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企業IPO財務舞弊分析與對策

2020-10-14 10:07李續航李孟新鄭凱夫
青年生活 2020年31期
關鍵詞:農業企業

李續航 李孟新 鄭凱夫

摘要:2018年十九大提出:“支持農業龍頭企業上市融資”的發展建議。當前,農業企業也逐漸地完成了上市。但是農業企業在上市的過程中發生的財務舞弊的違法案件,受到了公眾廣泛關注。因此,要構建科學的解決財務舞弊問題方案,規范農業企業上市行為。本文主要分析了振隆特產IPO財務舞弊案例分析,研究了振隆特產IPO財務舞弊手段,提出了防范和治理農業企業IPO財務舞弊的對策。

關鍵詞:振隆特產;農業企業;IPO財務舞弊

一、振隆特產IPO財務舞弊案例分析

振隆特產在生產加工行業占據重要的地位,可以說,其引領著行業發展。為充分發展自身,增強自身發展實力,振隆特產在2013年至2015年期間陸續四次向證監會報送招股說明書,以便上市,進而更好地開展融資活動。在振隆特產即將獲得上市資格時,其因財務舞弊事件影響了自身成功上市。

振隆特產財務舞弊主要是因其報送的四份招股說明書均存在虛假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虛增銷售單價。由于跨境貿易交易信息的核實難度大,企業利用這一特點,虛假增加銷售單價,以便展示自己具有良好的財務狀況。2012年至2014年期間,企業通過虛假增加銷售單價,形成的虛假銷售額共計8,268.51萬元。這無疑產生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增加存貨入庫數量。企業為增加存貨入庫數量,顯示自身實力,采取了多種手段。如瞞報發霉變質產品、降低產品原材料采購價格等。而以這違背了財務真實性的原則。虛假披露主營業務模式。把產品采購活動,歸結為生產加工活動。

證監會對振隆特產以及相關人員作出了合理處罰,以便警示企業以及相關主體禁止開展財務舞弊活動,降低財務舞弊案件發生率,促進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其中,2016年9月1日針對振隆特產財務舞弊案件,給予警告,并處以60萬元罰款;2016年9月1日針對參與振隆特產財務舞弊案件的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沒收業務收入130萬元。證監會針對地振隆特產財務舞弊案件,做出的處罰,表現了違反法律法規就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這種處罰行為極大地維護了投資者的利益。

二、振隆特產IPO財務舞弊手段分析

(一)利用跨境交易,虛構收入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振隆特產積極地開辟國外銷售渠道,以此增加自身市場份額,提升自身銷售水平。企業產品已經銷售到了全世界二十多個國家及地區。不同國家地區制度存在差異,在跨境合同簽訂方面要求、跨境合同構建內容等多個方面不盡相同。在這種情況之下,上市監管機構不容易在短時間范圍內形成全面有效的調查結果。由于企業所開展的是跨境貿易,上市監管機構就需要到國外企業開展實地調查工作。整體來看,調查成本比較高。因此,振隆特產應用跨境交易復雜、調查難度較大的特點,虛構收入。

通過相關數據可知,2012年-2014年振隆特產虛增收入分別為662.05萬元、1813.52萬元、5792.97萬元。而虛增的收入逐年大幅度地增加,三年間振隆特產虛增收入累計8268.52萬元。虛增收入金額數量較大,對相關利益主體構建經濟決策,產生著重要影響。

(二)虛增存貨

通過實踐研究發現,企業多從存貨的角度,隱瞞真實財務狀況。對于農業企業來講,其容易、利用生物資產波動性大、不易盤點的特點,虛假記錄存貨數據。振隆特產屬于農業類型的企業,其通過虛增存貨,粉飾自身財務狀況。

干果、堅果類產品是其存貨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避免干果、堅果類產品受季節變化而影響自身經濟收入水平,企業會在其成熟的季節,開展采購活動,并把采購的干果、堅果等放入倉庫。經過長時間儲存,產品容易出現發霉變質的問題,這些產品無疑不能夠銷售了。企業往往把發霉變質的產品地放到倉庫中間,以防止相關人員查看,這樣企業容易虛加存貨量。通過相關數據可知,2012年-2014年振隆特產虛增數量分別為568.57噸、1328.96噸、1356.6噸;而三年間虛增金額分別為1962.43萬元、2979.23萬元、2689.58萬元。其中,三年間振隆特產虛增存貨總量為3254.13噸,虛增累計金為7631.24萬元。

(三)虛假披露生產模式

為展示生產能力,振隆特產把產品采購活動,歸結為生產加工活動。具體分析如下,雖然企業購買了籽仁類機械設備,但是生產加工產品的能力并不高。由于生產加工機械設備涉及商業機密以及技術專利,相關監察主體不易了解到企業機械設備實際性能。企業就利用了“相關監察主體信息掌握不全面”的特點,虛假披露生產模式。企業把所銷售的松籽、南瓜籽、開心果等作為加工生產的產品而記入會計科目。實際上,企業只是把采購的籽仁(已經加工完成的產品)進行銷售。也就是說,松籽、南瓜籽、開心果等產品并不是生產加工所得。企業還通過虛假編造生產工藝的方法,顯示自身生產能力。企業虛假披露生產模式的這一行為觸犯了法律,因此企業也獲得了應有的處罰地。

三、防范和治理農業企業IPO財務舞弊的對策

(一)道德品質因子的治理

企業產生財務舞弊這一行為既觸犯了法律,又違背了道德規范。其中,可以從道德品質角度開展治理活動。組織開展誠信道德教育講座:企業領導人員引領著企業發展,在企業領導人員無法平衡道德與自身經濟利益的情況之下,就容易出現財務舞弊的現象。財務人員會在領導人的授意下進行財務舞弊。為降低財務舞弊案件發生率,有必要地定期組織開展誠信道德教育講座,為企業領導人、財務人員介紹財務舞弊的后果,確保他們規范自身行為。構建科學民主的文化環境:企業需要在發展的過程中積極地聽取個各大部門、員工的建議,以便更好地發展自身。也就是說,企業需要保證發展的民主性。建立舉報機制:社會大眾可以向相關主體舉報企業財務舞弊行為,以此約束企業會計處理工作。

(二)舞弊動機因子的治理

受一些因素的影響企業容易發生舞弊行為。因此,要對企業舞弊動機因子進行治理,以此降低財務舞弊問題。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農業擔保體系,拓寬農業企業融資渠道。農業企業不僅容易受到市場經濟環境的變化而影響自身收益,而且容易受到自然環境影響,進而降低自身經濟收入水平。正是因為如此,農業企業在融資時容易遇到問題。政府部門有必要為農業企業做擔保,增強農業企業融資能力,避免出現資金鏈斷裂的問題。除此之外,金融機構也需要為農業企業提供貸款優惠,減輕農業企業發展壓力。另一方面,要推進IPO注冊制改革,弱化舞弊動機。IPO注冊制存在一定的漏洞也屬于企業財務舞弊的動因。為此,要加大IPO注冊制改革力度,優化IPO注冊制。其中,就需要解決投資者與上市公司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以此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三)潛在的舞弊機會因子的治理

為更好地解決財務舞弊問題,需要對潛在的舞弊機會因子進行治理。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大方面開展治理工作。首先,優化股權結構,發揮監事作用。通常情況之下,農業企業股權往往集中在幾個股東中,這些股東的決策權利比較大。為避免企業完全掌控在大股東手中,有必要優化股權結構。此外,企業需要發揮監事作用。其中,要保證監事工作的獨立性,避免其工作受外界干擾。同時要定期輪換監事會成員,提高監督管理效率與質量,降低財務舞弊發生幾率。其次,改進生物性資產盤點,規范生物性資產計量。審計人員需要根據企業資產實際情況,明確資產盤點方式方法,提高資產盤點水平。由于生物性資產類型多樣,相關人員在開展生物資產計量的過程中容易遇到問題。為保證生物資產計量準確性,降低生物資產計量難度,要要建立生物資產會計計量模式標準體系,以此規范化開展生物資產計量工作。

(四)舞弊被發現的概率因子的治理

財務舞弊被發現的概率愈大,企業愈不能、不敢進行財務舞弊。本次從兩大方面探究了財務舞弊被發現的概率因子的治理方式。一是加強農業行業專長,提高審計報告質量。由于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企業財務數據,其審計素養影響著財務舞弊被發現的概率。針對農業企業,注冊會計師需要了解關于農業行業審計知識,探究農業行業審計要點,增強自身審計能力??偠灾?,注冊會計師需要提高自身在農業審計方面的專業判斷力。二是利用媒體協助監督,共同防范財務舞弊。審查招股說明書容易發現企業財問題。為更加地監督企業財務舞弊行為,可以提前披露擬上市企業的招股說明書,并鼓勵社會公眾監督放企業。其中,可以讓媒體對外發布擬上市企業的招股說明書,確保更多的人開展監督工作。除此之外,監管部門應該建立應的反饋機制,在這種情況之下,媒體與社會公眾就可以更好地監督信息反饋給監管部門,而監管部門則需要根據反饋內容,開展調查工作,以此全面掌握企業財務情況。之后,根據調查結果,做出企業是否能夠上市的決策。

參考文獻:

[1]張曼薇.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案例分析——以WF公司為例[J].現代商業,2020(05):104-106.

[2]吳媚,閆子薇,王婷婷.農業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手段與防范策略研究[J].會計師,2019(02):45-46.

[3]李花果.“欣泰電氣”財務舞弊案例研究[J].財會通訊,2017(10):5-7.

猜你喜歡
農業企業
河北省鄉鎮企業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
深化云南農墾企業改革的思考
農業企業在新經濟條件下的內部控制
農業企業新三板掛牌問題對策探析
農業企業環保投資的影響因素研究
淺析農業企業財務造假問題
海南省農業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