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活動化教學的實施策略

2020-09-15 16:24沈琦
江蘇教育研究 2020年23期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摘要:小學數學活動化教學是一種能培養學生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新型教學模式?;顒踊虒W要關注學生的體驗,即學生“做了什么”和“做得怎樣”;關注學生的感悟,即學生“想了什么”和“想得怎樣”;關注學生的表達,即“說了什么”和“說得怎樣”。

關鍵詞:活動化教學;關注體驗;關注感悟;關注表達;小學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0)07B-0082-03

活動化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的學科知識與思維活起來,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具有實踐、體驗、感悟的過程。隨著我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深入,現在的小學數學課堂已經從過去的單純傳授知識轉向關注學生的動手實踐,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取數學知識,提高數學素養?;顒邮情_展發現教學的保障,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開展活動化教學,能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發展數學思維,提升數學素養。

余文森教授指出:“活動化教學強調通過學生的外在活動和內在活動,經歷學生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來達到教學的目的。只有把外在活動與內在活動、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準確地理解活動化的內涵和意義?!盵1]這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也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能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如何更好地發揮活動化教學的作用,讓小學數學活動化教學更“活”,是一線教師必須認真思考的。筆者通過多年研究發現,在教學中堅持做到三個“關注”,就能很好地讓小學數學活動化教學更“活”,從而形成學生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

一、關注體驗:學生“做了什么”和“做得怎樣”

余文森教授說:“學生‘做了什么和‘做得怎樣是教學的外在活動,教師只有關注了外在活動是核心素養落實的抓手,教師只有依靠這些外在活動才能真正落實核心素養?!盵2]

(一)學生“做了什么”是起點

余文森教授說的活動化教學中的“外在活動”一般指學生在教學中參與的活動,“動手實踐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3]?;顒踊虒W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它強調通過學生的活動、參與來開展學習,學生必須經歷一定的過程,完成一定的任務才能獲得知識。在整個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活動是一個自我生成的過程。學生從過去的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獲得知識的方式從過去的灌輸式轉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學生只有積極主動地投入活動化教學中才能獲得知識,而不是傳統的接受教材或者教師教授的知識和結論。學生通過“做了什么”獲得知識,所以“做了什么”是活動化教學的基礎。

如蘇教版數學教材一年級上冊“認識11-20各數”一課,在“認識15的組成”這個環節,教師讓學生用小棒擺一擺巧根小棒應該如何擺才能擺得又清楚又快,看的人也能一眼看出是15根小棒。這個活動的設計,使部分學生能從這個活動中發現:用1捆(10根小棒)和單獨5根這樣的擺法最清楚也擺得最快,體現10個一是1個十這個知識點。這個活動中學生“做了什么”是學生學習十進制的基礎,也是整個數的學習的根基。

(二)學生“做得怎樣”是發展

但是在現實中,班級里只有幾個學生用了教師預設的方法擺。教師讓學生比較幾種擺法的簡便性,很多學生無法體會到教師預設的那個方法是最好的。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只關心學生“做了什么”,而學生“做得怎樣”,教師并沒有關注很多。其實這樣的活動化教學是浮于表面的,學生并沒有從這樣的活動中獲得很多的知識。教師應該從學生“做得怎樣”中發現教學存在的問題,然后,及時改進教學。

外在活動如果僅僅關注學生“做了什么”,那么,學生的核心素養也不能真正發展,因為教師只有關注了學生“做得怎樣”才能發現每一個學生存在的問題,才能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而不是簡單地預演教學設計。

二、關注感悟:學生“想了什么”和“想得怎樣”

余文森教授說:“學生‘做了什么和‘做得怎樣是活動化策略中的外在活動,即體驗。學生‘想了什么和‘想得怎樣則是活動化策略中的內在活動,即感悟。體驗和感悟是活動化教學的本質特征,也是激活知識的主要渠道?!盵4]

(一)學生“想了什么”是收獲

學生在活動化教學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挫折和挑戰,但這是學習和成長必須經歷的。數學活動化教學實質上是讓學生在經歷數學化的過程中形成主動學習。主動學習是學生終身發展所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學生在活動化教學中獲得的這些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依靠學生“想了什么”進行檢驗。

在課堂活動后,教師將學生的成果呈現出來,然后問學生:“看到這些,你想到了什么?”按照教學流程,教師一般會請多個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在學生的回答中,我們會發現,有的學生的想法很膚淺,還有的學生的回答會受前一個學生的回答影響,順著前一個學生的思路往下說。學生“想了什么”,暴露出學生思維的方式與結果,也暴露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因為只有教師在活動化教學中正確引導了,學生的思維才會走向正確的方向。

(二)學生“想得怎樣”是生長點

學生“想了什么”是思維的外在形式,“想得怎樣”則是思維的生長點,學生只有想得正確而深遠才能形成真正的數學素養。學生“想得怎樣”不僅要依靠自己,也要依靠教師的正確引導。

當教師發現學生會避重就輕地回答時就要根據實際問題進行追問,這個追問,把學生的思維拉向了深處。從而在教師追問學生“想了什么”和“想得怎樣”中,學生明白了要具備開展數學活動的嚴謹精神,也學會了分析問題,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中,教師要引導一些思考膚淺的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問題是學生思維的引擎。教學中學生的思維就是從學生“想得怎樣”發展的。學生“想得怎樣”不但是對自己認識的思考,而且包含對別人的觀點進行思考、質疑。正如我們課堂上看到的這樣的情形:課堂活動中教師問學生是否對同學的回答有別的想法。學生會根據教師的提問去思考,這些“想得怎樣”都是在教師的主導下進行的。

數學活動化教學中,“想得怎樣”更追求學生主動提問、主動思考,而不是被思維,不是復制思維,只有這樣的思考才能成為一種學科素養。課堂活動中,當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并且自己解決問題時,核心素養正在慢慢發展。教學活動就是思考著的教師引導著學生思考,又讓思考著的學生促動教師思考。這樣層層深入的“想得怎樣”讓教師的職責慢慢地從傳授知識轉為激勵思考。

三、關注表達:學生“說了什么”和“說得怎樣”

學生的“說”在核心素養中是“表達能力”,表達包含三層含義:一是代表學生有自己的想法、觀點,二是代表學生能比較準確、清晰地用自己的語言將其表示出來,三是代表有人傾聽并進行互動和反饋。思維的發展是由思維的語言工具所決定的,所以學生的“說”傳遞了一種數學思維。

(一)學生“說了什么”是關鍵

平時的教學一般只體現了核心素養中的表達的第一層含義。學生并沒有用比較準確、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觀點。例如學生對一個問題的表達很多時候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用簡單的判斷式回答“是”或者“不是”,甚至是肢體語言指著某個地方回答,不會用語言去描述這個地方的位置,學生回答的語言連貫性不強且有很多語病。在活動化教學中,當學生把所做、所想表達出來的時候就是通過語言,學生在活動中與同伴合作、交流也是通過語言。只有合適的交流才能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所以學生“說了什么”是活動化教學的關鍵。

“說”不僅要求學生說出自己觀點,也要求學生在認真傾聽別人的表達時能用自己的語言再“說出來”,這是對別人觀點的認可,也是內化為自己知識的一種外在表現。例如當一個學生回答結束后,教師提問其他學生:你們聽懂了嗎?其他學生表示聽懂了,但當教師請其他學生再來說說這位學生的回答時,很多學生無法清楚地表達正確的意思。很多學生存在“能理解”但“不能正確表達”的問題。

(二)學生“說得怎樣”是核心

數學活動化教學中,教師既要關注學生“說了什么”,也要關注學生“說得怎樣”。正如余文森教授對核心素養中“表達”定義的第二層和第三層含義[5]。國際數學教育界已把數學語言列為21世紀人才的基本素質要求,可見學生“說得怎樣”已經是我們教學的核心。

學生的“說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教學中慢慢訓練與滲透。教師讓學生“扶著”學習,關注“說了什么”和“說得怎樣”,真正讓學生在活動化教學中發現數學的本質。

學生的表達是一種獨立思考的表現,不但能將書本知識轉化成自己的知識,而且能暴露他們在理解過程中的認知錯誤,便于及時糾正。教師關注學生“說得怎樣”,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科知識,發展學科素養。表達能力是學習能力的重要體現和綜合反映。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欲望,教師給予學生這樣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表達中感悟知識,體驗傾聽的重要性,在關注“說得怎樣”中達到知識共享、共進的目標。

活動化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會出現很多無法預設的情況,教師不再是一言堂,這就要求教師具有更加專業與高超的教學技能去引導整個活動化教學過程。小學數學活動化教學就是要用學生喜歡的活動形式讓學生去探究知識。不管是關注傳統的“做了什么”“想了什么”“說了什么”,還是活動化教學中需要關注的“做得怎樣”“想得怎樣”“說得怎樣”,都是為了讓小學數學活動化教學更“活”,從而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使學生接受有意義的學習,學會學習,形成21世紀學生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參考文獻:

[1][2][4][5]余文森.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222,223,225,228.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

責任編輯:石萍

收稿日期:2020-05-14

作者簡介:沈琦,蘇州市昊江區思賢實驗小學(江蘇蘇州,215200)教科室副主任,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數學教育。

猜你喜歡
小學數學教學
讓多彩生活融入數學課堂教學
關于優化教學策略和建立空間觀念的實踐與思考
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淺析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
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小學數學教學良好課堂氣氛的創建初探
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任務驅動, 啟發學生自學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