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深度,深而有度

2020-09-28 07:07黃志娟
華人時刊·校長 2020年9期
關鍵詞:深度詞語課文

黃志娟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發生了很大變化,課堂變得靈動有趣了,方式方法也豐富多樣了。但是,學生淺表化學習的現狀一直沒有突破性的改變。在這樣的背景下,語文“深度學習”就顯得十分重要。然而,在推行語文“深度學習”的過程中,又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需要矯正。

關于“深度學習”專家們的定義不少,但關于“語文深度學習”的定義卻不多。筆者以為,“語文深度學習”應包含三個方面的內涵:一是以育人為導向,即培養有語文綜合素養的人,也就是讓語文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的過程。二是語文深度學習離不開教師的幫助和引導,在閱讀教學中就是師生圍繞學習內容進行深度對話,教師的作用不可忽視。三是語文深度學習是意義建構的過程,伴隨著情感體驗,伴隨著高階思維培養。

筆者以為,“深度學習”中的“度”是非常值得重視的,“度”把握好了,課堂教學就在“效率”與“效益”上取得了完滿。

教學目標適度

目標過高就會超出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過低又會使語文學習失去意義與價值。

怎樣做到教學目標適中,深而有度,恰到好處呢?

以課標為準?!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各年段的閱讀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要求。以“閱讀理解詞語”為例,低年級的目標要求是:“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語的意思?!庇玫氖恰傲私狻?。中年級的目標要求是:“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庇玫氖恰袄斫狻焙汀绑w會”,是體會表達情意的作用。高年級的目標要求是:“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 ”用的是“推想”“辨別”??梢钥闯?,要求是逐步提高的。

因學生而異。深度學習是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在尊重兒童的年齡特點、認知能力、學習水平等因素下,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目標。如一篇課文的朗讀,對大多數學生可以提出正確、流利、有感情,對少數學生就只能提出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需要建立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有些學生確實無以達到“深刻理解”的境界,所以有感情地朗讀就有困難。深度學習要因人而異,分層教學,只有這樣,才能讓每個學生都享受到學習的快樂。

因課文而別。統編版語文教材中“閱讀策略”的指導一定要體現“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特點。如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主要訓練學生的閱讀速度。第一篇課文是《搭石》,要求“不停讀,不回讀”。第二篇課文《將相和》,要求“連詞成句地讀”。第三篇課文《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要求“帶著問題讀”。第四篇課文《冀中地道戰》,要求綜合應用前幾篇課文的閱讀策略。這種階梯性要求,在教學中一定要充分體現。

方法運用適度

方法是有難有易的。比如,理解詞語。通過查字典,理解字面意思最為容易,聯系上下文理解語境意思其次,結合寫作目的理解情感意思最難。所以,在學習方法的選擇上要把握好“度”。

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用記憶替代思考,用背誦替代對現象本質的清晰理解和觀察——是一大陋習,能使孩子變得遲鈍,到頭來會使他喪失學習的愿望?!倍嘧x,確實能強化記憶與背誦,但在理解基礎上的背誦還是值得提倡的。統編版四年級下冊《囊螢夜讀》是一篇文言文。如果老師直接給出課文的意思,讓學生自己背誦原文和釋義,學生的思想、意識、情感就不會活躍,背誦也會伴隨著痛苦。如果借助課文的注釋,在教師指導下講一講文言文的意思,在此基礎上背誦就減輕了難度,學生也會記得更牢固。

閱讀能力培養循序漸進。閱讀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統編版語文教材三至六年級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循序漸進的,三年級是學會“預測”,四年級是學會“提問”,五年級是“提高閱讀速度”,六年級是學會“有目的地閱讀”。這四個順序不能顛倒,且不能一步到位,需要長期有計劃地訓練。

遷移運用把握分寸??鬃釉f,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他特別強調知識的遷移,要求學以致用。在學習統編版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綠》一文時,課后習題要求將這首詩與宗璞的散文《西湖漫筆》進行比較,從而認識詩歌的特點。教學中,不宜要求學生也寫一首像艾青《綠》一樣的詩,學生是寫不出的。也不宜要求學生寫一篇像宗璞《西湖漫筆》一樣的散文,學生也是寫不出來的。在這方面如果實在要遷移,可以模仿寫一節詩或一小段文,且要求不宜高。但可以通過《綠》一課所學到的詩歌的特點,來分析后一首詩是如何體現這樣的特點的。這樣的遷移是值得肯定的。

評價方式拿捏合度。評價分為延時性評價、激勵性評價、建議性評價,對不同的情形、場合,評價方式是不一樣的。對學生未經思考就直接說出答案的,可以采取延時評價,提醒學生再想想。當很少舉手發言的學生回答了問題后,要采用激勵性評價。當好學生答得較為淺顯時,要采取建議性評價,點明思考的方向。評價方式的合度,會促進深度學習。

情感表達適度

閱讀教學中的深度學習,學生在言語習得、產生智慧火花的同時,要關注情感的真實性和適切性,使學生產生真誠的愉悅感。但課堂上,學生的情感表達往往過于泛濫,有時就是“矯情”。這是不可取的。怎么辦呢?

回到關注語言本身上來。對于一些人文性、情感性很強的課文,很多老師經常會營造一種“濫情”的氛圍,學生淚光閃閃,泣不成聲。情感過度,不利于語文學習。這時,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將學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語言文字本身上來。關注語言文字表達的妥帖,這才是學語文。

追求情智共生?;繇骼蠋熣J為語文閱讀教學要“進入角色,想作者之所想,愛作者之所愛,憎作者之所憎?!钡?,僅有情感是不夠的,還需要有思維;僅有“審美”也是不完整的,還需要“審智”。特別是到了高年級,要培養學生思辨的能力,指導學生辯證地看待問題。情智共生的課堂,是理想的課堂。情智共生,有利于深度學習的持續進行。著名特級教師孫雙金認為,一節好課應上得學生“小臉通紅,小眼發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這是很有道理的。因為這里面不全部是“情感”,還有“智慧”。眼睛發光,是有所發現;小手直舉,是想表達新的見解;小嘴常開,是指向語言的運用。

語文深度學習,關鍵在于“度”,超過了“度”,學生達不到,反而走向“淺”,甚至因不愿學習而走向“無”。所以,筆者呼吁,深度,深度,要深而有度。這是所有語文教師都要認真思考且要努力踐行的重要話題。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東橋小學教育集團鳳凰園校區)

猜你喜歡
深度詞語課文
四增四減 深度推進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找詞語
考考你:混水摸魚、一哄而散,這些詞語你能否讀對?
簡約教學 深度學習
端午節的來歷
背課文
詞語積累
深度挖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