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實踐初探

2020-10-09 11:17許兆祥孫琳
計算機時代 2020年9期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

許兆祥 孫琳

摘要:為了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線下互動性、線上即時性”的優點開展教學,文章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例,提出了“課前線上預習、課中線下講授、課后線上助學”的3C混合式教學模式。對每個階段教師和學生應完成的任務進行設計,使得線上、線下教學優勢得以展現,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線上預習;線下講授;線上助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20)09-113-03

Discussion on the blended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course of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Xu Zhaoxiang, Sun Lin

(Henan Provincial Labor Cadre School, Zhengzhou, Henan 450044. China )

Abstract: In order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 of "offline interactivity, online instantaneity",this paper takes the course of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as an example, and puts forward a 3C mixed teaching mode, i.e., "Pre class, online preview; in class. offline teaching; after class, online assisted learning". The tasks that teachers and studentsshould complete in each stage are designed, so that the advantages of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can be get full play, and the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Key words: blended teaching; online preview; offline teaching; online assisted learning

0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為了更好的開展教學活動,教育專家提出了不同的基于互聯網的教學模式,其中,混合式教學模式由于兼具線上教學的便捷性和線下教學的互動性,在實際教學中得以應用、推廣。

自教育部于2018年4月份發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以來,“互聯網+教育”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互聯網企業、各類學校教學管理者和一線教師都嘗試通過各自的努力,推動我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在此背景下,基于互聯網平臺的教學模式不斷被教師采用,作為從教多年的教師,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我們也在不斷進行著嘗試和探索。

1研究現狀

當前,網絡的高速發展和個人終端設備的普及,為線上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可能?;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實踐被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采用。目前,混合式教學模式已經具備了實施的基礎條件,但是由于線上教學資源冗雜、學生自覺性不強等原因,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著該模式的實施效果。

1.1高速發展的網絡速度對線上教學的積極推動

線上教學作為混合式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混合式教學的推廣。由于線上教學需要持續保持流暢的網速,如果在線上教學期間出現了網絡卡頓,甚至斷網的情況,則無論對于線上資源的分享,還是對于當前流行的網絡直播教學,都會造成極大的影響。目前,國家提出的“提速降費”政策已逐步落實,數字校園建設也在進一步推進,這一系列舉措都使師生的上網費用更低、上網速度更快,為線上教學的開展提供了基礎保障。

1.2線上教學資源種類多數量多[1],篩選難度大

互聯網時代帶給我們最大的便利就是可以方便、快捷的獲取海量資源,但同時,由于資源數量巨大,使得我們在選擇真正需要的資源時有很大難度。在很多資源平臺上,所謂的在線教學資源僅僅是PPT的簡單呈現,學生很難從中進行直觀的學習,特別是對于技能操作類的課程,由于軟件版本升級、操作步驟復雜等因素,使得任課教師想要獲取與職業院校學生所學課程相關的有效線上資源存在較大困難。

1.3線上線下課程的銜接更加依賴學生的自覺性

職業院校的學生很大程度上需要老師的督促才能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而將主要的基礎知識學習完全交給學生通過線上資源自主學習,無疑對學生的自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線上課程學習的不可控性,使得那些課下不能按照教學目標完成線上課程的學生,在面對線上課程與線下課程的銜接時將面臨更大的困難。

2教學實踐

為了更好的開展混合式教學,提高在線資源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筆者在對自身教師角色和學生角色進行了調研和分析后,提出了“課前+課中+課后”3C(Before Class-In Class-After Class)混合式教學模式,并確定了每個階段應該完成的主要任務,見表1。

2.1課前準備階段

上課前的準備工作對于教師和學生都是非常重要的,直接決定了一堂課的效果。這一階段,在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中,是由教師通過線上APP、教學平臺向學生發布任務,學生通過APP、教學平臺進行預習的過程。

對于教師而言,上課前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課程教學設計、教學資源準備、任務發布等;而對于學生,需要根據老師發布的預習任務完成微課觀看、難點記錄和提問,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1)教學設計

一堂課效果如何,教學設計是關鍵,優秀的教學設計不但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形成教師與學生良好的互動,取得良好的效果;還有利于教師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完成課堂講解。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校所有計算機應用基礎任課教師會坐在一起進行研討,通過討論形成課堂教學的關鍵環節應該如何進行,使教師講解、課堂互動、實操演練、課程總結答疑循序漸進,便于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

(2)教學資源準備

課前準備階段的線上學習模式,決定了教師不可能面對面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為了便于學生對課堂內容的學習,需要教師對預習內容進行準備。鑒于目前在線教學資源多、雜而不精的問題,我們教學資源來自于兩個途徑:一是對于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前沿技術的講解通過網絡資源的查找給學生進行分享;二是對Office辦公軟件基本操作的演示和知識點的綜合運用案例,通過專業教師錄制課程形成校本資源進行分享,以便與第二階段的線下課堂更好的銜接。

(3)學習任務和教學資源發布

教師通過學生應用最廣泛的班級QQ群向學生發布任務和資源,同時,將Office軟件操作部分的微課和操作步驟通過課程教學微信公眾號進行發布,便于學生重復觀看;學生通過學習平臺完成老師發布的任務并及時完成對知識點的歸納。目前,由于各類移動端APP的成熟,很多教師開始使用更貼近于教學應用的教學客戶端。

2.2課中講授階段

課中講授是最接近傳統教學的一個階段,是通過線下講解開展教學活動,因為是與學生面對面進行教學,因此教學方式至關重要。為了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需要對課堂教學各個環節進行設計,經過多年教學經驗的總結,我認為,課堂教學從“導——講——練——評——結”五個環節入手,對于學生理解重難點、掌握操作技能比較有利。

(1)導:即課程導入,為了在剛上課時就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通過案例導入,那些學生比較關注的案例能夠起到較好的作用。

(2)講:即講授新課,通過對重難點知識的講解、課堂實練內容的演示,使學生掌握新知識、新技能。

(3)練:即實戰訓練,對于計算機類的課堂,學生習得操作技能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們非常重視學生實訓課程的練習,課前準備軟件操作視頻供學生觀看,課中對操作步驟再次進行演示,經過兩次學習之后,學生在上機操作時基本可以完成實訓任務,即使有個別學生不能完成,也可以通過向老師提問或者再次觀看微課視頻的方式完成操作。

(4)評:即作業點評,在學生完成實操訓練后,對學生完成的作業進行現場點評,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而且通過學生間互評,能夠鍛煉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5)結:即課堂小結,是對本次課程總結和回顧,這對學生從整體認知課程有極大幫助。

2.3課后助學[3]階段

該階段是對課中講授階段的延伸,學生通過班級QQ群、QQ私聊、微信公眾號留言等方式向教師提出遇到的問題,教師根據學生的提問確定通過私聊或者直播等途徑給予解答,鞏固學生所學知識。

3結束語

通過“課前(線上)+課中(線下)+課后(線上)[4]”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于教學實踐,使得互聯網教學資源豐富、教學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等優點得以有效利用,同時,又通過線下課堂彌補了線上教學互動性差、教學呈現不夠直觀等問題,教師和學生的課程學習效率顯著提升。針對部分學生線上環節不能較好的完成指定任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體課程安排這一問題,探討通過教學設計的調整、線上平臺的監督等方式加以完善,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進一步增強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范圍。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莫新平.基于大數據平臺的高職計算機基礎課混合式教學改革研究[J],計算機時代,2019.11:4-6,10

[2]邱娜,基于微信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研究——以高職《計算機文化基礎》為例[D],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

[3]李陽陽,翻轉教學指導下的開放教育混合式教學設計[J].電大理工.2018.4:47-49

[4]艾文國,劉小雨,王延青.“會計信息系統”課程混合式教學實踐與評估[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9.9:34-38

收稿日期:2020-05-28

基金項目:河南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中職學校實訓課程對學生崗位認知能力的提升作用研究”(ZJB19171)

作者簡介:許兆祥(1982-),男,山西運城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通訊作者:孫琳(1989-),女,河南鄭州人,本科,助理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平面設計。

猜你喜歡
混合式教學
基于MOOC的研究生混合式教學的實踐
基于翻轉課堂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
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下高校邏輯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下高校邏輯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機械制圖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研究
賽課網絡平臺混合式教學在居住空間設計的應用
混合式大學英語教學實證研究
離散數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和實踐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