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廊坊市大運河文化帶發展現狀與策略研究

2020-11-06 07:31劉濤
旅游縱覽 2020年9期
關鍵詞:北運河廊坊市廊坊

一、廊坊市大運河文化帶發展現狀概況

(一)大運河廊坊段的基本情況

北運河,古稱白河、潞河、御河,是京杭大運河的最北段,其上游為溫榆河,源于軍都山南麓,至通州與通惠河相匯合后始稱北運河,然后流經河北省香河縣、天津市武清區,在天津市大紅橋匯入海河,全長186千米,流域面積5300平方千米。

北運河上段屬北京市管轄,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9年2月印發的《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和省已編制完成并上報待批的《河北省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大運河(廊坊段)范圍被確定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北運河段(香河),古稱沽水、白河、潞河,現經北京通州橋上村南進入香河境內,經五百戶鎮雙街村流入天津武清界,縣內河道長21.7千米,自北向南流經安平、淑陽、鉗屯、五百戶4個鎮,防洪標準20年一遇。另一部分是大清河趙五新河段,由白洋淀入文安、霸州境內,流經趙王新渠、東淀后,經海河干流入海,全長60千米。

北運河廊坊段現有3條減河(引河),即青龍灣減河(王家務引河)、鳳港減河、牛牧屯引河,3座橋梁,即王家擺橋、安運橋、雙街橋。北運河趙五新河段目前還處在原始狀態,大運河文化傳承、保護、開發、利用工作有待開展。

(二)北運河香河段非物質文化遺產情況

目前,香河縣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項:安頭屯中幡;省級非遺項目4項:大河各莊竹馬會、五行通臂拳、香河西南街音樂會、燒藍技藝,市級非遺項目10項:香河吹歌、王家擺大頭會、大魯口村龍舞、西路評劇、文武高蹺會、王雕、花絲制作技藝、蚨瑯鑲嵌制作技藝、古建模型制作技藝、香河肉餅制作技藝。

其中香河縣安頭屯鎮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中幡會)之鄉”,2012年香河縣被中國文聯命名“中國中幡文化之鄉”。

(三)北運河香河段文物遺址情況

經調查,香河縣境內運河兩岸文物點共計8處,分別為:紅廟村金門閘遺址,位于紅廟村南;寶慶寺遺址,位于王指揮莊村北;孫家止務村西沉船點,位于孫家止務村西;紅廟村村南沉船點,位于紅廟村南;陳辛莊村遺址,位于陳辛莊村西北;王家擺村墓群,位于王家擺村內;吳打莊村西沉船點,位于吳打莊村西;王家擺村東沉船點,位于王家擺村東。其中紅廟村金門閘遺址是清代北運河及青龍灣減河(又名王家務引河)重要的水利工程設施,是北運河保存至今的唯一的清代減河閘遺址,對研究北運河乃至中國大運河的歷史具有重要的價值,進行開發保護迫在眉睫。

(四)北運河廊坊段旅游景區情況

香河縣現有4A級景區2個:中信國安城、金鑰匙景區,3A級景區1個:水岸潮白景區,2A級景區2個:錦繡潮白景區、新城廠場。

廊坊與京津同步治理北運河,成效顯著。香河已完成運河文化公園建設并對外開放,新增綠化面積約24萬平方米。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深入推進,由中信國安投資有限公司與香河縣合作建設的北運河香河段生態綜合整治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下一步將加快推進生態駁岸、安運橋核心區景觀、濱水景觀帶等工程建設并啟動二期工程建設。

以萬畝荷塘為龍頭打造生態觀光農業品牌,香河縣荷花種植面積已達1.5萬畝,形成潮白河千畝荷花景觀帶、劉宋鎮萬畝荷塘等六大荷花主題景觀,生動再現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盛景,萬畝荷塘所在的慶功臺村被評為“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日最高客流量達到2萬人次。

(五)改善大運河沿岸環境風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開發和保護的過程中,改善大運河兩岸的環境風貌也是開發的重點。改善北運河生態整治項目規劃,擬分三期在香河北運河全段、堤線以內的26平方千米范圍,實施防洪、河道岸線修復及生態濕地、景觀綠化等工程建設;實施運河大道綠化、運河文化公園等多個運河沿線景觀綠化工程,沿岸兩側1000米范圍內已全部實現綠化,綠化面積達8平方千米,生態景觀整體形象得到明顯提升;認真落實河長制,實施河道整治工程,對河道內違建進行拆除,對岸線垃圾進行集中清理。近年,廊坊市先后完成姚止務險工和曹店跌水橡膠壩修復工程,完成曹店橡膠壩至土門樓樞紐段8.6千米河道清淤疏浚、6.46千米岸坡防護,防洪標準提高到50年一遇。

(六)廊坊市政府關于大運河文化帶發展的頂層設計。

頂層設計涉及運河開發建設的方向和進度,是運河開發的指路明燈。圍繞落實《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和《河北省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2018年6月廊坊市通過招投標聘請北京中咨海外咨詢有限公司,啟動了《廊坊運河文化帶發展研究報告〈廊坊大運河(香河段)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編制工作。目前,研究報告和實施規劃均已取得初步成果,對大運河(廊坊段)文化帶的定位和發展方向、空間布局、體制機制創新、支撐政策、遺產保護利用、綠色生態廊道、河道整治以及疏浚通航、旅游發展、沿線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產業融合和結構升級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和謀劃。

(七)大運河廊坊段文化遺產傳承保護。

2017年12月,香河縣成立香河縣大運河文化研究會,深入挖掘研究整理大運河歷史文化資源,先后編輯出版《話說北運河》《古運流香》等書籍,組織開展“運河文化節”、學術研討、成果展覽等系列活動,講好大運河故事;加強與京津地區運河文化的研討互動、情感溝通,積極參與京津地區北運河藝術節、運河文化與區域經濟發展論壇,先后舉辦了京津冀“非遺“聯展、中幡文化交流大賽等一系列重大文化活動;并推動“非遺”保護工作深入開展,保護傳承中幡文化。香河縣被中國文聯命名“中國中幡文化之鄉”,香河縣安頭屯鎮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中幡會)之鄉”。

二、廊坊市大運河文化帶發展策略

廊坊大運河文化帶自然人文景觀豐富,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自然生態資源具有明顯的特色。為此,要在保護的基礎上開發利用,發揮其文化價值,讓廊坊市大運河文化馳名中外,這也是發展策略的重要目標。具體來說,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促進大運河文化發展。

(一)加速大運河文化的融合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大運河文化要走融合發展之路,這樣才能順應時代的需求,滿足人民對大運河文化的期望。加速大運河文化融合,要利用廊坊市運河文化帶已有的旅游景點,積極挖掘利用運河文化資源,打造具有文化底蘊、鮮活生命力的新景點。走進北運河周邊,我們不難發現,類似于國安創客基地、新橋影視基地、運河文化創客小鎮、機器人小鎮等文化產業正在蓬勃發展。在這些新型的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要注重產業文化與運河文化的聯系和銜接,形成文化底蘊厚實的新產業。要積極打造北運河生態文化體驗帶和潮白河鄉村田園體驗帶。在建設時,要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去豐富體驗項目和體驗內容,要做好市場調查,知道消費者希望提供什么,以在大運河文化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美麗鄉村資源優勢,利用閑置民居,大力發展“一房一主題,一院一世界”的特色主題民宿,初步形成“住民居、賞民俗、干農活、吃農飯”的旅游新業態。這是符合市場規律的一種文化融合模式。同時,要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香河縣全域旅游示范縣創建,通過科學規劃整體布局,將北運河沿岸金門閘遺址公園、美麗鄉村、運河碼頭、運河驛站等景點進行連接,增加中幡會、通臂拳、民間花會等民俗表演,推出一批北運河文化旅游精品線路,著力打造高品質濱河休閑帶。這也是一種融合方法。要不斷完善北運河沿岸交通路網、游客集散中心、餐飲住宿等服務設施,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提高北運河文化旅游服務質量。在此基礎上,要借力各類宣傳媒體平臺,加強北運河文化旅游宣傳推介,擴大北運河文化旅游品牌的影響力。未來發展運河旅游必須要本著“以水為魂、以史為根、以文為韻”的原則,將運河旅游度假開發與城市功能緊密結合,以度假地塊開發促進運河旅游的發展。不過,這里要強調的是,融合發展的目標是將北運河文化資源做大做強,所以,一切的融合要以北運河的文化為基礎,不可脫離這個主題談融合,那樣就背離了融合的初衷。

(二)扶持優勢項目做大做強

發展任何一個項目都要找到項目的優勢,將優勢突顯出來,做大做強,這樣項目才能發展好,才能走得長遠。在發展北運河文化這個項目時,也不例外,要找到此項目可以重點打造的點,進行“深加工”。經過歲月的洗禮,如今香河因北運河留下來的歷史遺存還有很多,如金閘門遺址、定光佛遺物和“彈唱坡”遺址、王指揮莊寶慶寺遺址、曹家水務所遺址等均是運河沿線風俗實物遺存。這些散落的歷史遺存沒有形成合力,單一的文化資源很難引起旅游者的濃厚興趣。歷史上,廊坊地區長期以來處在中原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交流的通道上。到了東周時代,廊坊是燕、趙、齊三國接壤之地。宋遼金時期,廊坊又是草原帝國與中原政權對峙界緣。從文物遺存上看,廊坊市可說是“縱向不斷代、橫向有內容”。歷史遺存是一筆無價可估的財富,是一個民族的薪火傳承之基。只有將這些寶貴財富有效組織起來做大做強,才能改寫人們對廊坊“太年輕”的偏見。當然在此過程中,當地部門應該引進相關人才,對北運河的文化進行深挖,對有價值的項目要做大做強,這樣才能發揮優勢項目的帶動作用,促進北運河文化發展。

(三)發掘本地文化特色

廊坊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也在進行中。在廊坊市政府的主導下,廊坊市北運河文化帶建設積極對接京津冀運河大開發。在這個過程中,廊坊市要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增強文化存在感,避免形成審美疲勞。要做精做細大運河文化帶和旅游通航工程各項規劃,全面凸顯廊坊特色;尊重北運河自然風貌,加強清淤疏浚、河道治理、岸線綠化、碼頭建設和旅游通航重大控制性工程建設,逐步形成排洪通暢、岸線自然、水清岸綠、人水和諧的河流生態系統;深入挖掘運河文化內涵,以沿線特色小鎮為重要節點,挖掘和傳承金門閘、中幡等特色文化,提升文化品質,加強文化傳承,努力打造集中展示運河流域歷史文化和風俗民情的地標景觀。在打造地標性景觀時,相關部門要注意,必須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進行開發利用,要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進行特色挖掘和開發工作,利用好當地優勢。

(四)發揮大運河在京津冀一體化建設中的紐帶作用

京津冀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開發大運河時,要充分利用這個戰略優勢,發揮大運河的橋梁紐帶作用。廊坊要健全完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北運河旅游通航工作領導小組牽頭抓總作用,加強與北京、天津的溝通對接,按照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分段實施的原則,分解任務,細化責任,強化措施,形成合力。廊坊市大運河建設要積極對接北京通州和天津武清,為北運河實現全段旅游通航發揮紐帶作用。要發揮廊坊大運河在京津冀一體化建設中的紐帶作用,推動廊坊文化和經濟融入到一體化進程中,通過大運河文化輻射帶,從“點—線—面”入手構建多點支撐的大運河城市文化帶發展格局,通過“示范區—集聚區—輻射區”的運河城市文化體系發掘廊坊大運河的經濟支點價值和城市帶的輻射力,提升廊坊影響力。

(五)加速開發趙五新河段的大運河文化帶

大清河趙五新河段,由白洋淀入文安、霸州境內。文安、霸州的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可以說一窮二白,和廊坊北運河文化帶的建設相比差距甚大。文安、霸州的地方政府要將本地大運河開發提上日程,通過大運河(廊坊段)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學習北運河乃至全國范圍內的運河開發建設中的成果和經驗,發展白洋淀下游特色文化產業,帶動整體經濟大幅提升。趙五河段有很大的開發價值,之前由于種種原因,開發不到位,導致這個河段難以發揮其價值。在今后的開發中,不僅要按原先的建設經驗進行建設,而且要挖掘其自身的特點進行快速開發。

三、結語

全國掀起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高潮,廊坊要抓住這個契機,做好廊坊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開發、利用的各項工作,帶動廊坊市經濟騰飛。

(作者單位:廊坊師范學院)

課題項目:本論文系2020年廊坊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指令性課題“廊坊市大運河文化帶發展現狀及策略研究”(課題編號:2020012)。

作者簡介:劉濤(1978—),男,河北深澤人,碩士研究生,講師,河北省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方向:電視攝像、文化產業、新媒體運營。

猜你喜歡
北運河廊坊市廊坊
中國人民銀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廊坊市
中國人民銀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廊坊市
廊坊專場(二)
北運河流域水系綜合治理面臨的問題及建議
北運河水環境保潔設備及配套設施研究
蒸蒸日上的廊坊百冠
北運河河流生態需水分段法研究
冀中廊坊市北運河雨污水資源利用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