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大學英語教學中價值觀教育的現實與理想

2020-09-14 12:18王霄云
校園英語·月末 2020年6期
關鍵詞:價值觀教育大學英語教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摘要】基于大學英語教學中對于人文性和價值觀教育的最新認識,我們發現當前中國高校思想教育的問題更多體現出中國社會轉型中文化定位、發展創新的困境。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價值觀教育本應在課堂上悄然進行,卻常常被形式主義所忽視。

【關鍵詞】價值觀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英語教學

【Abstract】Tracking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effor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the latest value educ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we find that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tually reflect the difficulties of cultural orientation and innovation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value education, which should be deeply moving but quietly undergone in the classroom, is often? neglected by formalism.

【Key words】value education; socialist core valu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作者簡介】王霄云(1975-),男,漢族,陜西咸陽人,寧夏理工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漢翻譯、英語教學法。

高校的價值觀教育現狀如何?作為一名普通的英語教師如何在教學中認識和對待這些問題?本文將對此做淺薄的探討。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

馬克思說:“‘價值這個普遍的概念是從人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物的關系中產生的?!碑敶鷮W者羅國杰認為,“所謂價值觀,簡單地說,就是主體對客體有無價值和價值大小的立場與態度的總和,是對價值及其相關內容的基本觀點和看法”,是一種“具有系統性、綜合性和穩定性的觀點”。

事實上,關于價值觀的教育,黨和政府已經作出多次明確指示。2006年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六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2012年11月召開的中共十八大明確提出“三個倡導”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此后,從幼兒園的兒歌,到中小學、大學的各種補充讀物,都出現了涉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如,馮天瑜主編的《朝讀經典——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生讀本(1-6年級)》, 常衛國主編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青少年讀本(高中版)》,錢廣榮主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大學生讀本)》等),各種專家學者的研究專著、論文更是數不勝數。實際效果如何,暫且不論,在此我們僅談談高校英語教學中價值觀教育的問題。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價值觀教育現狀

在我國,大學英語是高校的必修課,是非英語專業學生一門很重要的文科課程,其對于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普及面之廣,僅次于思政課。當前使用的大學英語教材在語言表達上基本是原汁原味英美人士的文章(有些經過刪減和部分改編),因此文本所體現出的外語文化和其中所蘊含的價值觀也往往因與中國文化的差異而引起學生理解上的困難,或是某種好奇,甚至羨慕,以至困惑。當前,由于網絡資訊的發達,各種影像、圖片、聲音、文字所挾裹而來的歐美文化對青年學生的影響堪稱巨大,其中魚龍混雜的價值觀已非一般人所能輕松辨識。當此之時,一位人生的導師乃如久旱甘霖、雪中送炭。然而可惜的是,我們的思政課往往流于理論化,并不能幫助學生面對應接不暇的日?,F象。英語課堂中的師生,通過文本直面的是西方的人和事,如果張口詞匯、語法、四六級,閉口閱讀、聽力、說寫譯,卻對其中文字體現的文化、思想、價值觀絕口不提,那么我們顯然失去了進行思想教育的絕好機會。

眾所周知,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而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說: “一種文化,最根本的性質是指一系列的價值觀念?!?中國學者胡文仲認為,價值觀是“跨文化交際的核心”。外語,絕對不止于一種工具,它更代表著一種文化。在國外,對于外語文化教學的研究有豐富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美國人從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關注外語文化教學。1996年,美國教育部頒布了改革后的外語教學標準,其中明確規定,文化是外語教學的中心。同年,歐洲公民語言學習的現代語言計劃完成,其重點為如何提高學習者的社會文化能力及跨文化交際能力。歐美國家同樣重視思想政治教育,不過是以隱蔽的形式進行的,通常為滲透于各門課程的公民教育。

在中國,大學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其承載的歐美文化是豐富多彩的,其肩負的跨文化交際功能也是不可忽視的。但可惜的是,長期以來我們一種把外語當成一種工具,外語教學很少提及思想意義。1980年和1986年發布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中說明了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但沒有提到文化,僅強調了語言能力;2000年開始提出“借鑒和吸收外國文化精華,提高文化素養”;2007年又提出“大學英語課程不僅是一門語言基礎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質教育課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涉及大學英語課程時也應充分考慮對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國家文化知識的傳授”。2017年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則明確而詳細地指出:“大學英語課程是高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就人文性而言,大學英語課程的重要任務之一是進行跨文化教育······增進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意識,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弘揚人的價值,注重人的綜合素質培養和全面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有機融入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因此,要充分挖掘大學英語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統一?!?/p>

關于大學英語教學中價值觀的引導和滲透,國內研究者早在2005年便有相關文章發表,如江慶心的《試論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價值觀引導》。其他典型的研究,如2014年李憲的碩士論文《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研究》,對于大學英語教學與思政教育的結合論述比較充分;2018年張雪珍等發表的《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融入大學英語教學》一文,旗幟鮮明地提出了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核心價值觀教育。而2011年錢鳳蓮 、李伯軍的《論中美價值觀差異———以大學英語課文 “Mr. Doherty Builds His Dream Life”為視角》,看似比較具體,但細讀之后發現許多方面并不能茍同,思路似乎有不夠開闊之嫌。有關方面的研究,多數比較籠統,對于英語課堂與文化教育、價值觀教育的結合探討不夠深入。

三、高校大學英語教學中價值觀的培養

英語教學一直以來都流于工具化,這是全社會功利主義思想在教育中的體現,也是教學實踐中時間、師資等各種限制因素所造成的結果。通過對相關文獻的閱讀,結合自己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筆者發現,真正要在時間上保證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和思想教育,在方式上讓學生感到生動有趣深入人心,的確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那么,如何使英語教學與的思想教育真正實現結合呢?

1. 社會主義教育的理想狀況。教學更多的是一種藝術,而思想教育的成功在于教學這項藝術是否可以打動人心?!懊栏?,因為它必然要從細微日常出發,故對新政治的展開起到了相當重要增補作用,它是政教落到實處的成功或不成功的中介?!睂τ诖髮W英語教學來說,其功利性易于為所有人所接受,但其人文性、思想性卻不易為人所相信,大張旗鼓地思想教育則易為受眾所逆反。所有真正的思想教育,必須回到零點,從人心的平等與自然開始?!爸挥性凇匀簧踔潦恰厝坏幕A上,重新奠定普遍的人性、欲望、美等等才是可能的。通過一系列求新改造運動,社會主義實踐最終不只是為了塑造社會主義條件下的人,更是為了塑造具有普世意味的新人及其生活世界?!边@是社會主義教育的理想狀況。

2. 中國高校思想教育的文化背景。中國高校思想教育任重道遠,這不僅僅是高校英語教學的問題,更是整個中國教育以至中國文化在全球化新時代的問題。 首先,革命年代與軍事化管理年代同仇敵愾的局面已經不在,意味著道義的判斷失去曾經的目標,個人主義生活成為價值的主要判斷對象。其次,中國作為追趕者,與西方的對比本身處于不平等的基礎。最重要的且更深層次的緣由是文化定位的不確定。中國的發展是在復興傳統?還是接受西化?抑或全新的未來?

3. 大學英語課堂中被忽視的思想交鋒。對于英語老師來說,除知識技能教學之外,能對文章背景知識進行介紹,已屬難得,如果上升到價值判斷,更是鳳毛麟角。然而,文本中對西方文化的贊揚也可能發展為學生的仰慕,對中國文化的失語(翻譯習題中的穿插顯得如同補丁,并無多少影響當代社會價值觀的意義)也可能發展為學生眼中的缺陷。公開的評價和價值判斷在教學中一旦失去話語,內在的價值觀則會潛滋暗長。因此,在理工科主導的大學,人文關懷不可缺失,在工具化的外語教學中,人文性不僅僅是了解一些中西文化知識,不是形式主義的走過場,更是進行深入人心的思想上的交鋒。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06.

[2]羅國杰主編.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1.

[3]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

[4]布魯納著.邵瑞珍譯.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18.

[5]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9:165.

[6]陳桂琴.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一項基于黑龍江科技大學的個案研究[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8,13.

[7]李蕊.試論中美外語教育中價值觀的培養[J].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1(3):62-64.

[8]張雪珍,趙學延,蘇坤.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融入大學英語教學[J].中國高等教育,2018(19):47-49.

[9] 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教育部最新版)[OL]. [2017-02-03].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203/14/413468_626210661.shtml.

[10]江慶心.試論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價值觀引導[J].學術論壇,2005(6):168-171.

[11]李憲.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14.

[12]錢鳳蓮,李伯軍.論中美價值觀差異——以大學英語課文 “Mr. Doherty Builds His Dream Life”為視角[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1(2):153-154.

[13]謝俊.社會主義文藝總是“不自然”的?刻板印象背后,是更復雜的美學[J].新京報書評周刊,2019,5,24.

[14]朱羽.社會主義與“自然”——以1950-1960年代中國的文藝實踐和美學論證為中心[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11:2.

猜你喜歡
價值觀教育大學英語教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新媒體對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影響及對策
翻轉課堂在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多模態隱喻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認知構建
在高校有效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探索
IP影視劇開發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
關于大學英語教學應用互動式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思考
轉型時期的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特征和對策研究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機融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