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1—2019年青海共和地區霜凍氣候特征分析

2020-11-02 02:16楊玉平
農業災害研究 2020年4期
關鍵詞:氣候特征霜凍變化趨勢

楊玉平

摘要 根據青海省共和縣氣象局觀測的1961—2019年近59年逐日最低氣溫資料,采用氣候統計方法,對共和地區初、終霜凍變化規律進行分析研究,得出共和地區霜凍的氣候特征。結果表明:1961—2019年共和地區≤0℃霜凍的終日以每10年3.4 d的速率呈極顯著的提前趨勢,初日以每10年3.9 d的速率呈顯著的后延趨勢,終日提前的幅度小于初日后延的幅度;無霜期以每10年7.3 d的速率呈現極顯著延長趨勢。初、終霜日的絕對變率小于無霜期的絕對變率。霜凍初、終日80%的保證率分別在5月3日和9月19日,無霜期80%的保證率為121 d。

關鍵詞 霜凍;氣候特征;變化趨勢;共和

中圖分類號:S4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20)04-0-02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4.033

霜凍是指植物生長季節里因土壤表面和植株體溫度降低至0℃或0℃以下而引起植物凍害,是一種常見的農業氣象災害,歷來就是農業科學、氣象科學及其他相關科學研究的重點問題[1-2]。在作物剛開始生長階段或作物成熟階段出現霜凍,會對農作物造成嚴重危害。為了有效地預防霜凍災害,許多學者對霜凍的發生規律、形成機理、預防措施及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等方面進行了研究[3-8]。陳芳等[9]認為近45年來,青海省大部分地區早(秋)霜凍初日推遲,晚(春)霜凍終日提前,無霜期延長,并且隨著氣候變暖使早霜凍危害減輕,晚霜凍危害加重;嚴應存等[10]認為青海省種植區均有霜凍災害,發生時段主要在4—9月,5月發生頻率最高;劉義花等[11]認為近50年來湟水河流域無霜期在94~155 d,以每10年4 d的速率延長。

共和縣地處青藏高原東北角,平均海拔3 200 m,總面積17 300 km2,總人口136 000余人,全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達2.96×104 km2。具有顯著的高原大陸性氣候特征。主要氣象災害有:大風、沙塵暴、干旱、霜凍、冰雹、山洪、雪災等。共和地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霜凍發生,霜凍災害是制約當地農業生產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目前對共和地區霜凍研究的文獻還比較少見[12-14]。因此,對共和地區初、終霜凍氣候特征進行分析,為做好霜凍的預報和防御、合理利用氣候資源、調整種植結果、分析當地熱量提供科學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選取青海省共和縣氣象局觀測的1961—2019年共59年的逐日最低氣溫數據,計算霜凍初終日期間的無霜期日數。把日最低氣溫≤0℃作為霜凍標準,終霜日定義為前半年最后一次出現日最低氣溫≤0℃的日期,初霜日定義為后半年首次出現日最低氣溫≤0℃的日期[15]。無霜期是一年中終霜后至初霜前的一整段時間,在這一期間內,沒有霜凍出現[16]。采用1981—2010年的30年平均值為多年平均值。

1.2 研究方法

1.2.1 JuLian日換算方法 即將霜凍初日、終日出現日期轉換為距離1月1日的實際日數,得到霜凍初日、終日的時間序列[17]。

1.2.2 線性傾向估計法 運用線性傾向估計法分析霜凍初日、終日、無霜期的變化規律[18]。

1.2.3 80%保證率 保證率是指某一界限以上或以下要素各值出現機率的總和。利用如下方法計算80%的保證率[19-20]。

式中是P80%的保證率;為均方差;為序列的均值;為變異系數,可由下式算出。

1.2.4 絕對變率 用以下式子計算初終霜日及無霜期的絕對變率。

2 結果與分析

2.1 霜凍終日變化趨勢

1961—2019年近59年共和地區霜凍終日日序呈現出波動提前的趨勢,以每10年3.4 d的速率提前,線性相關系數為0.476,通過99.99%的顯著性檢驗(圖1)。

近59年≤0℃霜凍終日日序提前了20.2 d,提前趨勢顯著。共和地區≤0℃霜凍終日歷年平均日序為129.9(5月10日),最早日序為106.0(1992年4月17日),最晚日序為166.0(1969年6月16日),最早與最晚日序差值60 d?!?℃霜凍終日日序絕對變率為9.7,變異系數為9.5%,80%的保證率在5月3日(表1)。

2.2 霜凍初日變化趨勢

近59年來共和地區≤0℃霜凍初日日序呈現出波動延遲的趨勢,氣候傾向率為3.9 d/10年,線性相關系數為0.687,通過99.99%的顯著性檢驗(圖2)。

近59年來≤0℃霜凍初日日序推遲了22.9天,推遲趨勢極顯著。共和地區≤0℃霜凍歷年平均日序為272.6(9月30日),初霜日發生日序最早為241.0(1962年8月30日),最晚為286.0(2000年10月14日),最早與最晚日序差值為45 d?!?℃霜凍初日日序的絕對變率為7.9,變異系數為3.6%,80%的保證率在9月19日(表1)。

上述結果表明,共和地區初霜日的絕對變率要小于終霜日的絕對變率,初霜日較終霜日穩定,年際差異相對較小。從最小值和最大值的差值來看,終霜日為60 d,初霜日為45 d,說明共和地區的終霜日年際差異較大,穩定性差,對農作物的苗期以及果樹的花期產生不利影響。

2.3 無霜期的變化趨勢

農作物的生長期也與無霜期有著密切關系,無霜期長,生長期也長。近59年來無霜期日數呈現出波動延長的趨勢,其氣候傾向率為7.3 d/10年,線性相關系數為0.719,通過99.99%顯著性水平檢驗,即近59年來顯著延長了43.1 d(圖3)。

共和地區無霜期日數的歷年平均值為141.6 d,絕對變率為14.1,變異系數為12.9%,80%的保證率在121 d(表1)。

隨著年份的增加,共和地區霜凍的終日提前、初日延遲、無霜期延長,這與許多學者的研究結論相一致,說明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不同地區的霜凍的年際變化規律具有相似性[21-23]。

3 結論

(1)1961—2019年共和地區≤0℃霜凍的終日歷年平均日期為5月10日,初日歷年平均日期為9月30日,無霜期日數的歷年平均值為141.6 d。

(2)1961—2019年共和地區≤0℃霜凍的終日3.4 d/10年的速率呈極顯著的提前趨勢,初日以3.9 d/10年的速率呈顯著的后延趨勢,終日提前的幅度小于初日后延的幅度;無霜期以7.3 d/10年的速率呈現極顯著延長趨勢。

(3)初、終霜日的絕對變率小于無霜期的絕對變率。霜凍終日80%的保證率在5月3日,初日80%的保證率在9月19日,無霜期80%的保證率在121 d。

參考文獻

[1] 項陽,張慶奎,尉傳陽.阜陽市霜凍變化特征[J].中國農學通報,2016,32(11):156-160.

[2] 丁文魁,楊曉玲,殷玉春,等.武威市初、終霜日氣候特征[J].氣象科技,2016,44(4):647-652.

[3] 李輯,嚴曉瑜,王穎.遼寧省近50年霜的氣候變化特征[J].氣象,2010,36(11):38-45.

[4] 李鳳云,王玉山,吳澤新,等.魯西北霜凍日期變化特征及防御措施[J].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6(S1):126-127,131.

[5] 葉殿秀,張勇.1961-2017年我國霜凍變化特征[J].應用氣象學報,2008,19(6):661-665.

[6] 張霞,錢錦霞,靳寧.山西北部初終霜凍日特征及其對農業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09,25(22):348-351.

[7] 梁進秋,賈利芳,何正梅,等.大同市近50年霜凍及其異常事件變化特征分析[J].中國農業氣象,2010,31(S1):124-128.

[8] 楊榮珍,朱偉軍,岳艷霞,等.石家莊市霜凍期的氣候異常特征分析[J].氣象與減災研究,2011,34(2):67-70.

[9] 陳芳,汪青春,殷萬秀.青海省近45年霜凍變化特征及其對主要作物的影響[J].氣象科技,2009,37(1):35-41.

[10] 嚴應存,周秉榮,陳國茜.1961-2010年青海省霜凍災害變化特征及風險區劃[J].氣象科技,2015,43(5):986-991.

[11] 劉義花,周強,魯延榮,等.湟水河流域近50年來農業氣候資源變化[J].中國農學通報,2016,32(12):163-170.

[12] 趙恒和,白金蓮,趙年武.青海共和地區近50年霜凍的氣候變化特征分析[J].農業災害研究,2014,4(2):48-51,70.

[13] 郭連云,丁生祥,汪青春.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對共和盆地生態環境的影響[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2009, 27(1): 219-226.

[14] 安光輝,劉運華,郭連云,等.1961-2007年共和盆地氣溫和降水變化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17): 7362-7364.

[15] 趙恒和,郭連云,趙年武,等.共和盆地界限溫度初終日和積溫對氣候變化趨勢的響應[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4):207-211.

[16] 張玉書,班顯秀,紀瑞鵬,等.遼寧省氣候資源分析[J].氣象科技,2004,32 (1): 39-43.

[17] 竺可楨,宛敏渭.物候學(增訂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3.

[18] 魏鳳英.現代氣候統計診斷與預測技術[M].北京:氣象出版社,1999.

[19] 吳洪寶,吳蕾.氣候變率診斷和預測方法[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5.208.

[20] 符淙斌,王強.氣候突變的定義和檢測方法[J].大氣科學,1992,16(4):482-493.

[21] 馬柱國.中國北方地區霜凍日的變化與區域增暖相互關系[J].地理學報,2003(S1):31-37.

[22] 張山清,普宗朝,李景林,等.氣候變暖背景下新疆無霜凍期時空變化分析[J].資源科學,2013,35(9):1908-1916.

[23] 張霞,錢錦霞.氣候變暖背景下太原市霜凍發生特征及其對農業的影響[J].中國農業氣象,2010,31(1):111-114,120.

責任編輯:黃艷飛

猜你喜歡
氣候特征霜凍變化趨勢
牙克石市圖里河地區初終霜日及無霜期變化分析
基于GIS的鄂爾多斯市暴雨災害風險區劃
昆明地區降水、氣溫及極端天氣的
1961—2014年臨夏州霜凍特征及防御對策
沈山高速公路大霧氣候變化特征的海陸差異
臨夏州雷暴氣候統計特征及趨勢分析
南京市能見度變化趨勢及其影響因素
寶雞市區空氣質量變化分析
城市化發展對汛期降雨特征的影響
針對作物遭遇霜凍的低溫霜凍的防御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