改變。因此,這本小說中的環境描寫有它的獨到之處,也對小說的構成和主題表達起著主要作用。

一、《長恨歌》中環境描寫的地位和形態

(一)支配式地位

小說的環境描寫在份量上占了很大的比例。整個章節都描寫環境的有“弄堂”“流言”“閨閣”“鴿子”“王琦瑤”“愛麗絲公寓”“鄔橋”“外婆”“平安里”。小說總共有四十三章,有九章是純粹的寫景,這在小說中是不常見的。在其他描寫故事情節的章節中,環境描寫依然在篇幅中占有很大份量,且大都是大段的描寫。在這里需要解釋的是“王琦瑤”“外婆”這兩個章節中,王琦瑤和外婆是被當做上海的一個景象,人物群體縮影來描寫的,并非單獨的寫這個角色,所以需要劃入環境描寫的類別。

在主題表達上,環境描寫也起著主導地位。首先在這本小說中作者要反映的是上個世紀上海的風貌,這個決定了環境描寫在小說中的主要作用。它不是作為故事情節背景出現在小說中,而是作為主要內容的一部分存在。甚至可以說王琦瑤的故事也是為了襯托文中對上海的描寫,她的故事是能反映上海風貌的故事之一,是讓環境描寫更加具象才存在的。人也是上海風貌不可或缺的景象之一。

王琦瑤作為中心人物,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她的人物性格沒有發生大的變化。是環境的變化推動著故事情節的發展,故事中人物的命運也都收到環境的牽制,隨著環境變化而變化。他們都是上海風貌畫卷中的點綴。比如說,因為大環境的變化,李先生失事,王琦瑤不得不去到鄔橋。在平安里的生活境遇下,推動她又發生了一系列故事。在新時代的上海中,王琦瑤仍然被環境席卷著,又你與一群年輕人走到了一起。她與她的舊家居一起變成了新時代中的引起讓人懷舊情緒的事物,她不是王琦瑤,是過去上海的縮影。

這種支配式環境,不論是篇幅上份量,還是主題上主導地位,都使得故事情節和人物在小說被弱化,這也是小說人物性格缺失發展過程,人物形象不夠豐富的原因之一。

(二)環境描寫的形態

小說中的環境描寫明確,清楚,不論是時間還是故事發生的地點,還是人物活動的場所,作者都進行了細致的描繪。不僅為故事構建起了一個清晰的時空背景,也能讓讀者在想象中為小說人物和故事的發生做出準確穩定的空間定位。

小說開篇的章節就將故事定位到了四十年代上海的弄堂里。用了一個章節來清晰地描繪弄堂的景象是“壯觀的”“行行種種,聲色各異的”,“性感的”,寫弄堂里的深宅大院有著怎樣的門和墻,寫院子里的夾竹桃和廚房后窗,寫弄堂里的日常生活嘈雜瑣碎,寫那里的路面飾著裂紋,寫街道燈火輝煌的時候弄堂昏暗的燈光……這些都讓故事背景從物到人都無比清晰。每一次地點的切換,時間的變化,作者都這樣花大量筆墨仔細的描寫,讓讀者能夠在腦中構建起詳細的背景圖像。這樣清晰的環境描寫不僅奠定了小說的氛圍和基調,還讓空間變得立體可觸,增加了小說的真實性。

在小說中整個故事的背景一直處于不斷的變動中,不僅是地理位置的變化,還有時間上的流動。從上海弄堂的閨閣到愛麗絲公寓,從鄔橋再到平安里,從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在時空的流動中,故事在不同的地方展開,跟隨著大背景流動著,舊上海到新上海的時光也在流動的環境描寫中一點點展開。弄堂,愛麗絲公寓,鄔橋,平安里這三個地點和那些時間節點是王琦瑤人生的三個階段的標志。這些動態環境推動人物變化,情節發展,把握著小說的節奏。

二、《長恨歌》環境描寫的特點

(一)言語精細,畫面細致且宏大

作者在描寫環境時用了細膩的筆觸,目光所及之處皆是景,從俯瞰上海到具體弄堂的某一戶人家,從整個大的格局到一條排污水的溝渠,甚至是窗臺上一盆花,都描寫得十分清晰。由遠及近由大到小,從形態顏色,觸覺嗅覺,都沒有放過。構建了一副宏大又精致的上海風貌圖。

(二)強烈的象征意味

1.為故事情節和人物活動提供了相宜的氣氛和場所

在這篇小說中,環境的描寫有著強烈的象征意味。它為故事情節和人物活動提供了相宜的氣氛和場所。作者寫閨閣的環境時,相對應的是王琦瑤的學生時代,,也是她最天真鮮活的時候?!霸鹿饴湓诨ù昂熒系挠?,總是美麗溫存的?!盵1]“閨閣是上海弄堂的天真,是八面來風的閨閣……”[2]作者或在描寫愛麗絲公寓時,相對應的也是那時候已經走進繁華世界的王琦瑤。她生活的地方發生了改變,人也跟著發生了變化。

“愛麗絲公寓是這鬧市中的一個最靜,這靜不是處子無風波的靜,而是望夫石一般的,凝凍的靜。那是用閑置的青春和獨守做代價的人間仙境……”[3]這段環境描寫與王琦瑤的愛麗絲的生活像對應,在這里她獻上了處子之身,成為一只等待李主任的金絲雀,青春和獨守,忍受孤寂是她付出的代價。

2.起到了深化作品意蘊的作用

最明顯的是環境描寫不只是作為情節需要的背景存在還起到了深化作品意蘊的作用。作者通過對環境的著意描寫或者借助環境的某些特征和屬性,構成明喻或隱喻。

比如說這部小說中的鴿子,作者特意用了一個章節來描寫,文中頁穿插著鴿子的描寫,它不僅是一個環境描寫中的事物,更是一個有象征意義的意象。在這本小說中,鴿子是上海弄堂的精靈,它們住在喧囂嘈雜擁擠的弄堂,卻高飛在城市的上空俯視著這城市的風景?!傍澴邮沁@無神論的城市里神一般的東西……”[4]“這城市里最深藏的罪與罰,禍與福,都瞞不過他們的眼睛?!盵5]

鴿子在這個小說中是上帝,它以第三者的眼光看著天空下的這個上海世界,以包容的心態看著那個世界的美好與骯臟,看著那個上海的繁華與衰落,看著新舊交替,看著世間萬象,包括像王琦瑤這樣的小人物的一生。最終都是那個歷史中的一縷塵煙,成為了組成歷史的一部分。

3.滲透著一定的主體因素

象征型環境一般都滲透著一定的主體因素,在這部作品中,環境所體現的主觀色彩更為直接強烈。比如:“鄔橋這類水鄉要比海島來的明達通透一些,俗一些,茍且一些……這些快樂是俗世界里最底處的快樂,離奢華遠著呢!”[6]這不僅是對水的描寫,作者對主觀情感注入的直白。鄔橋也代表著與上海繁華城市截然不同的一種俗的快樂,一種平凡純真的生活。

“如今要俯瞰這城市,屋頂是錯亂并且殘破許多的……瓦碎了三分之一,有些地方加鋪了牛毛氈,木頭門窗發黑腐爛……可它卻形散神不散,有一股壓抑著的心聲……就是兩個字:活著?!盵7]對平安里的描寫,更是對那些住在這里的生活在都市地層小人物的描寫,盡管喧鬧,瑣碎,壓抑,沉重,沒日沒夜地熬著,還是要茍且偷生。

三、《長恨歌》環境描寫中的不足

(一)情景交融的缺乏

小說中的環境描寫,都有著作者強烈的主觀情感。不論是作為小說情節的背景還是反應上海風貌的內容,這樣太主觀,過于意象的環境描寫導致背景的真實性大打折扣,上海風貌成了作者眼中的上海。人們感知到的更多是作者在環境描寫上的主觀的情感,是作者眼中過濾后的上海,剝奪了讀者自我判斷的權利,使得環境描寫不論是作為背景還是內容的作用大打折扣,掩蓋了環境本來的面目。

情景交融于情于景都是公平的結合,是作者無聲的將情感融入畫面中,并不剝奪畫面本來的美感和該有的筆墨。情感是內涵,環境是表象。

而小說中的情感并沒有融入環境中,而是與環境一起直白地表達出來,本該藏于景內的內蘊被作者一同拿出來展示給讀者,使讀者少了一種體會的快感,領悟的美感。

(二)環境描寫和故事情節的割裂

小說一開篇幾個章節的環境描寫雖然刻畫了故事發生的大背景,但太過冗長拖沓。之后的故事內容展開的過程中又很少有環境描寫的插入。到情節轉換開始切入新的場景時,又是整篇的大段環境描寫,甚至一個章節的環境刻畫,然后才是人物登場,中間鮮有環境描寫的穿插。

作者大篇幅大段落的環境描寫并沒有和小說情節達到融合,讓人產生一種將故事強行嵌入環境的生硬感,而不是融入環境的統一感。這種割裂也讓故事不夠流暢自然,沒有讓環境發揮出該有的作用,也讓故事落入俗套,沒有達到更高的反映上海風貌高度。這種割裂也影響了小說的美感和讀者的閱讀體驗。

注釋:

[1]王安憶.長恨歌[M].合肥:黃山書社,2011:11.

[2]王安憶.長恨歌[M].合肥:黃山書社,2000:1.

[3]王安憶.長恨歌[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94.

[4]王安憶.長恨歌[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18.

[5]王安憶.長恨歌[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18.

[6]王安憶.長恨歌[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127.

[7]王安憶.長恨歌[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353.

參考文獻:

[1]王安憶.長恨歌[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

[2]周雨曄. 論王安憶小說創作中的上海書寫[D].華東師范大學,2014.

[3]張冀.論《長恨歌》的敘事策略與海派承傳[J].文學評論,2010(06):62-68.

[4]馬春花.王安憶小說中的上海地景[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6):74-77.

猜你喜歡
形態長恨歌特點
《長恨歌》中王琦瑤的物化愛情——用馬克思“交換—消費”系統解讀
長恨歌
——筆畫設計
芻議漢字設計的形態語義學
戰斗精神的五個要素
建筑設計基礎教育中“體”與“空間”形態的自組織
“互聯網+”視域下的公益新形態探究
微信輔助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研究
從語用學角度看英語口語交際活動的特點
蘭峪水,長恨歌
理性思考 深切同情——用“以意逆志”“知人論世”之法探究《長恨歌》的主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