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學校特色德育淺析

2020-10-22 10:06金晨霞
報刊精萃 2020年20期
關鍵詞:文明禮儀德育工作校園

金晨霞

浙江省溫州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課堂中的所有細節,而在于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做出相應的變動。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一要錘煉自己的課堂教學語言,多下推敲工夫,課堂才富有生命,學生才如沐春風;二要注重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加些管教行為,課堂才凸顯活力,教師才舉足輕重;三要重視課堂的情境有效生成,添些雕琢因素,課堂才具有張力,師生才教學相長。

一、教書育人——德育與學科教學相滲透

通過學科教學,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好德育工作是學校全體教職工的共同責任。要求任課教師要擺脫德育工作枯燥而空洞的說教,要結合本學科特點,開動腦筋,舉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德育教育活動。如德育課教師利用《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舉辦“職業生涯規劃”演講比賽,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就業觀、創業觀。通過開設《職業道德與法律》《文明禮儀》知識講座,使學生樹立法律意識,規范自己的言行,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語文教學則強化寫作的實效性,將應用文、演講稿、新聞焦點的分析等作為寫作課的重點,建立“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體系,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幫助學生不斷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已有認知水平的提高,充分發揮學生評價的教育功能。在專業課教學上,學校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強化“教室即車間、實訓即生產”的理念,突出“學中做”“做中學”。依據學生實際狀況,實施項目驅動和案例教學,教師提出任務,學生自主創意,小組交流,師生共同點評,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技能培養為主線,打造充滿活力的高效課堂。

另外,除了思政課程外,公共基礎課程及專業課程還要課程思政,即深入挖掘課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如工匠精神、民族精神、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學生綜合素養的培育,使德育工作躍上新的臺階。

二、活動育人——以活動為載體,開展特色德育

“以活動為載體”的德育新形式在學?;顒拥母鱾€層面百花齊放,形成中職學校的特色德育,即文明德育、快樂德育、和諧德育、陽光德育。

1.以學雷鋒、文明禮儀教育等活動為載體,打造文明德育校園

由青年教師帶領學生志愿者到附近社區敬老院參加義工活動,倡導“關愛老人,弘揚雷鋒精神”,將學雷鋒活動落到實處,將德育工作融入公益。還可以開展“學雷鋒,樹新風,文明伴我行”主題教育活動,提升學生文明素養,倡導校園新風正氣。這既是學生倡導社會新風、奉獻自我、回報社會的一種方式,也是他們在實踐中鍛煉自我、自學成才的一種途徑,并且活動方式符合學生心理成長過程需要,完全擺脫說教式教育模式,使學生樂于參與其中。

同時,還可以文明禮儀教育為抓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文明、和諧、向上的校園環境。通過活動的開展,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養成文明習慣,在活動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通過各種活動體驗,用實際行動來證明雷鋒精神跨時代的永恒價值及文明禮儀對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意義,達到文明德育教育的目標。

2.以文體活動為載體,形成快樂德育

在形成快樂德育的過程中,相繼開展“我是校園大明星”、情景劇、卡拉ok大獎賽、迎國慶文藝會演、迎元旦會演、運動會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班集體的凝聚力,培養學生學藝術、愛藝術、展才華的意識,真正起到陶冶學生情操,啟迪學生智慧,培養高雅情趣的功能。學生以自己喜愛的形式,快樂地抒發著對國家、對集體、對幸福生活的祝福,展示青春的責任與理想以及積極的信念和正確的價值觀。

3.以法制活動為載體,形成和諧德育

學校充分發揮法制教育的陣地,定期舉行法制報告會,進行法制、安全教育,通過這些活動,調動學生學習法律及安全知識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增強法律安全意識,掌握基本的法律安全常識,達到和諧德育教育的目標。

學校還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有針對性地開展行為規范教育工作,通過開展《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中學生禮儀常規》的行為教育,使學生明確和掌握一些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行為規范;通過行為規范教育以及安全自護教育,培養了學生遵紀守法的觀念,同時還培養了他們的愛國意識、交通安全意識、環境保護意識、自我防范意識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

4.以心理活動為載體,塑造陽光德育

學校開展的“塑造陽光心靈、放飛青春夢想”的主題活動,特色突出,內容豐富,活動多樣,采取宣傳板報、心理健康講座、電影賞析、教育基地參觀等多種方式,在廣大師生中產生了較大影響,受到了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收到了理想的效果,為學校的德育工作添了精彩一筆。

(1)“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德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心理健康是學生成長的基礎,健康心理主題班會活動不僅是塑造學生良好心理健康的途徑,更是增強班級凝聚力的主要形式之一。通過班會不僅僅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更提高了學生的心理認識,引起廣大學生對人際關系的重視以及人際關系對于個人成長意義的思考,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同學關系、師生關系,使大家享受到一個更加和諧的生活環境。

三、環境育人——陶冶高尚的情操,培養良好的習慣

學校的環境育人,不僅僅表現在綠化、美化校園,辦好宣傳櫥窗、長廊、閱報欄、標語牌、黑板報及出版刊物等,還表現在各系部志愿者小隊、學雷鋒值日小組、禮儀小分隊在校園中的各種服務活動,這成為校園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真正使校園的每一個景點都充分發揮其育人的功能,讓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練就其嫻熟的技能,提升著良好的素質水平。

猜你喜歡
文明禮儀德育工作校園
公益性家庭教育服務中小學德育工作實踐研究
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提高
小學大德育工作模式的實踐研究
多維度助推幼兒德育工作的有效實施
在活動中養成良好文明禮儀習慣
校園的早晨
春滿校園
不懂禮節
文明禮儀的檢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