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法學”模式對我國法學教育的推動和變革

2020-11-06 03:20王斯彤
西部學刊 2020年18期
關鍵詞:法學教育人工智能

摘要:法學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可以預見的是人工智能必然進入我國的法學教育領域,形成一種“人工智能+法學”的教育模式。這種人工智能和法學教育的結合,給法學教育帶來個性化學習、虛擬導師、虛擬場景等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法律風險、職業影響、教學方法改變等挑戰。但它能夠推動教師角色的轉變、改變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培養人類獨有的法學能力。

關鍵詞:法學教育;人工智能;法律職業

中圖分類號:G434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0)18-0113-03

2017年國務院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在這份規劃中,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X”的復合專業培養模式,其中,法學也在這個行列中,因此法學教育的變革已經勢在必行。法學教育在這種新時代下,必須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探索出適應時代要求的變革方向。

一、人工智能的發展

最近有一個很流行的詞匯叫“ABCD”,A指的是Arti.cial Intelligence(AI)人工智能,B指的是Blockchain區塊鏈,C是cloud Computing云計算,D是Date大數據。這個流行的說法表明,很多新技術已經切實地發生發展起來,服務于我們人類社會了,并在探求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一)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

人工智能這個概念在近兩年成為大熱詞匯,但是它并不是最近才被提出來的,實際上距離它首次被提出已經過去了60多年。人工智能(Arti.cial Intelligence)這個概念最早是在1956年被約翰·麥肯錫這個年輕人在達特茅斯學院的暑假研討班上提出來的。但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并不順利,在60多年間經歷過起步發展、反思發展、低迷發展、穩步發展和蓬勃發展的階段,由最開始的時候人們的好奇興奮,后來提出了一些無法達成的目標,進入了反思階段,到互聯網的出現以后,人工智能開始走向一個歷史新高峰。

人工智能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簡單來說,人工智能就是指由人制造出來的系統所表現出來的智能。研究者普遍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主要分為弱人工智能、強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目前弱人工智能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搜索引擎、美聯社和騰訊合作嘗試的“機器人記者”、實時在線地圖和siri手機語音助手等等。我們目前正在進入強人工智能的階段,強人工智能可以像人類一樣應對更多較深層面的問題,同時還具有自我學習和理解復雜理念的能力。超人工智能指的是各方面都比人類強的,包括科學創新、社交和通識技能方面,我們離超人工智能還有很遠的距離。

(二)人工智能目前的發展境遇

AlphaGo戰勝了世界圍棋冠軍的事實使得人工智能再次成為大熱詞,人工智能經過60多年的發展總體上還是處于初級階段,但是無可否認,人工智能是具有廣大的理論空間和科學技術創新空間的,并且也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我國,人工智能已然發展成為國家層面的發展戰略。我國目前已經有超過10萬的科技人員和相關人員進行不同層次的人工智能領域的學習、研究、開發和應用。它的發展必將為中國現代化建設作出重大貢獻,也對其他學科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二、人工智能給法學教育帶來的機遇和困境

“時間就是時代的口號?!蔽覀円呀涍M入人工智能的新時代,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社會生活,改變了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也深刻地影響社會的方方面面。與此同時,它也給我們的法學教育帶來了一定的機遇和困境,需要我們在此基礎上進行一定地變革,以適應智能時代的新發展。

(一)人工智能給法學教育帶來的機遇

發展人工智能目的不是為了取代人類,而是為了幫助人類。人工智能可以提高經濟產能,人們就可以從這種機械、復雜的勞動中脫離出來,從而有更多精力進行創新和思考。因此相對應的,在法學教育領域,人工智能的意義也不是為了取代教師,而是為了協助教師使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和高效。人工智能可以應用在法學教育中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個性化學習

麥格勞·希爾教育(McGraw-Hill)正在開發數字課程,運用人工智能為每個學生創建適合自己的學習體驗。這其實是“精準教育”的教育模式,“精準教育”是未來教育的大趨勢。幾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和有教無類的思想,但是由于客觀環境的限制,始終很難得到真正的實現,但是人工智能的出現可以使之得到真正的實現。舉個例子,如果一個班級有50名學生,不僅每個學科的成績各有不同,即便是成績相同的兩個學生,掌握的知識點也不可能完全一樣。想象一下,如果有位老師能記錄每位同學這一學期的所有測試、案例練習、考試成績,了解每位同學的生疏章節、知識點,并給每位同學安排針對性不同的練習作業,那么對于提高學生的成績一定會更加有效。這單單靠教師一己之力去完成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任務,因為我們人類的記憶力是有限的,但是在人工智能的時代,這是完全有可能依靠人工智能去實現的。

人工智能會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學生了解知識的程度給出相關的數據資料,并且人工智能會知道應該怎樣去考核學生的掌握程度,以及采用怎樣的教學方式讓他們比較易于接受等等。人工智能還可以保存學生相關信息,以便可以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給予他們相應的幫助。同時人工智能可以利用大數據的作用,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程度和特點,從而為個性化學習提供充分且恰當的依據。人工智能可以把課堂的主流教學從“從原理到應用”轉變到“從案例到原理”,同時學習多個案例,這種學習方法對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點能起到更加良好的作用。

2.虛擬導師

虛擬導師基于教育大數據的幫助,可以讓計算機模擬教師的經驗方法,為各種水平不一致的學生傳遞知識。同時他們可以通過語音識別技術和自然語言處理來實現由AI扮演導師的功能,代替教師給學生提供基礎的專業知識。虛擬導師也可以為學生提供及時指導、反饋和解釋,培養學生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自我進行調節、監測和解釋的能力。

虛擬導師的全面推廣,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改善教育資源不平衡的情況,我國的一線大城市匯聚了大量的優秀教師,師資資源豐富,但是在相對經濟落后的地方缺乏大量的優秀教師,虛擬導師的出現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3.教育機器人

教育機器人可以提高學生信息技術能力,它的廣泛投入使用可以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從而提升智能時代的競爭能力。機器人教育主要應用于學習法律基本知識,學習問題解決等等。隨著機器人技術的不斷提高,教育機器人作為一個學習工具的潛力會被開發得越來越深入,它應用的范圍也會隨之越來越多。經過智能時代科技的不斷發展,教育機器人對法學教育的幫助將會越來越大,通過多功能達到教學的目的。

4.基于虛擬現實的場景式教育

智能時代,學習的情景可以實現在校學習、戶外學習和家庭學習的三維無縫連接,能夠突破時空界限,實現全時空融合的學習情景。人工智能創造逼真的模擬場景,讓學生可以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并且在這種相對真實的場景中作出相應的互動反應。比如可以創建一個虛擬法庭,在這個場景里面有AI的法官和檢察官進行虛擬的案件演戲,學生可以通過這個過程了解庭審,學習辯護的相應技巧,這對于我們的實踐教學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人工智能給法學教育帶來的挑戰

1.法學教育將面臨人工智能帶來的法律風險問題

人工智能會導致最后產生極化社會,人工智能使法律滯后于技術和經濟的發展,使把握先機的人獲得巨大的邊際投資回報。并且,數據是人工智能世界最重要的資源,將會導致個人隱私的問題和個人自由的問題變得突出,這就會使得法律專業的職業者的知識結構會迎來顛覆性的改變。這對學科知識結構帶來了新要求,一方面需要提高人工智能法律技術知識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提高的是人工智能法律規制方面的相關知識能力。

2.法學教育將面臨人工智能對法律職業的影響問題

傳統上的法律行業一直需要人力資源的大量投入,容易導致投入過大產出過少的問題。因此在一些簡單而重復的工作中,就有可能由人工智能去代替,從而提高整個法律行業的工作效率。比如說在法律助理書、書記員的工作就完全可以讓人工智能去完成,在法律文書寫作、向起訴人提建議等等的協作溝通工作還不能完全由人工智能去替代。對于一些相對復雜難處理的場景,需要我們人類對規則進行分析,甚至需要對一些價值進行大小地權衡,這些都是人工智能很難代替人類去做的事情。

3.法學教育將面臨人工智能對教學方法的改變

當下我國法學院校的法學教育主要采取的教學方法還是以講授為主的,其他的一些方式如案例講授法和小組討論等方式只是少量采用。目前的這種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注重對法律方面的概念、原則和規則等等的講授,教師仍然是作為課堂的主角,優點是教師能夠掌握整個教學活動的主動權和節奏,但是仍然有自身的局限性,整個教學活動過分注重教師的角色,學生課堂的活躍度降低,氣氛沉悶,學生的積極性不夠。

三、人工智能對法學教育的推動和變革

(一)教師應保持初心,及時轉變角色

人工智能并不能取代教師的角色,但是在人工智能的時代,教師的角色和方式勢必會發生改變。在人工智能的時代,教師可以從簡單重復的工作中解脫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構建和諧關系和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教師在這種時代下,必須轉變自己的定位:一是堅持終身學習理念,始終以學生為中心,除了傳統課堂教學以外,通過遠程教育、在線教育等方式,打破時間與時空的界限,實現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二是秉持法學教學的實踐性、場景性的特征。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發揚法學傳授精神,傳授法學的分析框架和機器學習無法替代的隱性知識,克服人工智能的局限。

(二)應及時轉變人才培養模式

我們從《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已經可以看到法學教育與人工智能相結合的發展趨勢,就是打造“人工智能+法學”的新型復合專業培養模式。我們國家目前法學教育是四年時間的法學本科,這樣的模式如果不轉變,日后是很難適應人工智能主導的社會的。相比于現在的社會,法律工作者的工作也會有所改變,一些重復單調的工作就有可能被弱人工智能所取代,所以法科生的教育模式也需要轉變。

國外的法學教育已經開始研討人工智能對法學教育的顯性影響與隱性影響,探索法學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更加注重對法科生的科學技術方面的培養。比如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學院成立了技術、機器人、人工智能和法律中心(TRAIL),該中心致力于研究與信息技術的使用和發展相關的法律問題。

我國目前的法學教育,在人才培養上主要有兩個模式:一是素質教育,以人文、自由和專業教育為教育的主要方面;二是職業教育定位,以培養法律行業人為目標。我們無可回避的是,智能時代的法律職業即將面臨種種挑戰,因此法學教育培養模式必須作出改變,“人工智能+法學”的復合專業培養模式必將成為新的發展趨勢。

(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首屆人工智能法學教育論壇中尹超副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時代背景下法學教育的使命在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因此法科生作為未來的法律從業者應該在鞏固自身法律素養的同時增加自己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識,如大數據、云計算和計算機等等的訓練。同時應該具備運用人工智能相關軟件的能力,多個方面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才能更好地適應未來人工智能新時代的要求。

(四)培養作為人類獨有的法學能力

人工智能雖然是人類發明的產品,但它無法滿足自創性和意義建構的判斷,既不可能具有現象意識,也不可能具有自主性和意向性。盡管在某些方面,人工智能比人類還要“聰明”,但既不會超越更不會取代人類。雖然在人工智能時代,人工智能不會取代人類,但是作為法科生,仍然不僅需要掌握法律知識和法律技能,也要了解一些實踐知識,如法律和商業活動是如何受到市場的影響的,同時還必須能夠熟悉應用人工智能去提供咨詢服務、分析案情、預測案件結果、管理法律事務的能力等等。因此,法學教育的培養目標勢必發展為培養既掌握法律知識和法律職業技術,又要善于思考技術倫理的未來法律人。

很多東西仍然是人工智能替代不了的,學生雖然可以在人工智能的時代里利用人工智能來檢索任何的知識,但是人工智能無法告訴學生如何去思考,也無法告訴他怎么去思考,也不能告訴學生前進的意義和方向。學生真正需要的是很多沒有生命力的東西背后所展現出來的強大思維邏輯和經驗總結。

結語

未來已侵入現在的生活,作為法學教育界,必須深刻認識到新時代對法律實踐產生的巨大影響,端正態度正視未來,才能真正處理好這些關系。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人類更能感受到人工智能給我們帶來的福利和美好。

參考文獻:

[1]王利明.人工智能時代提出的法學新課題[J].中國法律評論, 2018(2).

[2]馮子軒.首屆人工智能法學教育論壇綜述[J].中國高等教育, 2018(21).

[3]夏永紅.后奇點時代:人工智能會取代人類嗎?[J].教學研究,2018(8).

作者簡介:王斯彤(1989—),女,漢族,廣西梧州人,廣西警察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法學教育。

(責任編輯:李直)

猜你喜歡
法學教育人工智能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專業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與就業
數讀人工智能
高校法學教育職業化改革研究
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有效銜接的路徑探索
試論法律職業精英化與法學教育大眾化的關系
《人民調解技巧》課程實踐教學方法探索
完善我國法學教育培養復合型法律人才的對策分析
案例教學法在成人法學教育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