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自然的土壤里生長

2020-09-15 16:24計彩娟
江蘇教育研究 2020年23期
關鍵詞:幼兒園家長幼兒

1999年,還是一個青澀小姑娘的我從學校畢業便義無反顧地選擇在自己家所在的小鎮上的幼兒園工作。2020年,是我在金家壩幼兒園工作的第21個年頭,在這里有著它最美的模樣:簡單、樸素、安靜。在這樣“自然的土壤”里便產生了最真實、最美好的教育……

回歸,讓我的心靈與兒童相遇

因為孩子的美好,我總是熱淚盈眶。當我看到他們趴在草地上看小昆蟲時專注的神情,當我看到他們貼心照顧生病的小兔,當我聽到石榴園里傳來的陣陣歡笑聲……孩子們在自然中呈現的真實幸福感總能給我帶來莫名的感動。所以,我在想,對于幼兒,自然不僅是構成教育的元素,更是一個人獲得幸福的源泉。

于是我便萌發了改造幼兒園的想法——把大自然搬進幼兒園。我帶領團隊努力圍繞“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將園內的5畝農田打造成了孩子們流連忘返的“小豆丁農場”。這里有梯田式旱植園、水植園、荷花池、飛禽園、石榴園、梨園、批把園,以及開放、無障礙的野趣動物園?!靶∞r場”里的選種、栽培、管理、收獲、品嘗、制作、飼養動物等活動,為幼兒的感知、操作和體驗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教育活動。譬如,孩子們可以細心地為油菜疏苗,拔下的油菜喂小兔小羊,收集小兔小羊的糞便制作有機肥料給油菜施肥,在不知不覺中就實踐了一次生態微循環。小農場里的這些活動是涉及幼兒多方面學習和發展的綜合活動,活動的開展,使幼兒的學習內容相互滲透,零散的經驗得到拓展和提升。

但是我并不滿足于此,我總想把最好的給予我的孩子們。于是,在農場建設的基礎上,我們又把游戲精神融入其中,打造了一個集生態、趣味、挑戰、探究于一體的戶外主題游戲場,包括批把園里的陽光水岸、三棵大樹下的樹屋體能鍛煉區、漂流瓶沙水區、鳥巢山坡休閑區、地下的秘密迷宮區、小小生活坊和農耕體驗園,為孩子們營造了一片綠色、生態又不失童趣的游戲空間和運動空間。孩子們在親近自然、體驗自然、共享自然中,不僅可以像小小生物學家一樣探究動植物的秘密,還可以在戶外的主題游戲場盡情游戲。爬山坡,玩樹樁,在草地上自由奔跑、嬉戲、翻滾;用稻草做草龍、草墊、草飛碟,用樹樁做梅花樁;暢玩捉迷藏、套圈、老鷹捉小雞、跳房子、滾鐵環、打陀螺等傳統游戲。通過主題游戲場的創設,鼓勵幼兒嘗試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不同年齡、不同興趣愛好的幼兒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游戲活動,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冒險探索精神。這個過程中孩子是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孩子們的生活更加自然,也獲得了更多來自自然的力量。

溝通,讓家長遇見靈性的美好

幼兒園改建完成后,我興奮不已。想著孩子們在大自然中徜徉的美好情景,我甚至會一個人偷偷傻樂。但是事與愿違,當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每天干著喂小羊、種蠶豆、修剪樹枝等“活兒”時,家長們非常氣憤,甚至質問:“一天到晚叫孩子做農活,我家孩子不是來當農民的!”聽到家長的埋怨,我沮喪于我的教育信念被別人否定。好在一段時間后,經過與家長的多次溝通,這樣的情況有了改變。

我深知,家長之所以會質疑,是因為他們不理解孩子與大自然、與動植物親密接觸的重要性,更不了解這背后的教育價值。于是,我開始大量閱讀相關課程資源開發的文章,并進而閱讀相關的專著,滾雪球式的閱讀大大開闊了我的視野。讓我感到慶幸的是,在這期間,我有幸得到了南京師范大學虞永平教授的指導。我清晰地記得當時虞老師來到幼兒園時的情景,他看到滿園的果樹、大片的草地,非常高興,說這樣的幼兒園充滿野性和生機,小朋友就應該在這樣充滿挑戰的環境中學習。有了專家的引領,再加上文獻閱讀,我開始慢慢領悟孩子為什么要回歸自然、如何設計自然教育的實施途徑和方法等,并努力付諸實踐。

我們將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表現以多種形式展示給家長,讓家長明白我們開展的種植飼養活動是什么、為什么開發種植與飼養活動、種植與飼養活動是如何開發的、幼兒在種植與飼養活動中獲得了什么等等。慢慢地,家長的觀念轉變了,現在他們愿意全程參與活動,有時帶孩子們進行戶外調查,有時在一起收集活動材料,不少家長都成為幼兒園的志愿者。比如,幼兒園里有is棵梨樹,但是梨子成熟的季節是暑假,往年孩子們都沒有體驗到梨子豐收的快樂,如何用好這個資源呢?我們在家長群發布了這一信息,家長看到后紛紛表示可以組織一次返?;顒?。為了讓家長親身感受孩子的學習過程,我們利用微信群組織了一次“云上家長會”,讓家長暢聊收獲梨子活動中,孩子們可以做什么,家長可以如何支持。在一個多小時的交流中,家長之間逐漸達成了共識:孩子能做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做,不包辦代替;制作好的美食除了自己品嘗,還要引導孩子學會分享。于是孩子們與家長相約回到了校園,小手牽大手采梨、數梨、做冰鎮梨汁,還派出愛心小分隊給交警、環衛工人送清涼?;顒又?,孩子們感受到了四季的變化,享受到了土地帶給他們的豐富饋贈,而孩子們和家長又把這份饋贈帶給了炎炎夏日中的勞動者。我突然明白:原來自然、本真的教育不單單指向自然中的事物,還包括自然中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

幸福,從團隊的凝心聚力開始

在幼兒園里,我始終以“自然、本真”的教育理念影響著每一位孩子、每一位家長,還有每一位老師。我總是跟老師們說:“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會走得更遠?!?/p>

金家壩幼兒園是一所鄉鎮幼兒園,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金幼和其他農村幼兒園一樣面臨著一個大難題——留不住老師??吹酱蠹壹娂娺x擇去城市,我也在問自己:離開還是留下?離開也許對我來說會有更好的發展,但是我也清楚,一棵樹只有深深扎根泥土,才有根深葉茂、花繁果碩。所以,后來每每有人對我說“大家都走了,估計你遲早也是要走的”時,我都會淡淡地一笑,語氣堅定地說:“我不會走,我喜歡這里?!彪S著時間的推移,這份喜歡變成了對金幼這個團隊深深的熱愛。

就在整個幼兒園朝著美好的方向發展之際,我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新招錄進園的一批年輕老師,考慮到孩子在城市讀書方便,紛紛提出調動申請。此時已是園長的我,作為個人來講,非常理解教師們的選擇;但是,我時刻提醒自己還有另外一個身份——管理者。于是,我一方面堅定表明自己挽留的態度;另一方面,用真情感動老師,積極為老師尋找、創造各種鍛煉、成長的平臺和機會,讓老師真切感受成長的快樂,發現自身的價值。在提升教師專業能力上,我堅信,老師的學習同兒童的學習道理是一樣的,同樣不是靠外部的灌輸。于是,在金幼的園本培訓中常常能看到,老師們在戶外參與實地調查、圍繞一日活動中的典型案例開展“頭腦風暴”活動、換位做孩子體驗活動中的真實感受等等??傊?,為了調動青年老師的積極性,我動足了腦筋,以“做中學”的方式帶領老師解決教育實踐中的真問題。通過這種實實在在的教研形式,老師們切實轉變了自身的教育觀念,年輕老師紛紛嶄露頭角,獲得了各種榮譽和稱號,教師梯隊培養基本完成。真情換真心,近s年,我們幼兒園沒有調走一個老師。更可貴的是,從大家的工作態度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大家熱愛這個集體,凝心聚力共同為心中的教育夢想而奮斗。我可以自豪地說,金幼的團隊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團隊。

在21年的教育生涯里,自然、本真一直是我內心的最高追求。豐沃的土地、潺潺的流水、可愛的動物……,帶給孩子們的是成長本該有的自然與本真,帶給幼兒園的是教育本該有的和諧與靈動,帶給我的則是生命本該有的寧靜與美好。

(計彩娟,蘇州市吳江區金家壩幼兒園園長,215215)

責任編輯:楊孝如

猜你喜歡
幼兒園家長幼兒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優秀作品欣賞
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家長錯了
愛“上”幼兒園
家長請吃藥Ⅱ
犯錯誤找家長
想念幼兒園
幼兒園私家菜
幼兒畫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