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如何搞好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
——以鳳陽縣農機化技術推廣實踐工作為例

2020-10-22 07:06
時代農機 2020年6期
關鍵詞:農機化技術推廣農機

李 靜

(鳳陽縣府城農機管理中心站,安徽 鳳陽 233100)

在目前,以機械化設備、自動化技術替代傳統的人工勞動,已成為我國社會大多數行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方向。在農業領域中,做好機械化技術的全面推廣,提高農用機械在基層生產中的應用量級,既是推動傳統型農業向現代型農業、科技型農業轉變的核心力量,也是提高農業生產質量與產量、降低農民勞作壓力與難度的有效舉措?;诖?,我們有必要嘗試對“新形勢下如何搞好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這一問題作出解答。

1 現階段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的阻礙

1.1 農民接受程度不理想

從本質上講,農機化技術推廣是一項雙向化的信息反饋活動。在此過程中,若作為信息接收方的農民沒有端正思想觀念,對農用機械、農機技術、農機知識存在偏誤認知甚至抵觸情緒,相關推廣行為必將流于形式、難成效果。結合基層實踐的情況來看,仍有很大一部分農民對農機化技術持有消極態度:有的農民盲目堅持自力“耕”生的傳統農業生產理念,認為只有自己親身參與到農業生產當中,才能充分利用好傳承已久的農耕經驗,保證農作物的健康生長。還有的農民認為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學習能力不強,因此更傾向于保持現有的生產方式與農業素養,不愿“浪費”時間和精力學習農用機械的操作、控制、維修等新知識。此外,還有一些農民在生產投入的眼光上存在局限性,不愿花費數千或數萬元購買農用機械或接受有償農機化技術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區域農業的現代化改革發展[1]。

歸根結底,導致農民群體接受程度不理想的主要因素有兩個方面:一為農民受到傳統觀念限制,或對自身學習能力、文化程度不自信,故而缺乏主動參與知識學習與技術應用的熱情與動機;二為農民對農機化技術的“性價比”缺乏準確認識,對時間、精力、資金等成本投入后的回報水平抱有懷疑。

1.2 技術推廣方式偏離實際

在知識傳授、技術推廣的過程中,教育、推廣一方與學習、接受一方之間交互的對等性、適應性,是影響推廣質量的又一因素。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人員在農機化技術推廣的工程中,并未對基層農民群體的文化素養、生活習慣、認知取向等做出考慮,繼而使得大量的學科術語出現在教育推廣活動當中,且傾向于對農民實施理論教育,最終導致農民陷入到“聽不懂”、“學不會”的負面狀態當中,不利于農機化技術的廣泛普及與深度應用。此外,由于農村地區在生活條件、經濟水平、環境質量、文化氛圍等方面與城市相比有所欠缺,因此很難吸引到足量、優秀的技術推廣人才,也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機化技術推廣方式的創新發展。

2 新形勢下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的優化路徑

2.1 實施多元化的農機化技術宣傳活動

加快轉變基層農民群眾的思想意識,端正農民對農機化技術的認知觀念,是新形勢下搞好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因此,相關人員必須要全面分析了解農民不愿接觸新技術、學習新知識的主要誘因,并實施出針對性、有實效的宣傳活動。

首先,應在農村地區布置出足量的宣傳標語,如“發展農業機械化,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活想不忙,農機幫你忙”等,從而營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圍,對農民形成潛移默化的環境影響,促進農民接觸農機知識、學習農機技術的主觀興趣的形成;其次,可在農村中選出一戶或幾戶農民及其農田作為“試驗對象”,免費提供農業機械化的設備、人才等服務,促進其生產效率、生產能力的切實提升。這樣一來,在親眼見識到農機化技術的操作流程與應用成果后,區域內農民對農用機械操作難度、生產價值等方面的偏誤認知將全面消除,進而充分發揮出“試驗點”的宣傳帶動作用,引導廣大農民群體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農機化技術的學習與實踐中;最后,在“三農戰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最美鄉村建設”同步推進的新形勢下,我國各地政府、農機企業均發布了不同程度的購機補貼、配套培訓、免費指導、長效服務等優惠政策,為農民群眾低價用機、科學用機提供了極大便利。所以,相關人員在開展農機化技術推廣活動的同時,也應做好此類優惠政策的宣傳工作,從而進一步強化農民群體的主觀意愿,推動區域農業整體的現代化、機械化改革發展。

2.2 應用適應性的農機化技術推廣手段

在設計、實施農機化技術推廣手段時,相關人員必須要站在農民的角度思考問題,盡可能地保證教育活動“接地氣”,以降低農民學習農機化技術的難度。例如,可將理論教育融入到實踐當中,帶領農民群體進行農業機械的現場觀察與實操練習,再以此為基礎引導農民了解農業機械的動作原理、使用方法以及生產安全注意事項,從而避免農民在理論學習中由虛構聯想產生的信息接受偏差,保障農民學得會、記得牢、用得好。此外,在選擇農機化技術推廣的渠道時,相關人員也應意識到“互聯網+”時代下農民生活的變化特點,進而將農用機械、農機技術的介紹文章、操作視頻、生產數據投放到微信公眾平臺、快手app、地方農業信息網站等平臺上,為農民提供出更多了解農機、學習農機的機會[2]。

以鳳陽縣為例:結合農業生產實際和當地種植方式,緊緊圍繞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可靠性、季節性、可操作性技術路線和作業流程,制定了《鳳陽縣創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推廣培訓工作方案》、《鳳陽縣實施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集成及路線圖》;建立技術指導服務責任制度,成立了技術指導工作組,印發了《鳳陽縣創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技術指導小組成員名單及分工責任制度》,實行技術包片駐點,加強對農業機械使用、保養、維修、作業和產前、產中、產后的全過程跟蹤技術指導服務。2020 年先后組織農機大戶、種糧大戶、家庭農場主、合作組織成員開展各種技術講座和技術培訓班50 場次,培訓農機手5000 人次,印發技術資料1.5 萬份(冊),解決技術難題60 余次;組織開展新機具展示會8 場次,召開大小不同規模演示觀摩現場會30 場次,參觀群眾近5000 人次,極大地營造了創建示范縣的濃厚氛圍,大力推動了農機化新技術的廣泛應用。

2.3 組建優質農機化技術推廣隊伍

為了提高農機化技術推廣隊伍的整體質量,發揮好人才在推廣創新中的作用,政府有必要對當地農機管理單位實施人才扶持政策,圍繞專業人才設置租購房屋、薪資待遇等補貼,以改善當地的人才工作條件,促進農機操作、農機維修、文化宣傳等人才由城市地區向農村地區流動。同時,農機管理單位也應與周邊的農機生產銷售企業、農機維修企業、基層農民組織達成合作,共同組建起責任明確、管理規范、素養先進且對農村建設、農民服務有熱情、有期許的農機化技術推廣隊伍。

以鳳陽縣為例:目前鳳陽縣共有縣鄉兩級農機推廣人員83 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42 人,占50.6%;中專20 人,占24%;高級職稱8 人,中級職稱29 人,初級職稱20 人,鳳陽縣已經形成了縣農機化技術推廣中心為龍頭,鄉鎮農機站為紐帶,農機大戶、農機專業合作社為橋梁的三級農機推廣服務網絡,在實行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推廣中發揮了主導作用。

3 結 語

總而言之,在基層農機化技術的推廣過程中,政府扶持、企業參與、人才保障、農民響應等條件缺一不可。所以,相關部門及人員在工作實踐中,既要保證宣傳方式、推廣手段與農民實際需求相匹配,也要積極獲取政府、企業等方面的有效支持,以達到最佳的技術推廣效果,為農業、農村、農民的現代化發展提供助力。

猜你喜歡
農機化技術推廣農機
沃得農機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工作“十四五”規劃
關于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的思考與探究
洋縣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隊伍現狀及對策
必須為縣域農機化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春來好時節 農機備耕忙
智能制造技術推廣服務與實踐
CHAME 丞華農機展
加快促進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健康發展的思路探究
淺談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