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英語議論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途徑探究

2020-10-14 12:16李思燈
新教育時代·學生版 2020年17期
關鍵詞:英語閱讀教學批判性思維思維品質

摘要:本文從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角度,論述了在新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思維品質的維度之一,即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并探討了如何在高中英語議論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途徑。

關鍵詞:課程標準;思維品質;批判性思維;英語閱讀教學;議論文

引言

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之一是思維。

2000多年前,我國偉大教育家孔子就認為學習知識要同發展智力相結合, 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的主張可以概括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其中博學、審問屬于學的功夫,慎思、明辨屬于思的功夫,篤行屬于行的功夫,這一理念基本上符合學生學習知識的認知過程??梢钥闯?,我國傳統教育自古以來就重視思維能力的訓練。

一、思維品質的定義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界定了英語學科的四大核心素養是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其中指出思維品質是“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所表現的能力和水平”,具體地說就是通過英語課程的學習,學生能“辨析語言和文化中的具體現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構新概念,分析、推斷信息的邏輯關系,正確評判各種思想觀點,創造性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具備初步用英語進行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能力”。

2010年10月美國的一個報告中明確提出“面向21世紀美國高中的教育目標”: 第一點:“培養學生善學、好學的品質,批判性思考的習慣,和面對問題解決過程中莫衷一是的情形時樂此不疲的情懷?!保ā吨袊逃龍蟆?011年11月3日第6版)。澳大利亞英語課程框架對學生提出的9個課程目標中4個提到“批判意識”:習俗,即學生通過標準澳大利亞英語體現的習俗培養理解力和批判意識;聽,即學生在不同環境中有目的、具有批判意識地聽和理解;看,學生具有批判意識地看和理解各種視覺文本;讀,學生具有批判意識地接觸和理解各種文本。

二、在議論文閱讀教學中培養批判性思維的意義

新課標明確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四大核心素養之一,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教學的一項重要的任務,英語教學中開展英語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并不僅僅是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形成較強的語感,另一個重要的目的是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信息獲取及處理能力,并且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如果在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只注重語法及詞匯的教學,而不關注學生的閱讀技能及思維品質有沒有得到真正的提高,那么英語閱讀教學就失去了其本身最重要的培養目標。

在英語學習中,我們接觸的語言材料除了反映客觀事物、事件以外,往往還反映了說話者的態度、立場和觀點。如果學生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在英語學習中,就能較容易識別、分析語言材料,進而歸納、推斷語言反映的態度、隱含意義,從而了解作者的態度、立場和觀點。在眾多的英語閱讀方法中,運用批判性的思維開展英語閱讀,是一種深層次的英語閱讀方式,能夠使學生對所閱讀的英語文章有一個深層次的理解。反過來,思維品質的提升又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以及形成跨文化意識,并提升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三、在議論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途徑

以往較傳統、常見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較多關注語言基礎知識層面和表層含義的理解,不注意對文本深層內涵意義的挖掘,不重視學生思維的發展,這是很不利于學生思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方面,思維淺層化現象嚴重,表現為依賴性、單一性、無序性、淺露性、緩慢性。學習只追求表面、顯現的語言知識和淺層理解,盲目崇拜教材和教師,不善于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不善于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去全面認識事物;不能就所學知識建立自己的認知結構;思維表面化,閱讀流于表象的理解,思維止于語言層次;思維遲鈍,閱讀速度慢,不善于聯想和想象。[3]沒有思維的學習是沒有結果的學習,正如夫子所言“學而不思則惘”。

可喜的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教師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比以往更重視英語閱讀教學,并能關注文本意義與語言形式的結合,使閱讀課堂教學得到了改進和提升,但課堂上“思辨缺席”仍普遍存在, 即缺乏分析、綜合、判斷、推理、思考、辨析能力所造成的現象。 許多教師都對思維技能培養表現得不太熱衷,他們的課時計劃或上課時不關注這方面,一些教師甚至認為這些技巧和能力是學生入校就應該擁有的。

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在英語教學中發展學生思維品質,尤其是批判性思維能力,成了亟需加強和改進的任務。

1.加強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

邏輯思維是一種運用邏輯工具對思維內容進行抽象和推演的思維活動,如判斷、推理、論證等。邏輯思維方法有定義、劃分、概括、限定、歸納、演繹等,是對象在思維中抽象化的方法,也是思維中的抽象化對象運行、推演、變幻的方法。邏輯思維是思維的基本活動形式之一,在人類的活動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老師要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學生的思維品質的發展。 要克服兩個障礙: 一是學生的外語水平大大低于其思維水平,造成外語教學“思維幼稚化”;二是語言知識是有形的,要檢測的,而思維是無形的,無法測量的,因此不受重視。

(1)關注學生心理,發展抽象化思維。

邏輯思維的發展過程,在外語學習中,學生的邏輯思維通常經歷三個階段:通過直觀形象感知à歸納概括規à抽象演繹到運用。在小學低年級,使用直觀教具、全身反應法等適合于學生的形象思維;隨著年級升高,逐漸加大推測、聯想、比較、歸納、概括等活動,使學生形成意識或概念,如詞形變化、語法意識等。到了中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快速升華,思維抽象化速度加快,他們的綜合分析、判斷、推理、論證、抽象概括等能力會有質的變化。

(2)理順文本內容,培養邏輯性思維。

閱讀教學要充分關注對教學材料的解讀,在結構文本的基礎上建構學生的學習。理解文本既要理解作者的本意,也需要讀者自身形成對文本獨特的解讀。要深刻解讀文本內涵,需要對文本進行認知、分析和理解,并能對其進行比較、綜合和歸納。 教師教學需以文本主線為線索,把文本內容轉換一系列具有邏輯性和層次性的文本問題。學生在思考、回答過程中對整個篇章的行文邏輯或發展脈絡有整體把握,從而實現對文本的整體性理解。

2.著眼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

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從不同層面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

(1)在教師層面上確立批判的理念。

學生常常因為教師在教學中所起的重要影響作用而無條件相信甚至崇拜教師,而教師確實也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言傳身教,影響學生。所以老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主動更新知識結構,加強批判性思維相關素質的訓練,使自己具有較強的批判性思維。此外,還要敢于懷疑權威,質疑經典和范文??捎幸韵峦緩剑?加強有關批判性思維的理論方法的學習;成為反思型教師,平時多評估自己的教學錄像、分析學生反饋意見,觀摩同行教學、撰寫教學反思,培養自身批判性思維技能。其次,生活中多進行批判性閱讀和聆聽,尤其是議論文的閱讀,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

(2)在學生層面培養批判意識。

① 以育人為目標,關注閱讀主體。

思維課堂的必須是“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的出發點是為了學生的學,而不是教師的教。思維課堂的創建應該“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設計要須符合學習者的心理發展和認知水平, 用略高于學生已有知識和能力水平來激活學生已有背景知識,提升學習的有效性。在議論文的學習過程中,要運用信息留白處理,鼓勵學生創新,為學生感悟文本與體驗閱讀創造了機會,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層次和學習動力。 此外,要尊重學生話語權,杜絕“教師一言堂”,打破“教師萬能”的觀念。學生不僅是接受知識的過程,還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表達見解、思維碰撞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師生雙方都擁有話語權, 學生提出獨特的問題時,鼓勵學生,讓學生勇于表達,進而造成熱烈的討論氣氛,以此作為批判性思維教學的起點。

② 以意識為目標,關注思維技能。

在英語議論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學實施中嘗試以下的一些做法:

判斷信息是否恰當。 學生與作者、文章的看法不一定完全相同,應給學生思維、評價和發表觀點的空間如,可以問學生: 此標題(或論證材料)合理否?如不合理,你換用什么標題(或論證材料)?

區別事實和觀點。學生對外來的信息不能全部相信,要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要養成質疑的習慣。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沒有批判性思維,就容易迷失,人云亦云。因此要多在議論文閱讀中進行事實和觀點的區別練習。

避免言過其實的結論。特別是如廣告或網絡媒體語言等,原有教材如“A thief, always a thief?” “ The blind men and the elephant”這些課文選材是挺好的,即使現在改版了,教師也是可以自備這些材料,對學生進行訓練的。而現北師大版教材高中必修三Unit 9 Car Culture中課文“The Road to Destruction”,也是挺適合進行本技能培訓的。

③ 以創新為目標,關注思維層次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文本信息和拓展文本內涵,發展學生的思維,教師常將教材知識轉化成一系列具有層次性和系統性的教學問題。這些問題從認知層次和思維層次來看,可以分為從低級到高級發展的三類問題:展示型問題(學生完全依賴文本信息,不用做進一步理解) 、參閱型問題(學生理解并獲取文本事實信息之后,為了幫學生進一步理解文本內容,拓展文本內涵而設計的)? 和評估型問題(以文本為的基礎,需要學生對文本話題、內容和作者觀點等進行深入思考,以此得出綜合性的評價和結論。

三類問題的示例如下:

展示型問題: Read and put the following events in the right order. What are the effects of smoking?

參閱型問題:?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mply?? What adjectives can you use to describe the writers feelings/attitude towards …

評估型問題:? Do you agree with the writers opinion?

與此相對應的,學習也是分三個層次:記憶性學習、理解性學習和批判性學習。

第一種記憶性學習:在對文章學習后,要求學生背記文章。這是思維層次非常表淺的學習,隨著時間推移,學生就忘了大部分內容。就算歷久不忘,對于學生成長、發展不會產生實質性的意義

第二種理解性學習:教師設計各種問題,引導學生找出文章中心大意及各段落的主題句,并比較大眾和專家的觀點,分析作者是如何論證觀點的,其結論是什么,有否偏向還是中立客觀?這樣的學習,能夠指導學生關注論證觀點的方法,并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夠遷移。

第三種批判性學習:教師先拋出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然后要求學生(以個人或小組)做社會研究或問卷調查,了解人們的觀點;接著引導學生學習文章,了解專家的觀點和方法,以及看作者是如何論證其觀點的;如有可能,可按照專家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用實驗求證;最后學生得出自己的結論,對比和專家的異同。這是一種深度學習,需要學生運用邏輯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等多種高級思維活動。這樣的學習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產生很大影響,也許終生難忘。

以上所述的三種問題和不同層次的學習,對學生的思維品質發展具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和意義,在議論文閱讀教學中,要多設計評估型問題和批判性學習活動,使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得到有效的發展。

隨著國際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我國在國際舞臺上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多,而在不同的活動中,承擔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這就需要我們的人才不單通曉語言,還要有相應的文化品格,更要在實施、開展一系列工作中,有更理性的思考和更多的批判性意識和能力,而這需要我們的教育工作者,特別是英語教師勇于探索和開拓,在日常的教學中把核心素養的理念牢記于心,外化于行,不斷地把我國的英語教育事業推向前進。

參考文獻

[1]劉道義.談英語學科素養-思維品質[J].課程·教材·教法,2018(8):80-85.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

作者簡介

李思燈(1971.6—),男,漢族,廣東韶關曲江人,教育碩士,中學英語高級教師,現任教于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猜你喜歡
英語閱讀教學批判性思維思維品質
論批判性思維與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養
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
媒介運營管理者應具備的一種新的思維品質
提升學生對數學的喜愛度
在“教學做合一”中優化思維品質 提升創新能力
拋錨式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中的應用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