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協同育人機制探析

2020-10-20 05:46向羽
各界·下半月 2020年10期
關鍵詞:思政課教師協同育人三全育人

向羽

摘要:高校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堅力量,二者的協同育人機制能夠發揮高校立德樹人工作的最大效用,在這一中心環節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過對“三全育人”概念闡述,分析高校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協同育人機制意義,并對二者結合的思政育人方式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三全育人”;高校輔導員;思政課教師;協同育人

高校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協同育人機制,能夠有效提高思政教學效果,有效解決當今社會關于人才的實際要求,解決學?!芭囵B什么人、怎么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在“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思政工作應注意強化基礎、突出重點、建立規范、落實責任,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

一、“三全育人”概念介紹

“三全育人”即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我國根據《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對于高校教學所提出的人才培養方案。其工作的核心目的,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強調黨的領導作用,結合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核心理念,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二、高校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協同育人機制意義分析

高校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作為思政工作的負責人員,其工作對象主體為學生,工作目的是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養正確社會價值觀的時代新人。二者在育人機制上的協同工作,能夠實現工作職責優勢互補,保證育人目標的一致性,為課程思政有效應用奠定基礎。課程思政指利用課堂,使思想政治理論與其他專業課程教學相結合,形成協同效用,構建“德育樹人”的核心教育理念。其實質不是加入某一門課程,而是要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想政治理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實現“課程思政”育人無聲。

三、“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協同育人機制探討

(一)革新課堂思政教學方法

在“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思政教學應革新課堂思政教學方法,建立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協同育人的激勵機制,通過調動兩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高校思政教學作用。一方面,應強調教育資金的支持,設置相應的崗位津貼,調動高校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并將其納入績效管理工作中,設定相關的專項評優機制。另一方面,應結合高校學生的心理特征,利用多媒體資源、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創建“互聯網+”下的“課程思政”教學理念,構造學生思政互助學習平臺。由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同學生進行匿名交流,了解學生的實際生活與思想狀態,提高思政工作親和力和針對性。

隨著手機網絡的不斷普及,學生對于信息的吸收速度越來越快,對社會上的熱點話題都有著自己的理解。在“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協同育人機制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抓住這一特點,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對社會熱點話題的看法,通過學生對于社會話題的分析,了解學生思想狀態,強調科學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教師在旁邊起到輔助作用,把控交流核心方向,實現學生“課程思政”教學的專業導向,增強學生的個人價值存在感。過程中要抓住學生的興奮點,傳統的思政教學模式是在理論與案例之間不斷切換,這種方式缺少學生的代入感,教學效果不佳。應創新“課程思政”教學方法,加強思政教學與專業教學的有機結合,幫助學生了解思政教學的人生意義,實現高?!罢n程思政”教學的核心素養教學要求。

(二)構建高校思政培養理念

“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強調的是人,教學的關鍵就是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思想政治理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路線。而高校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的協同育人,能夠實現開放式教學模式,以社會崗位需求及社會培養要求為理論基礎,鍛煉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問題思考能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通過完善學生全方位發展,提升學生學習自主性,以專業能力作為主要培養目標。將個人德育教育、素質教育、技能教育相結合,培養符合社會要求的復合型人才,革新思政教育現代化培養理念。

高校思政工作中,應構建相對較為自主的課堂指導模式,從課堂教學入手,實現課堂教學與思政培養的有機結合。將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融合到一起,在文化課的情境構建環節中,融入思政教育理念,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思政培養。在這個過程中,高校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團隊應注意將德育作為一切教學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把握思政指導與專業課程之間的關系,探索二者完美結合的發展道路,打造符合現代職業學校學生價值觀的思政教學課程,將“課程思政”落實到教學工作的每一個角落。

(三)提高共同思政育人能力

高校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兩支隊伍協同育人合力的形成,離不開制度建設做保障,這就要求提高共同思政育人能力。由于協同育人機制的構建屬于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且相關聯的事項較多,所以在改革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阻礙。高校思政工作要結合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社會道德發展需求,滿足現代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全方位要求。一方面,利用心理輔導教學引導學生正視自身缺點,減輕自我壓力,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學習方向,客觀看待社會問題。另一方面,教師要找好切入點,在教學工作時明白思政工作的社會意義,以朋友的身份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了解學生的興趣點,保證共同思政教學效果。

隨著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互聯網等新興技術被越來越多的教學課堂所接受,不可否認的是利用互聯網等現代科學技術工具,能夠增強學生的教學代入感,降低學生思政教學理解難度。利用互聯網中的大量教學案例,增強高校文化課中“課程思政”教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應組建一只具有“思政意識”的專業化師資團隊,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多樣化思政教育,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高校思政教學工作的難點就在于思政內容與專業內容的結合,這不僅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更要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方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思政方向存在偏差的學生時,教師要用誠懇的語氣進行交流,尊重學生個人想法,以合理的方式進行思想政治引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利用互聯網技術開放網絡思政輔導窗口,有選擇性地隱匿學生個人信息,保護學生個人隱私。創建網絡匿名交流課堂,鼓勵學生發表對社會事件的看法,訴說學生不良情緒,幫助教師了解學生思想政治情況。定期進行專業教師培訓工作,強化高校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團隊的思政教學水平,提升教師育人能力。

四、結論

加強“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協同育人機制探析,是現代化社會對于高校人才思政培養的具體表現,幫助學生在完成專業課程的同時,樹立正確人生價值觀。搭建一體化育人平臺,構建“三全育人”的立體場域,不斷開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為國家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李豆豆.高校思政課教師與輔導員協同育人模式的分析與探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09):142-143.

[2]楊艷妮,蘭倩.專業課與思政課協同鍛造“創享課堂”[J].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5(04):13-16.

猜你喜歡
思政課教師協同育人三全育人
高校輔導員隊伍與思政課教師隊伍交流機制研究
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在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專業教師與思想政治教師協同育人機制研究
協同育人視角下高校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
新形勢下高校青年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必備素質
對高校思政課教師暑期社會實踐的探索與思考
由“依附”走向“聯動”:學校與政府協同育人策略研究
高職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制約因素淺論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專業優良學風途徑研究
“三全育人”視角下高校教師課外育人長效機制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