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阻斷大腸癌,腸鏡做起來
——訪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醫師王翔

2020-10-23 05:56
江蘇衛生保健 2020年9期
關鍵詞:腸鏡鏡檢查結腸鏡

圍追堵截大腸癌,首推腸鏡

接受了來訪,王主任首先向我們介紹了腸息肉知識:腸息肉主要可分為增生性息肉、炎癥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幾種。大部分的息肉是良性的,不具備侵犯和播散的能力,但如果是腺瘤性息肉就要當心了。

腺瘤性息肉如果不及時處理,可慢慢長大,腺瘤性息肉個數越多、體積越大,癌變幾率就越高。有數據顯示我國50 歲以上的人群里,大約15%的女性和25%的男性都有這種癌前息肉。

腸道里長有息肉,多數人是沒有任何癥狀的,僅有部分患者表現為大便習慣改變、稀便、大便帶血和黏液等,所以篩查就顯得十分重要。

糞便隱血試驗是結直腸癌無創篩查的最重要手段,主要不足在于檢出進展期腺瘤的敏感性偏低,一般僅20%~30%,在高危人群中亦不足50%。

進展期腺瘤指具備下三項之一者:息肉或病變直徑≥10 毫米;絨毛狀腺瘤或混合性腺瘤中絨毛樣結構超過25%;伴高級別上皮內瘤變者。

腸鏡雖然是一種侵入性檢查,但通過腸鏡可直觀看到結腸和直腸黏膜的微小變化。這有助于醫生精準及時的發現腸息肉、大腸癌、腸炎、腸結核等40 余種疾病。這是任何影像檢查都比不上的,包括X線和先進的CT、MRI、PET 等。因此,腸鏡下活檢切除標本的病理檢查是結直腸癌確診的金標準。

目前,腸鏡下腸息肉切除已成為腸息肉治療的首選方法。傳統的息肉摘除方法只能針對有蒂息肉以及<2 厘米的廣基息肉,而以EMR(內鏡黏膜切除術)和經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為代表的新技術,則擴展了內鏡治療范圍,即便是超過3厘米的巨大廣基息肉,也不再需要開腹手術;此外,即使是早期腸癌,其中有一部分也可以在腸鏡下進行根治治療。

通過腸鏡治療腸息肉和早期大腸癌,不僅阻斷了大腸癌演變的進程,而且保持了結腸的完整結構,減少了患者手術的概率,痛苦小,費用低,基本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據美國的統計數據顯示,在50 歲以上的年齡段,由于腸鏡檢查覆蓋率從21%增長到65%,男士的大腸癌發病率降低了40%,女士則降低了55%??梢?,腸鏡發現息肉后,在內鏡下切除那些有癌變風險的息肉,并定期復查,可最大程度的阻斷大腸癌的發生發展。

提高腸鏡檢查質量,達到最大阻斷效果

王主任接著介紹說:雖然腸鏡檢查是診斷腸道病變的金標準,但并非準確無誤,存在一定的漏診情況。國外研究報道結腸鏡檢查腸息肉的漏診率約為25%,國內研究報道為22.5%。因此,提高息肉檢出率,減少漏診,對預防結直腸癌至關重要。

導致結腸鏡檢查腸息肉漏診的因素包括:病變因素,如息肉大小、部位、形態、數目等;非病變因素,如腸道清潔不夠、腸鏡未插到盲腸、退鏡短、患者配合不好等。

在美國,對于結腸鏡的操作有著非常嚴格的質控標準。比如,要求95%以上進鏡要達到盲腸,退鏡時要求至少在6 分鐘以上確保不遺漏病變等。盡管國情不同,不能一味照搬美國標準。但采取以下措施,對提高結直腸鏡篩查的效率,減少漏診率,提高結腸鏡檢查質量很關鍵。

1.腸道足夠清潔。腸腔中如果有糞便的存在,會嚴重影響結腸鏡的診斷和治療,除了妨礙“視線”,影響腺瘤檢出外,還會導致無法進行一些治療,如息肉切除等。因而,在接受結腸鏡診治前,腸道準備工作非常重要。

2.積極配合醫生。腸鏡檢查過程中,結腸鏡在通過整個結腸時,難免會有牽扯導致的不適或疼痛,而且操作過程中需要向結腸充氣,會有腹脹的感覺。但只要內鏡醫生操作技術熟練,患者積極配合,絕大部分受檢者都可以耐受。建議患者盡量放松,越害怕腸道越緊張,就有可能影響醫生檢查結果。對因緊張和不耐受疼痛的人來說,如果條件適合,無痛腸鏡可提高檢查質量。目前推薦安全舒適的無痛腸鏡檢查。

3.內鏡醫生有足夠的水平和經驗。

內鏡醫生的操作技能很大程度影響結果,如結直腸鏡應插到盲腸、結直腸鏡退鏡時間至少6 分鐘。如果退鏡時間少于6分鐘,則觀察時間不夠而容易漏診。一般認為,退鏡時間在9分鐘以上時漏診率是最低的。

4.息肉切除后切記定期復查。結直腸息肉切除后復發率較高,復發主要有三種可能:漏診、沒有切干凈、真正的復發。研究顯示,1年內復查結腸鏡新發現的結直腸腺瘤性息肉絕大多數為前次漏診所致,僅有11%的息肉為復發或新生。所以,息肉切除后切記要定期復查。復查時機需綜合考慮息肉的病理類型、癌變的風險、切除情況等等,從幾個月到幾年都有可能,這需要醫師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來判斷。

推薦腸鏡篩查年齡:50~74 歲

王主任介紹說:我國相關指南建議結直腸腫瘤的篩查起始年齡為50歲,75歲以上則不再建議篩查。而胃腸道早癌篩查發現率較高的日本等國家,推薦40 歲以上就要做胃腸鏡檢查。

建議超過50歲的人無論是否有癥狀、無論是否有危險因素,都應做一次結腸鏡檢查。如果此次腸鏡檢查沒有問題,就可以每3~5年再進行一次腸鏡檢查。

如一級親屬患大腸癌時年齡50 ~60 歲,則從40 歲就應開始行腸鏡檢查,每3年1 次;如有1 個一級親屬患大腸癌時年齡<50 歲,或2 個以上一級親屬患大腸癌(無論年齡),則從40 歲或低于年齡最小患者10 歲開始行結腸鏡檢查。根據家族史情況,每3 ~5年查1 次。

大便潛血陽性,有癌癥史(尤其是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大便習慣的改變,以及符合以下任意2項者:慢性腹瀉(近2年來腹瀉累計持續超過3個月,每次發作持續時間在1周以上)、慢性便秘(近2年來便秘每年在2個月以上)、黏液血便、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術史、慢性膽囊炎或膽囊切除史、長期精神壓抑、有便血黑便貧血等報警信號者,建議盡早篩查或提前篩查年齡。

猜你喜歡
腸鏡鏡檢查結腸鏡
是否需做腸鏡檢查可自測
腹腔鏡聯合結腸鏡治療老年結直腸腫瘤患者的臨床效果
胃腸鏡檢查
全程優質護理在門診纖維鼻咽鏡檢查中的應用
結腸鏡下治療腸息肉的臨床療效觀察
做腸鏡其實并沒有那么痛苦
175 例結腸鏡診斷和治療結腸息肉的臨床分析
淺析無痛腸鏡下高頻電凝電切治療結腸息肉的護理體會
Narcotrend監測下不同麻醉深度對老年患者無痛腸鏡檢查臨床效果的比較
地佐辛復合丙泊酚在無痛腸鏡麻醉中的臨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