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質疑,為學生插上思維的翅膀

2020-10-20 01:12鐘生
數碼設計 2020年1期
關鍵詞:質疑數學課堂小學生

鐘生

摘要:古人云:學貴多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目前,我們的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思維鍛煉的方式有些被動,學生只是思考怎樣回答老師的問題,只是為正確得完成作業而思考,為考出較高的成績而思考。而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很少能針對所學知識提出有價值的疑問,在實際教學中通常是教師可以批評學生,而學生不能對教師提出意見或表示不滿,這也是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學生的思維不能得到較高層次的提升,創新思維的鍛煉和創新精神的形成都因此受到阻礙。因此,提高學生積極主動的質疑問難的能力很有必要。

關鍵詞:質疑;小學生 ;數學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01-0153-01

Abstract: the ancients said: learn expensive suspicious. Little doubt, little progress; Great doubt makes great progress. Asking question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solving them. At present, our students in the math class in the way of thinking exercise is somewhat passive, students just think about how to answer the teacher's questions, just think for the correct completion of the homework and think for the higher grades.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classroom learning, few valuable questions can be put forward for the knowledge learned. In the actual teaching, it is usually the teacher who can criticize the students, but the students can't give opinions or express dissatisfaction to the teachers, which is also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phenomenon. Students' thinking cannot be promoted at a higher level, so the practice of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innovative spirit are hindere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questioning actively.

Key words: question; elementary school ;math classroom

數學課上,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一定會有不理解的地方。但在課堂教學實際中,大部分學生較少提問,或不提問。這就要求教師積極引導,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使他們敢于質疑問難,并逐漸學會提問。下面就數學課堂上學生的質疑能力的培養發表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1? 創設一個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敢問

在課堂上,主要以學生為主,這就要求教師拉下威嚴,和學生平等,從心底熱愛學生,和學生做朋友,給他們提供一個輕松的氛圍,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樂于發言,敢于提問,真正的參與學習中。例如:我剛接手的兩個班級的學生就存在課堂上不敢問的情況。原來是因為以前的數學老師對學生的問題不但沒有耐心解答,而且還打擊學生的自尊心,造成師生之間的抵觸情緒,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不高。針對這種現狀,我一邊給同學做工作,讓他們放下思想包袱,另一方面,積極鼓動學生發言、提問,給他們以信心。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們提問的數量和質量都有了明顯的提高,收到不錯的效果。

2? 創設合適的質疑情境,使學生想問

在教學中,我常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不同的質疑情景。主要方法有

激趣設疑:通過與數學有關的趣聞軼事、數學史或數學與社會、生產、生活的聯系設疑,使學生對提出的問題感到新奇有趣,又難以一下子理解,從而誘發他們的思維。例如:在教學《角的大小》這一課題時,我首先出示了3個坡度不同的滑梯,問學生們喜歡玩哪個滑梯?(第二個)為什么要選這個滑梯?(第一個太平,滑不動,第三個太陡,不安全……)這三個滑梯的主要區別在哪里?(角的大小不同)此時,我順勢引入怎樣知道角的大小呢?如何來測量它?……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

置困設疑: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新教學內容的切合點設置一些既可以用已有知識解決但是又非常麻煩的疑難點,誘發學生通過看書,動手操作等方法尋求到新的解決辦法。例如:在教學通分時,我先讓學生用畫圖的方法比較2/3和3/4的大小,學生很容易比較出來,接著出7/8和8/9讓學生比較,學生開始面露難色,最后再出示5/48和7/72讓學生比較。使學生產生疑問:畫圖比較麻煩又費時,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這時我順勢告訴學生,方法是有的,趕快去看看書吧……這樣既讓養成了認真閱讀的好習慣,又讓充分滿足了學生認知的需要,最重要的讓學生學會了自己動腦思考問題。

變序設疑:打破事物發展的順序,先果后因,把事物某個緊要部分提到前面,從而形成懸念,以此啟發學生思維。例如:在教學長方體體積時:由于學生通過預習已經知曉了長方體的體積公式,于是我索性先出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然后問:“你知道長方體的體積為什么用長乘寬乘高嗎?”(不知道)“想知道嗎?”(想)……通過這樣結論的倒置,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疑問投入到學習中去。

總之,對于設疑問題的設計,教師要深入了解學情,精心設計和編排,使學生的思維始終活躍于問題的產生和問題的解決之中。

3? 要指導學生提問方法技巧,使學生會問

在課堂上,教給學生科學正確的質疑方法同樣重要。這樣才能使學生準確地抓住問題實質,進而扎實地掌握知識。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根據不懂的地方提問,也可以讓學生提出想知道的問題,還可以引導學生對新課的方法進行質疑,讓學生學會用多種方法思考問題。在這里,教師的示范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可以在課堂上以提問作示范,這便于學生的模仿和學習,樹立信心。同時也達到了拋磚引玉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學《數學與交通——相遇》這一課題時,當我讓學生板演方程的計算方法后,叫下面的學生提出疑問時,發現學生的反映卻比較冷淡。發現我剛接手的這個班,以前的那位老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很少讓學生進行質疑,學生對提問相當恐懼。這時,我向全班同學說:“請同學們像老師這樣提問……”當學生們打消了恐懼的念頭并學會了提問的方法后,紛紛舉手發言,提出自己的問題,使原本無法進行的課堂重新活躍起來。

4? 質疑要針對每一課題的重、難點,有的放矢

俗話說:好鋼用在刀刃上。一堂成功的化學課教學離不開學生的質疑,但也應當注意質疑的用處,要放在課堂最需要的地方,也就是本節課的重難點的地方和學生產生分歧較大的地方。比如,我在聽一位二年級教師教學《長方形與正方形》這一課題時,她在教學長方形的特征: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時,當有學生發現這兩個特征時,并沒有立即評判對與錯,而是充分發動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小組討論等方式進行質疑,并讓該生上臺進行演示。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合作讓學生充分感知到長方形的特征,為學習正方形的特征做好了鋪墊。然而,在學習正方形特征時她又如法炮制效果卻大相徑庭。究其原因,學生在學習了長方形的特征之后很容易知道正方形也有這些特征,只是對正方形四邊都相等缺乏足夠的證明方法。因此,此時如果還用前面的方法全盤質疑,就會讓學生失去興趣,也讓課堂教學的重難點得不到彰顯,而因把主要精力放在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這一特征上展開質疑,讓學生也更能區別正方形與長方形的不同之處。

我相信,只要教師能持之以恒地進行引導和訓練,學生會逐漸把握合理的學習過程,善于提出與教材重點有關問題。與此同時,他們也會逐漸養成一種勤于思考、勤于探索的良好學習習慣,從而真正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主動地學、積極的學、緊張地學、高效地學。

參考文獻:

[1]王增昌主編《著名特級教師教學藝術》(小學卷)126頁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7月第一版

[2]任蘇民 《教育研究》56頁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增刊

[3]何國華著《陶行知教育學》 69頁? 廣東教育出版社 2002年7月

猜你喜歡
質疑數學課堂小學生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和諧的課堂應充盈學生的聲音
對《老人與海鷗》的一點質疑
張揚學生個性,展現課堂活力
數學課堂教學中動手操作活動實施研究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數學課堂信息化中的“三適”探究
我是小學生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