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開展全程護理的可行性研究

2020-11-09 03:04周玉華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0期
關鍵詞:搶救效果危重患者全程護理

周玉華

【摘 要】目的:評價在急診危重患者中開展全程護理對搶救的意義和可行性。方法:評價對象選擇于2019.1~2019.12期間在我院急診就診的2426例危重患者,以不同護理方案為依據實施分組,1213例開展全程護理方案的患者納入實驗組,1213例開展傳統護理方案的患者納入對照組,對2種護理方案的開展效果進行對比和分析。結果:相對比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總護理滿意度和搶救成功率均提升明顯,搶救時間縮短明顯,對比數據差異性顯著(P<0.05)。結論:在急診危重患者中開展全程護理可獲得滿意的搶救效果,可行性較高,建議推廣。

【關鍵詞】急診;危重患者;全程護理;搶救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199-01

在醫院中急診作為一個特殊科室,所接收的患者多數為危重患者,必須保證搶救效果,否則會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由于危重患者呈現復雜的病情,在搶救過程中需要重視細節,避免出現差錯,導致嚴重后果發生,導致醫患糾紛產生。在急診搶救中護理工作作為一個重要環節,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主要對全面護理的開展效果進行分析,分析結果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評價對象選擇于2018.1~2019.12期間在我院急診就診的2426例危重患者,以不同護理方案為依據實施分組,1213例開展全程護理方案的患者納入實驗組,男女患者例數分別為610、603(例),年齡平均為(47.18±6.58)歲(16~78歲);1213例開展傳統護理方案的患者納入對照組,男女患者例數分別為612、601(例),年齡平均為(47.80±6.55)歲(17~76歲),統計學分析2組基本信息,對比數據差異性并不明顯(P>0.05),顯著提升本研究可比性。

1.2 方法

傳統護理方案開展于對照組患者中,即吸氧、心電監護,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等。而實驗組則開展全程護理方案,方案具體為:(1)院前護理,在急救電話接到時,急診護士要詢問和了解患者實際病情,快速判斷患者潛在的危險性,向相關科室發送危重預警,將患者具體情況告知患者,并告知急救小組,做好接診工作,將急救儀器、藥品等準備好,盡可能縮短搶救時間[1]。(2)提升分診速度,負責分診的護理人員應具備豐富的經驗,面對患者的信息,首先要實施初步分診,準備好搶救床、氧氣等,以便可第一時間對搶救措施進行實施;在患者入急診后,與主觀狀況相結合,判斷病情,對重癥患者進行分類,合理安排搶救室[2]。(3)急救護理,針對搶救工作,護理人員要有效配合,對醫囑及時、準確執行,在安全區域快速安置患者,并將護理評估做好;保證優先解決危急患者,優先解除呼吸受阻情況,保持患者呼吸通暢;放置好通氣管,將靜脈通路快速建立好,密切關注生命體征,派專人配給藥物[3]。(4)對患者全程陪伴,并對其進行安慰和鼓勵,將不良情緒消除;與科室交接工作要做好。

1.3 評價指標

本研究以患者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非常滿意度、一般滿意度、不滿意度、總滿意度)、搶救效果(搶救時間、搶救成功情況)為評價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對比數據分析均選擇版本為SPSS21.0的軟件包,驗證計量、計數數據分別以t和X2為方式,統計學意義判定以P<0.05為依據,表示對比數據差異性顯著。

2 結果

2.1 對比2種護理方案的開展效果

實驗組成功搶救的例數和比例分別為1136例和93.65%,對照組成功搶救的例數和比例分別為1013例和83.51%,相對比于對照組,實驗組搶救成功率提升明顯,對比差異性明顯(X2=5.4933,P<0.05)。實驗組搶救時間為(33.85±5.30)min,對照組搶救時間為(45.50±6.20)min,相對比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搶救時間縮短明顯,對比差異性明顯(t=49.7448,P<0.05)。

2.2 對比2組總護理滿意度

實驗組1213例患者中評價為非常滿意度、一般滿意度、不滿意度分別為73.45%(891/1213)、21.52%(261/1213)、5.03%(61/1213),總滿意度為94.97%;對照組1213例患者中評價為非常滿意度、一般滿意度、不滿意度分別為35.28%(428/1213)、36.93%(448/1213)、27.78%(337/1213),總滿意度為72.22%,相對比于對照組,實驗組總護理滿意度提升明顯,對比數據差異性顯著(X2=228.9591,P<0.05)。

3 討論

急診接診的患者一般都比較特殊,尤其是危重患者,疾病特點為發病急驟、進展快等,一旦搶救不及時或出現差錯,會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4]。因此,在對患者實施搶救過程中需強化護理干預,促進搶救成功率提升。全程護理作為一種護理方式,體現科學化、合理化、全面化、細節化,充分重視護理環節和急救流程,對護理人員間配合度和護理能力充分重視,以便縮短搶救時間?;颊叻衷\工作安排豐富護理經驗的護理人員,保證分診的準確性,縮短分診時間,以此促進搶救效果提升;在全程護理方案中強化護患交流,改善患者心理狀態,促進搶救配合度提升,對搶救效果進行優化[5]。本次研究顯示,全程護理方案的實施達到93.65%的搶救成功率,獲得94.97%總滿意度,搶救時間縮短明顯,可見全程護理方案開展效果確切,可行性較高。

綜上所述,在急診危重患者中開展全程護理可獲得滿意的搶救效果,可行性較高,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楊周陽.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全程護理的應用與護理效果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01):230-231.

[2]張明云,趙俊霞.全程護理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81):285-286.

[3]閆巖.全程護理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26):247.

[4]郝丹丹.全程護理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70):82.

[5]仇歲娟,韋宛如,杜妍妍,韓晉,惠晨,李彩鳳,畢曉菊.全程護理在急診危重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68):136-137.

猜你喜歡
搶救效果危重患者全程護理
急診護理路徑對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效果的影響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急診全程優化護理的效果觀察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診主動脈內球囊反博術的全程護理
全程護理對鼻內鏡手術患者術后康復及滿意度的影響
改良早期預警評分(MEWS)在急診手術護理中的應用
急診冠脈介入術前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手術效果的影響
研究微創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在ICU危重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全程護理對哮喘患者滿意度、肺功能、生活質量和情緒狀況的影響
危重患者皮膚壓瘡護理預防
全程護理對肺結核并咯血患者療效的作用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