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滿新大壩地基工程地質條件及地質缺陷處理

2020-10-21 02:19邢國軍謝福志
水科學與工程技術 2020年5期
關鍵詞:壩段節理壩基

邢國軍,謝福志,林 牧

(中水東北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長春130021)

1 概況

豐滿水電站位于吉林省吉林市上游16km松花江干流豐滿峽谷口,其上游建有白山、紅石水電站,壩址距上游白山水電站210km,下游建有永慶反調節水庫。

豐滿重建工程為一等大(1)型工程,在原大壩下游120m處新建一座大壩, 水庫正常蓄水位263.50m,汛限水位260.50m, 死水位242.00m, 校核洪水位268.50m,總庫容103.77億m3。 新建電站安裝6臺單機容量為200MW的水輪發電機組,利用三期2臺單機容量140MW的機組,總裝機容量1480MW,多年平均發電量17.09億kWh。

2 工程地質條件

豐滿新建大壩為碾壓混凝土重力壩,由左、右岸擋水壩段、 河床溢流壩段、 河床偏右的廠房壩段組成。 大壩基礎最低建基高程175.00m, 壩頂高程269.50m,最大壩高94.50m,壩頂總長1068.00m。

大壩建基巖體為變質礫巖, 深灰色, 變余礫狀結構,厚層狀構造,變余層理產狀為走向N25°~35°W,傾向NE∠25°~40°,巖質堅硬,具抗壓強度高、彈性模量大、吸水率低等特點;建基巖體為弱風化~微風化,以塊狀~次塊狀結構為主;建基巖體工程地質條件總體較好。斷層較發育,中陡傾角,走向與壩軸線大角度相交。

開挖揭示大壩壩基巖體以ⅡA、Ⅲ1A類為主,其中ⅡA,Ⅲ1A,Ⅳ1A,Ⅳ2A,Ⅴ類巖體占比分別為32.99%,51.34%,5.62%,9.78%和0.27%。Ⅳ1A類、Ⅳ2A類和Ⅴ類巖體主要分布在各斷層兩側及F67斷層破碎帶(分布在29#壩段~32#壩段。 )

2.1 左岸擋水壩段

左岸擋水壩段樁號0+000.00~0+162.00m,1#壩段長16.00m,2#壩段~8#壩段各壩段長18.00m,9#壩段為溢流壩檢修門庫壩段,長度20.00m,左岸擋水壩段總長162.00m。 其中壩基樁號0+000m~0+124.00m段位于左岸山坡下部,地形較陡,坡度一般25°~35°,地面高程200~273m, 覆蓋層主要為碎石混合土和塊石, 厚度一般1~4m, 最厚約5.5m; 壩基樁號0+124.00~0+162.00m段地處河床, 地形平緩, 坡度5°~8°,地面高程190~195m,基巖多裸露。

組成壩基巖體為變質礫巖,弱風化巖厚度15m左右。 建基巖體縱波速3.2~5.88km/s,巖體完整性系數0.28~0.96,平均值為0.7,綜合評定以較完整巖體~完整巖體,局部為完整性差巖體。

壩基主要分布有F3, F13,F23,F304條斷層破碎帶,除F3走向與壩軸線交角為25°~45°, 出露寬度為0.3~2.0m外, 其余斷層走向與壩軸線交角較大為78°~85°,出露寬度(斷層及影響帶)介于1.0~2.6m之間。巖體節理裂裂隙走向NE的占71%, 走向NW的占29%;陡傾角(61°~89°) 占77%, 中等傾角 (31°~60°)占18%,緩傾角(0~30°)不足5%且延伸局限。 壩基主要為弱透水巖層(埋深一般20~80m),地下水位埋深5~35m,局部分布中等透水巖層透鏡體。 相對隔水層埋深25~75m(按透水率小于1Lu控制)。

2.2 溢流壩段

溢流壩段樁號0+162.00~0+342.00m,10#壩段~19#壩段各壩段長18.00m,總長180.00m。

溢流壩段位于左岸河床, 地形平緩, 基巖多裸露,地面高程188~190m。 組成壩基巖體為變質礫巖,巖質較堅硬,弱風化巖厚度4~6m。 據物探聲波測試資料,壩基弱風化巖體縱波速一般為3.85~5.91km/s,完整性系數0.41~0.97, 多屬完整巖體~較完整巖體,局部為完整性差巖體。

壩基見F61,F62,F913條斷層破碎帶通過,F61和F62斷層走向與壩軸線近于正交,中等傾角,出露寬度分別為1~3.4m和0.3~1.5m;F91斷層走向與壩軸線交角較小,呈弧形延伸,陡傾角,寬度0.5~2.0m;斷層破碎帶經處理后可以滿足建壩要求。 巖體節理裂裂隙走向NE的占65%,走向NW的占35%;陡傾角(61°~89°)占76%,中等傾角(31°~60°)占15%,緩傾角(0~30°)不足9%且延伸局限。 節理面多較平直, 間距一般30~50cm,多張開1~5mm。壩基除表部弱風化巖為中等透水巖體外, 微風化及新鮮巖石為弱~微透水巖體,相對隔水層(<1Lu)埋深一般為35~50m。

2.3 廠房壩段

廠房壩段(河床偏右)樁號0+342.00~0+510.00m,20#壩段~25#壩段各壩段長28.00m,總長168.00m。廠房壩段地形平緩,基巖多裸露,地面高程181~184m。

組成壩基巖體為變質礫巖,弱風化巖厚度一般14~17m。 據物探聲波測試資料,壩基弱風化巖體縱波速一般為2.94~5.88km/s, 完整性系數0.24~0.96 , 以完整巖體~較完整巖體為主,局部為較完整~完整性差巖體。

壩基主要見有F63,F64,F65,F664條斷層破 碎帶通過,其走向與壩軸線近于正交,出露寬度分別為0.4~0.8m,2.1~2.6m,1~2m,5.7~6.3m,F63和F65為陡傾角斷層,F64和F66為中等傾角斷層。 巖體節理裂裂隙走向NE的占43%,走向NW的占57%;陡傾角(61°~89°)占65%,中等傾角(31°~60°)占27%,緩傾角(0°~30°)不足8%且延伸局限。 節理面多較平直, 間距一般10~80cm,多張開2~10mm。壩基多為弱透水巖體,相對隔水層(<1Lu)埋深一般為40~50m。

2.4 右岸擋水壩段

為右岸擋水壩段, 樁號0+510.00m~1+068.00m,26#壩段~56#壩段各壩段長18.00m,總長558.00m。 按大壩建基基礎條件可分為四個分段闡述。

2.4.1 26#壩段~28#壩段

其中樁號0+510.00m~樁號0+546.00m 段壩壩基位于松花江右岸河床,地形平緩,河床基巖多裸露, 地面高程184~186m; 樁號0+546.00m~樁號0+564.00m段右岸階地前緣, 前緣陡坎高出河床約10m,地形較平緩,坡度1°~7°,地面高程一般204m左右。壩基覆蓋層為雜填土和碎石混合土等組成,厚度一般6~12m。 組成壩基巖體為變質礫巖,弱風化巖厚度一般0~4m。壩基巖體縱波速為3.70~5.88km/s,完整性系數0.38~0.96, 以完整巖體~較完整巖體為主,局部為較完整~完整性差巖體。

壩基斷裂構造不發育,僅見局部節理密集帶。 壩基多為弱透水巖體,相對隔水層(<1Lu)埋深一般為53~66m。

2.4.2 F67斷層壩段(29#壩段~32#壩段)

樁號0+564.00m~樁號0+636.00m段壩基位于松花江右岸階地,地形平緩,地面高程203.80~209.00m,地形較平緩,坡度3°~5°。 壩基覆蓋層為雜填土和碎石混合土等組成,局部地段分布級配不良砂,厚度一般6~12m。

組成壩基巖體為變質礫巖, 壩址區Ⅰ級斷層F67在本段通過。F67斷層為壩基揭露的規模最大、性狀最差的一條斷層破碎帶,與壩軸線近于正交。斷層破碎帶由多條斷層組成,各斷層寬度不一,總體走向N15°~50°W,傾向SW,傾角60°~85°。整個破碎帶巖石破碎程度不均一,按其破碎情況大致可分斷層泥化帶、強烈擠壓破碎帶和擠壓破碎帶三個部分, 各帶大體呈條帶狀分布,寬窄不一,變化復雜,多為漸變缺乏明顯界線。

(1) 斷層泥化帶: 約占斷層帶統計總面積的3.58%,為斷層中心帶,開挖建基面范圍內見有連續貫穿的斷層泥化帶2條,此外尚有零星分布的泥化團塊、泥化條紋等,泥化帶由灰~黃灰色泥夾巖屑組成,濕時具塑性。

(2)強烈擠壓破碎帶:約占斷層帶統計總面積的13.73%,沿斷層泥化帶兩側分布,寬度變化較大,一般1.0~9.0m,節理間距多小于10cm,破碎帶內巖體多被壓碎成數厘米大小較軟的碎裂巖,節理多張開,無充填或泥質充填,局部有綠泥石化、高嶺土化現象,受構造影響強烈。

(3) 擠壓破碎帶: 約占斷層帶統計總面積的82.69%,由斷層擠壓破碎帶和斷層影響帶組成,二者犬牙交錯、穿插分布,界線不清,難以準確劃分,總體上以斷層影響帶較完整巖體為主, 比例大于三分之二,原巖(變質礫巖)結構基本未發生變化;擠壓破碎帶見數十條傾角較陡的小斷層, 節理間距一般介于10~30cm, 巖石多破碎呈10~30cm大小的較軟弱巖塊,節理多張開,無充填或泥質、鈣質充填,未膠結。

F67斷層壩段(29#壩段~32#壩段)壩基Ⅲ1A類巖體占面積比11.25%,Ⅳ1A類巖體占面積比63.75%,Ⅳ2A類巖體占面積比21.73%,Ⅴ類巖體占面積比3.27%。

2.4.3 F67斷層影響壩段(33#壩段~36#壩段)

樁號0+636.00m~樁號0+708.00m。本段壩基位于壩址右岸階地,地形較平緩,坡度1°~7°,地面高程209~217m。 壩基覆蓋層為雜填土和碎石混合土,局部地段分布級配不良砂,厚度20~24m。 組成壩基巖體為變質礫巖, 弱風化巖厚度15~20m, 局部可達40m。 壩基巖體縱波速為3.70~5.88km/s,完整性系數0.38~0.96,屬完整性差巖體~較完整巖體。

壩基發育有F68,F92,F93和F964條斷層破碎帶。斷層F68和斷層F96與壩軸線交角為46°;斷層F92與壩軸線交角為60°;F68,F92,F96均為陡傾角斷層; 斷層F93呈弧形延伸,與壩軸線交角為14°~34°,傾角中等~陡傾角。

壩基巖體與斷層破碎帶平行的節理裂隙亦極為發育,節理裂隙以65°~75°的陡傾角節理為主,間距一般20~40cm,節理多張開1~2mm,部分為泥質或巖屑所充填,節理裂隙相互切割,巖體破碎。

壩基多為弱透水巖體,局部為中等透水巖體,相對隔水層(<1Lu)埋深一般為60~80m,地下水位埋深一般14~20m。

2.4.4 37#壩段~56#壩段

樁號0+708.00m~樁號1+068.00m。 其中樁號0+708.00m~樁號0+888.00m段壩址右岸階地,地形較平緩,坡度1°~7°,地面高程一般217~240m,壩基覆蓋層為雜填土和碎石混合土等組成, 局部地段分布級配不良砂,厚度一般8.5~33m;樁號0+888.00m~樁號1+068.00m段位右岸山坡,地形較平緩,坡度一般10°~20°,地面高程一般240~280m,壩基覆蓋層為碎石混合土,厚度一般2~6m,局部可達10m。 壩基巖體為變質礫巖,弱風化巖厚度一般14~17m,局部可達30m。壩基巖體縱波速一般為3.47~5.89km/s, 完整性系數0.33~0.96,多屬較完整巖體~完整性差巖體,部分為完整巖體~較完整巖體,局部為破碎~較破碎巖體。

壩基主要見有F75,F77,F78,F92,F94和F956條斷層破碎帶通過,F75,F77和F95斷層其走向與壩軸線大角度相交;斷層F92與壩軸線交角為60°;斷層F94與壩軸線交角為35°, 為中等傾角; 斷層F78與壩軸線近于平行;F75,F77,F78,F92和F955條為陡傾角斷層。 F75,F77,F78,F92,F94和F956 條 斷 層 出 露 寬 度 分 別 為0.1 ~0.5,0.5 ~1.0,1.0,0.1~2.9,1.5和4.4m。壩基節理裂隙以65°~80°陡傾角為主,間距一般20~60cm,節理多張開1~2mm,部分為泥質或巖屑所充填。

壩基多為弱透水巖體,相對隔水層(<1Lu)埋深一般為30~85m,地下水位埋深一般15~25m。

3 存在地質缺陷及處理措施

3.1 斷層及破碎帶構成的軟弱破碎的軟基處理措施

壩基揭露的斷層及斷層破碎帶有21條, 出露寬度一般0.2~6.0m不等, 其中F67斷層破碎帶的規模最大,寬度達40~62m。 斷層及斷層破碎帶導致局部壩基巖體較破碎、完整性差、強度低,壓縮變形大,易使壩基產生不均勻變形,引起不利的應力分布,導致壩體開裂,需要處理。 綜合處理措施如下:

(1)斷層及斷層破碎帶開挖。對壩基出露的斷層及斷層破碎帶進行二次槽挖, 槽挖深度根據斷層破碎帶寬度B(斷層中心帶+兩側影響帶)以及斷層傾角(以45°為界分為陡傾角和緩傾角斷層) 等的不同合理取值,兩側開挖坡比不陡于1∶0.5。其中,對B≤0.5m的陡傾角斷層適當掏挖。

(2)混凝土塞。對二次槽挖部位回填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塞,使混凝土回填基礎與巖體形成組合地基,同時壩體傳來的荷載通過混凝土塞體均勻傳向兩側堅硬巖石, 以達到均勻壩體應力和減少壩體不均勻沉降的目的?;靥罨炷敛捎萌壟湮⑴蛎浕炷?,其中B≤0.5m的陡傾角斷層采用二級配。

寬度小于等于0.5m的陡傾角斷層掏挖后回填混凝土不配筋, 不設錨桿; 緩傾角斷層塞及寬度超過0.5m的陡傾角斷層塞頂面壩體內全配筋防裂; 緩傾角斷層塞及寬度超過1m的陡傾角斷層塞底面配筋承載,兩側壁設置錨桿。

傾角大于45°的陡傾角斷層處理典型斷面如圖1~圖3; 傾角小于45°的陡傾角斷層處理典型斷面如圖4。

圖1 B=3~6m處理典型斷面

圖2 B=1~3m處理典型斷面

圖3 B=0.5~1m處理典型斷面

圖4 緩傾角斷層處理典型斷面

3.2 左岸擋水壩段

斷層破碎帶、 節理密集帶和破碎巖體通過部位為Ⅳ2A類巖體占6.6%(面積比)。

(1)由于左岸邊坡走向與巖層走向近于平行,為順向坡,巖層層面與走向NE、NW兩組節理構成不利結構面組合,施工開挖形成臨空面以后,開挖邊坡穩定性差, 故壩基開挖時對局部存在邊坡穩定問題的部位進行了錨噴支護。

(2)左岸擋水壩段陡傾角斷層有F3,F13,F30和F234條,均規模較小,對出露較寬部位進行了二次槽挖,回填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塞, 以達到均勻壩體應力和減少壩體不均勻沉降的目的。

3.3 溢流壩段

斷層破碎帶通過部位為Ⅳ2A類巖體 (占面積比1.2%)。施工中將早期施工的三條溝槽內松散物全部挖除至基巖,并采用并回填三級配微膨脹混凝土塞進行處理。

陡傾角斷層F91進行了二次槽挖,采用直徑22mm錨桿,1.5m×1.5m間排距梅花形布置,入巖深度2.5m;配筋布置形式: 主鋼筋采用φ25@25, 分布筋采用φ16@25(主鋼筋采用φ28@25,分布筋采用φ20@25),貼緊巖面布置,回填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塞,以達到均勻壩體應力和減少壩體不均勻沉降的目的; 斷層F61和F62開挖后采用三級配常態微膨脹混凝土回填形成混凝土塞。

3.4 廠房壩段

斷層破碎帶、 節理密集帶和破碎巖體通過部位為Ⅳ2A類巖體(占面積比12.7%)。

陡傾角斷層F91進行了二次槽挖, 采用φ22mm錨桿,1.5m×1.5m間排距梅花形布置,入巖深度2.5m;配筋布置形式: 主鋼筋采用φ25@25, 分布筋采用φ16@25(主鋼筋采用φ28@25,分布筋采用φ20@25),貼緊巖面布置,回填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塞,以達到均勻壩體應力和減少壩體不均勻沉降的目的; 陡傾角斷層F63規模較小,對出露較寬部位進行了二次槽挖,回填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塞。

3.5 右岸擋水壩段

(1)26#壩段~28#壩段壩基小斷層通過部位為Ⅳ2A類巖體(占面積比2.0%)。 斷層規模較小對出露較寬部位進行了二次槽挖,回填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塞。

(2)F67斷層壩段(29#壩段~32#壩段)壩基的Ⅳ類巖體占面積比85.48%,Ⅴ類巖體占面積比3.27%。 巖體為完整性差~較完整。主要工程地質問題為壩基不均勻變形及滲漏、滲透破壞、抗滑穩定問題。 為滿足抗滑穩定,在壩段上游和下游均采用倒梯形刻槽。其中上游倒梯形刻槽29#壩段,30#~31#壩段,32#壩段的寬度26m,深度分別為4,6,8m;下游倒梯形刻槽寬度26m,深度4m。 槽內回填壩體標號混凝土并與壩塊混凝土形成整體,滿足抗滑穩定要求;對斷層泥化帶通過部位采用局部倒梯形刻槽,深度不小于寬度,并回填三級配微膨脹混凝土塞進行處理, 寬度≤0.5m的陡傾角斷層采用二級配混凝土塞進行處理; 同時加深了固結灌漿的處理措施。

(3)F67斷層影響壩段(33#壩段~36#壩段)斷層破碎帶通過部位為Ⅳ2A類巖體(占面積比15.8%)。

壩基斷裂構造發育, 破碎帶巖體多具有巖質軟弱、強度低、易變形和滲透穩定性差等特點,對壩基巖體抗滑穩定和滲透穩定帶來極為不利影響, 巖體抗滑、 抗變形性能受結構面及其破碎物之間的膠結情況所控制, 建基面混凝土/巖體抗剪斷參數較一般的Ⅲ1A類巖體低, 需要進行特殊處理,33#壩段~36#壩段下游增設了深度為4m的齒槽, 提高了壩基面的抗滑穩定安全裕度。 陡傾角斷層F68進行了二次槽挖,采用直徑22mm錨桿,1.5m×1.5m間排距梅花形布置,入巖深度2.5m;配筋布置形式:主鋼筋采用φ25@25,分布筋采用φ16@25(主鋼筋采用φ28@25,分布筋采用φ20@25),貼緊巖面布置,回填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塞,以達到均勻壩體應力和減少壩體不均勻沉降的目的;中陡傾角斷層F92,F93和F96規模較小, 對出露較寬部位進行了二次槽挖,回填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塞,回填混凝土采用三級配微膨脹混凝土。

(4)右岸擋水壩段(37#壩段~56#壩段)斷層及斷層破碎帶通過部位為Ⅳ1A類巖體和Ⅳ2A類巖體占面積比分別為1.84%和6.64%。

F75,F77,F78,F92,F94和F956條斷層出露寬度變化較大, 對出露較寬大于0.05m的部位進行了二次槽挖,回填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塞。 壩基出露的斷層及斷層破碎帶經處理后滿足建壩要求。

4 結語

(1)一般(指寬度小于6m)斷層及斷層破碎帶寬度小于等于0.5m的陡傾角斷層掏挖后回填混凝土不配筋,不設錨桿;緩傾角斷層塞以及寬度超過0.5m的陡傾角斷層塞頂面壩體內全配筋防裂; 緩傾角斷層塞以及寬度超過1m的陡傾角斷層塞底面配筋承載,兩側壁設置錨桿。

(2)F67斷層壩段基礎處理總體處理方案為采用回填混凝土+上、下游齒槽方案,并加強(固結、帷幕灌漿)處理措施。

(3)F67斷層影響壩段基礎處理總體處理方案為采用回填混凝土+下游齒槽方案,并加強(固結灌漿)處理措施。

(4)F68斷層通過壩段基礎處理總體處理方案為采用二次槽挖,兩側壁設置錨桿,塞底面配筋承載,回填混凝土方案,并加強固結灌漿處理措施。

(5)自水庫蓄水以來,安全監測大壩整體發生向下游方向的水平位移,變化范圍在-3.58~10.51mm之間; 壩體最大沉降2.46mm, 向下游傾斜最大角度27.08″,各壩段沉降變形基本穩定。 壩踵建基面相對于最深處的變形在-3.10~0.59mm之間, 壩址建基面相對于最深處的變形在-3.21~-0.40 mm之間。 目前壩基變形基本穩定,無異常發展趨勢;壩體壩基各橫縫、接縫、裂縫變形蓄水以來變幅均較小,無異常發展趨勢。

猜你喜歡
壩段節理壩基
含節理巖體爆破過程中應力波傳播與裂紋擴展的數值研究1)
充填節理巖體中應力波傳播特性研究
“沖頂”白鶴灘
順傾節理邊坡開挖軟材料模型實驗設計與分析
新疆阜康白楊河礦區古構造應力場特征
阿克肖水庫古河槽壩基處理及超深防滲墻施工
水電站廠房壩段溫控措施分析
水庫加固處理中的帷幕灌漿施工分析
老撾南亞2水電站右岸壩基設計概述
某水電站壩基巖體質量分級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