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庫恩的范式不可通約性及其語言學轉向

2020-09-17 13:26張怡穎
學理論·下 2020年8期
關鍵詞:庫恩范式

張怡穎

摘 要:范式的不可通約性是庫恩科學哲學思想的重要部分。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之后,庫恩的范式“不可通約性”思想遭到了許多的質疑與批評,為了消除這些質疑,庫恩對不可通約性做了一些修改,使不可通約性發生了很多變化,這一理論漸漸發生語言學轉向,不可通約性轉化成為不可翻譯性。通過對庫恩科學哲學思想的深入研究,不僅解釋了庫恩“不可通約性”的完整內涵,描述了庫恩思想語言學轉換的全過程,也可以從庫恩的思想轉換中得到一些啟示。

關鍵詞:庫恩;范式;不可通約性;語言學轉向

中圖分類號:B089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20)08-0051-03

范式的不可通約性在托馬斯·塞繆爾·庫恩(Thomas Sammual Kuhn)的科學革命理論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由于這一理論對邏輯實證主義和證偽主義為代表的經典科學哲學造成了威脅,使得庫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出版后遭到許多質疑與批評。為了使自己的科學理論更有合理性,庫恩不斷對不可通約性理論進行修改。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庫恩的不可通約性理論的內涵也在發生著變化。

一、庫恩的范式不可通約性思想及其挑戰

想要對于“范式不可通約性”問題進行說明,要先討論范式的含義,范式是庫恩科學哲學理論的核心??枴げㄆ諣枺↘arl Popper)的方法論被描述為永久革命:總是試圖推翻原有的假設。但是庫恩認為,科學革命在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庫恩將科學進步的過程分為:前科學時期—常規科學時期—科學危機時期—科學革命時期—新的常規科學。為了解釋科學進步的過程,庫恩提出了“范式”這一概念。常規科學是在庫恩提出的“范式”總體理論的框架下進行的。范式是一個科學共同體下科學家們都接受的理論假說,什么是科學共同體呢?庫恩說:“一個科學共同體就是由同一科學專業領域中的工作者組成的一個群體?!盵1]148這個群體之間公用同一個范式,“一個范式就是一個科學共同體成員所共有的東西,而反過來,一個科學共同體由共有一個范式的人組成?!盵1]147同一個科學共同體的成員追求一個共同的目標,也對他們的繼承者進行訓練。在這樣的群體內,交流是相對充分的,對于理論的專業判斷也相對能夠達成一致。同一個科學共同體的科學家根據共同體的范式理論來感知世界,進行思考。他們認識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收集信息、進行檢驗,在與范式保持統一的情況下,進行其他種類的科學活動。就像一直佩戴眼鏡的人總是忘記眼鏡存在一樣,科學家們通常把范式當作是給定的、自然的、不容置疑的和透明的。在這種情況下,范式或多或少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茖W不斷進步的過程是人們深入理解自然界的過程,由于人們對于自然界的理解不斷精細,科學所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斷增多,所以引發了科學革命。

庫恩認為當舊的范式被替代時,在這個范式下所獲得的常規科學也要一起被放棄,主要理由是范式的不可通約性。這一理論是由托馬斯·庫恩以及保羅·費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獨立提出。他認為區分不同的學派不能用科學或者不科學來區分,不同學派的理論都可以是科學的,只是因為我們用不同的世界觀和不同的方法論來從事科學活動,而這些世界觀和方法論之間是不可通約的。庫恩范式的不可通約性概括地講就是新的范式和舊的范式使用的世界觀、規范是不相容的。庫恩認為,由于指導科學家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同,他們對于理論基本概念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只有承認舊范式的錯誤,新的范式才能被人們接受。庫恩認為科學革命就是因為科學家世界觀的改變,使一個新的范式代替了舊的范式。

20世紀60年代,庫恩的科學哲學的動態思想激發了人們的興趣,《科學革命的結構》一發表就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此同時,庫恩的論點激起來自各個方面的強烈批評。庫恩的不可通約性認為,范式規定它們自己的事實,不存在客觀的真理,范式規定了它們自己的問題域以及解決問題的標準。這些觀點是高度反直覺的,與常識相悖的。相互競爭的范式之間實際的“轉換”不能通過邏輯和中立的經驗強迫促成。就像格式塔的轉換,它必須是突然發生的或者根本不發生的。但是庫恩也明確表示過他不想與相對主義結合,而且一次又一次公開批判相對主義。

舍弗勒(Israel Scheffler)在《科學與主觀性》一書幾乎譴責了庫恩論點的各個方面。他認為即使范式可以看作一個分類系統,也不能影響人們對自然的感知。一個分類系統可以將對象分類為“椅子”“奶酪”“草莓”“煙囪”等范疇。但是,因為這些范疇無法判斷真假,所以它們不會規定什么對象可以劃入這些范疇中,也不會影響我們的觀察判斷。比如說,我們不會把桌子當作椅子,也不會把粉筆看作奶酪,因為我們對“椅子”“奶酪”這些分類詞項有所了解。沒有范疇能夠產生或消滅存在。因此舍弗勒認為,庫恩所說的“范式是自然的建構”這種觀點是錯誤的[2]388。

據統計,庫恩關于范式的觀點有21種,具體內涵難以界定,甚至連庫恩自己也難以把握。在波普爾主持的倫敦拜德弗學院的學術討論會上,庫恩作了《發現的邏輯,還是研究的心理學?》的發言,試圖將范式的概念縮小以消除他人對于自己思想的誤解,但是這次的發言卻引起了斯芬·圖爾敏(Stephen Toulmin)、華金斯(Watkins)、波普爾等人猛烈的攻擊。圖爾敏質疑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整體結構的合理性,華金斯對代表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主要思維框架的五大結構性要素進行了逐一的批評。由于庫恩“常規科學”,即認為科學的邏輯無關緊要,而且認為它對科學史家來說也沒有說明能力的觀點,波普爾認定庫恩的學術路向是相對主義的、非理性的,同時也具有嚴重的社會學和心理學傾向[3]13-14。

二、庫恩思想的語言學轉向

隨著人們對于庫恩思想的批評,“范式的不可通約性”思想也遭到了質疑。不斷地批評使庫恩開始重新思考自己觀點的合理性,尤其是與“不可通約性”相關的問題,這些批評促使了庫恩從語言學角度思考問題。

越來越多的科學哲學家開始批評庫恩不可通約性的觀點,庫恩漸漸承認自己的想法過于極端,他調整了問題的角度,提出了“局部不可通約性”的觀點。在“局部不可通約性”觀點提出之后,庫恩將不可通約性演化成不可翻譯性,這樣一來他的工作重心就轉移到語言哲學上?!耙驗樵趶囊粋€理論到下一個理論的轉換過程中,單詞以難以捉摸的方式改變了自己的含義或應用條件。雖然革命前后所使用的大多數符號仍在沿用著,例如力、質量、元素、化合物、細胞,但其中有些符號依附于自然界的方式有了變化?!盵4]358在語言學之中,由于蒯因(Quine)“翻譯的不確定性”的影響,庫恩認為,不存在一個中立的語言可以完好的、不存在紕漏地將兩種語言翻譯成同一種語言,不可通約性實際就是不可翻譯性。

在《合理性與理論選擇》中,庫恩對于“局部不可通約性”思想又做出了進一步的闡述,他認為,在學習語言的時候,我們不能孤立地學習某一個術語,應當成套學習?!叭藗內绮煌瑫r學會使用這兩個術語的話,就學不會如何使用其中的任一術語,這一部分的語言學習過程,如不借助于牛頓第二定律的話,也無法進行下去。只有通過這一定律,我們才能學會如何使用牛頓的‘力和‘質量,如何把相應的術語和自然界聯系起來?!盵5]庫恩認為,翻譯語言和學習語言是有區別的,語言之間的不可翻譯并不意味著你不能學會一門外語。在庫恩后期的著作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庫恩“不可通約性”向語言學的轉化,這種轉向表明他越來越注重科學語言的運用,推崇語言分析的方法,我們把這一變化稱為庫恩的語言學轉向。

在20世紀60年代后期,庫恩更多地研究語言學的作用,從語言學入手,從語言學的發展來表達科學的轉變和發展,用語言分析法來表達哲學思想。范式經常被比作語言,因為語言是一種社會建構,一種由共同體維持的活的實體,它的成員們有同樣的文化信仰,有共同相似的目標和觀點。庫恩用“詞典”代替“范式”,用“不可翻譯性”代替“不可通約性”,用“語言共同體”代替“科學共同體”,從語言學的角度對科學進行了一系列闡述。

從語言學的方向出發,庫恩的“不可通約性”其實就是意義和指稱的不可通約,是被限定的名詞存在不同意義的問題。隨后,庫恩對范式不可通約性這個問題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討,庫恩認為“不可通約性因此而變成一種不可翻譯性,集中出現在兩種不同的語詞系統的分類存在差異的地方。產生這種不可翻譯性的差異不是任何舊的差異,而是一種既違背了無交疊原則、類標志條件,又違背了我不能細述的等級關系的限制的差異?!盵6]如果用分類學的方法來分析哥白尼所支持的“行星繞著太陽轉”理論和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所描述的“行星繞著地球轉”的理論時,我們會發現,行星這個詞作為一個類名詞在兩個闡述中是重疊的,但是所蘊含的意義卻不相同。在這之后,庫恩認為自己找到了科學革命中理論不可通約的根源,那就是因為分類的不同,類名詞的不同導致了不同理論中的指稱是不相同的,所以科學革命之后,兩種不同語言系統是不可翻譯的。隨著他用詞匯代替范式的語言學轉變,庫恩擴展了他對科學進步和達爾文物種形成的類比,認為不可通約性是一種隔離機制,它將不一致的分類類別分開。庫恩不斷地變化的同時,他的理論也在不斷深化,庫恩不再局限于對于不可通約性進行解釋,而是從分類學不斷研究不可通約性理論的語言學意義,這樣一來,庫恩的不可通約性理論就更理性,更容易被人們接受,這也回應了一些抨擊庫恩理論“不理性”的言論。

三、不可通約性的語言學轉向的根源

庫恩思想語言學的轉向也受到了歐美哲學家的影響,這些科學哲學家認為,科學用來解釋和表達科學理念的方法與語言學有密切的關系。庫恩也意識到這一點,所以,他開始解釋語言在科學革命中的描述作用,用全新的角度解讀自己的理論思想,使“不可通約性”這一科學基本概念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庫恩思想的語言學轉向具體來說是受康德(Immanuel Kant)、杰明·沃爾夫( Benjamin Whorf)、蒯因等哲學家的影響。

康德“本體—現象世界”:康德在《純粹理性評判》中認為“現象”和“本體”之間是不可逾越的,這就存在了兩個世界,一個是可以認識的“現象世界”,一個是不可認識的“本體世界”??档抡J為,本體世界和現象世界是靠語言作為工具,使概念聯結起來的。這對庫恩不可通約性向語言學的轉向有一定的啟發作用,本體世界可以看作是舊范式指導的世界,科學革命后,范式發生了變化,世界沒有變,但是本體世界所對應的現象世界已經大不相同。由于范式不可通約性的存在,不同范式之下的科學是很難交流的,科學理論的概念是一個語言的問題,所以,不可通約性的問題也可看作是語言和翻譯之間的問題??档碌摹氨倔w—現象世界”思想對庫恩“不可通約性”語言學的轉向有很大影響。

沃爾夫“薩丕爾—沃爾夫假說”:語言學家沃爾夫和他的老師薩丕爾(Edward Sapir)共同提出了“薩丕爾—沃爾夫假說”,這個假說主要說明語言決定論和語言相對論的問題,其中包括語言和科學的相互關系。語言決定論認為語言決定人的思維,按照母語的不同,人們的思維也就不同?!叭藗兏鶕渖L中接受的母語語境下的各類范疇與定義來認識客觀世界,可以這樣說每一種語言都用其獨有的方式為該語言使用者構建了一個客觀世界?!盵7]語言相對論認為語言不能決定思想但能影響思維,“語言相對論,就是說語言的結構是多樣化的且有無限種可能,因此各個語言系統所編制的語言范疇類別、區分定義等都具有獨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完全區別于其他語言體系。語言在某種程度上對思維產生影響,沒有制約或主導作用,不同語言的人,思維也會有所不同?!盵7]語言可以使人們認識世界,是人們交流的工具,語法是產生句子的工具。使用不同的語言就好像使用不同的工具,得到對世界的認知也是不同的?!八_丕爾—沃爾夫假說”關于語言學的思想對庫恩有很大的影響,庫恩認為,科學革命后,舊范式被新范式所取代,這種轉換是心理學上所說的格式塔的轉換,舊的問題被新的問題代替,世界觀也發生了變化。在沃爾夫看來,世界觀是受語言影響的,他認為,因為語言決定了人們的思想、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所以語言也決定了人們的世界觀?!坝纱?,庫恩和沃爾夫具有了共同的理論基礎,他們都主張語言構造了思想和經驗,都認為依靠語言來對世界進行分類,從而都得出了相同的結論:不同的語言產生了不同的科學??梢哉f,這是造成庫恩語言學轉向的關鍵因素?!盵8]

蒯因“語言整體論”:蒯因的整體論觀點認為,單一的理論不能孤立地面對經驗的檢驗,理論應該作為一個整體接受檢驗。如果只靠感覺經驗,我們不能證實或證偽某一個單獨的理論,因為這些理論不能是獨立的,而應當是作為整體中的某一部分來接受實驗檢驗??茖W都是被經驗所不充分決定的,在相互競爭的理論中,證據不能對理論做出充分選擇。蒯因把這一理論從物理領域帶到了整個知識領域,這種觀點被稱為“迪昂—蒯因”論題。蒯因認為“迪昂—蒯因”論題是一個關于語義學的論題,表達的是關于翻譯不確定性的整體論的問題。庫恩受到蒯因語言整體論的影響,認為在學習個別概念時,要把單個的概念與相似概念聯系起來,與整體的概念結合,才能更好地學會單個的概念。在蒯因的語言整體論中,一個概念陳述被另一個概念所替代后,詞義會發生概念,所依存的范式也會改變,這也說明了庫恩范式不可通約性的問題。在蒯因的影響下,庫恩的不可通約性的語言轉向使不可通約性變得更加合理化。

四、結語

庫恩思想的轉向,不僅是對自身觀點的發展和深化,也是對自身思想理論的維護。通過語言學的轉化,庫恩對于自身思想不斷豐富,使其理論思想從絕對主義過渡到相對主義,得到了人們的普遍支持和認可。這一轉換體現了當時西方哲學的一些基本特征。在20世紀初,哲學向語言學的轉向就已經開始了。在這種情況下,庫恩跟隨潮流,對自己的思想進行了深層次的思考,哲學的語言的轉向也無法避免。

庫恩著力于科學哲學語言學研究的同時,依然站在歷史主義的立場上,運用語言學方法研究科學哲學。在庫恩的哲學思想不斷深入與轉化的過程中,庫恩把科學帶到了人類的社會生活中,運用語言學的知識把握科學進步的規律,也將語言學帶到了科學哲學中,使得人們的視野更加寬闊。在語言學方面,科學哲學的研究對語言學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啟迪,兩個學科相互交流,互相溝通,形成了新的語言概念,“不可翻譯性”的形成,使得語言學的術語也更加準確,概念更加清晰。

庫恩的語言學轉向,也使得人文與科學更加融合,使得人文價值更加理性,人們在追求更好的精神信念時有了更加理性的標準,更有價值的選擇。當今世界,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使擁有不同范式的群體產生了一些不可避免的沖突。支持著不同范式的人們組成了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在不同范式的交流過程中,“不可通約性”在當今世界依然存在,如果我們想要徹底消除范式之間的差異性,那么我們的社會生活將會走向單一,范式失去了差異性也就失去了其活力的獨特性。

庫恩“不可通約性”思想的語言學轉向,可以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在遇到質疑與沖突時,我們不能一味地消除矛盾沖突,而是要從不同角度提升自我,緩和矛盾沖突,尊重不同范式的多樣性。不同的范式之間互相學習借鑒,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范式更加絢爛、合理,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參考文獻:

[1]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M].金吾倫,胡新和,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2]Hung E H. The Nature of Science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Z]. 1997.

[3]黃衛平.論庫恩語言學轉向的根源[D].湘潭:湘潭大學,2010.

[4]庫恩.對批評的答復[C]//批判與知識的增長.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

[5]庫恩.合理性與理論選擇[J].哲學譯叢(北京),1984(3).

[6]杜保友.庫恩不可通約性論點的語言學轉向[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0(3).

[7]封榮.試論“薩丕爾—沃爾夫假說”視角下的語言與思維關系[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

[8]殷杰.論庫恩的語言學轉向[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6(6).

猜你喜歡
庫恩范式
基于SCP范式的貴州省食用菌產業分析
范式守信不負約
謹言慎行
從教師視角談“讀思達”課堂范式——以“百分數的認識”為例
史上最感人的約飯
工商銀行與第四范式正式簽約共建銀行AI核心系統
布萊克·庫恩
互聯網背景下科學共同體的變革與發展
《江澤民傳》作者庫恩傳奇
《紅樓夢》的德譯者庫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