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防控時期居家學習的一點思考

2020-11-07 05:10羅炳坤段春春
教育信息化論壇 2020年10期
關鍵詞:內涵

羅炳坤 段春春

摘要:“居家學習”是疫情時期的臨時性舉措,它不同于傳統學校教育環境的教學活動,它是一種基于技術支持的、以網絡為媒介、在家庭環境中開展、教與學在時空上分離的教學形式。這一形式在不經意間給教育領域帶來了顛覆性的沖擊。居家學習已告一段落,當我們回過頭來重新審視這種教學形式時,我們不僅要看到它的優勢,更應該看到其不足,并以此為契機,加強對居家學習特殊性的研究,增強對居家學習的科學性認識,反思居家學習給教育教學帶來的影響,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教學。

關鍵詞:居家學習;內涵;價值認知;現實認知

一場疫情來勢洶洶,猝不及防地進入人們的生活,為了保障億萬中小學生接受正常教育的需求,全國教育領域行動起來,組織了一場大規模的居家學習活動,居家學習模式由此開啟。居家學習不同于傳統學校教育環境的教學活動,它是一種基于技術支持的,以網絡為媒介、在居家環境開展、教與學在時空上分離的教學形式,雖說居家學習是特殊時期的臨時性舉措,但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習者的個性化需求。如今疫情進入常規化管理狀態,當我們回過頭來重新審視這場居家學習時,它能帶給我們哪些思考?我們該如何正確地看待這場居家學習?本文擬對居家學習的內涵及特征、價值認知和現實認知,思考居家學習的特殊性和合理性,以期對我們的教育教學有所啟發。

一、居家學習的內涵及特征

(一)居家學習的內涵

居家學習是通過互聯網教學平臺,師生在一個虛擬教室進行網絡授課和學習的在線教學方式,也有學者稱之為線上教學或網絡直播教學。居家學習不同于以往傳統學校教育環境的教學活動,它需要教師利用網絡技術平臺,利用在線方式在家里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它與傳統的以人際直接互動為主要形式的面授教學的本質區別在于它是一種基于媒介的、師生在時空上分離的教學形式。教師的“講”與學生的“學”異地實時開展,師生雖然在空間上處于分離狀態,但借助網絡技術和平臺能跨越空間局限進行即時教學互動,由此形成了一個虛擬的空中課堂,在這個虛擬課堂,教師可隨意實現網上講授、答疑和評價,學生亦可進行網上視頻觀看、自主學習以及交流互動??梢?,互聯網技術支持是在線教學的必要條件,教與學的時空分離是居家學習的本質特征。

(二)居家學習的特征

居家學習作為一種特殊的教學形式橫空出世,以一種不可抗拒的方式進入每個老師、每個學生的生活,它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征。

1.采用直播教學方式

顛覆了傳統意義上學習必須在學校環境開展的認識,居家學習只要一臺設備,手機、平板、電腦等,網絡加持,平臺為輔,主播教師,居家學習就可以開展起來,在傳統學校學習模式下,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師生的交流互動本是一個完整的教學活動,而在居家學習模式下獨自成為三個獨立的環節。與傳統學校教育環境里的統一組織教學方式相比,居家學習的教學方式變成了網上直播教學,教師憑借平臺實現了隔空傳音,什么時候開始直播,什么時候結束直播,嚴格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雖然可以實現師生的互動,但往往為了節約教學時間,大多數的情況下,教師采用單方面的講授,與學校班級課堂背景下師生互動、生生交流、課堂生成是無法比擬的。

2.教與學的時空分離

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從學?;貧w到家庭,從學校的集體學習環境回到家庭的個體學習環境,從學校師生互動的學習環境回到個體的自主學習環境,教師的“教”與學生“學”的行為不在同一個時空范圍,而是異地實時開展,只要借助網絡平臺,教師可隨時實現網上講授、答疑和評價,學生也可進行網上視頻觀看、自主學習以及交流互動。因為師生在空間上處于分離狀態,這也意味著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把控,相比于學校教學環境下學生的學習而言大打折扣,教師不能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但它的優勢在于能夠跨越時空將優質豐富的教學資源匯總起來,達到資源共享,方便學習交流,隨時隨地可以提供給學習者學習使用的效果。

3.以網絡技術為媒介

在學校教學環境下,雖然說還是以傳統的講授模式為主,但教師已經開始嘗試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在居家學習環境下,網絡技術成了支撐學生居家學習的必要條件。這種基于技術支持的教學,必須依賴互聯網、信息化教學平臺等技術和環境才能實現,這同時也對我們教師的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居家學習的價值認知

(一)這是一個考驗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機會

在疫情期間,不少家長迫切地希望學校開學,讓孩子的學習能步入正軌。他們從骨子里認為自己的孩子在家里管不住自己,是因為沒有老師的監管,而在學校,因為有老師的監管,孩子就能管住自己。其實,這些孩子已經在家里管不住自己了,在學校同樣管不住自己,老師的聲色俱厲也是有限度的。一場居家學習把學生的學習能力徹底暴露了出來,因此留給我們思考的是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這是一個鍛煉教師自身發展的機會

居家學習對教師的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居家學習中,教師脫離了日常的教育教學環境,來到陌生冰冷的直播間;教師的教研從辦公室轉移到網上;上課從學校大環境回歸到家庭小環境;管理從教室來到了云端。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組織管理?這無疑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重視自我教育和自身發展,是每個教師人生的必修課。教師的自身發展是學校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保障,沒有教師的自身發展、專業成長,學校的發展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在這場居家學習中教師只有具備了必要的信息素養,才能正確科學地組織學生進行居家學習。教師應該牢牢地抓住這次機會去喚醒自我意識和成長意愿,克服等待和依賴的惰性,發展自我。當然,教師的自我成長不是疾風驟雨式的,而是靜悄悄、和風細雨潤物無聲式的自我成長完善,這也需要不懈地積極探尋。

(三)這是一個構建家校共同體的機會

如何實現家校的良好互動是教育工作者必須研究并加以解決的重要課題。對于學校來說,家校合作就是學校教育得以重生的力量;對于家庭來說,家校合作就是家庭生活教育品質提升的重要前提。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最完備的社會教育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結合?!本蛹覍W習中家庭成了學生學習的課堂,家長成了學生學習的第一管理者。在這場居家學習中,家長在學生學習中的角色是如此重要。居家學習讓我們進一步開始思考家長的素質和格局、家庭在兒童成長中的重要意義。不得不說,居家學習給我們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提出了挑戰,抓住這一次機遇構建家校共同體顯得尤為重要。

新時代已經對家長的基礎素養、教育期待、教育意識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如何利用居家學習這一教育契機,加強學校和家庭的合作意愿,豐富家校合作的內容,是學校和家庭應該共同思考的問題。

(四)這是一個改善親子關系的機會

作為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種關系,親子關系是指父母和子女間的交往以及由此建立的穩定的關系。良好的親子關系和家庭環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本條件。親子關系對兒童的能力培養、智力發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都起著重要作用。居家學習,從高度組織化的學校環境,回歸到高度分散化的家庭自主學習環境。十來歲的少年兒童,內分泌旺盛,精力超群,腦洞開放,如果沒有約束或者約束不力,家里真的要雞飛狗跳,往日平和的親子關系都會因為家長的各種管教而更加緊張,把握不好分寸就容易劍拔弩張。再加上孩子們直接從寒假過渡到居家學習,在家里要遵守學校的作息制度,環境沒有改變,而人的行為要改變。在沒有學校集中學習大環境的約束下,對于有些孩子而言,可想而知,是有難度的,而管理、督促孩子的家長,因為要貫徹執行學校的作息制度和學習計劃,面對“神獸”,“壓力山大”不是假話,雙方很容易就杠上了。因此,疫情防控期間的居家學習考驗了親子關系。

三、居家學習的現實認知

(一)居家學習只是臨時性舉措

居家學習具有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功能齊全、學習方便交流、可以隨時隨地學習等優勢,學生可以通過信息網絡應用,更加快捷方便地直擊知識、延展知識、凝練知識,只要你熱愛學習、善于學習,你就可以自由地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但我們必須明確,居家學習畢竟只是特殊時期的臨時舉措。隨著全民抗疫的推進,新冠肺炎疫情最終將漸漸平息,而我們的學校教育必將繼續,居家學習的優勢再怎么明顯也不可能超越和代替師生面對面的課堂教學。中小學的學校教育環境教學具有系統性、完整性,學生是能動發展的人,學習者需要在鮮活生動的班級交往、校園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健康成長,這種真實可觸的鮮活的師生、生生交往互動的教學過程中是居家學習無法實現的。因此,居家學習只是學校教育的補充,不能取代學校教育。

(二)居家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居家學習確保了特殊時期教學計劃、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對于學生而言,線上教學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包容度,可以隨時隨地學習,但從居家學習的實施現狀可以看出,居家學習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1.教師身份尷尬地轉換

教師的身份一下子從受人景仰的人民教師轉變成十八線不知名的主播,這心里的落差可想而知。不懂得直播技巧,不懂得如何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直播中緊張、語無倫次甚至直播翻車,這都是常有的事。居家學習中的教師不同于傳統課堂上的教師,因而承擔的責任也不同,直播課堂既不能“滿堂灌”,也不能像網紅主播那樣一味在內容和形式上迎合觀眾。居家學習課堂要以學生為中心,以數字化資源為基礎,以網絡平臺為依托,組織和引導學生開展學習。脫離了日常的教育教學環境,教師需要克服線上教學的臨場失落感,在這種身份轉變過程中難免會夾雜負面情緒,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2.學生缺乏存在感和儀式感

就學生而言,習慣了傳統課堂的老師講授模式,當學習模式轉換為居家學習模式時,家庭環境缺乏學校課堂的儀式感,學生在一種無監督狀態下學習,其自覺性和自律性大打折扣。另外,由于居家學習中教與學空間狀態的分離,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系在一個虛擬的環境中展開,學生無法看到自己身邊的老師和學習同伴,缺少情感陪伴和同學之間的互動交流,他們很難在這樣一個虛擬的環境中找到存在感和儀式感。

3.對平臺的依賴感

沒有互聯網技術平臺的支持,居家學習一切都是白談。我們常用的直播平臺有:騰訊課堂、釘釘、微信和QQ等。這些平臺基本滿足了直播教學的技術需求,構建虛擬課堂教學環境,實現了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同步居家教學。因而居家學習對網絡技術的依賴性極大,當技術出現問題時,居家學習將無法開展。我們常見的直播平臺遭遇超負荷運轉,特別是當在某些特定的時間段,短時間內大量師生的訪問超過平臺設計容限,導致直播平臺直接崩潰,這無疑會對師生的教、學產生影響。教師一時操作失誤,也會使居家學習陷入尷尬境地。

4.缺乏有效的監管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師生面對面授課,教師對學生的到課率、聽課情況及知識接受程度,通過基本察言觀色可以說是一目了然。而在居家學習中,由于教與學的時空分離,教師看不到學生的學習,學生全然處在無監督狀態下,習慣了老師的及時監控,一旦放松,學習的效率可想而知。雖然有技術加持,平臺有各種打卡設置,但不少學生會鉆空子,設置好打卡時間,儼然一副好好學習的樣子,教師也無法去查證,只能根據冷冰冰的數字去查看學生有沒有認真學習,難免會有失真實性。如何有效地組織監管教學成了教師教學的首要難題。

5.缺乏直接社交與及時反饋

居家學習處在一個虛擬的環境,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建立在虛擬的學習環境中,直播結束,班級環境迅速消失,不利于學生社會交往、人際關系及情感的培養。學生是成長和發展的人,需要在鮮活的環境中與人交流成長,封閉的環境或多或少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對于居家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也不能像學校課堂里面第一時間了解,因為隔著網絡,不能及時反饋給學生,往往都是事后才了解和反饋。

所幸,我們國家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疫情的防控措施成了世界級教科書,幾個月的居家學習已成后話,但是帶給我們的思考仍將繼續。

參考文獻:

[1]安富海.在線教學:歷史回顧、現實審視及價值引領[J].課程·教材·教法,2020(06).

[2]張炳林,付瑞,李丁丁.后疫情時期網絡直播教學的理性審思[J].課程·教材·教法,2020(06).

[3]張志勇.居家學習,是一場偉大的教育試驗,網易號http://mp.163.com/article/F8QMT4PF0516BILI.html;NTESwebSI=351FE5FE3F25AB118BD3F5428A6F5C67.hz-subscribe-user-docker-cm-online-sx6hk-xpxsx-ikeh7-6fd98m5cll-8081.

(責任編輯:奚春皓)

作者簡介:羅炳坤,段春春,深圳市坪山區龍田小學。

猜你喜歡
內涵
黨內法規研究中的概念:內涵辨析、體系構建與重要價值
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特征及落實路徑
延安精神的基本內涵包括哪些?
挖掘習題內涵 探究問題本質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人體大探索
實施和雅教育 深耕內涵發展——以莆田市荔城區梅峰小學為例
有理數的數學內涵
舊書里的創意世界
木木相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