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山漢語方言豐潤土語的歷時演變研究

2020-10-14 21:51張寒
青年生活 2020年31期
關鍵詞:聲調韻母聲母

張寒

摘要:唐山方言是漢語北方方言的重要分支,歷代不乏重要論述,但對一些地域性較強的土語,卻很少有人提及。論文以唐山豐潤土語為研究對象,將共時研究與歷史研究相結合,重點挖掘豐潤土語的歷時演變,探索豐潤方言聲韻調的演變特點及規律,在一定程度上展現該土語的特點。

關鍵詞:豐潤方言;音韻學;聲母;韻母;聲調

唐山方言與普通話極為相近又獨具語音特色,近年來唐山方言的研究成果頗多,如王振全《論唐山方言的形成與特點》、王顯志《唐山市區方言的音系描寫》探究唐山方言的聲韻調特點;《唐山方言的連續變調》、《唐山古冶方言的變調情況》等探究唐山話的音變特點??v觀研究成果,多為唐山方言的共時研究,卻少有從歷時角度研究唐山方言語音的發展演變,目前有楊帆《唐山方言疑、影母的今讀研究》從音韻學角度研究唐山方言的疑、影母;王怡穎《玉田方言語音內部比較研究》對玉田的語音演變進行探究,而當前尚無豐潤方言的語音研究。豐潤方言作為唐山方言的分支,既保留古音又有自身發展,因此從歷時角度研究豐潤方言的語音演變極具價值。

一、音系說明

唐山方言劃分為六個區域,分別是以樂亭為代表的東南沿海語音帶,以豐南為代表的南部語音帶,以市區為代表的中部語音帶,以遷西為代表的北部語音帶,以灤縣為代表的東部語音帶。[1]豐潤方言屬于中部語音帶,是進化發展中的唐山方言,與普通話極為接近又獨具語音特色。

豐潤方言中聲母與普通話基本一致,共24個,包括一個零聲母,一個聲母[v]和聲母[?]。韻母共37個,單元音韻母8個,復元音韻母13個,帶鼻音韻母16個,只是普通話中[o]變[?],[uo]變[u?]。聲調分為平聲調、降升調和降調三種調類,無升調。聲調特點:(1)平聲調保留上古音的特點,未平分陰陽,無陽平調,調值為次高平調44調。(2)曲折調為降升調,調值高于普通話,為424調。(3)降調以51調為主,部分字詞的調值會略高于普通話。(4)部分輕聲音節會出現53調。

二、豐潤方言語音的歷時考察

豐潤方言的語音極具特色,僅在不分清濁音、不分尖團音、泥來二母字發音不混同等方面與普通話相似。本文從歷時角度出發,以《方言調查字表》為研究對象,對豐潤方言語音進行考察,以期探尋豐潤方言的歷史演變。

(一)聲母的演變特點

豐潤方言的聲母在演變保留了中古音,下面對聲母的演變特點進行分析:

1、保留娘母字

清末音韻學家章太炎在《國故論衡》中提出:“古音娘日二紐歸泥說”。黃群建先生也認為泥、娘二母為一母。普通話中娘母字用[n]表示,豐潤方言中部分娘母字用[?]來表示,如娘[?a44]們、念[?an51]想。表明泥娘二母在歷史發展過程合流,而豐潤方言保留部分中古娘母音。有學者認為,唐山方言泥母字與細音相拼時,聲母受韻頭的影響而使部分字發[?]音,即保留中古時期娘母的讀音。[2]

2、保留微母字

微母是中古時期從明母分化出的輕唇音,向熹指出:“從中古到近代漢語聲母的演變中,微母字的收字范圍并沒有變化,但音值由[?]變成了[v]?!盵3]豐潤方言中以[u]為韻頭的微母字多讀成[v],如偉[vei424]大、味[vei51]覺,[u]為韻腹的多讀零聲母,如武[?u424]術、烏[?u44]鴉。因此,微母字是由重唇明母[m]分化出輕唇微母[?],后隨時代發展和發音習慣的變化,微母[?]演化為[v],最后變為[?],即表明豐潤方言對中古音的保留。

3、中古疑母字變成泥母字

疑母字在歷史發展中變為零聲母字,部分演變為[n],極少數方言中保留[?]。普通話疑母字多演變為零聲母字,如硬、元,極少細音字讀[n]。但多數疑母字在豐潤方言中演變為泥母字,尤以與開口呼相拼最為明顯,如河岸[nan51]、大鵝[n?44]、恩[n?n44]愛[nai51]、藕[nou424]等。

4、精組字的異讀和混讀。

豐潤方言韻母讀音變化最為常見,聲母讀音變化少見。精組聲母異讀為端組聲母最典型,如煙囪[thu?]、總[thu?424]共。豐潤方言還存在精照二組字混讀現象,如廁[t?h?51]所、暫[t?an51]時、踩[t?hai424]腳、蠶[t?an44]蛹等將照組字讀為精組字;重[?u?44]新則將精組字讀為照組字。知組聲母在歷史發展中與莊組、章組聲母合流為舌尖后音[t?][t?h][?],但由于知組字是塞音,莊組字是塞擦音,使得在發音過程中出現舌位的移動和摩擦的變化,因此產生混讀現象。

5、日母變泥母現象。這種現象在豐潤方言中只是個例,如扔[n??44]了。

(二)韻母的演變特點

豐潤方言韻母與普通話同中有異,別具特色,有如下演變特點:

1、入聲韻消失

入聲韻在豐潤方言中基本合并到了陰聲韻中,但部分韻母與《廣韻》的入聲字的擬音相似,如曾攝德韻合口一等字 “國”,演變規律為[u?k]-[uei]-[uo]- [u?],由《廣韻》入聲韻[u?k]變陰聲韻[uei],到近代由[uei]簡化成普通話[uo],[uo]在豐潤方言讀[u?],一是受人們發音習慣的影響,由圓唇變展唇;一是豐潤方言在入聲韻合并到陰聲韻的過程中保留部分中古音。又如宕社藥韻開口三等字“雀”《廣韻》為[i?k],近代為[iɑu],普通話為[y?],最后豐潤方言中讀[iɑu],則為繼承近代音的韻母特點。

2、韻母[o]演變韻母[?]

豐潤方言中將韻母[o]讀為[?]的現象非常普遍,主要為端組字的入聲韻和果攝字兩方面。如臻、江、宕、曾攝等的入聲韻在韻母分化過程中歸入陰聲韻,并分化出韻母[o]。如臻攝沒韻合口一等的“脖[u?t]子”、江攝覺韻開口二等的“反[?k]駁”、果攝德韻開口一等的“沉默[?k]”、果攝戈韻合口一等的“電波[uɑ][ 注:此處引用例子為《廣韻》時代讀音.]”等,以上韻母在豐潤方言中均讀為[?],大致展現豐潤方言[o]演變為[?]的過程:[uɑ]-[uo]-[o]- [?]。[uɑ]轉為[uo]受唇形圓展的影響;[uo]轉為[o]是因端組聲母發音時本身就帶有圓唇,而介音[u]也是圓唇,為符合發音經濟和省力原則,[u]逐漸消失;由[o]轉為[?]則受唇形圓展的影響。此外受[o]演變[?]影響,復元音韻母[uo]也在演化過程中轉變為[u?]。

3、來母與韻母[y]相拼,韻母變為[uei]

豐潤方言中多數來母與遇攝、通攝的合口三等韻母相拼時,并未將按照普通話的發展,將[i?u]演變成[y],而是變為[uei]。普通話中讀[ly]的音,多在豐潤方言中讀為[luei],例如綠、呂、履、驢、律等,有學者認為是因遇攝、止攝等韻母合流之后,止攝產生文讀音韻母[uei],然后一直保存至今。[2]

4、保留止攝之韻韻母

句尾或詞尾的“子”讀成[ts?44]在豐潤方言中獨具特色,如孩子、襪子等。從音韻角度看,“子“屬于止攝之韻開口三等字,《廣韻》擬音為[i??]。[i??]在歷史發展中分化出韻母[?],向熹對其演變的描述為“[i??]-[i]-[?]”[3] ,[i??]演變[?]是受止攝韻母分化的影響,而豐潤方言[i??]變為[?]則是由于舌位前后變化的影響,豐潤人在發音時將舌位后移導致,并未在唇形和開口度上有太大的變化,說明豐潤方言在發展中保留部分古音。

此外,豐潤方言中還存在特色的韻母變化。部分泥母[n]與[u?]相拼時韻母變成[??],如農[n??44]民在中古屬于通攝冬韻合口一等字,在豐潤方言中演變為曾攝登韻開口一等字;部分照組聲母與[u?]相拼時韻母變成[??],如粽[ts??51]子在中古時期屬于宕攝陽韻開口三等字,在豐潤方言中屬于曾攝冬韻開口一等字。由此觀之,韻母發展演變過程中出現了通攝、宕攝與曾攝相互混同的現象。

(三)聲調的演變特點

從音韻學角度看,聲調的演變規律為:平分陰陽、濁上變去和入派四聲。本文以這三條規律為基礎,研究豐潤方言的聲調演變特點:

1、聲調未平分陰陽

黃群建指出:“漢語語音大約在唐代產生,但直至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韻》才開始明確將平聲分化為陰平和陽平兩類?!盵4]據調值分析發現,豐潤方言平聲的演變與歷史規律并不完全相符,主要體現在平聲調并未根據全、次清平聲變為陰平,全、次濁平聲變為陽平,而是不論清濁全部變為陰平調。但豐潤方言中并非完全沒有陽平調,只是全清平聲調在豐潤方言中調值為45,從基頻圖來看并無明顯的上升幅度,且發音不區分意義,因此將其劃分為陰平調。其原因有二:其一,語言發展變化的不穩定性。語言發展變化受語言使用者的約定俗成及語言接觸影響。其二,豐潤方言發音有其自身規律。豐潤方言的平聲字讀次高平調44調,低于普通話調值。而豐潤語音具有“拉長聲”,帶拖腔,發音時長長的特點,因此人們為了發音省力,不會將長聲再次向上提高,偶爾會略微浮動,所以陰平和陽平不會在聽感上產生很大差別,久而久之就產生了混讀。

2、聲調濁上變去

“濁音清化”是古漢語聲母演變的重要規律。中古的10個全濁聲母自元代就已在北方方言中全部清化?!坝捎谄胀ㄔ捯员狈椒窖詾榛A,濁音清化這一語音現象便繼承下來?!盵4]而“明確將全濁上聲字與有關去聲字視為同音字而編排在一起的是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韻》?!盵5]豐潤方言這一演變規律與普通話的演變基本一致。

3、聲調入派三聲

“入派四聲”即根據聲母清濁的特點將入聲字分別派入相應的陰陽上去四聲之中。豐潤方言僅三個調類,無陽平調。豐潤方言的全清、次清入聲字約70%歸入陰平字,30%歸入上聲字。陰平字要多于上聲字是因次清聲母的入聲字本應變為陽平字,但受發音習慣及陰陽混同的影響,使得次清入聲字也讀陰平字,使得陰平字比重大。雖然豐潤方言的全濁入聲字隨順應語音發展趨勢,但也出現全濁入聲字演變為去聲字的現象,如“罰”的調值為42調。

三、結語

本文參照《廣韻》對豐潤方言的聲韻調系統進行歷時研究,得出豐潤方言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穩定中有變化,變化中有保留的結論。如聲母系統中保留娘母字,韻母系統中保留止攝之韻韻母、泥母字和[y]相拼時韻母變為[uei]等體現了對中古音的保留和發展,聲調系統特色是不平分陰陽,無陽平調,因此豐潤方言中陰平字最多。本文從歷時角度展示豐潤方言的變化,以期探索豐潤方言的發展規律從而促進方言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振全,周志廣.論唐山方言的形成及其特點[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02):24-26.

[2]劉艷.唐山方言語音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

[3]向熹.簡明漢語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4]黃群建.音韻學概論[M].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

[5]唐作藩.音韻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6]楊帆.唐山方言疑、影母的今讀研究[J].唐山學院學報,2011,24(05):12-13.

猜你喜歡
聲調韻母聲母
聲調歌
拼音寶寶扛聲調
聲母順口溜
連拼音學畫畫
聲母歌
拼音寶寶扛聲調
單韻母扛聲調
淺談韻母的內部結構分析
《湘水韻》及其編撰原理要點
根據中韓聲母差異針對韓國學生的聲母教學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