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的中學地理學科育人價值與教學策略

2020-10-26 06:54高萬輝
陜西教育·教學 2020年10期
關鍵詞:育人學科價值

高萬輝

一、地理學科教育改革與核心素養

地理是唯一關注空間分異的一門學科,研究與解決經濟、社會與文化發展過程面臨的資源、環境等問題是該學科的重要使命,其教學對于學習者以及社會發展需要都有重要價值。

毋庸置疑,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體系與主要內涵源于地理教育的內在價值(圖1)。在教育部2017年向社會公開發布的全新中學地理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能力等是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這些素養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總體要求。

核心素養的構成及其內容,對于認識和建構地理學科的育人價值體系、課程設計、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都有重要的意義,培養學生的人地協調觀是中學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任務;地理環境是由多要素構成的,具有復雜的相互關系,研究地理事項就要有全面、系統和動態的思維方式;地理事項客觀存在于區域空間,因此地理學科的區域認知方法是區域分析與評價的最基本認知方法;地理實踐是發現現實地理問題、解決地理問題的研究方法與行動能力。

二、地理學科的育人價值

1.育人價值的類型

從地理學科精神價值來看,其育人價值有認知、道德和審美三方面。認知價值是人在實踐過程中的真與假認知關系,是人類探索世界求真的過程,是學生認識世界的現實需要;道德價值主要體現為善與惡的評價關系,是學生更好利用和改造世界的社會價值;審美價值主要體現為美與丑的審美關系,是認知世界次序、法則與邏輯的科學之美,實現學生終身欣賞和享受世界的需要。

2.育人價值的類型構成

地理學科特有的地表空間事物認知價值,形成了學科育人價值的根底。學生學習認知地表各要素,掌握要素的分布規律及其原理,并用地理思維研究和認識地表系統,也形成了自身認識世界規律的工具,其具體內容涵蓋地理知識、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等價值;道德價值是對地理學科人地關系理解基礎上的自覺行為規范,應用地理觀正確審視人的行為,研究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理性認識和對待各個國家的社會文明差異,包含有人地關系教育價值、國際理解教育價值和家國情懷教育價值;審美價值是超越于功能之上的滿足,運用地理學科的要素空間分布規律感受環境和科學之美,認知生產活動、文明景象與地理空間的關系法則,感受人類與大自然持續共處之美,包含有自然審美和文化審美兩種價值。

3.地理學科育人價值的特點

學科(客體)與學生(主體)之間的主客體關系辨證地表征了地理學科的育人價值特點。地理的學科素養構成與學生發展地理素養的客觀性,說明了其具備的育人價值客觀性特點。學生群體存在的對地理學科學習熱情的差異性,顯示了地理育人價值還存在多樣性需求的特點,因而地理學科教學既要滿足差異化學習者的需要,也要滿足其今后生活、科學探究和文化等多種需要。

三、地理學科育人教學框架

要真正把我國地理學科囊括的全部育人價值落實好,就必須依賴于地理教學,因而先要有完整的育人目標教學框架體系,準確定位地理學科的價值類別及其相應價值體系和判識依據(圖2)。

地理學科的育人價值框架體系是指導學校日常教學活動的基本指南,還要進一步轉化為可用于觀察、評價教學實踐活動的具體內容。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地理學科各個育人價值之間有交叉、滲透,有時還不能分割,但有必要按照細化的育人價值的核心內容要求,分別對其內涵做出相應的具體教學表征(圖3)。

四、地理學科育人價值的核心教學策略

1.認知價值教學策略

我國歷次頒布的中學地理教學大綱都把認識價值做為最基礎和首位的育人價值?;诘乩碚J識價值教學表征內容與要求的教學策略,突出表現為地理概念知識的形成、地理操作技能的提高、綜合分析能力的提高和地理事物時空發展的認識(圖4)。

圖4? 認識價值教學策略

地理概念知識教學的關鍵在于建立其內涵屬性與外延對象的空間特征關聯,使學生建立地理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教學要從微觀到宏觀、抽象到具體、孤立到聯系地進行概念解析,建立新舊知識聯系和概念體系,并使用概念創設問題、任務驅動、時空結合、例證支持等,以地理方法為主解決情景。

2.道德價值教學策略

國家課程標準高度重視地理學科的思想道德價值(情感教育價值)教育,特別是要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良好的社會行為,提高學生的社會認知水平和價值判斷能力(圖5)。

每個人在社會中都有自己的角色,都是國家和家鄉發展的主人。地理道德價值教學就要以“角色扮演”置身學生于祖國自然狀況、經濟社會發展之中,以“成員”的身份參與和體驗社會,提高學生對國家建設的綜合思維能力和社會治理的認知水平,幫助學生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道德知識。

3.審美價值教學策略

地理學科的審美價值教育注重地理景觀的空間關系、空間結構關系以及空間發展演變的內在規律,培育學生理解自然景觀、文化現象與地理環境之間的諧和之美。因此,其教學策略的運用就要實現學生對自然和文化景觀的形式、內在屬性、機理與發展過程的感受和理解(圖6)。

“科學認知主義”認為,學科素養在審美欣賞中具有重要作用,地理學科素養可探尋自然景觀的成因和演變規律,從超越于形態美的內在規律感受自然景觀的科學之美。地理學科對景觀的形成機理、原理的教學,教育學生認識自然的形成原因,突破直觀感受的障礙,使其具有更加自由、更為充分的景觀美感。同時,地理學科對地域文化內涵及地域特點的教學,使學生追求文化與地理環境的關系之美,展現了人地協調的文化景觀審美。

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要求對該學科價值和育人價值再認識,并探索和重構課程建設、教學實踐和教學評評價。地理學科兼具“人文與社會”和“科學”屬性,有自然學科和社會科學屬性,其育人價值地位特殊,充分研究地理學科的育人價值內涵、特點及其體系構成,分析和總結日常教學策略,對地理學科建設有重要的意義。

從價值哲學視角研究地理學科的育人價值,擯棄傳統的經驗主義,落實國家課程標準的新要求,不斷推動地理課堂教學變革,是地理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和考慮的問題。

作者單位? 西安外國語大學旅游學院·人文地理研究所、西安外國語大學基礎教育研究所、西安外國語大學附屬西安外國語學校

猜你喜歡
育人學科價值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科學構建超學科STEAM課程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與實踐
深入學科本質的深度學習——以“表內除法”為例
悅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樂綻放
“超學科”來啦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學生獲獎及學科競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