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統編教材中民間故事的創意教學

2020-10-30 09:20何春光
天津教育·上 2020年10期
關鍵詞:民間故事

何春光

【關鍵詞】民間故事;素養結構;素養活性

民間故事是“口耳相傳的經典,老百姓智慧的結晶?!毙W語文統編教材中編入了不少民間故事。五上三單元就是民間故事單元。在其他年級也有某些版塊是選用民間故事的。如一年級下冊、二年級上冊、三年級下冊的選文;口語交際一下《老鼠嫁女》;“我愛閱讀”《魯班造鋸》《月亮姑娘做衣裳》;“快樂讀書吧”提到古希臘民間故事,五年級上冊提到歐洲、非洲故事等;四年級下冊八單元習作《龜兔賽跑》續編。如何用好民間故事進行有創意的教學,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呢?

一、建構有機目標,關聯素養結構

民間故事的數量浩如煙海,選入教材的民間故事本身并不是教學的目標,目的是以這些故事為例來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從語文要素的角度來看,需要促進學生形成“簡要復述”“詳細復述”“創造性復述”等系列素養。但在現實學習狀態中,素養的實際內在結構是以有機綜合的形式存在的,必須在三維目標的基礎上復合建構多維有機目標,對應和關聯結構化素養的有機生成。以五年級上冊三單元民間故事單元為例:單元語文要素是“了解課文內容,創造性地復述故事”,習作要求是“提取主要信息,縮寫故事”。根據以上讀寫要素,擬定“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如何將以上三維目標有機地整合成學生的素養結構呢?這需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意識,激發學生內在的自我發展目標;引導學生在生活群體中找到故事復述的對象感、場景感,提升學生復述故事的成就感;讓發展目標能成為學科要素與學科能力、自我發展能力等方面的有機統一體。

二、創意學習過程,促進素養形成

素養在過程中養成,過程的創意影響著素養形成的速度、效度、深度和綜合品質。在讀、講、演、編故事的過程中,故事學習過程的情境性、體驗性和開放性往往影響著故事素養形成的品質。

1.情境還原策略。進入故事情境是理解故事的情緒性基礎,因此情境還原策略是一種必要的基礎性策略。很多在成人看來非常簡單清晰的情境,對于小學生來說并不那么容易理解。比如動態變化的情境。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我愛閱讀”中的《月亮姑娘做衣裳》就必須充分運用情境還原策略,引導學生進入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情境,通過前后比較,認識月亮形狀的動態變化,體會月亮“體型”的動態過程,引導學生建立一種動態變化的情境體驗。

2.創意體驗策略。學生入境故事情境后的角色體驗往往是各種各樣的,需要更多的創意來推動學生角色體驗的深入?!东C人海力布》課后讓學生試著以海力布或鄉親們的口吻,講一講海力布勸說鄉親們趕快搬家的部分。這就是一種換位角色體驗,能有效促進學生對故事內容的深入理解。另外,分角色對話式講述故事能讓學生有一種角色體驗的對象感,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角色體驗。

3.開放創生策略。民間故事本身就是一種開放型結構,民間故事本來就是在廣大人民群眾的集體創作中逐漸形成的。任何讀者都可以是民間故事“參與型”的創作者。創造性講述就是對原故事的一種更高層次的理解。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小狗學叫》讓學生創意故事的結局,教材給出了可能的三種結局的開頭,讓學生發揮想象續編結局,嘗試預測故事后續的發展。文后作業布置學生“選一本同學們不熟悉的故事書來讀,在某些地方停下來,讓其他同學猜猜后面可能會發生什么”這種開放性創意,更能培養學生對故事情節的想象能力和預測建構能力。

三、拓展學習資源,豐厚素養積淀

教材中選入的民間故事僅僅是個例子,還需要更多的拓展型閱讀促進學生素養的量化積淀,并逐步升級為質的積淀。

1.主題延伸策略。歷代的民間故事離不開人類社會幾個永恒的主題:正義戰勝邪惡、勤勞終有收獲、智慧化解危機、合作共克難關等等。按照一定的主題組織學生進行拓展型閱讀,有利于專題素養的量化積淀。由二年級上冊《寒號鳥》可以拓展出很多類似的動物故事,《驕傲的甲蟲》《聰明的蜘蛛》等。由五年級上冊三單元中的《獵人海力布》可以拓展“家鄉的民間故事”為主題,分成多個主題分支:“風物傳奇”“鄉紳軼事”“教益傳說”等。二年級上冊“我愛閱讀”由《魯班造鋸》可以拓展《神農嘗百草》《蔡倫造紙》等。

2.群文比較策略。世界各國的民間故事大多存在類型化的現象,如寶物的故事、巧女的故事、求好運故事、報恩故事等。如果能選取一個側面引導學生進行群文比較閱讀,能積淀式地培養學生比較分析、辯證提煉的能力。五年級上冊三單元“快樂讀書吧”中提到的非洲民間故事,其中有《鼓的故事》《名叫納馬拉索塔的男人》《兔子和猴子》,三者看起來沒有什么關聯之處,但學生經過探究性比較閱讀就會發現,三個故事中都出現了同一個器物——巴圖克鼓。按照故事中的事件和情感來理解就能發現,巴圖克的節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分為死亡的巴圖克、歡樂的巴圖克、戰爭的巴圖克等。巴圖克鼓是非洲人的喜愛之物,每到動情時刻,都能看到非洲人成群擊打巴圖克鼓的身影,還有隨著節奏跳起來的巴圖克舞。比較中有了這樣的發現,就能更好地深入理解這三個故事的內涵了。

3.整本閱讀策略。民間故事的整本書大多是按照一定的邏輯組成的故事集。無論按照何種邏輯分集,整本書的閱讀都有益于學生在量的積淀的基礎上,獲得類型化的提煉與積淀。以商務印書館出版的《非洲民間故事》為例,書的一開始提供了整本書的閱讀思維導圖,按照“謳歌真善美”“抨擊假惡丑”等為一級思維分支,有利于學生對全書的故事群形成較為科學、全面的思維框架。

四、激活評價導向,提升素養活性

“學生能復述故事”不是評價的最終指向,我們只有把評價的指標指向復述故事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各種學習品質,才能真正發揮評價對素養形成、素養活性的導向作用。因此,故事復述過程中學生的興趣和樂于分享的品質尤其值得教師評價時進行關注,融匯在知識結構中的情意因素更能提升素養的活性。教材中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看圖聽教師講故事《老鼠嫁女》、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口語交際《趣味故事會》和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習作《龜兔賽跑續編》等,在評價時都要注意同時關注學生的情意指標。民間故事是一種群眾性文體,更適合面向全體培養學生的基礎性語文素養。在統整觀念之下,對民間故事的創意教學,前有“有機定標”,后有“評價激活”,具體實踐路徑抓實過程創意,堅持在拓展中積淀,就一定能孕育出學生有結構的活性素養。

猜你喜歡
民間故事
讓民間故事成為培養幼兒文學想象力的沃土
非遺求索創新路,民間故事沐新生
十二生肖·鼠
論中國民間故事的價值與傳播策略
暗藏玄機
招財耳
十只金雞(彝族民間故事)
不是方便面
服務成長:“民間故事進幼兒園”
俄羅斯民間故事中的男性形象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