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拙議幼兒園種植活動組織策略

2020-10-22 10:06鄧曉燕
報刊精萃 2020年20期
關鍵詞:有益花生葉子

鄧曉燕

綿竹市第二示范幼兒園

作為讓孩子們直觀感受植物生長過程的幼兒園種植活動,它不僅能激發孩子們對植物的興趣,讓孩子們學到植物的有關科學知識,練習簡單的種植技能,還能樹立孩子的愛心、耐心、責任心,鍛煉他們觀察、比較等多方面能力?!队變簣@教育綱要》指出:“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痹谟變簣@種植活動中,我們積極實施《綱要》理念,讓種植活動充分發揮其教育作用。在和孩子們一起進行的多次種植嘗試中,我們覺得老師巧妙運用好比較、觀察、實踐、交流這四種策略,能讓幼兒在活動中主動獲取有益的知識經驗,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積極探究的欲望。

一、在比較中獲得有益的知識經驗

比較,有利于培養幼兒觀察事物的能力,幼兒在比較的過程中,通過分析、綜合、判斷、概括來獲得有益的知識經驗。在《綱要》中多次提到“讓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要支持鼓勵幼兒大膽探索與表達”。因此探索本身比通過探索獲得某些知識更為重要,讓幼兒學習怎樣去獲得答案比答案本身更重要。在種植活動中我們讓幼兒通過比較,獲取知識,促進發展。如我們提供給孩子們日常生活中最接近和較熟悉的大蒜種子,讓他們分別在泥土、水盆和空盆中種植。孩子們隨著泥土盆中大蒜種子幼芽的萌發,開始焦急地盼望另外兩盆種子快快發芽。這時我適時提出給三盆植物分別做記錄的方法,立即得到孩子們的擁護。于是我們給每人分發記錄卡,讓他們仔細記錄每一盆植物的生長狀況,一天天記錄,如實地反映了不同的生長狀況,孩子們通過比較驚喜地發現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長環境中會產生不同的生長情況。這就是孩子們在這一種植活動中通過比較而自然獲取的有益的知識經驗,不僅如此,在這一種植探索過程中,孩子們通過比較也進一步增強了觀察周圍事物的主動性。

二、在觀察中誘發主動探索的愿望

觀察,是運用多種感官感知周圍環境,使幼兒獲得最直接、最具體的經驗,在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聽一聽中,提高感官的綜合能力。良好的觀察能力可使幼兒主動獲取知識,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欲。自然界有趣的現象經常會吸引著幼兒長時間觀察,在我們的種植園地里,我們移入了含羞草,通過含羞草有趣的特性吸引幼兒進行有意觀察。孩子們用手去碰它的葉子,發現它的葉子一碰就會閉合,過了一會兒它又會慢慢張開,覺得非常有趣,因此對它的興趣大增。于是我再讓幼兒在天氣晴朗和天氣陰雨時去觀察,孩子們興致勃勃地發現,陰雨天時手不去碰它,葉子也是合攏的,還自然垂下。而天氣晴朗時,用手碰一下,葉子閉合快,還原也快。原來,含羞草還是靈敏的“晴雨表”,它會預報天氣呢,孩子們個個驚嘆不已。我們通過這些易于吸引孩子注意的植物,促使幼兒進行有意觀察,讓幼兒漸漸養成觀察的習慣。孩子們對種植區域的植物經常主動觀察,如他們會經常驚喜地報告:“玉米發芽了!”“土豆的葉原來是這樣呀!”“看上面有個小蟲子,它會不會把葉子吃光?”等等。幼兒的觀察能力在不知不覺中逐步發展,他們的求知欲望也隨之增強了。

三、在實踐中積累科學探索的經驗

實踐,可以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彌補自然條件下觀察的局限性,開闊幼兒的視野,培養幼兒對自然現象的興趣,在具體的種植實踐中可以讓幼兒積累大量的科學探索的經驗。如我們的種植花生實踐活動,起因是妞妞帶了很多花生來,小朋友吃得很開心,吃完了大家還想吃,因此引發了我們班的“種花生”行動。我還特意開墾了一小塊種植園地,帶孩子們去做種植前的準備,然后和孩子們一起把花生種在地里?;ㄉN好后,孩子們經常拿著自己自制的各種水壺到花生地里澆水,看著它們發芽,長葉,開花,并將每一個過程都記錄在本子上。因為孩子們以前有過種黃豆的經驗,所以花生開花時大家在班級里高高興興地慶祝了一番,就等著快快結果子呢,可是等待了很長的時間,并沒有他們所預料的枝頭掛果的繁榮景象,花生的果子哪里去了?孩子們可著急了!我們請孩子們自己先猜測原因,再想辦法了解真相,有的小朋友回家向爸爸媽媽詢問知道了答案,他們興奮地說:“花生果藏在泥土里呢?!蔽覀円黄鸬椒N植園地里把一棵花生藤連根拔起,顆顆花生嶄露笑臉,孩子們歡呼起來,真的,原來花生的果實是長在土里的,孩子們親眼看到自己勞動的成果,體驗到勞動的成功和快樂。在種植花生這一過程中,孩子們通過自身的實踐,了解了花生的生長過程,知道了花生的特殊結果方式,在種植中不斷積累了進行科學探索的經驗。

四、在交流中獲取有益的生活經驗

交流,是指幼兒運用語言或非語言的形式表達自己在探索活動中的發現、交流方法、探索過程以及認識和情感體驗。雖然孩子們的種植活動在成人看來很不起眼,但教師要高度關注種植活動,并及時放大這種成果,充分滿足孩子們的成就感,在交流討論中獲取有益的經驗。如當有的孩子種的植物變化快,可以讓孩子們交流討論其中的原因,從而了解一些種植的方法、經驗。小豆苗長出新葉子了,白菜好像開花結子了,瓜苗又長高了,甚至是蘿卜爛掉了,蒜苗干枯、死掉了。不管是誰有了新發現,教師都做發起人,組織幼兒對植物的生長進行話題討論。這些話題包括:白蘿卜和紅蘿卜的葉子一樣嗎?為什么這棵蘿卜的根會爛掉?種在水里、沙里、土里的大蒜哪個長出蒜苗最快?哪個最粗?等等。孩子們在輕松的氛圍中參與話題討論,也許孩子們的討論只是只言片語,缺乏邏輯性,但是孩子們真真正正在思考問題,這是最重要的。當有的孩子種的蒜苗被剪下來送到食堂成為美味的湯料時,孩子的內心更是充滿快樂的。因此我們千萬不要忽略了每一次機會,要及時讓每一個孩子都能體會這種快樂,并把它放大再放大,讓種植活動成為促使孩子們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

在種植活動中,幼兒通過具體的事物,借助對事物的直接操作,在比較、觀察、實踐、交流中,發現和了解植物的生長規律,培養幼兒探索科學活動的興趣。種植活動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開展的工作,其教育效果也不是一兩次活動就能夠完全呈現出來的。教師必須把對種植區活動的關注作為一種習慣,抓住這一良好的教育契機,靈活運用教育策略,引導孩子們學在其中、樂在其中,并獲得一些有益的生活經驗。因為這些生活經驗的獲得,遠比孩子們枯燥單調地學習一種知識更為重要,它必將在孩子們美麗的人生畫卷中留下最為新鮮靚麗的一筆。

猜你喜歡
有益花生葉子
保持良好個人衛生于健康有益
做有趣有益的游戲
葉子
最后一片葉子(節選)
多少堆花生
到底埋在哪棵樹下
靜坐有益
花生去哪兒了
一見傾心的優雅——葉子
Word Fu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