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開放視角下中國商業銀行全要素生產率研究

2020-09-15 16:11陳智
博鰲觀察 2020年5期
關鍵詞:金融開放全要素生產率商業銀行

陳智

內容摘要 從某種角度而言,商業銀行的經濟發展狀況與社會資源的配置效果有密切的關系。文章以2001—2018年的75家商業銀行數據為研究樣本,采用數據包絡分析方法,對全要素生產率加以計算。首先,對全要素生產率展開測算分析;其次,探討全要素生產率的收斂性;最后,研究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因素。

關鍵詞 金融開放 商業銀行 全要素生產率

1 引言

在現代經濟發展中,金融作為資源配置的重要樞紐,是經濟發展核心。商業銀行是我國金融體系中的核心力量,在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通過對商業銀行相關數據全要素生產率的計算,從金融開放的角度上,進一步掌握了影響全要素生產率收斂性影響因素。

國外關于銀行全要素生產率的研究多以測算方法為主,通過對比不同地區和不同類別銀行的全要素生產率,探討了影響生產率的具體因素。國內相關研究雖然略晚于國外,但是研究成果比較豐富。例如,有研究以多家商業銀行為案例樣本,得出從2014年之后的15年間,銀行全要素生產率下降的結果;有研究認為,資本的監管能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商業銀行飛速發展,但是伴隨著國內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商業銀行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已經無法適應國內金融業的發展。因而,展開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了解金融開放視角下,中國商業銀行全要素生產率情況,本研究具有現實性價值和意義。

2 全要素生產率的測算

2.1 變量的選擇與數據的來源

本研究以數據包絡分析方法為主。對全要素生產率進行分解,可將其概括為技術進步與效率的乘積[1]。其中,技術進步主要代表的是可達到最佳的生產邊界;技術效率主要代表的是實際生產邊界,針對最佳生產邊界的追趕程度與進度。數據包絡分析方法應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對投入指標、產出指標加以明確。通常情況下,可根據商業銀行的實際情況,將投入指標設置為銀行從業人員、固定資產凈值、存款總額、營業費用;將產出指標設置為貸款總額、稅前利潤。對數據全面性、可獲取性進行綜合的考慮與分析,將75家商業銀行作為本次研究的樣本調查對象。

在上述商業銀行樣本中,包括國有大型商業銀行5家,股份制性質的商業銀行12家,農村商業銀行13家,其余均為城市商業銀行。調查發現,所選擇的75家商業銀行,總資產在銀行總資產占比中超過了70%,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對我國商業銀行整體發展狀況的反映。文章中涉及的所有數據,一方面源于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統計局網站的數據,另一方面源于中國金融年鑒和各銀行機構年報的數據。

2.2 全要素生產率的測算結果

在研究過程中,應用Deap軟件,對商業銀行全要素生產率的結果加以計算。對計算后數據予以整理,分別得出關于商業銀行全要素的生產率與分解值(見圖1)、關于不同類型商業銀行的全要素生產率分析(見表1)。

根據圖1中的相關信息可了解到,2001—2018年,國內商業銀行的全要素生產率始終呈現出振蕩上升的態勢,綜合其平均值來看,超過1。在考察過程中,商業銀行的全要素生產率曾經多次出現下跌大趨勢。在宏觀政策調控下,雖然也取得了回升,但此種現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國內商業銀行在發展中存在脆弱性特點[2]。長期以來,商業銀行在發展中將發展的目標設置為擴大規模。此種發展模式凸顯出粗狂式經營,擴大了資產規模,不過此種發展形式會對商業銀行發展質的提升產生限制性的影響。在商業銀行面對內部危機或是外部競爭時,可能無法及時、有效地應對。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政府已經提出重視金融改革,轉變金融發展的方式,主要就是為了轉變當前商業銀行在發展中面臨的局面。

將全要素生產率進行分解,形成的技術進步與技術效率能夠實現對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促進。根據圖1中的信息,能夠明確全要素、技術進步、技術效率之間并非始終保持完全一致的現象。技術進步與效率并未能夠始終、共同促進商業銀行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3]。對于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作用,突出體現為交替性的作用。此種現象產生的原因,與我國商業銀行分布范圍廣泛有密切的關系。不同地區、不同城市和不同資源條件下,商業銀行發展也存在一定差異。因而,兩者對于新產品的接受、新服務的接受、使用能力等,表現也各有差異。技術進步與效率在全要素生產率的表現,以前以最佳生產邊界、追趕最佳生產邊界為主。

由表1中相關數據可了解到,在考察期內,在本次研究調查的商業銀行全要素生產率明顯呈現出震蕩上升的趨勢。其中,全要素生產率最高的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其均值為1.271;次之的是股份制商業銀行,均值為1.246,最低的是農村商業銀行,其均值為1.215。

在我國,由國家直接管控的大型商業銀行,分別為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在我國金融業總資產中,上述銀行占比達到了40%。上述五種銀行金融賬戶的吸儲能力相對較高。商業銀行全要素生產率最高的原因,與其發展歷史悠久、有龐大的分支機構和資金實力相對雄厚有密切的關系。

股份制銀行雖然屬于全國性的商業銀行,但是此類銀行并非是由國家進行管控的。與國有商業銀行相比,其股權結構更加靈活。由于股份制銀行沒有國字號,所以與五大銀行相比,股份制銀行的吸儲能力相對偏低。此種現象,要求股份制商業銀行通過發展特色業務的方式,在較為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取一定的地位。股份制銀行通過重視創新和提高人力資本水平,實現了差異化的競爭,在市場中占據了一定的比例。例如,招商銀行信用卡業務的開展,在全國的比例較高;民生銀行的小微型客戶數量較多,截至2018年,此類客戶數量已經超過70萬人,在商業銀行中位居第一。

城市商業銀行,實際上是由20世紀80年代的城市信用合作社改制而成的,90年代后組成城市商業銀行,為各地區的中小企業服務。根據對城市商業銀行的分析,其有雙線管理的特點。此類銀行是由地方政府控股的,無論是地緣還是人緣,均有較強的優勢。地方政府的不少貸款都是借助城市商業銀行完成的,但是城市商業銀行屬于區域經營,所以多數城市商業銀行的資金實力、信譽度等都未沖出省城,以城市為主。因此,此類銀行的吸儲能力、規模和實力,都要低于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

農村商業銀行,實際上是由我國農村信用合作社改制形成的,此類銀行隸屬于各地區的政府。調查發現,農村商業銀行的改制時間是最晚的,總資產規模相對較小,且基本沒有品牌知名度。在開展的業務中,以“三農”業務為主。當地政府雖然對農村商業銀行予以支持,不過從整體上來說,其業務范圍仍相對狹窄,業務對象所服務的行業附加值較低、技術含量及較低、收益較低。因而,農村商業銀行在所調查的銀行中,全要素生產率最低。

3 全要素生產率收斂性的分析

根據經濟增長收斂理論,能夠了解到社會、經濟的發展,會逐漸縮小個體間的差異,使個體發展增長趨于同步。在金融開放的大環境中,外國資本的進入是否會使我國各行業銀行發展趨于同步,這一點需要展開深入研究才能得出結論。聚集于此,文章以σ收斂和β收斂為主,分析商業銀行在金融開放視角下,全要素生產率差距的收斂情況。

3.1 σ收斂性分析

σ收斂,主要是對標準差分布情況加以檢驗,實現對收斂性的分析。若標準差逐漸減小,可表現出一定收斂特征,模型如下所示:

式中,TFP 是全要素生產率的簡稱; TFP是全要素生產率的平均值。

圖2為σ收斂性結果示意圖。根據圖2,能夠了解到在整個考察周期內,商業銀行全要素生產率標準差表現出明顯的震蕩下降趨勢,收斂特征明顯。而且,不同類型商業銀行,其全要素生產率標準差具有一定的趨同性。其中,全要素生產率的標準差,分別在2005年、2006年、2008年和2015年間出現震蕩。分析其原因,此種現象可能與美國金融危機有密切的關系。商業銀行全要素生產率的標準差收斂趨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證實我國商業銀行存在σ收斂。

3.2 β收斂性分析

根據對β收斂的分析,其主要包括絕對性與條件性的β收斂。其中,絕對性β收斂主要是對不同指標初始水平、增長率關系的比較,實現對收斂情況的判斷。若初始水平、增速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高初始水平的增長速度將逐漸放緩,則初始水平高低不同的商業銀行之間,會表現出趨同的增長速度。此時,可認為有β收斂。對絕對性β收斂的檢驗,可采用如下公式:

式中,β1代表的是收斂系數。

若β1是顯著性負數,那么證實有絕對性收斂。將外資持股比例的變量加入進來,考察在金融開放的環境中,外資參股的方式是否能夠使上而言銀行全要素生產率,出現β收斂。模型如下:

式中,FSI代表的是外資持股比例。

若β1是顯著性負數,那么可證實有條件β收斂。將相關數據代入模型中,能夠得出關于絕對β收斂檢驗OLS回歸和關于條件β收斂檢驗的固定效應回歸,如表2和表3所示。

綜合表2中相關數據了解到,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結果絕對系數為-0.228,在1%統計水平下為顯著。股份制商業銀行結果絕對系數為-0.304,且在1%統計水平下為顯著。城市商業銀行結果絕對系數為-0.382,且在5%統計水平顯著。農村商業銀行結果絕對系數為-0.336,在10%統計水平顯著。全樣本銀行結果絕對系數為-0.183,在5%統計水平顯著。綜合來看,我國商業銀行全要素生產率存在絕對β收斂。

綜合表3中相關數據,將外資參股變量增加進去后,結果中的一欄,系數均為顯著負數。此研究結果表明,金融開放環境中,商業銀行有β收斂,且在特定條件下商業銀行全要素生產率為明顯條件收斂趨勢。在這五種商業銀行的模型調查中,外資持股系數為顯著負數。該研究結果表明,注入外資后,我國商業銀行全要素生產率的收斂效果增強。在跨越多個經濟周期中,外資金融機構的治理體系、風控體系等都呈現出日益成熟的趨勢。引入外資后,商業銀行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更多外資管理方式,提高商業銀行的治理水平、風險防控能力,也可增加國內金融市場的激烈度,形成國內商業銀行改革的動力。

4 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因素分析

4.1 變量的選擇與模型的設計

商業銀行的全要素生產率一般可概括為外部環境、內部治理。其中,在分析外部環境時,是從宏觀經濟、政策兩種環境展開的;在分析內部環境時,是從股權結構、內部治理、經營與運行情況展開的。通過分析發現,雖然外部環境可對商業銀行全要素生產率產生影響,但該環境是客觀必然存在的。商業銀行在發展中,并不能夠通過自身創新或改革而改變。不過,商業銀行可積極調整自身的經營狀況,通過改善內部環境的方式,進一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為此,在研究中以內部環境為重點,對商業銀行全要素生產率影響因素展開分析。在金融開放的視角下,為明確開放的程度對商業銀行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將國外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程度的指標,用外資持股比例予以表示。與此同時,納入以下指標:其一,資產質量指標,用AQ表示;其二,資產配置指標,用AA表示;其三,成本管控指標,用CP表示;其四,創新能力指標,用IA表示;其五,資產規模指標,用BS表示;其六,人力資本水平指標,用HU表示。上述指標均為內部治理指標,將其作為模型中的解釋變量,構建模型如下:

本研究將商業銀行總資產作為規模性指標,展開深入研究。

4.2 實證分析與結果

因本次研究選取的數據為2001—2018年,時間周期過長,因而部分數據可能缺失,致使本次實證分析中所應用數據,屬于非平衡的面板數據。應用Hausman檢驗結果,發現本研究比較適用于隨機效應模型,得出計算結果(見表4)。

綜合表4中的數據能夠看出,四種銀行的外資參股系數均為正數,為在1%統計上顯著,這表明外資參股對我國商業銀行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外資參股方式,可實現對銀行管理流程的優化,進一步提高商業銀行產品的創新能力、服務能力,為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礎。

5 結語

研究的結果顯示,全要素生產率最高的是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生產率最低的是農商行;商業銀行的全要素是恒產率,有σ收斂和β收斂,且將外資持股變量就加入后,有條件β收斂;外資持股與商業銀行全要素有密切的正相關關系,但類型不同的商業銀行受影響的程度存在差異。所以,全要素生產率在外資參股提升過程中可進一步對資產規模進行優化,加強創新。

【參考文獻】

[1]董倩.科技金融對城市商業銀行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基于調節效應和中介效應的視角[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8,25(9):38-44.

[2]朱佳佳.金融資源配置對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影響研究——基于省際面板數據[J].福建金融,2019,23(6):23-30.

[3]李占風,郭小雪.金融發展對城市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效應與機制——基于資源環境約束視角[J].經濟問題探索,2019,24(7):162-172.

猜你喜歡
金融開放全要素生產率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資金管理的探索與思考
關于加強控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探討
金融開放對金融監管影響及對策分析
經濟開放度對金融穩定的影響研究
湖北省十二市全要素生產率的比較分析
河北省經濟增長方式的實證分析河北省經濟增長方式的實證分析
能源效率研究方法的比較分析
金融開放條件下跨境與跨市場資金流動關系分析
我國商業銀行海外并購績效的實證研究
金融開放與經濟增長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