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人文精神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2020-10-22 10:06張夢婷
報刊精萃 2020年20期
關鍵詞:課程內容人文精神理念

張夢婷

成都天府新區第三中學

隨著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對學生素質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培養越來越重視。所以,教師應當轉變傳統教育的思想,加強人文精神方面的滲透,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開展課堂教學。

一、人文精神在初中語文課程內容中的體現形式

主要體現形式有以下幾點:第一,辯證思維。人文精神主要呈現的是人類的進步與發展,也呈現出了人性的善良與度量,與人類哲學方面的理論、辯證思維等方面息息相關,也就是所謂的自然與人類之間的聯系。在初中語文課程的教學內容中,很多文章都包含了辯證思維,如,《熱愛生命》等,它主要是從思想覺悟上,啟發學生,讓學生懂得為人處事的道理,以及對生命、對社會、對社會的一種反思和醒悟。通過學習這些文章中的理論,以此激發學生的思維,探索人文精神。第二,道德情操。通過課程內容的學習,拓展學生的視野,也是初中語文課程教學的關鍵。比如,在《老人與?!分?,主要講述的是一個漁夫連續80多天沒有捕到魚,但是他依舊不放棄,堅持出海捕魚,經歷很多艱難之后,最終捕到了魚。通過學習這篇文章,能夠讓學生感受到這位漁夫勇敢無畏,堅持不懈的精神,以此感染學生,讓學生感受到遇到任何問題,都應當有堅持不放棄的精神。第三,審美情趣。中國具有五千年歷史,文化悠久,具有獨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內涵豐富。所以,在初中語文課程的內容篩選上,會特別重視文字的描繪、情感表達等方面的問題,讓學生領悟字里行間隱藏的意義,以此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比如,《滕王閣序》中“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边@句緊扣秋天的景物特色,將大自然的美呈現出來,以此表達出作者對秋天景色的熱愛。同時,也可以看出作者王勃過人的觀察能力和語言組織以及表達能力。

二、人文精神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方式

(一)充分挖掘課程內容中的人文精神

當前,我國初中時期的語文教材,都會篩選一些經典或者具有文學價值的文章,作為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所以,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師應當以教材為主,探究其中的人文精神,感受中國文化的特色。首先,在課前預習環節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主動發掘,探索文章中包含的人文精神。比如,在《虞美人》這首詩中,描述了詩人一生的辛苦和坎坷,將自己亡國的哀思寄托在詩句中。這首詩主要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代表作,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一些作者的背景知識,以此更好的理解詩人描述的情感。然后,在正式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闡述一些收集的資料,談論一下詩人的背景資料,以及人物的歷史命運等等,從而了解到詩人的偉大,以此感嘆詩人的一生,從而反思自己當下的生活,以及對未來的思考。這樣,既可以加強人文精神的滲透,也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

(二)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

教師除了日常的教學任務以外,自身的言談舉止和行為習慣也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教師的榜樣作用也可以作為人文精神滲透的方式,通過提升教師隊伍的師資力量,加強教師的人文精神建設。為此,學??梢圆欢ㄆ陂_展“人文精神”會議,邀請所有教師參與其中,通過共同談論和分析,以此加強教師的人文素質和精神理念,從而更好的發揮自身的榜樣作用,感染學生。另外,教師還需要不斷的提升自我,教師這種精神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不斷完善課堂的教學理念和計劃,為學生創造更為優質的學習環境。比如,《離騷》這一文中,主要是由偉大詩人屈原所作,在學習中,有可能學生無法理解文章中詩人語句的含義,以此不能透徹理解文章的含義,所以,不能體會到詩人屈原的偉大精神。為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呈現詩中的一些情景,通過感官器官的沖擊,加強學生對詩人的了解,從而感受到詩人的情感,以此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不斷優化學生的評價模式

通常情況下,都是由教師評價學生的行為、能力等,以此調整自身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向。但是,這樣的教學調整是片面的。為此,應當實施雙面評價,除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以外,也應當增加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在新課改的教育理念下,大力倡導生本理念的教育理念,推崇以學生為主,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綜合能力。所以,在評價方面,應當讓學生評價教師,對教師課堂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給予一定的評價,讓教師也針對自己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給予糾正,以此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并且,為了保障學生的權利,學校還可以制定教師影響學生評價的具體處罰條款,保證學生評價教師的可操作性。這樣,也是人文精神滲透的一種方式,既可以優化課堂的教學情況,也能夠有效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

(四)鼓勵學生感受課程內容的人文精神

初中語文課程中,包含了很多歷史文化的知識,所以,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其中的人文精神。并在課堂上,分析其中的人文精神,以此幫助學生了解我國的歷史文化、人物以及國情等等,以此感染學生,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感受周邊生活中的人文情懷,以此加強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

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課程內容中,包含了人文精神的理念,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全面性的發展。所以,教師應當以教材為主,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以此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精神理念。

猜你喜歡
課程內容人文精神理念
建筑設計應對低碳理念的相關思考
環保節能理念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
基于“課程內容六要素”的繪本文本解讀路徑探析
日本中學家政課中的勞動教育——基于“技術·家庭”課程內容分析
醫學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課的實施路徑研究
建筑設計應對低碳理念的相關思考
醫學生科研能力培養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融入
白金十分鐘自救互救實踐創新展現新時代人文精神價值
析課程內容 謀教學佳策——“數的認識”模塊知識的教學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