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銀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升對策的若干探討

2020-10-21 10:32靳嶺
大東方 2020年3期
關鍵詞:提升對策銀行問題

靳嶺

摘 要:銀行作為我國經濟金融調節以及管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其在保障經濟以及金融業發展、穩定金融市場秩序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意義。銀行在實際管理過程中,服務實體經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經數年的金融業改革,銀行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取得了較快的進展,然而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尚存在著很多方面的突出性問題。本文首先探討了銀行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存在的突出性問題,然后提出了具體的問題解決對策,旨在為提高銀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銀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問題;提升對策

0 引言

實體經濟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實體經濟的發展好壞,會對就業水平以及經濟增長、國民收入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從而促進國家發展步入新臺階。實體經濟的發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金融業支持水平以及服務能力的決定,唯有不斷提升金融業的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能力以及質效水平,才會使得國民經濟發展結構變得更加合理,我國競爭力水平才會顯著提升。本文著重闡述了銀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提升對策,旨在為銀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提供切實可行的參考依據。

1 銀行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存在的突出性問題分析

目前,銀行在服務于實體經濟過程中,往往存在著很多方面的突出性問題,具體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1 銀行服務于實體經濟質量水平低下

銀行在服務于實體經濟過程中,質量水平均較低。雖然我國銀行金融體系改革不斷完善,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發展水平地不斷提高,我國銀行服務實體經濟質量較低主要體現為:金融與經濟發展之間不能協調、大量資金疊加杠桿,引起人民幣貶值預期等方面的問題。這充分地表明:銀行在服務于實體經濟宏觀質量方面,尚存在著一些較為突出性的問題。在實際服務過程當中,銀行服務質量低的一個突出體現為中小企業融資難度大,導致中小企業的發展無法得到保障,同大型集團企業之間的差距較大。所以說,結合相關政策開展融資方面的工作,并無法滿足相關政策根本要求,在實際的資金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性,無法從銀行制定的政策之中獲得幫助。

1.2 銀行與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融合之間不平衡

目前,我國銀行在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方面,存在著銀行與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融合之間不能平衡。我國銀行在服務于實體經濟方面主要重視的是重要的戰略項目,然而卻對傳統的發展項目不夠重視,且由于銀行自身的調控體系未能構建完善,未能對國家及區域經濟的發展戰略提供強有效的支撐。銀行在服務實體經濟過程當中,尚存在偏重于計劃的形式,尚未同市場經濟之間進行有效地融合。我國銀行在整體發展戰略以及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主要傾向的是沿海地區和重點發展區域。所以說,在實際的服務實體經濟過程當中,資金投入方向也是置于這些區域。然而,在其他區域,例如西南部與西北部地區的銀行,對實體經濟的投入力度不足,因此在實際發展過程當中,這些區域的資金存在嚴重不足的問題。

1.3 銀行服務于實體經濟的風險管理存在一定的問題

銀行服務于實體經濟風險問題方面,主要存在著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風險控制意識水平低下。目前,有大量銀行服務于實體經濟的過程之中,均是銀行相關部門根據相關政策的要求加以落實,并未能充分結合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從而采取針對性的以及符合發展現狀的風險控制策略。某些銀行在服務于實體經濟的過程當中,均認為風險控制是國家層面的事務,與銀行之間不存在相應的關系。所以說,銀行在服務于實體經濟方面,對風險控制的重視度較差。(2)銀行服務于實體經濟風險控制方法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某些銀行在服務實體風險管理過程當中,主要采取的為事中控制,未構建一套完全的風險控制體系。事中風險控制屬于一種被動式的控制方法,很多風險在事前就有一定的體現,事中風險控制,無法對風險所產生的經濟損失進行有效地控制。

2 銀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升對策

針對如上關于當前時期下我國銀行服務于實體經濟方面存在的問題,現提出如下幾個方面的具體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對策:

2.1 加速風險處置

積極落實各方職責,將處理風險的積極性進行有效地調動,對不良貸款盡快加以核銷,能夠重組的企業貸款創造條件進行重組,加速處置進度。一方面,應該充分地利用好聯合授信以及債委會兩個機制,將大型企業以及明星企業的信貸風險。積極推廣無還本續貸業務,將小微企業流動資金不斷加以穩住。對于風險較高的區域以及機構,探討地方政府以及上級主管部門、地方監管部門三方派駐監管。另外,推動地方政府加大處置力度加以協調,重點在不良資產處置、企業重組、司法清收以及股權優化等方面發力,利用好當前正在開展的懲戒失信、案件強制執行以及掃黑除惡等專項行動契機,加快風險處置與處理。

2.2 將戰略定位加以明確

實體經濟形式千差萬別以及規模參差不齊,然而共同點在于可以為經濟社會各個行業或者領域發展提供充沛的物質資源以及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效應,可以說實體經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基礎內容。所以說,各種類型的金融機構在響應人民銀行以及銀保監局關于提升銀行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指導意見之余,首先應該將自身的職能意識加以增強,清晰地認識到自身的經營效益與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之間存在十分密切的關系,務必要全心全意以及仔細地為實體經濟提供服務。(2)主動出擊以及深度調研,深入實體經濟內部對不同層次以及千差萬別的金融方面的需求加以了解,力求為各種實體經濟服務好。(3)加強業務宣傳力度,讓實體經濟主體深切意識到金融機構是它們面臨金融需求無力解決時的貼心人和首要選擇。

2.3 加強政策協調

建議強化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監管政策、產業政策以及環保政策等的協同聯動,避免處置風險的風險發生。針對當前金融去杠桿過程中出現的資本、負債與資產增長不匹配的問題,建議適當調整優化人民銀行MPA考核機制,適時加大定向降準的幅度,財政政策適當提高地方債的額度和支出的力度。產業政策特別是過剩產能行業退出以及環保政策的落地實施,建議給予相關行業企業一定寬限期,避免因政策單向共振引發的企業連鎖反應。

2.4 提升發展質量

圍繞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加快落實進度,加強監管的督導、傳導、指導與落實情況的督察,確保序時推進。注重構筑監管正向激勵機制,將質量提升年活動結果作為評判銀行優劣、好壞的標準,掛鉤監管措施,落實差異、分類監管理念。對于表現突出的銀行加大通報表揚和支持發展的力度,對于后進的機構要引導鼓勵改進。

3 結論

綜上所述可以得知,銀行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存在著諸多方面的突出性問題,諸如:銀行服務于實體經濟質量水平低下、銀行與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融合之間不平衡、銀行服務于實體經濟的風險管理存在一定的問題等方面的問題,嚴重阻礙了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進程。對此,應該采取強有效的措施,對這些問題加以解決,以提高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水平,加快實體經濟的快速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雷光,雷蕾.大慶市鄉村振興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財政支持問題研究[J].活力,2018(12):119-120.

[2]雷光,常顯瑞,雷蕾.關于新時代有效釋放大慶金融供給的思考[J].大慶社會科學,2018(6):70-72.

[3]雷光,雷蕾.發展低碳金融 助推經濟發展[J].商業經濟,2013(10):120-121.

[4]趙勝利,楊峙林.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量提升政策研究——對中小商業銀行的建議[J].征信,2018,(10):47-52.

[5]楊曄,吳麗娜.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困境及路徑探討[J].農村金融研究,2018,(08):7-12.

[6]何德旭,王朝陽,陳義國.村鎮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經驗、問題與對策——基于浙江岱山稠州村鎮銀行的調研分析[J].銀行家,2017,(12):108-110.

(作者單位:平頂山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歡
提升對策銀行問題
中關村銀行、蘇寧銀行獲批籌建 三湘銀行將開業
銀監會再批三家民營銀行
第三家互聯網銀行創立 四川新網銀行于近期開業
大學生學習效能感的影響因素及提升對策研究
體育舞蹈教師再教育對策研究
我國低碳經濟發展提升對策研究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