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述

2020-09-17 13:40杜甫
月讀 2020年9期
關鍵詞:吏部杜甫

秋①,杜子臥病長安旅次,多雨生魚,青苔及榻。常時車馬之客,舊雨來,今雨不來②。昔襄陽龐德公③,至老不入州府;而揚子云草《玄》寂寞④,多為后輩所褻,近似之矣。嗚呼!冠冕之窟⑤,名利卒卒⑥,雖朱門之涂泥⑦,士子不見其泥,矧抱疾窮巷之多泥乎⑧?

子魏子獨踽踽然來⑨,汗漫其仆⑩,夫夫又不假蓋⑾。不見我病色,適與我神會。我棄物也,四十無位。子不以官遇我,知我處順故也⑿。子挺生者也⒀,無矜色,無邪氣,必見用則風后、力牧是已⒁。文章則子游、子夏是已⒂。無邪氣故也,得正始故也。噫!所不至于道者,時或賦詩如曹劉⒃,談話及衛霍⒄,豈少年壯志,未息俊邁之機乎?

子魏子今年以進士調選,名隸東天官⒅,告余將行。既縫裳,既聚糧,東人怵惕,筆札無敵。謙謙君子,若不得已⒆。知祿仕此始,吾黨惡乎無述而止。

(《讀書堂杜工部文集批注》卷一)

注釋:

①秋:指天寶十載(751)秋。杜甫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文中作者自述“四十無位”,由此推之,作此文時正好是玄宗天寶十載。當時杜甫到長安求仕,適逢奸相李林甫當政,進階無門的他過著“朝叩富兒門,暮隨肥馬塵”,“饑臥動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聯百結”的生活,此文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寫的。

②舊雨來,今雨不來:是說舊時賓客遇雨即來,而今遇雨不來。后用舊雨比喻老朋友、故人,今雨比喻新交。

③龐德公:荊州襄陽人,東漢末年隱士。龐德公與當時的徐庶、司馬徽、諸葛亮、龐統等人交往密切。曾稱諸葛亮為“臥龍”,龐統為“鳳雛”,司馬徽為“水鏡”,被譽為知人。荊州刺史劉表數次延請而不就,后攜妻子登鹿門山采藥不返。

④揚子云草《玄》寂寞:揚子云即揚雄,西漢末蜀郡(今四川)成都人。少好學,長于辭賦,曾模仿《易經》作《太玄》,提出以“玄”作為宇宙萬物根源之學說。又,作《解嘲》,說自己不愿趨炎附勢去做官,而自甘淡泊來寫《太玄》。然而,王莽建新朝后,揚雄任大夫,后牽扯到一案件中,險些喪命。京師人為此評價他:“因寂寞,自投合;因清靜,作符命?!?/p>

⑤冠冕:仕宦的代稱。

⑥卒卒:通“猝猝”,急促的樣子。

⑦朱門:古代王公貴族住宅的大門漆成紅色,以示地位高,故以朱門為貴族之家的代稱。

⑧矧(shěn):況且。

⑨子魏子:杜甫的好友,具體人物不可考?!白游鹤印笔菍ξ合壬淖鸱Q,如同“墨子”被稱為“子墨子”。 踽(jǔ)踽:孤獨的樣子。

⑩汗漫:這里指支開仆人。

⑾假:借助。 蓋:遮陽障雨的工具。

⑿處順:這里是說自己處于困頓之中。

⒀挺生:行為卓異。挺,卓異。

⒁風后:相傳為黃帝的相。

力牧:相傳為黃帝的將。

⒂子游、子夏:均為孔子的學生。

⒃曹劉:指曹植、劉楨,均為建安時期的文學家,他們關心國家命運,渴望建功立業。

⒄衛霍:指衛青、霍去病,均為漢武帝時名將,為肅清漢朝邊患立下了汗瑪功旁。

⒅天官:指吏部。史書記載,武后時期“改尚書省為文昌臺,左右仆射為文昌左右相,吏部為天官”。天官掌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士子登科后,須經吏部考試,合格者方能授官。故稱吏郭之試為“釋褐試”。名隸東天官,指參加東都洛陽的吏部考試。

⒆不得已:指魏先生雖為謙謙君子,但為了有所作為,只得去參加吏部考試。

大意:

天寶十載秋,我病臥于長安旅舍。今年雨水特別多,因此河塘之中多產魚蝦,而屋里十分潮濕,青苔都長到臥榻上來了。平常那些乘車騎馬的客人,以前下雨時他們也來看我,而現在下雨時卻不來了。從前襄陽龐德公,一生未曾做過官;而揚雄自甘淡泊,埋頭撰寫《太玄》,后來卻被人所譏笑,我現在的處境與他們差不多了。唉!官場之中,為追逐名利而匆忙奔走的人很多,那些貴族門前,盡管因久雨而道路泥濘,但那些讀書人卻看不見泥濘而爭相去拜訪。像我這樣抱病臥于窮巷之中,門前雖更加泥濘,卻沒有人前來看望我了。

這時,魏先生卻獨自來看我了。他沒有帶仆人,也沒有帶雨具,他不因我生病而對我另眼相看,這恰好證明我們的精神是相通的。我,簡直是個廢物??!年屆四十,尚未求得一個官位,但魏先生卻不因我得官與否而來看我,這說明他是深深理解我當前的苦衷的。魏先生是一個行為卓異的人,沒有高傲自負的臉色,沒有歪風邪氣的表現,一定會被朝廷任用的。如果能被國家所用,那么他一定會像風后、力牧那樣名垂后世。在文學創作方面,他一定會像子游、子夏那樣成績斐然,這都是魏先生沒有受到歪風邪氣的影響,而一開始就受到正確思想熏陶的緣故。唉!魏先生還沒有參與政治時,經常寫像曹植、劉楨那樣有骨氣的詩,談話之中常以衛青、霍去病自勉,這難道不是說明他年少有壯志、懷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嗎?

魏先生今年以進士的身份參加選拔,到東都洛陽參加吏部考試,這次前來告訴我他將要出發,已經準備好了衣服和糧食。參加考試的人聽說他的文章高妙,都感到害怕。他雖然是_個辭讓謙遜之人,但像現在這樣置身世外,將無所作為,所以只有前去應試。他進入仕途,享受國家俸祿的日子就要開始了,我怎能不寫—篇文章送給他呢?

【點評】

這是天寶十載(751)杜甫四十歲時所寫的一篇文章。杜甫三十五歲到長安尋求人仕,卻—直未能如愿,只能困居于此。從個人抱負來講,杜甫希望參與政治,輔佐君王,大濟蒼生,他曾在詩中表達了“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理想。只可惜,當時的玄宗皇帝沉湎于享樂之中,由“口蜜腹劍”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杜甫報國無門,心情自然是苦悶的。

位于陜西西安長安區韋曲鎮東的杜公祠(即杜甫紀念館),是在明代杜公祠

文章一開始作者就將自己的郁悶之隋和落魄之狀和盤托出。的舊址上重新修建的。一代“詩圣”杜甫曾居住在這里。同時,他還對當時社會風氣的敗壞和那些趨炎附勢的小人進行了揭露和嘲諷,并表明自己雖處病困之中,但仍堅守高潔的品德。然后筆鋒突轉,寫友人魏先生來訪。作者稱贊魏先生是“挺生者”(杰出的人才),品德好,不傲慢,不偏邪。進而認為魏先生如果被朝廷任用,一定會顯露出像“風后”“力牧”這兩個賢明大臣一樣的政治才干,還說他勇于進取,充滿朝氣。

最后,作者道出了本文的寫作目的。原來,魏先生將要參加吏部的考選,也就是獲得了發揮才能、為國家貢獻力量的機會,杜甫怎能不為朋友感到高興呢?由此,文章開頭作者流露出的苦悶和不平與結尾處得知友人即將被朝廷任用而產生的喜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悶”到“喜”的轉變,也體現了作者積極的人生態度,對社會現實的關注,以及對清明政治的強烈期盼。這是我們在讀這篇文章時應該加以注意和細細體味的。(海濤)

猜你喜歡
吏部杜甫
清季改革視閾下吏部官員群體的人事遞嬗與結構變遷(1898—1911)
登高
古裝劇觀影指南:哪個部門最厲害
古裝劇觀影指南:哪個部門最厲害
中華典故一壺酒——甕間吏部
絕句
江南逢李龜年
請領導吃飯
近水樓臺
杜甫詩句填成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